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训练”不能缺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8 11:5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学,“训练”不能缺席
作者:朱瑛                              “训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然而,由于语文新课程标准刻意回避“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有的教师就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课堂上很少进行甚至不再进行“训练”,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与感悟、体验对立。
“训练”为什么在今天跌落到如此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甚至被排斥的境地呢?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训练”的理解有误,认为“训练”就是字、词、句的操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其实,这是对“训练”一词的误读。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其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话道出了“训练”的真谛:学校之所以设置语文课程,就是为了训练学生使之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最终目的。换言之,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就要进行实实在在的阅读训练、作文训练,舍此之外,别无他途。
大家知道,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文素养,甚至制约着他们的终身发展。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扎实的语文功底从何而来?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在“训”中引导,在“练”中落实。叶圣陶老先生曾深刻地指出:“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让“训练”缺席,该读的要读,该背的要背,该练的要理直气壮地练。
以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教师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完成识字、写字、读书任务,把识字教学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字音读准、读正。对于写字指导,则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对写字多一点的课文,就把指导写字的任务分解到第二课时完成;写字少一点的课文,就在当堂完成指导任务。对于读书,则要求学生把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层次的要求是递进的,必须一步一步“训练”。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2008年11月19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课堂版》发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0:22 , Processed in 0.09938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