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一天,“书法”成了我们唯一的话题............

[复制链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5:09:34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5:08:51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0:21:17 | 只看该作者
这一天,“书法”是我们唯一的话题

——2010年11月27日赴汉川参访交流记实

管季超


    当我们赴汉川参访学习的一行人车至汉川一中校门时,王兰荣已在路边等候。
    昨晚(2010年11月26日),在孝感学院耕砚堂画室与左剑桥先生聚谈时,笔者与兰荣通了电话,已对今天的活动细节作了沟通。
    一行人随兰荣老师来到汉川邮电局七楼会议室。


    会议室不太大,挂满了汉川书协会员的近作,会议室外走廊也拉上绳子,挂满了作品,空气中弥漫着书人爱闻的淡淡的墨香。
    汉川市文联的领导十分重视这次活动,文联副主席亲临会场参加活动,看望书法家。
    参加今天雅聚活动的汉川书家有20余人,围坐在会议桌前欢谈或三三两两在看作品。
    老友新朋见面,十分亲热。
    众人坐定之后,汉川书协刘传甫主席向我们介绍了汉川书协主席团成员和部分到会的活跃书家。按昨晚的约定,由我来介绍赴汉川采风学习的同行者。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徐怀德先生、孝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彭方先生和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左剑桥先生一直很关注和支持这个系列采风网展活动,他们因公不能参加今天的活动,委托笔者转达对汉川书画家的问候。
    刘传甫先生对今天的活动很慎重,事先准备好了一份讲稿,在发言中阐发了举行地域风采网络书画展的意义,介绍了汉川市书协近年的发展情况(全文另发)。


    按照传甫先生和汉川市书协副主席彭少兵先生的建议,在接下来40多分钟时间里,主要由陆舍无先生和李文俊、金春郊等前来采风交流的孝感书家逐一评点今天张挂出来的汉川书友作品。
    少兵先生说:我们汉川搞书法的一帮人平时在一起交流得多,今天你们来了,不要讲客气,讲真话,多说说,同行之间,不必拘于虚礼。
    陆舍无近年参加各类书赛较多,积累的相关经验比较多,又乐于将自己的体会倾心相告,一群汉川书家围着他,评点、讨论、提问、解答,且看且走,像一只船在汊湖中漂游,很是动人!
    看看时间,不觉已到11点40了。传甫主席招呼众人重新围坐在会议桌前,接下来即以比较正式的会议形式来进行。
    ——先由孝感市书协副主席陆舍无先生谈了对今天张挂出来的汉川书友书法作品的整体印象。
    舍无兄侧重谈了“如何评鉴一件书法作品”这个话题。(我建议他形成一个书面文字,也发出来)也非常坦诚地谈了一些值得再推敲改进的地方,供汉川书友参考。


    ——笔者受托主持今天的雅集活动,在接下来发言中,试从六个方面概括汉川市书协的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支持,协会活动有中坚力量。
    像今天的活动,汉川市文联副主席放下其它的公务活动,亲临活动现场看望书家,就是很好的例证。
    为了操办好这次活动,传甫主席、少兵先生等协会领头人都想了办法,尽了力。
          二是老中青齐上阵。
    今天在活动的现场,既有81岁的刘彩琴女士等老年书法爱好者,也有教师进修学校二十多岁的青年书法爱好者。
          三是既有彭少兵先生这样名闻遐迩的书艺高手,还有人数不少的书法艺术的痴爱者。
          四是五体并修,每类书体都有学习者。
    今天张挂出来的作品,即是五体兼备,琳琅满目的。陈长春拿出了行、隶、楷三件作品,张晓琴也是楷、行、隶兼修。
          五是协会中还有“软硬兼施”的作者。
    例如少兵先生前几年受朋友的鼓动,偶而动笔玩了一次“硬笔书法”,即在全国硬书比赛中轻取高奖;陈志鸿则是许多年前即在“硬笔书法圈”里玩,毛笔字近年也有进步。
          六是巾帼不让须眉。
    记得1995年笔者应请为《孝感市首届睡虎奖书法大赛》撰写评论时,提及那届书赛获金奖的唯一一位女书家唐杏芳女士。
    今天在现场又看到了青年女书家王兰荣的几件作品,很看好这位女书法作者。待以时日,或许会成长为全国书坛闻名的女书家呢。
    张晓琴、胡家敏等人也是挚爱书法艺术的女性,这很难得呀!
    ——李波仁棣接下来详细地说明了系列网展的策划意图及筹展办法。刘刚仁棣则忙于摄影,作今天活动的影像记录。
    午餐、欢饮,不赘。


    餐毕,复至会场,笔会交流。
    喜欢陆舍无先生书艺的汉川书家当然不会“放过”他。女书法爱好者首俊一人独得三件。
    李文俊先生带来的四件书法作品被汉川书家各取所爱了。
    笔者是“书画家的啦啦队队员”,是刘应宁、陆舍无、彭少兵这样的书法家的“墨迷”(这是我临时造的一个词),当然也不放过索字的好机会,索得传甫主席、少兵先生、陈长春仁棣、左彦波先生书作,私藏起来。
    笔者的个人观点是:在“书法”与“日常书写”已经彻底分离,“书法人口”已经成为社会大众中的“少数派”的现实背景下,一个地方的“书法生态”,应该是由“书法领军人物、较高水平的书法家、一般书法爱好者、乃至于不写毛笔字,仅仅只是爱看、爱收藏的一般书法艺术的欣赏者自然分布的自然生态、和谐生态”。
    汉川80多岁的楹联名家文学老先生,是季超敬重的汉川教育界老前辈,十六年前,季超即与之书信往还,老还曾为季超撰嵌名联以示鼓励。今天早上临出门时,我抄录了叶圣陶先生的一幅对联:“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和王世襄先生的一幅对联:“不共世人争得失,莫将闲事系沉浮”携至现场,求老先生惠赐墨宝。
    这两件对联的文字,正契合笔者近期的心境。人到中年,诸事看破,厌弃浮云。得失之虑渐少,人生感悟渐多。即如所谓“书法”,也只是本业之外的余兴,看看而已。
    几位书友大概也喜欢这两件对联的文字,都来求老手录。
    笔者在任何“掺乎”书法界的活动时,都声明自己只是如足球明星的球迷一样的“墨迷”,无意于冒充“书法家”或“书法圈”里人。
    “书法”这个玩意儿,往简单说,就是拿毛笔写汉字,把一张干净的好宣纸用墨来涂脏;往高妙处说,那是咱们的先民们的伟大创造,是一种最具中国精神的独特艺术。汉字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和艺术的可为性,有才能的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运用他们的慧心匠才,在书写上作种种的艺术探索与追求。
    汉字流传于世的方式,非常独特,既可以只是一般的文字符号,是打印件或七歪八扭勉强能认识也无不可;也可以使之超越时空的限约,使其形体飞动起来,如游龙之翔天戏海,如仙家之得道凌虚,如公孙之剑器挥舞,如醉翁之觥筹交错,如惊蛇之倏忽入草,如玉女之素手花,如庙堂之庄严肃穆,如大典之阵阵行伍……,一方素宣,一管柔毫,取法得韵,情动于中,习练过程十分辛苦,临案挥写又十分快意。
    我猜想许多人爱上书法的创作或者鉴藏,是寻找与传统文化亲近的一种通道、一种方式。真正能被称为“书法家”而无愧怍的人并不可能太多,但这丝毫不会成为我们与书法亲近的障碍。
    书友之间的交流,总是一见如故,总会让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而逝。
    刘刚、王兰荣在哪边儿拍作品一直弄到下午快五点,笔会现场这边儿的热烈场面一直持续着,不忍叫停。
    看时间不早,我们只能客随主便,留下来与汉川的书友共进晚餐,实在是打扰了添麻烦了啊。
    李波告诉我,他们几位下午拜访了汉川市书画名家吴正奎先生。笔者在笔会现场不能分身,未能拜叩吴门,留下遗憾。


    晚餐后,少兵先生带我们探访了汉川书家陈志敏的“长隐斋”。
    在长隐斋,我们惊见志敏兄手录并巧手装订的线装书,蝇头小楷,一字不苟,让人叹赏其用心之专;我们在志敏兄“长隐”的陋室,品茗闲话,沉醉在他的二胡琴声中,听他将静心作楷的感悟娓娓道来。
    汉川是人文积淀非常深厚的地方,卧虎藏龙之地。志敏兄或许正是身怀绝艺、大隐于市的汉川文化人的一个代表。
    系统地介绍志敏先生,让社会公众了解这位“隐士型”书家的艺术成就,是志敏兄的知音赏者少兵先生交给我的一件任务,也是笔者另一篇长篇访谈的好题材,此处先按下不表。
    汉川也是文脉承传代有英才的一方宝地,我们在与陈海涛、陈长春、王兰荣这样的更年轻的一辈汉川书画家的交流中,对这一点,也留下深刻印象。
    夜十时,参访团一行人分乘两辆车,在夜色中驰返。
    难抑兴奋的心情,我们在车中交流着一天观摩学习的体会。

    2010年11月27日,偷得浮生一日闲,新知故交情谊深。

    这一天,“书法”,成了我们的唯一话题。


11月28日夜于灯下匆匆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6:28:20 | 只看该作者


请您进入本站,观赏汉川书人近作。
您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20:24 , Processed in 0.0667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