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风化雨 润物细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3 18:5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风化雨 润物细声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工作的点滴思考
孝南区实验中学 马建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在此就班级管理工作与大家作一番交流。按照德育处的安排,我想着重谈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班级文化建设;二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点滴思考。我所谈的多是平常工作中的一些思考,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批评指正,以期更大的进步。
  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现阶段,养成教育在我校我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参观做得好的一些学校班级,我有一个体会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富有特色。我觉得养成教育应是规范学生行为基础上的百花齐放,应该各具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不同与他人的特性。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正是展现自己特色、规范学生行为的不可缺少的平台。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室环境、班级设施、人际关系、班风学风等。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才、发展是终身的,而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我觉得班级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即“硬环境”)和班级精神文化环境(即“软环境”)。
一、硬环境建设
硬环境建设即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内容更多,更多的体现在班级文化的布置上。我们可以通过班级绿化角的设计、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建设、名人名言的剪贴、富有创意和童趣的班徽的设计、班级活动集锦、时事信息等,将教室布置的新颖独特,将这些无声的事物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建设即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软环境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使班级文化渗入学生心灵。因此,软环境的建设必须通过以班级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依托开展。我们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探究性课题的研究、可以开展班训格言的征集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品味,可以通过诸如校服穿戴、学生证佩戴,教室卫生干净整洁等一些学生习以为常的小事情,持之以恒,逐步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班级文化氛围在学生行为上的具体体现。同时,通过班主任的教育、班干部的带动、班训的指引,努力在班级中塑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带动广大学生一起进步。

同时,在班级软环境的建设中,必须加强制度的文化建设,深化制度的文化内涵,张显制度的人文关怀,用制度来指导、规范学生。我们可以制订班规班训、班级卫生打扫规则、班干部要求等规章制度来保证班级文化的顺利建设,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同时,班级文化软环境的建设也离不开班级特色学生特长的发挥,离不开班级艺术氛围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班级文化的影响力,加强班级体的凝聚力,产生陶冶和教育作用。在人人参与中营造心理“软环境”。

三、 校园环境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样,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和学习成材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和谐统一的。在构建校园文化时,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走廊上,通过学生自己绘制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图画、诗词,营造走廊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富有人文气息的学校德育活动如演讲、征文、讲座、参观、书画展等,培养文化素养,从而反作用于班级文化建设。让他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所思所想、体会感受和由之培养起来的能力应用到班级文化中来,促进班级文化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在这一方面,班主任就应该承担起辅导者的作用,因为只有校园文化这一大环境净化了,班级文化这一小环境才能焕发出昂然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用美好的事物熏陶学生;注意学生的感情、心理,用父母之爱、朋友之情、恩师之德、慈善之心感染学生;注意科学、理性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正确看待考试,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工作中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培养,来塑造。
用智慧和真情经营班级三二一
  长久以来,班主任工作被看作是“人人能为”,不需要专业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班主任,很难积极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应此我们有必要有可能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一种正式的、专业的学科进行总结、回顾,不轻看自己的工作,从平凡中积累伟大。
  就我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的现实,我得必须用智慧和真情经营班级,我总结出三二一,即与学生交往的三种意识、与家长交流的两种认识、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反思。
  一、与学生交往的三种意识
  1、赏识意识,发现亮点。班主任、老师要用一种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我们常说“金无足金、人无完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管怎样的学生,身上总有一点点亮点,我们要去寻找、发现这一亮点,并让之放大,这样即使学生有时做出不当之举,我们也能静下心来,了解并指导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实例1)只要我们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我们就可能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学生的不足、缺点,才能冷静地分析、指导学生的成长,学生看到老师能发现自身的亮点,也会觉得自己不是一无是处,也就愿意听取老师的指导了。
  2、平等意识,产生共鸣。我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你最喜欢的老师是怎样的?有说幽默的、博学的、负责的等等,但最多的一种答案是亦师亦友,也就说学生比较喜欢学识上的老师,人生路上的朋友,这就要我们有一种平等的意识,有时应该降位或改位思考一下,这样师生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亲其师则会信其言,情感的真诚可以换取真诚的情感。(实例2)由此,我想我们在班级工作中,不能老是以长者、师才、恩人之身自居,不能老是说:“你怎么对得起我对你的好?”“我对你这么好,你是怎么对待我的?”
  或许我们以朋友的身份友善地对学生表示一份不需回报的关心,一声平常的祝福,一次真心的叹惋,更能将学生吸引、凝聚到我们的身边。
  3、平常心的意识,缓解冲突。所谓平常心是指我们在处理学生违纪等的时候要保持一种平心静气的心态,甚至有时当事件发生之后,不要急于批评、惩戒相关学生,而是稍微缓缓,甚至有意识地拖一拖再处理,给学生一定的缓冲时间、缓冲余地。当学生出现问题后,他是有意识地回避问题与责任,这时若极力指责批评,很可能使学生心结越积越深。若缓冲一下,学生静下心来,有时是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及不足,我们再加以指正规劝即可。相反,若老师心情过于急切,可能会激化矛盾,有时还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实例3)停一停、静一静,我们不会失去什么;缓一缓、顿一顿,给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的时间与空间。
  二、与家长交流的两种认识
  班级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对学生的教育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的,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以及在德育处工作所遇到的一些事情,我有两点认识:一是认识到我们要懂法知规,恪守教师职责。现代社会人们的法制观念日趋浓厚,家长们对于体罚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开除学生等等是十分清楚的,如果我们还仅仅以“好话一罗筐,抵不了一巴掌”,“我打你是为了你好”,“要搞就好好搞,不想搞就拿回去”等来教育学生,或以之为借口而从事教育的话,很容易惹火烧身,给自己、德育处、学校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班主任一定要懂法知规,不要让自己处于被动局面,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完成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任务。二是认识到要与家长协调配合,形成家校合力。虽然有极少数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不太理解,但绝大多数家长是理解、尊重和支持班主任的工作的,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花上一份心力,我班上一位家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行动去教育孩子,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因此,我们要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业,要意识到帮助学生家长搞好家庭教育,会利于搞好学校教育,就会与家长携手通行,与家长在阳光下,架起共育新人的彩桥。
三、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反思
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只是在杨店三块碑中学支教的第二年没有担任班主任,其它时间一直担任班主任,回顾以往感觉班主任工作是浑浑噩噩,凭直觉、凭经验去开展工作,没有创新、没有进步。自己往往做了事却没有什么积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没有什么更新。现在,10年的班级管理工作让我真正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奉献、一份追求。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不断变更,我们的知识储备必须时时更新,知识框架必须常常重构,而知识的更新,框架的重构必须靠自我的学习、积累、反思,以期能有新的认识。应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成为吸纳型、汇通型、学习型的班主任!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9年8月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6:26:51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实例
实例1
我班有一名叫吴*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经常性地迟到,父母离婚,爸爸不管他,妈妈在深圳打工,只能寄寓于他姨妈家。但我永远记得七年级开学初的一件事,那天是他与另一位学生去倒垃圾,过了好一会儿,另一位学生慌张地跑回来说:“吴胜掉到垃圾池里去了。”我往垃圾池赶的时候,只见他提着垃圾筐往教室跑,一问才知道,吴胜在倒垃圾时一不小心把垃圾筐甩到垃圾池中去了,垃圾池的门锁着,又不能把垃圾筐给丢了,他想都没想, 一下子跳进垃圾池将垃圾筐给捡了出来,我问:“你不怕脏?”他说:“我当时只想把筐子捡起来。”
实例2
我班有一名叫张*的学生,小学六年级时因车祸父亲去世,他也在车祸中头部受伤,与母亲及两个姐姐相依为命,因遭受如此横祸,该生有较强的蛮横、叛逆心态,对学业全无关心,七年级时沉迷网络,多次在外包夜上网,我曾两次在晚上11点钟时到网吧将该生找出送回家。他在卫生劳动中比较积极,我让他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但依然不能奏效。每次学校召开家长会,他都借口母亲回乡下去了不让母亲参加家长会,我便会后再与家长联系,反复做该生工作,有一次还将他母亲所写的长达200多字的短信给他看。让他体会老师与家长的良苦用心。逐渐地他慢慢不那么蛮横、叛逆,学习虽然没有多大的进步,但在守纪、做人方面是有一定的进步的。
实例3
有一次,有一名叫汪**的学生语文练习册交上来一个字都没写,我没有去详细地了解情况,而是武断地让他在教室外罚站,他不敢跟我作过多的分辨,只好小脸胀红,眼中噙满泪水走到教室外,下课后,我才了解到是小组长在前一天未将作业发到他那里,所以他没有作业做。后来,我主动向汪**道歉说明情况。
5#
发表于 2009-8-8 08:52:24 | 只看该作者
顶。。。。。。。。。。
4#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9:03:54 | 只看该作者
影片《死亡诗社》经典台词





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变得风中枯萎(丁尼生 美国诗人)

学会自己思考,学会欣赏文学和语言。不管别人怎么说,文学和语言的确能改变世界。

我有个秘密要告诉你们: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惠特曼曾写道:啊,自我,啊,生命/这些问题总是不停地出现/毫无信仰的人群川流不息/城市充斥着愚昧/生活在其中有什么意义/啊,自我,啊,生命/回答因为你的存在/因为生命和个体存在/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

死亡诗人致力于吸取生命的精华。(梭罗)

开幕词: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梭罗):


当你认为你知道某件事时,必须再以不同角度看它


即使那看来似乎愚笨或错误,你们都必须试试


当你阅读时,别只想到作者的见解


想想你的见解

孩子们,你们必须… 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


因为你等候起步的时间愈长,便愈不可能找到它


别听任此事发生,要突破!


来吧,我的朋友,寻找更新的世界尚为时不晚。我决心已定,要驶过夕阳的尽头,尽管我们不再有昔日的伟力,可以震天撼地,我们仍然有着同样的英雄般的心。时间和命运使它衰弱,但坚强意志仍在,去拼搏,去探索,去发现,永不屈服。

我站到讲台上是想提醒我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与逆境不屈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敌人。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所有的港口。

我要做生活的主宰,不是奴隶。


大多数人都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梭罗)

真理就像一床总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踢也好,打也好,它总也盖不住我们/从我们哭着降生/到我们奄奄一息/它只会盖住你的脸/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9:02:20 | 只看该作者
心灵应当释放——《死亡诗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时刻,谁来带给我们青春的激情,谁来带领我们开始辉煌的起点?是伯乐。
  影片开场的蜡烛犹如证明了罗宾.威廉斯的行动:燃烧着自己为了青年得其生命精髓。在老师面前他还带了几分客套,但在学生面前他是如此的实在与亲近。一切只因为真理。
  片中的学生们虽然众多,但个个都是个性鲜明,印象深刻。有的软弱,有的顽皮有的叛逆——这些面孔就是年轻时的我们。一所历史悠久、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对于大人来说,称得上是孩子的天堂。但再听听孩子的看法:对于他们来说私下里称之为地狱罢了。
  大人想把孩子们打造成自己,适应于这残酷的社会,可谁来为我们的激情负责?谁来为我们的青春买单?如果青春只有所谓的成绩好那是和年龄不吻合的。只有激情、叛逆、个性、奋发,都存在的生命才成其为生命,校园才成其为校园!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人让社会来打造自己,一种人是自己打造社会。基廷老师的出现就是倡导后面一种方法,他打破了所有的教学模式,Carpe Diem (【拉】抓住今天,及时行乐(=seize the day))。这个词说通俗一点就是抓住时间做最好的自己。他将这条道理一直贯彻给他的学生。当学生问起他什么是DeadPoetsSociety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青春经历传给了他的学生,他不再年轻。可他希望真理可以传承。学生们找到了哪个地方,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山洞,是精神的家园。一个山洞可能简陋,但他们的心确实比这潮湿的山洞温暖、丰富。这其实就是俱乐部的前身吧。
  你们可以封闭我们的白天,但你们不能封闭我们的黑夜!在那里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事,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不对的,错误的,可这不就是文艺复兴吗?13世纪打破传统就是这幅情景呀!革命应该是美丽的。
  但革命也是流血的,当学校发现孩子们的事情时,青春的弊端也暴露无疑:有告密的,有胆小的。我不想去对这些学生有任何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在那种年龄阶段。你还无法去对他们的人格做分析。我只记得那句:Captain!MyCaptain!。你可以打倒我们的身体,但你永远无法打倒我们的灵魂。影片最后的哪个高潮让我得到了强烈的共鸣。那时,孩子们的青春已不在平凡。理想的种子已根生地固。
  人生最难是选择。每个人经历过片中尼尔的处境。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无情相碰撞。是向现实妥协,还是放飞自己的理想?当然他的方法让我们应该慎重,生命如此灿烂,确实那容得为别人而活。尼尔之死是对梦想追逐的最高形式。那么这到底是对还是错,我无法去正确的判断,我只知道船长告诉我们:要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隶。为了融入社会我们是必须丢失一些浪漫,但还是希望有些东西能够在我的骨子里苟延残存。如果一个人在该冲动的年代冲动不起来,那么到头来也许只剩下“可怜白发生”。是,现实和理想永远有差距。但又如何?医药,法律,商业,工程是维生的必须条件。但是诗,爱,浪漫,美这些才是我们生存之原因。
  现代生活的节奏,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为何活着?为何我们一直在做和自己年龄不相符的事?大人们的世界如此复杂,以为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对我们最好的保护,但却一直缺乏着人文色彩。生命的精髓没人教给我们。就像哪个古板的校长所说:按学校的传统教学,其他方面任其发展。传统,传统!我们存在不是为了传统,而是为了创新,为了革命。
  生命是什么?在电影里,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生命是戏剧,生命是一场演出里最为充满华彩的那个篇章。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我们应该从电影中借点激情面对生活,在我的学生生涯中很少遇到一个让我尊重的老师,现实没有,那么死亡诗社,我借你来面对现实,我的船长。
  正是有了基廷老师的教诲,尼尔才会放开自己展现表演天赋,诺克斯终于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查理才完全放开了自我,胆小的托德也通过基廷找回了勇气。我们就是剧中人,我们也应该打开自己的心结。
  当你的目光炯炯地射向舞台的正前方,当音符渐止,当刹那静寂之后掌声雷动,当鲜花与喝彩涌向前台,当你的面孔重又写满一个人所应具有的自信,那一瞬间,你仿佛看见了你的理想,是这种理想鼓舞着你,引导着你,哪怕你将会走向死亡--
  这就是生命,桀骜不逊的生命。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人的一生,其实只需要一课。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9:00:26 | 只看该作者
『影视评论』 [电影众论]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死亡诗社》
《春风化雨》,又名《死亡诗社》(《The Death Poets Society》)。罗宾·威廉斯主演。
   片名直译《死亡诗社》似乎更为人熟知。而《春风化雨》——带着暖风扑面的感觉的题目,诗意顿时填满心间。但何以风化雨?
   新学期任教诗歌鉴赏的基丁老师自称出自惠特曼诗句的“Oh!captain!My captain!”,不拘泥于教室教学,寓教于乐,将学生带到草地、院子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学生出于好奇和崇拜,找到基丁的个人资料,发现他在剑桥读书时代曾经“死亡诗社”的成员。于是学生依据“死亡诗社”的规例,深夜逃出学校潜入森林的印第安洞穴读诗。诗歌在一代年轻人眼中可以是鬼故事,可以是歌词,可以是追求女孩子的方式。在诗歌魅力的鼓动下,学生纷纷大胆作出不曾设想过会有实施的一天的梦想。终于,出身并不富裕的尼尔向往演艺,却始终遭到家人的反对,在成功演出《仲夏夜之梦》当晚,偷了父亲的手枪自杀。基丁在校长和家长的反对下不得不被辞退。
   影片也以由嫩绿的春天转进大雪纷飞的隆冬告终。
  
   尼尔开枪自杀后,我像那个背叛者一样质疑基丁:是否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引向了歧路。最后,否定。基丁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大胆追求心中的理想。处于混沌状态则已,一旦吃了善恶果、遇到了自由的空气,而学校却没有提供其滋生发展的土壤,结果只能无异于历史上所有改革一样,总会出现殉道者。不幸的是,这次殉道的是个被父母安排好人生轨道却渴望自由、自主的17岁高中生,尼尔。
  
   关于片名《春风化雨》的意译大概也能理解了:开始和暖的春风不得不化成泪如雨下的悲剧结局。
  
   影片开始,苏格兰风笛嘶哑的声音拉开新一个学期的帷幕;影片中间,又莫名其妙地将镜头转移到一个身穿苏格兰传统服装、在落霞的湖岸边上吹笛的男子的背影,而看不清他的面孔。影片结束,苏格兰风笛之谜似乎已经真相大白:基丁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被校长、其他教工和家长接受,他有悖于唯唯诺诺、惟名适从的传统教育,而鼓舞学生追求自由、抓紧时间(Size the time)去把瞬间即逝的生命应该从事的事情完成——像苏格兰风笛的尖叫——与所处环境格格不入的、与传统不同的声音,苍凉,耐得住寂寞。
  
   这让我联想起在其之后的法国名片《放牛班的春天》。同样为人师表,用艺术温暖学生,滋润他们找到自我、找到了人生的春天,同样不被人理解,而后撤职,同样学生怀着对其崇敬与爱戴之情、以独特的方式与之告别,泪眼迷糊、依依惜别,同样看得我热泪盈眶。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更容易渗透进干涸的心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30 21:34 , Processed in 0.08011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