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与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4 10:3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音乐与人生
作者:卞祖善   


  卞祖善,1936年生于江苏镇江。1956年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直升本科指挥系。196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从事乐队指挥至今。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约理事。国家一级指挥,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四十年来,他指挥演出了《吉赛尔》、《天鹅湖》、《泪泉》、《希尔薇娅》、《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红色娘子军》、《鱼美人》、《祝福》、《林黛玉》、《杨贵妃》等中外芭蕾舞剧;先后在我国首演了米雅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海因里希·史韦沙的《历史交响乐组曲》和《东西方交响乐》他是1987、1989、1991《北京交响乐之春》音乐会的指挥者之一,是1993年11月广州名人名曲荟萃音乐会”的十名指挥者之一,是1995年9月8日上海交响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的京沪九名指挥者之一;他先后与原中央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中国电影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昆明交响乐团、福建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山东交响乐团、青岛文响乐团、武汉交响乐团和河北交响乐团等乐团均有过成功的合作。曾赴美国、英国、俄罗斯、菲律宾、瑞士和越南等国家指挥当地的乐团演出,甚获好评。并先后多次赴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演出,他的指挥受到各报热烈的赞扬和高度评价。


现代人提倡胎教,一个幼小的生命未出世前就会接受到音乐的熏陶。其实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音乐,《摇篮曲》、《结婚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可谓人生三部曲,因此,人的一生都有音乐相伴。
西欧作曲家谱写了不少摇篮曲,我国作曲家贺绿汀先生所作的《摇篮曲》也很著名。现在给大家介绍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一首《摇篮曲》,它的歌词非常的优美,体现了博大的母爱——对幼小生命无微不至的一种关爱。“安睡吧,小宝贝,丁香、红玫瑰轻轻爬上床,陪你入梦乡。愿上帝保佑你,一觉睡到天明。”然后作为副歌再唱一遍“愿上帝保佑你,一觉睡到天明。”这是第一段、词。间奏之后接着唱第二段词:“安睡吧,小宝贝,天使在保佑你,在你的梦中出现美丽的圣诞树。你静静地安睡吧,愿你梦见天堂。你静静地安睡吧,愿你梦见天堂。”
我想说明的是我不是借这个歌词来宣扬天堂呀、上帝呀、天使呀,没有的。我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但我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0:38:3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年轻人对生命、爱情、死亡,有自己新的见解。有些年轻人不主张人死之后放葬礼进行曲,希望放摇滚乐,因此就出现了为了尊重他生前的愿望,而在追悼会时放摇滚乐。这很符合年轻人的个性。还有些年轻人说,我死了以后别给我放那么沉重的葬礼进行曲,放轻音乐。非常优美、悦耳的轻音乐,让大家在心目中保留我一个潇洒的形象和回忆。
有一天,我接到董竹君女士的小女儿的电话:“卞指挥,妈妈在临终前有一个愿望,她入葬时希望放《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您是音乐家,我想您肯定有这个音乐。”我马上告诉她,我不仅有,而且有一盘程琳13岁时录制的录音带里恰恰有这首歌。她当初还带着红领巾。我看到一张《中国少年报》登着她的照片,就把它剪下来,放在这盒磁带里,时光飞逝,不觉已过去了一二十年了。
我向大家郑重地推荐一本书,就是董竹君撰写的《我的一个世纪》。董竹君是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生于1900年,她在1997年这本书出版发行以后去世。我把磁带找出来,看了歌词,听了音乐以后,感触很深。董竹君这位老人非常有涵养。她的先生是夏之时,是四川的一个都督,这首歌是她跟夏之时到日本之后听到一个年轻人吹笛子所吹的曲调。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夏天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所有她可爱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也没有鲜花陪伴在她的身旁。映照她绯红的脸庞和她一起叹息悲伤。”这是第一段歌词。第二段歌词是:“我不愿意看到你继续痛苦、孤独地停留在枝头上。愿你跟随你的同伴一起安然长眠。我把你那花瓣轻轻洒在花坛上,让你和你的亲人在那黄土中埋葬。”第一段歌词,开门见山交代了“夏天最后一朵玫瑰,”夏之时,不就是夏天吗?隐喻她是夏之时夫人,她活了97岁,当她出书的时候,夏家的这一代人全部都去世了。她和夏之时经历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最后还是要化解。《我的一个世纪》叙述了她和夏之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迫不得已从成都带着四个女儿,孤身来到上海创业。一生经历了那么多艰难曲折,而告别人世时却如此地安详平和。她想到了这首歌,用这首歌给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老人的人生境界非常高。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已经是第八次发行了,是一本很受欢迎的自传体的书,请大家欣赏一下《夏天最后一朵玫瑰》这首歌。可见当代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自己去世以后所选择的音乐不再限于沉重的葬礼进行曲。1999年10月我看到一篇文章:《“送行”选什么音乐》,就提到了我刚才说的,有年轻人选轻音乐,也有年轻人选迪斯科,董竹君女士为自己选了《夏天最后一朵玫瑰》。

《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人生三部曲。我们的一生都有音乐陪伴着。但千万不要以为音乐就那么简单。肖斯塔科维奇曾说:“如果把音乐只是理解为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那就太简单幼稚了。”音乐是很丰富的、很深邃的。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更高的启示。”而贝多芬的音乐就能爆发出人类精神的火花。在结束讲座前,请大家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贝多芬自己就曾经这样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表达了人类面对命运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这也是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由卡拉扬指挥的。请大家注意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带有斗争性的,表现对命运的顽强的斗争意志。第二个主题是抒情的主题,是对光明前景的向往。整个乐章的音乐材料是一鼓作气连成一片的,充满了生命力。尽管这部作品已经问世100多年了,但是现在听起来,仍然如此激动人心。我们要发扬贝多芬精神,勇往直前、不屈不挠。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影响人类历史进程100名人排行榜》,我非常喜欢。贝多芬被排在第45名,作者对贝多芬的见解很精辟。我们要更多地聆听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他不仅是德国的音乐家,而且是全人类的音乐家,因为他的音乐至今还在影响着整个人类的音乐文化生活。歌德曾这样说:“他在精神上始终走在全人类的最前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他?”当我们迎来21世纪的时候,人类应该具备更多的贝多芬精神。



</P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0:37:51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讲一个特殊的例子。我曾经读过一篇题为《国务委员吴仪本色人生》,最后有这样一段文字:“‘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既然生活给我做了这样的安排,我也不想随意改变它,更不想做违心的事,我相信一见钟情,也相信门当户对。要找到终身的伴侣必须能激起你心灵深处刻骨铭心的爱。”吴仪同志的爱情观值得我们年轻的一代人深思。如果能真像吴仪同志说的那样,找到激起心灵深处刻骨铭心的爱的人,才能做终身伴侣——结婚,那势必就要组织家庭。
婚礼一般要奏结婚进行曲。最著名的有两首,一首是瓦格纳的歌剧插曲,另一首是门德尔松的作品,这两首通常是连着用,前者作为正式婚礼的时候,主持婚礼放这段音乐,选自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的一段合唱,。音乐安详而明亮,有一种崇高的气氛。另一首《结婚进行曲》比较庄重、辉煌。这段音乐作为婚礼完成以后,新人步入洞房的进行曲。这样幸福的时刻,有这样庄严的、辉煌的音乐陪伴人生,也是终身难忘的事。现在请欣赏第二首《结婚进行曲》。第二首采用了回旋的结构。一开始有一个前奏,进行曲的主题反复出现了三次,在第一次出现主题之后,插进一个新的主题,主题第二次出现之后,再出现一个新的主题,主题第三次出现之后,是尾声。是一首典型的回旋曲。如用英文字母来表示就是A、B、A、C、A。A是主题,B和C是插部。
人总是要老的,总有一天要死。面对死亡应该像面对生命一样的安详。这是自然规律。我们的老祖宗很想得开。毛泽东同志曾说:“我赞成庄子的办法,人死了以后,鼓盆而欢,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从哲学思想上来说我是赞同的;但从人之常情来讲却接受不了。如果家里死了人,拿着脸盆在门口敲打,并且喊着:“我们家死人了。”就太不近人情了。因为当我们的亲友去世后难免有悲痛之情,不可能那样理智,那样客观,还要庆祝辩证法的胜利,理论上可以理解,但感情上不行。
我比较欣赏孔子的风度,孔老夫子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所谓“诗经三百篇”,实际是中国最早的民歌集成。当时的每首诗都是可以唱的。问题在于当时是没有科学的记谱法,于是文字流传下来了,音乐却没有流传下来。孔子在音乐上的造诣很高,比如他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他很注重精神的修养。现在有一些古琴曲还是孔子传下来的。特别是他在临终前一周,他觉得自己要离开人世了,他给自己唱了一首哀歌,自己为自己开追悼会,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非常超脱,非常安然。
现在中国的男子,一提73和84,吓得不得了,两道关。因为孔子是73死的,而孟子是84死的。其实一个人是否长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要有价值、有作为。
人的自然生命不可能不朽,即便是长命百岁,也是历史的一瞬,如果真的能活一万岁又怎么样?算什么呀?有一部电影叫《海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女孩子问:“什么是永恒啊?”有一位长者回答道:“永恒就是小鸟每一千年来一次阿尔卑斯山,用它的喙舔一下,当阿尔卑斯山被小鸟舔平以后,永恒刚过去一秒。”人生70古来稀,现在也不稀罕了,长命百岁已经比较常见。但是人的精神可以无限,可以不朽。比如说贝多芬,他的音乐至今仍然活在人类的音乐生活之中,全世界各个地方几乎每一分钟都在响彻着贝多芬的音乐。贝多芬是不是还活着?所以,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应该像我们的大诗人徐迟那样的心态。他说:“死亡是一种幸福、超脱,是对生的凯歌,未来正如日之升。”诗人这种开阔的心胸,真是令人鼓舞。我又想起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航天学和火箭学方面是很有作为的科学家,他说:“地球是人类生活的摇篮。”我们现今生活在信息、网络、生命科技的时代。但是在大科学家眼里,人类还很幼稚,还没有走出自己的“摇篮”。我女儿在18岁的时候,我在给她的贺信中写道:21世纪属于你和你们年轻的伙伴们,你们这一代人生存的空间将不只是地球,而是太空。这一代人的生活肯定会步入其他的星球。如果你有这样的胸怀的话,至于个人作为一个生命,社会的一个细胞,自然的消亡是很正常的。当我们的亲朋好友去世的时候,我们会怀念他,往往用葬礼进行曲寄托人们的哀思。
著名电影艺术家赵丹I临终前有个愿望,他说我死以后,清为我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在他去世之后,就为他播放了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第二乐章是一首葬礼进行曲。贝多芬的葬礼进行曲表达的不是一种个人的伤感,而是社会性的,人类非常庄严崇高的境界。它激励活着的人沿着英雄的奋斗道路继续前进。
请大家听一下卡拉扬录制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乐曲非常庄严肃穆悲痛深沉的。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思维也在不断变化。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0:37:13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教他学钢琴。院长说:“好啊!”天赐良机,我就学起了弹钢琴。我就是这样从孤儿院里走出来的,音乐不仅改变了我的个性,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如果音乐是我的上帝的话,那么我就是虔诚的信徒和热诚的传教士,我从事普及推广交响乐的工作,就带着这种愿望四处奔走,把我对音乐的感受与大家交流,希望更多的人也能从音乐里面感受到它的美妙。
音乐对于人的性格、思想、精神确实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有一盒磁带,是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一首《咏叹调》,咏叹调实际上就是曲调音乐,庄严肃穆,是一种神圣、虔诚的音乐语言。我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在生活中感到困惑、痛苦的时候,我就听这首乐曲,听上一二十分钟之后,很明显,我的心态就平和了。请大家听听这首乐曲,体会一下这首乐曲的崇高境界。巴赫对人类的文化有着卓越的贡献,直到今天,无论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还是音乐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接受巴赫音乐的熏陶。
近年来欧美学者纷纷提出所谓的“莫扎特效应”,说大学生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可以提高智商。今天我带来一张莫扎特奏鸣曲的CD盘,是葡萄牙钢琴家皮尔斯演奏的,她的演奏是那样典雅,充满了女性的细腻、柔和。我不知道,年轻的大学生、高中生,对于“莫扎特效应”有没有这种体验。我在家里观察我女儿做功课,她每回非要戴上一对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我跟她讨论,她觉得边听音乐边做功课似乎轻松些。当然她听的都是一些比较悦耳的音乐,但绝对不是摇滚和迪斯科。请大家听一下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主题部分。这个主题包含两个乐段,之后是根据这两个乐段所作的变奏,音乐如行云流水、乐如泉涌,像阳光般的温暖,空气一样的清澈。这样的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还有一篇文章里提到音乐疗法,并说当你悲痛的时候,应该听欢乐的音乐。其实正好相反:当你悲痛的时候,你应该接着听悲痛的音乐,把悲痛的情绪完全释放出来。不要企图在你悲痛的时候去寻求欢乐,去听轻快欢乐的音乐,那样会适得其反。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了。我本人也接受过,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要做手术。手术不大也不小,不用全身麻醉,只需局部麻醉,我自告奋勇,我问医生我能不能歌唱,他说可以。我就唱《命运交响曲》,轻轻地唱。我感觉到我的肌体被锋利的手术刀割开,我的鲜血在流淌……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我的注意力是在我唱的《命运交响曲》里,我当时就想,这是我人生当中的一次小小的搏斗,我应该有勇气一些。
在座的年轻人的必经之路,要面临爱情、婚姻和家庭,西方有一种乐曲叫《小夜曲》最初就是爱情歌曲。《小夜曲》顾名思义,不是白天的事,而是晚上的事。傍晚,具有骑士风度的男子,拿着六弦琴,在自己心爱的姑娘的窗下,唱着表白爱情的歌曲。有些贵族很愚蠢,他不会弹,也不会唱,但是很有钱。他就出钱雇来漂亮的小伙子,问他,你会不会弹琴唱歌?替他到他意中人的窗子底下唱歌。结果姑娘爱上了唱歌的人,而不是爱上了出钱的人。最有名的《小夜曲》莫过于舒伯特的《小夜曲》了,钢琴伴奏是模仿六弦琴的,歌声优雅动听,年轻人在向自己热爱的女子倾诉着爱情,充满了柔情。还有一种《小夜曲》,是乐队演奏的器乐曲。在18、19世纪的时候,有很多小型的室内乐,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就很有名。这部作品并不是为了表达爱情,只是一种用室内乐的形式,非常优雅的、休闲的、娱乐性的,也比较高雅的中小型乐曲。这种乐曲很受人们的欢迎,因此,这类作品有很多名作。有柴科夫斯基的《c大调弦乐小夜曲》,德沃夏克的《E大调弦乐小夜曲》,还有英国作曲家艾尔加的《E小调弦乐小夜曲》。这类作品的乐队编制不大,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十几个人而已,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室内乐。请大家欣赏一下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第一乐章,充满了青春的朝气。
当然,年轻人不能老是唱《小夜曲》,总要面临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而组织家庭会面临更多的思考。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开放。他们可能会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这类感情,并作出相应的选择。而爱情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终究要考虑婚姻问题,但可能会遇到麻烦。有一首流行歌曲叫《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你看,已经组织家庭了,他又不回家,这很成问题。无独有偶,台湾作曲家李泰祥,他是《橄榄树》的曲作者,词作者是三毛。1987年,他发表了一个专集叫《错误》。我们俩见面的时候,他送给我11盒他的作品专集。当时,他要去西安,我要去广州。我说你给我那么多录音带,请你推荐我首先听哪一盒?他就推荐《错误》这一盒,我一看是《错误》,是什么“错误”呢?歌词取自台湾的诗人郑愁予的八首诗,李泰祥根据这些诗谱写了八首歌曲,而第一首就是《错误》。它描写了颠沛流离的贫民,由于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不能老厮守在家,便被迫到处流浪。歌词是这样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是歌的小序,意思是说,我流落江南的时候,有位等待我的女子,她的容貌像莲花一样。“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东风也不吹,柳絮也不飞。这个女孩子的心像一个小小的寂寞的城,她很惆怅。“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就好比那青石板的小路,在夕阳的照耀下很孤独。更突出了苦闷、彷徨的气氛。“蛩音不响,三月的窗帏不揭,你的心似小小的窗扉紧掩。”连虫子也不叫一声,三月里的帐子也不撩起来,你的心像小小的窗户老掩着。“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最后才点题了。前面用了很多的语气来渲染这个女子怎么孤独,后面“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叙述一个流浪者来到了他意中人的身边,但不能同她长厮守,留下来,还要走,继续流浪,“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品很深刻,不仅描写了流浪者的痛苦体验,同时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李泰祥先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台湾作曲家,他在这首作品中引用了《流浪者之歌》。开始作为间奏,然后作为全曲的尾声。音乐浑然一体,《流浪者之歌》这个主题好像已不是萨拉萨蒂的,而是李泰祥自己的了。在这盒磁带里面还有“旅程”、“雨丝”等作品,都很优美。面对婚姻这样的终生大事,有时会很难作出选择。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0:36:3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宗教都不信,我是无神论者只相信唯物主义。我是陆翁(陆游)的信徒,“死去元知万事空”。人哪里有什么灵魂?但人有思想,有精神,有气质。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有一句名言:“人的上帝就是人自己的本质。”太对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你的思想、言行、气质、举止爱好,都是由你自己的思想意志决定的,所以中国有句俗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何人都改变不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自己的上帝,并且决定了你一生的道路。
在西方流行一个幽默,讲三个人死之后,步入天堂之门之前的对话。A说:“哎呀,我死了以后,我们家人痛哭流啼,悲痛欲绝。”B说:“我死了以后,我们家人对我歌功颂德,说我这人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善良,怎么怎么有作为,也是痛不欲生。”这时候C说:“我死了以后,多希望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出来说这么一句话:‘瞧!他还活着!’”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有一个癌病患者,他看到路上的残疾人和坐轮椅的人,都感到羡慕,觉得他们是那样幸福,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所以我想,我们健康地活着,并且对我们的祖国,对我们的民族,对我们的社会有所作为的话,那我们就生活在天堂了。
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到了晚年的时候,悟出了一个道理,他说:“一缕阳光,一片面包,举手投足,都是上帝的恩赐。”说得多好啊,一个人能晒晒太阳,还能吃能喝,还能走动,还健康的活着,就是在天堂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工作,有所作为。
我想《摇篮曲》里面关于天堂、天使、上帝的词句,更多的是体现了母亲对孩子虔诚、无私的祝福。小孩子听到《摇篮曲》好比沐浴在母爱的阳光之下;而成年人听到《摇篮曲》,会引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摇篮曲》是我们人生的驿站,人之生命最初的一个阶段。
勃拉姆斯《摇篮曲》的音乐非常纯净温暖,作曲家年轻时在汉堡曾经热恋过合唱团中的一位女歌手,但后来她成了法贝尔夫人,当她生第二个孩子时,勃拉姆斯谱写这首《摇篮曲》为之祝福,把崇高的情谊铸入这首小小的乐曲里面。
我想顺便说一下,摇篮曲属于艺术歌曲的范畴,对艺术歌曲应该有三个概念:一个概念是分节歌,一首歌有好几段歌词,但是它的歌曲旋律是一样的。像这首《摇篮曲》是属于分节歌。还有一种叫作通节歌,通节歌有很多段的歌词,但是它的旋律是不一样的,自始至终旋律是有变化的。比如说舒伯特的《魔王》,这是歌德的原诗,这首歌曲的演唱者要扮演四个角色,一个是扮演说故事的人,一开始唱:“黄昏时分,有一辆马车,奔腾而来,马车上坐着父子俩人,孩子忽然惊呼道:‘爸爸!爸爸!不好了!你看前面有个魔鬼在冲我招手。’父亲安慰他:‘孩子你别怕,别怕,那不是魔王,那是一棵枯干的老树。’”演唱者要扮演故事的叙述者、父子和魔王四个角色。其中魔王唱道:“小孩,小孩,你跟我来。”在引诱他。“你来,来到我的怀抱,会很幸福。”孩子很紧张,父亲说:“不要怕,不要怕。”总是安慰他。等到马车到了自己家门口的时候,父亲一看,怀抱里的孩子已经死了。这就是舒伯特的《魔王》,这也是艺术歌曲。第二个重要因素,是以大诗人,像歌德、席勒、海涅的诗为歌词,文学的品位非常高,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钢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伴奏,而是有很高的艺术性。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晚年写了一组歌,叫《最后的四首歌》,为乐队和女高音而作,声乐与乐队浑然一体,艺术性非常高。因此,艺术歌曲有很简单的,像勃拉姆斯的《播篮曲》,也有相当复杂篇幅很大的,像《最后的四首歌》。但无论是属于哪一种,这三种特点,都会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分节歌,或者是通节歌,它的歌词来自诗人的诗歌。另外,它用钢琴伴奏也好,或者用乐队伴奏也好,艺术质量都很高。
音乐对于人们心灵的陶冶,灵魂的净化,起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并不是说你听了一次音乐作品,就立地成佛了。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以自己为例,音乐既改变了,我的一生,也改变了我的个性。我小时候非常贫苦,是个野孩子,没有吃的,没有机会上学,后来上小学是为了课间休息时能喝上~碗施舍的粥。13岁那年我流浪到上海,进了上海基督教难童教养院,星期天做礼拜有个唱诗班,我也参加了唱诗班,唱什么歌词现在已记不清了,但是音乐很好听。我这个野孩子开始接受音乐的熏陶,并且被唱诗班弹钢琴的老师黄兰玉看中,他跟孤儿院院长说,我看这孩子挺机灵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2:44 , Processed in 0.0661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