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己丑碧山二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30 09:0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己丑碧山二日记

■文/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
管季超


2009年3月23日

《全国水墨漫画理论(安陆)研讨会》报到/客金榜大酒店



   我平日并无记日记的习惯。
   
   但,我每次出差开会或外出访友,是必然会写日记的。
   因为大部分会议还是会带给我一些专业工作上的启发,不记下来可惜。再者人挪了个地方,会较为兴奋,好比一段乐句在某个音上标记了装饰音,唱起来另是一个味儿,不记点日记,我还舍不得。外出访友,更需一记,不然咱耗时费钱跑去干什么?
   这一次也是这样。
   专为23日下午和24日全天应邀参加过的《全国水墨漫画理论(安陆)研讨会》写两篇日记,流水帐式的巨细不遗,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对于我来讲,是觉得记它一记以免遗忘;对于别人来说,看不看都无所谓。没有耐性的人最好不看,因为太长,会看得累。
   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两篇日记所记之事儿是绝对写实的,不真实的话那发到网上岂不是招朋友们来骂?!
    但写作的时间并不是当天,而是27日夜的事后补记,日期则仍记作当日,只是为了行文方便。
    今天(23日)下午230,打的到一位潘姓朋友开的书店去付赊购书款。又在他的书架上发现久觅不得的胡泳著《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另有一册中国文联出版社前年出的安陆作家曹军庆的小说集《雨水》,立即付款买下。08年一年我已在此书店觅得关于网络文化、网络文学的书数册,不买下胡泳此书怕错过了。几年前参加市文联第三次“文代会”时见过曹军庆,一直关注着他的创作状况,买一本他的小说集正好可以带到安陆让他签名(我历年收集到的作家签名本已有几十本了),我预感到在安陆一定会在会上相遇。
   踱到孝感学院,与“美术与设计学院”李波仁棣汇合,将他刚收到的一份江西出的《文笔》内刊借到手。闲聊一会儿,该学院张笑勇兄和陈军院长也到了。
    四人同车,到达安陆城区。
    路过安陆一中时,见校门口高悬“热烈祝贺《全国水墨漫画理论(安陆)研讨会》召开”的布标,十字路口见到指示会议报到地点的指路牌。
    车至会议报到地点金榜大酒店,还未下车,就见到两位熟识的安陆漫画家朋友张文斌副局长和徐庆雄馆长都在接打手机,忙着安排车辆接外地来郧的漫画家。
   车一停稳,就见安陆水墨漫画院院长王顺华兄正与一群人站着交谈。
   打过招呼,顺华兄低声向我介绍到会的漫画名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主任徐鹏飞先生、漫画艺委会秘书长夏大川先生、《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常铁钧先生、《工人日报》高级编辑徐进先生、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老社长于化鲤先生、甘肃美术出版社编审苏朗先生、漫画艺委会副主任黎青先生、漫画艺委会副主任庄锡龙先生、漫画家潘文辉先生、南京《雨花》杂志社编辑郜科先生、贵阳市美协副主席周明鉴先生、《安徽日报》社编辑徐天放先生、《山西晚报》社牛力先生、中国残疾人书法家协会副会长许力先生、四川眉山三苏博物馆特约画家杨再琪先生。
   中国美协艺委会办公室主任咸艺女士和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沈虹光女士等几位女领导在一起交谈。
武汉市漫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维纯先生、副会长兼秘书长肖继石先生、副秘书长方少华先生是去年“碧山雅集”时的老相识,不用指点介绍了。
    那位还不认识的中年人,肯定是武汉漫研会副会长、江夏区公安局副局长王皓先生了。
徐鹏飞、常铁钧、徐进、于化鲤、苏朗、庄锡龙这几位老漫人的作品我看过不少,代表性作品脑海中都有印象。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孝感城区北正街报刊零售部有《讽刺与幽默》报零售,我是每期都买或者站着“蹭看”的。这几位老漫人的名字都“眼”熟能详了。后来这个报刊零售部还卖过几年天津人美社的《中国漫画》杂志,我也买得不少。1988年,我还请当时的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主任王复羊先生画过漫像;与我省老漫人张开熙先生通过六、七封信。由此对漫画欣赏产生了浓厚兴趣,历年买下的漫画书刊总在200册上下。
        1995年与安陆漫人王顺华兄订交,一见如故,过从甚密,相知日深,又经其引荐,得识安陆前辈作家赵金禾先生及刘镇繁、张文斌、徐庆雄等一二十位安陆漫人,应邀参加过几次安陆漫人的采风雅集活动,对安陆漫画界的情况略知一二,成为安陆漫人的“铁丝”,开始留意搜求安陆漫人的作品和相关资料。
再插一段闲话,2004年我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主编翟墨先生、中国美协儿艺委主任杨永青先生应邀赴郑州参加《全国儿童美术理论研讨会》并主持会间论坛讨论时,又得《河南画报》杜向阳引荐探访过《漫画》月刊王林等漫人。
       199310月之前,我在中学任教语文。那时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既然漫画是所有画种中最具思想性、最需要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画种,就可以也应该引入到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训练中。
    与张开熙先生的交往,始于一次拜书求教。开熙先生那时正要出一本关于校园生活的漫画集,他把印刷厂送他校稿的仅有两本校样送了其中一套给我,并附信肯定我将写作教学与漫画教学结合起来的大胆尝试。
二十多年来,这些有过或深或浅的交往的漫画师友和直至今天才得以谋面的各位漫画名家,以他们充满智慧的画作滋养和启迪过我,见到他们,我有一种相见恨晚如沐春风的欣悦。
    黎青先生的漫画作品此前印象已十分深刻,前几年应邀到山美参加《艺术》教材改稿会时,曾想去寻访,未能如愿。夏大川先生的画风更靠近青年一辈的审美趣味,又常在“外赛”中获奖,早就想一见了。今天见到,没想到是这么年轻、这么温文谦和的一位白晰面庞蓄长发的小弟弟。
    近几年,传统漫画的社会影响力持续下降(不独漫画如此,小说的社会影响力也远不如“八十年代”,这种现象当是另一篇长文的内容),北正街那间报刊零售部早已不卖《讽刺与幽默》了,也再也买不到《中国漫画》月刊。记得1997年《中国漫画》月刊编辑部主任孔令祥先生来安陆时,我带了几本自购的《中国漫画》请他签名。现在,已看不到这本办得挺好的杂志了。现在书店里充斥的是更年轻的一辈或许痴迷,我不太爱看的“日本味儿”、“港台味儿”的卡通漫画(我还是喜欢白善诚这一路画风的东西)。
       19978-2003年,我应聘业余兼任湖北美术出版社《小画家》月刊责任编辑,记忆中那时白维纯先生操持过一本《卡通快餐》杂志,后来好像也停办了。
不能看到最新的漫画报刊,我对其他几位漫画家名姓印象不深也就自我原谅了,他们应该不会责怪我这个漫坛“粉丝”移情别恋吧。
    “读漫记忆”的闲笔就此打住,回到23日安陆会议上。
     签名报到。和李波仁棣住3315房。
金榜大酒店是个开会休闲的好所在,一栋栋小别墅的建筑格局,曲径通幽,花木扶疏,颇有园林之趣。
我们这一栋的一楼,只住了深圳庄锡龙先生、四川杨再琪先生及我和李波四人,四个房间共着一个大客厅,挺方便串门聊天。
   会议承办方的组织工作十分细密,人手一册《会议指南》,内中“欢迎词”、“会务日程安排”、“会议须知”、“参加会议的领导、代表、记者及住宿安排”、“会务筹备人员分工”、“会务服务人员名册”、“乘车安排”一应俱全。
   晚餐时与常铁钧、徐进、于化鲤、苏朗等漫画家同席,一一索求名片。
   晚餐后,上二楼参加《联欢晚会》。
   看得出来,这台时间不长的晚会汇集了安陆文艺界的精华节目,称得上是赏心悦目、高潮迭起。安陆本土摄影家已有现场照片上传,不再赘述了。
   徐鹏飞先生的长笛演奏绝对是专业水准的,引得掌声雷动。
   蓄一部墨须的贵阳画家周明鉴先生也应邀即兴登台,他演唱了逼近滕格尔味儿的《天堂》。
   四川漫画家杨再琪先生酒至半酣,登台用普通话和四川方言交替吟咏了李白的诗作。
    深圳漫画家庄锡龙先生的即兴表演出人意表:他用至少五种地方方言即兴表达了对会议承办方的赞誉、对会议即将成功开幕的祝贺。又即兴表演了有专业水准的口技节目,掌声、笑声不断,将“联欢晚会”现场气氛推至高潮。
   最近上十年,我参加过省内省外不少次书画家的“雅集”活动,发现一种现象:歌唱得好、或舞跳得好,或语言生动健谈的书画家,常常也是书画水平比较高的。大概是歌舞需要韵律感、模仿力,领悟书画之理则需要较强的语言能力,语言的生动风趣大概也是艺术创作思路活跃的一种助力。
    我说的是“常常”,而非“全部”,是我的一种直觉经验,未经过严密的论证。要举出“反例”来,也非常容易:譬如我的两位朋友顺华兄和老无兄,他们卡拉OK唱歌肯定不及我,但书画水平我望尘莫及。再如陕西作家贾平凹,无疑是顶尖的作家,但口头表达能力则不及好多中学语文老师。另一位上海作家余秋雨,则是既善写又善侃,而且似乎特别爱侃。
    世上的事儿,唯其复杂,惟其难以穷尽其理,甚而至于可以“不讲道理”或“无道理可讲”,才更显得丰富多彩,奥妙无穷。
   上一段是插入的闲笔。
   “晚会”散后,到庄锡龙先生、黎青先生、夏大川先生、许力先生、杨再琪先生、常铁钧先生等人房间串门闲聊。
   “会务服务总协调”张文斌兄看来很疲乏,我催他早点回家休息。庆雄也忙得挺累的,仍热情地陪我串了几个门,我在旁边听他与各地漫人叙旧。
    孝感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这个新改的院名怪怪的,没有“美术系”叫着顺嘴)讲师李波仁棣是我最赏识的本市青年国画家,他近年来在书法上用功甚勤,书艺日进;国画科班出身,又兼勤于修炼,显露出深广的发展潜质,我佩服他的勤奋和颖悟。
   前几年,我和他同到郑州观看《首届青年书法展》时,同屋一室,我的如雷鼾声将他从房间的床上“轰”到了卫生间地下。这一回两人又被安排到一个房间,而这个房间没有卫生间,是四间房共用一个小卫生间,他恐惧老管的“大规模杀伤性声波武器”,央求一位安陆友人另找宿地去了。
   乖乖咚地咚,你管兄我总有一招儿比你厉害,平躺着,闲着眼睛不动,就让你“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哈。
    顺华兄忙进忙出忙晚了,不想走夜路回家,又怕我一人寂寞,留下来陪我。
我们东扯西拉,就水墨漫画方方面面的问题或共鸣或各执一见,一聊就聊到了夜里快两点半。这上十年来,我们每次见到都会有长谈,有时打手机也能聊个上十分钟,话逢知己么。
   (顺华兄到底“老靠”些,我的如雷鼾声,他居然抗住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他说:“还好。分贝不算太高,冇得老式火车开动时那响。”——自注)

2009年3月24日

上午参加《全国水墨漫画理论(安陆)研讨会》开幕式,观展;

下午参加“理论研讨会”


   早上起床,顺华兄先离开了房间。
   离早餐还有一段时间,翻看会议资料袋中配发的《安陆水墨漫画集》。
   这是一个大开本、全彩印刷的精美画册,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安陆市委书记周先来先生在该书《前言》中说的一段话挺好,不妨抄在日记中:
      “欣逢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在安陆召开之际,结集出版一本专集是很有意义的。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刻解读水墨漫画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推动水墨漫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顺华兄的画风我是最熟悉的了,我喜欢看他作画时潇洒从容的样子。《易辙》、《爷孙读书图》等代表性作品此前已看过,有两件作品还为我画过。
    全面解读顺华兄水墨漫画艺术,我有另作专文的计划,此处先按下不表。
     文斌和庆雄的水墨漫画代表作也大多看过,不过看到的大半是印刷品。我和他们聊天不多,见面也少。
     许光彩、周申俊、江燕等几位漫人的作品早几年也一直关注着,比较熟悉。
     我注意到,这个集子中有几位“新作者”(凡我不太熟悉的,此处就称之为“新作者”)的作品清新可喜,令人感叹安陆漫画创作团队人才层出,基础广泛。
    这里我想侧重提提这些“新作者”,谈谈对他们作品的感受:

——廖小辉的《孙子兵法》、《真人不露相》这两件作品我挺喜欢。笔墨技巧还需再下功夫,但明显是“远取韩羽,近学王顺华”,大感觉挺好。
——寇爱明先生的几件作品此前从未见过,挺有新鲜感的。《翻过高山是平路》、《出息》、《顾此失彼》都挺好的。
——李胜春先生的《好模好样》、《千里江陵一日还》、《传家之宝》、《三思而行》、《出其不意》都颇有漫意,笔墨意趣也挺有味道。
——王曦初先生的《争斗之后》颇有漫意,是一件有思想的好作品。
——此前不熟识的作者中,雷景霞(据说是一位刚开始水墨漫画创作的女同志)的《义务妈妈》、《时装秀》别有巧思。
——李曦的《道法自然》、《于无声处》、段青梅的《牛市之梦》、王秀霞的《我和你》、刘国强的《逃》、王师洁的《偶像》、《离谱》、金建刚的《大灰狼》、张云华的《粒粒皆辛苦》、郭鸿的《冬眠不觉晓》等也都各有意趣,让人对这些安陆水墨漫画新作者充满了期待。谁能预料,过三五年,其中不产生一二个漫画新星呢?
     早餐后,孝感学院张笑勇兄驾车,载我和陈军兄先于其他会务代表抵达会议开幕式地点——安陆一中。
     我对安陆一中有一种特别的情感。1979年暑假我曾在安一中老校舍住过半个月。
    我的二伯父管立群先生,是在安陆一中副校长任上去世的。伯父一生忠诚教育事业,为人正直。他去世前嘱咐简办丧事,连他的亲弟弟我父亲及一些亲友也没有通知参加葬礼。伯父的儿子管天锡大哥料理完伯父的后事,到孝感来看我父亲,告诉我们,伯父的骨灰就埋在安陆一中老校址的一棵大树下。
    有一年到安陆一中参加一个活动,被几位老教师一下子猜中:“你是管校长的侄子吧?”或许是情感因素,我觉得安陆一中的校园环境要比孝高、孝感一中更让我感到亲切。情感总会在不经意间影响我们的理性判断。
    “开幕式”在安陆一中多功能厅举行。
    干脆照抄《会议指南》,以免表述不准确:
    会议由安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作义同志主持。
        1、安陆市委书记周先来同志致欢迎辞。
        2、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主任徐鹏飞同志向安陆市人民政府授“《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安陆水墨漫画创作基地”牌。
        3、全国著名画家向安陆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文联赠画。
        4、安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爱萍同志介绍安陆漫画发展情况。
         5、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主任徐鹏飞同志讲话。
         6、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栾春海同志讲话。
         7、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湖北省文联主席沈虹光同志讲话。
           8、中国美协领导咸艺同志讲话。
    领导同志的发言中,我印象深刻的是栾春海同志的讲话,听得出他对安陆文化事业发展的熟悉和对安陆这个地方的情感。
     沈虹光同志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女剧作家之一。她的发言挺有意思。她明言:“这里有一个别人代我写的发言稿,我不想以文化厅副厅长的身份照着念了。抛开讲稿,谈点个人的感受吧。”沈副厅长的讲话很短,但非常亲切感性,让人入耳入心。
    我喜欢有真性情不失文人本色的文化官员。
    “官员”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领导”也总得有人去当。“达则兼济天下”也是中国文化人的一贯理想。但千万别一当了官,就不会说自己的话了。
    开幕式之后,全体与会者到操场上合影留念。
    合影之后,陈军院长和张笑勇书记因院内有急务,先离会了。我随众人乘大巴到安陆市文化馆参观安陆市水墨漫画作品展。
    展览布置得非常雅致,大厅里的安陆水墨漫画作品琳琅满目,闻讯而来观展的人太多,我和安陆市文联主席易千元兄退到小展厅里,细细品赏外地漫画家的作品,一边看,一边闲聊。
    易兄的“水易居”我常偷着跑去玩,我想我已很了解他了。交谈之中又颇多共鸣,当然快活得很。
    易兄征询我对展厅中外地作者作品的现感。我猜他是想现场测试,考我是否够格列为29名“正式代表”之一。我一向直言,又是谈得来的人,于是依个人感受谈了大意如下的几句话:
——喜欢徐鹏飞先生的这件小画,喜欢其谐趣中隐含深意的题画文字。我以后或许会有专文评赏徐先生的作品。
——北京徐进先生的《对歌》是一件颇有趣味的好作品,画题拟得尤其妙!
——南京郜科先生的画有民俗风情画特征,我挺喜欢。
——上海潘文辉先生的作品似乎是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装饰风格,汉简题款,用印较多,设色鲜艳。
——周明鉴、白维纯、王皓等人的笔墨语言都各有特点。武汉漫友方少华仁棣提供的是一件近期的精心之作。
——山东漫画家黎青先生的原作此前从未见过,这种风格的作品好像他本人以前也画得少。
先生的这件新翻“三个和尚挑水吃”画意的作品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可谓是独具匠心。这样的一件“有嚼头”的好作品应该有评论家专文赏析之。
    看黎先生的作品,我想到一个问题:水墨漫画不应只有写意一路,也可以兼工带写(像黎先生这件即是)。
    “水墨漫画”首先得要有“漫味儿”,这是前提,必须苛求,不然就归不到“漫画”中了;对“水墨”的理解则可以宽泛些,先作宽求,好让不同风格、样式的作品“生态”平衡。先别剪枝,让它长起来再说。
正准备离开展厅回宾馆,张文斌兄引来三位湖北卫视记者,要我谈谈对这个展览的评价。毫无心理准备,仓促之间只是凑了几句话泛泛夸赞了一番。拜托记者朋友编节目时剪掉吧。那几句话我本人都觉得嗑嗑巴巴,没啥意思。如果能提前三五分钟打个招呼预告一下,以我对安陆漫画界的了解,是可以说几句上了电视“站得住”的内行话的。
    午餐时,又“逮住”苏朗等几位漫画家为我画了漫像。与《安徽日报》“刺槐”漫画专栏责编徐天放先生、《山西晚报》要闻部牛力先生、《湖北日报》编辑、画家熊海泉先生、江汉大学现代艺术学院院长助理、院办主任李瑞洪先生和安陆漫人张文斌兄欢饮、闲聊。海泉先生执编的栏目我是每期都收存的,我们有话说不完。
    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人民日报》社的杨玲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同志,她在席间向我推介这次带来安陆的一本新出漫画集子,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吴杰主编的《笑看群雄——中国历届奥运冠军漫画肖像大全》,我向她索到一本,她热情地邀请所有到会漫画家都在此书扉页上签了名。这样,我的“签名本”收藏又添了一件珍贵的新品了。
    有一两年没有见到安陆老作家赵金禾老师了,见他和曹军庆坐在邻席,跑过去插在他们中间,好聊天。
老师的笑声是我见过的男人中最爽朗的笑声了。不知道有没有更熟悉他的人写过类似《赵金禾的笑声》这样的文章,如果写出来,一定挺有意思。
    你们赶快写,你们不写,季超就写了哈。
    因为前一天我向军庆提及想找些关于湖北作家评论的书刊来看,今天军庆送我一册湖北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编的文学评论季刊《当代文学研究》,匆匆翻了一下,断定这是一本非常有品位的文学评论刊物,“相见恨晚”。下回到省文联院子里去,想去找找主编江岳先生,看能不能再索求到一些。军庆只赠一册,勾起了我的“瘾”,肯定是不解渴的。军庆说:你去要得试试看,江岳先生挺好的人儿,会给的。
     武汉江夏区公安局副局长王皓兄带在公文包里有几册他的个人漫画集,要过来看了一下,不想还他,于是让他签上名,送我收藏。王先生原计划中是不会送我的,被我要来一本,会比较心疼。而下回再出书,一定会主动送我,我想。
     散席后到夏大川、许力他们几位住的2栋去玩,徐鹏飞先生、咸艺女士、大川先生、白唯纯先生、肖继石先生、王皓先生、杨玲女士、顺华兄和我,散坐着闲聊。
    武汉漫画家、省审计厅《审计月刊》主编肖继石先生签名送我一本他今年1月刚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的个人专集《老武汉风情》。
     这是一本厚达232页的以老武汉风俗民情各种职业阶层人物为绘画题材,图文并茂的个人作品集。
集子中的绘画作品前一二年曾以《老武汉风情》为题举办过展览,去年我在顺华兄家小住时得到过一枚展览画折。这次结集成书之后,又放入了肖先生自己配写的释解性的短文。绘画风格是以线描为主,敷彩的风俗画,用生动的细节和“道具”“还原”老武汉的历史世情。配文则多精短,释解之外融入了作者的价值判断和人生感悟。100件绘画作品拆开来看,件件是可以独立观赏的情节性的人物画,合起来看,则是可视为一个老武汉风情的历史长卷。100篇短文皆可独立成章,篇篇是有可读性的世情散文;放入此集中,则已成为与绘画部分相得益彰的“半壁江山”。
    此书前面方成先生、文祥先生、何祚欢先生、钟孺乾先生分别赠序,也各各有不同的味道。
    我很喜欢这本书!肯定会一直收藏着。因为这是有社会学意义,有文化品格的书,留存着“非常可贵的城市记忆”(何祚欢序之题)。
    类似的出版物,我此前已收藏到的是上海戴敦邦先生的《三百六十行》及曾经数年合作编辑《小画家》月刊的湖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查加伍先生的《江湖百业图》。
    上海戴敦邦先生就是为长篇电视剧《水浒传》作人物造型设计的那位著名人物画家,查加伍先生早年创作过多部有影响的连环画。当今许多六十岁上下的中国人物画家都有过创作连环画(小人书)的经历。
戴、查二人的作品均为白描,不设色。戴作只有极简的释解文字,查先生的《江湖百业图》则约请省文联一位高龄的豫籍老曲艺家配写了古雅的文字,韵散兼有,非常耐读,年轻的作家是写不出来的。
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加伍先生的画风,平和雅致又朴茂生动,线条本身的味道很足。戴先生的线条有股子霸气,稍嫌“紧张”了些。
    肖继石先生《老武汉风情》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以线为主兼有意笔;线描立骨,又略略敷彩渲染;在画上用了气力,又于文字上显露思想和才情。这样一来,让我一时难以分辩,自己到底更喜欢这三本中哪一种了。
    徐鹏飞先生也有新著带来安陆分赠漫人。
    这是以《洒趣》为题的一本水墨漫画个人专辑,珠江文艺出版社08年版。210×190的小开本,印制非常精美。
    徐先生签名赠我一册,当然也是我开口要的。我不要白不要,徐老师给了也不白给,不会明珠投暗。
    以我的观点来看,创作这样一部主题性的水墨漫画集,是非常“吃功夫”的。艺术创作的难度正在于在严格“限定”(所有画作均与酒相关)之中的“自由”创造。
    看到这样一部书,我马上想到了最近大半年白维纯先生在武汉《书法报》“兰亭版”上的一组以书法家生活为主题的水墨漫画。我忘了向白先生建议,等创作到一定量时,再单独结集成书,一定很有意思。
又想起了著名儿歌作家、姑丈徐焕云先生的一部个人专集。那是十多年前台湾出版界的朋友为徐老印的一册童谣集,百首童谣全咏“月亮”,可见创作难度之大。
    艺术唯“难能”,才能“可贵”。
     徐老送我的这一册童谣集,一直躺在我的书柜中。几次想撰文评介,不知可投寄何处,没能成文。我喜欢“以销定产”式的写作,费劲儿写了无处可发就懒得去写。
    我想,至少可以将此书封面拍照上传到《教师之友网》上,让小学语文教师看看。
    办个网站,挺好的。许多想法可以自主实现,写东西也勤快许多。
    差不多有一年多没去探望徐老了,昨日赵金禾先生关切地询问徐老近况,我答不上来了,很是惭愧。听与徐老住同院的区实中夏碧涛先生讲:老爷子前几年轻微中风,现在基本康复了,精神状态挺好,能一人出门溜弯儿了。
    我忍不住又要插入一段离题的闲话:
    咱们中国的“官本位文化”是源远流长、树大根深的,即或以“文化人”为主体的教育界,也不能免俗,甚至对“官”位渴慕者的比例远甚于其他界别。或者有了“官位”真有些妙处不成?!我不大懂。
    这十多年来,每到人事调整的时候,从科长、主任到校长、普通教师,大家碰到一起必谈的一个话题是:谁谁谁“升”了,谁谁谁“调”了,谁谁谁“可能要升了”。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之状,只有麻友们谈麻将之趣时的神态可堪一比。
    徐焕云先生早年一直在农村中学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当时的孝感市政府以“拔尖人才”调进城。其实也还是在城边一所初中任教。
    徐先生在本地默默无闻,不会有领导会记着在咱们孝南区有这样一位在全国儿歌作家中顶尖的人物。
我想抄录2009年3月22日《中国教育报》二版上“新华网”的“一周调查”文章《新创作儿歌难掩浮躁和苍白》一文中的几句话:
       “从事了十多年儿歌编辑的黄玮介绍,目前比较活跃的儿歌作者,除了堪称双壁的‘北张南徐’(天津张春明和湖北徐焕云),还有圣野、郑春华、赵家瑶、张继楼、蒲华清等人。”
    这位“双璧”中的“一璧”“湖北徐焕云”,就住在从文化东路打的只有5分钟车程的地方。
    搞教育的人,谈起麻将比谈起教学研究更兴奋,传播升迁信息比传播名师教学经验更上心,搭主席台、摆座位牌比使用多媒体更内行,应付上级检查比沉下心来调研教育存在的现实困难更得心应手……
     这,正常么?!
     闲话“插播”完毕,再次回来。
      杨玲女士带来的《讽刺与幽默》今年3月13日总793期我拿了一份,携回315房翻看。
      坦白说,也许是年龄原因,或者还有其他原因,再看到这份报纸时,没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看这份报时的那种篇篇文章、幅幅画都感兴趣的阅读快感了。只对其中12-13版编发的《童大利塔兰托第19届国际漫画双年艺术节》的作品很感兴趣。另外,7版上的一个连载的小栏目《渊海散珠》专发这次也来到了安陆的青年漫人许力的图文作品。文章极短,但文风卓异,我连看了三遍,畅快之至。我以后肯定会关注着他的创作,也要想办法索一件他的水墨漫画收藏,必须的!
     下午2:30,理论研讨会在安陆市文化馆三楼举行。
     我和李波捡了个后排靠角的位置坐下。幸好桌子上没像开行政性会议那样,搁姓名牌,不然就大俗了。
    大致程序是:由徐鹏飞先生介绍外地来的著名漫画家,张文斌副局长介绍安陆本地漫人。然后开始限时的发言。
     发言者依次有:安陆水墨漫画院院长王顺华先生、广东漫画学会会长庄锡龙先生、安陆市文化馆馆长徐庆雄先生、武汉市漫画研究会常务副院长白维纯先生、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建先生、湖北美术出版社社长孙恩道先生、四川漫画家杨再琪先生、湖北省发改委邹向胜先生、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美术教研员管季超、南京《雨花》杂志社编辑郜科先生、著名漫画理论家许力先生、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秘书长夏大川先生、甘肃美术出版社编审苏朗先生、湖北省文化厅原厅长蒋昌忠先生等。
    徐鹏飞先生为会议作了简短总结。
    写这篇日记时,我很后悔当时没有做笔记,记下夏大川、许力等人的发言要点。这二位应该有认真写出的长稿,限于时间,未及展开。看有无可能去信索阅。
    所有发言者中,只有我是站着讲的。我是站讲台出身的,站着讲会比较带劲儿。
    对是否要写下下面这段话,刚才我犹豫了一下,现在还是写下来吧:
     ——这次《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安陆)》会议在安陆成功举办,体现了安陆市委、市政府在“文化立市”上的大气魄,会议的成果是丰硕的,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新闻效应是积极正面、可圈可点的。
     但24日下午“理论研讨会”所收获的“思想成果”尚不够丰厚,至少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也许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要在发现、培养、凝聚漫画(不仅仅是水墨漫画)理论研究人才上作出战略性的思考,艺委会的领头人也许需要在如何组织学术活动上,参照一下学术界的通行做法。“理论研讨”与“漫友雅集”还是有区别的。
     以我有限的阅读面来看,直至目前,重要的、成系统的、由国内作者著述的称得上“漫画理论研究”的著作不超过十本。有一些是史料的搜集整理,如黄远林那本;有的是技法和赏析层面的,如上海缪印堂的那几本;有些是个人创作经验的文学化的表达,如方成先生的某些著作。鲜见真正具有学术品格的、体系完备的、能解释漫画创作规律或指导漫画创作的理论著作。
    作为漫画艺术的钟爱者,一个基层美术教研员,我颇有些为漫坛焦急。
    晚餐之后,全体代表、列席代表到安陆文化馆三楼举行座谈、笔会。
    安陆市政府副市长刘爱萍女士发表热情洋溢的即兴致词之后,笔会开始了。
    安陆会议承办方准备了一个精美的长卷,邀请各地漫画名家在上面留下墨宝并签名钤印。
    徐鹏飞先生为长卷题签:“珠落玉盘”。“聚为一盘玉,散是满天星”,这四个字挺雅。
    闻讯赶来的安陆漫画爱好者太多,纷纷向各地漫人求字求画,客人们为“追星族”热情所感,也大多来者不拒,秩序稍稍有点乱了。曹成海局长有点急,庆雄也急了。
    其实转换思路,曹局也不妨学今年春节晚会《吉祥三保》中人物大喊一声:“我骄傲!”因为走遍全世界,怕也找不到像安陆这样热情的漫画爱好者了。“漫画之乡”就该如此呵!
    我本来也想趁机央请我偏爱的河北漫人许力为我画一张小画,刚刚把纸铺开,四位女性漫画爱好者围过来求他的画,把我挤出圈外,我只好笑说一句:“许力兄,你欠我一张画哈。”就退到圈外找朋友闲聊去了。
    回到宾馆,我向顺华兄告假:明天(25日)我安排了小学、初中四节美术课的校际交流,一大早我就得赶回去,早饭不吃了,提前离开会议。
    由庄锡龙先生主持,徐鹏飞、夏大川主持的漫画专题讲座我就不能参加了,挺遗憾的。我猜想那一定是一个气氛热烈、思想火花在对话中绽放的好讲座。
    李波已请好假,调好课,他能留下来听讲座。我托他记点儿笔记,回孝感后再给我讲讲。我希望在我区美术教师、语文教师中发展一些漫画艺术的爱好者。语文老师懂漫画,是会有妙处的。美术教师不懂漫画,就缺了一块儿地方。漫画的教育功能似乎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虽很疲乏,但一时尚难入睡,边翻看《安陆水墨漫画理论文集》蓝皮儿小册子,边与李波闲聊。
    这本集子为“初稿”,只收入了安陆漫人王顺华、张文斌、徐庆雄、安陆市文联主席易千元、安陆市文体局副局长孙克超、安陆漫人许光彩、美术教师廖小辉等人的七篇文章。外地作者的漫画理论文章将来正式结集出版时再收入。
    易千元先生、张文斌先生都希望我早点把论文改定,将定稿发到安陆来。
    一个县级市,如果同时能为全国漫画界贡献一本水墨漫画作品集,一个较高质量的群体展,承办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再出一本理论文集,那是注定要在中国当代漫画发展史上,记下浓重的一笔的!
作为一个孝感市民,我为孝感,为安陆骄傲!
    恳望安陆朋友们继续努力!一定会的。
    季超会一直为安陆漫友们鼓气加油!一定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3:45 , Processed in 0.1103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