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1 15:2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

转自网友:闪闪的红星  
有位哲学家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正因为有疑问,学生才会思考,才会动脑。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抓住小学生好奇心理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巧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一、“投石问”引发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疑惑,且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巧设疑问,能有效的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情绪高涨、心境愉悦、智力振奋的活跃状态,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对称”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一个童话小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说蜻蜓、蝴蝶和树叶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人呢?”一“问”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图形的知识块被激活。但他们觉得好象与这个联系不上,有的说它们应该不是一家人,有的说蝴蝶和蜻蜓是一家人......同学们各抒己见,正当学生为它们有什么联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相机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妙问”收获趣味答
  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创设情境时,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所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设计成正方形或是三角形吗?”学生回答:“因为正方形和三角形不能滚动。”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那样会一高一低的,不安全。”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是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带着“找结论”的目标学习,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学生对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也很深刻。
  三、“示错问”激发求知欲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有些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易犯一些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教学时可以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这样的“错”,使学生的思维在错与对之间产生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克服思维定势。达到一“错”不会再“错”的教学目标。
  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学生的定势思维强调信息“36-36”而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错误。也有一些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3=36-12=24。出现两种情况,正在老师的意料之中。 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矛盾冲突”,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四、“设障问”制造悬念
  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新知与旧识之间的联系点和不同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示两组题:(1)15÷3,18÷9,36÷4;(2)10÷3,37÷5,75÷8。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都停下来,用疑惑眼光看着我。“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创多问”拓展思维
  新的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不但可以解决问题,还要会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要进行有目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数学学习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女同学16人,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1)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2)女同这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3)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4)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5)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了一个拓宽视野的作用。
  六、“留疑问”延续思维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疑问,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长方形的周长该怎么办?”学生回答:“用尺量。”此时,教师设置悬念:“每个图形都用尺量你会觉得怎么样?”“会很麻烦。”学生回答。“有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提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教师应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给学生营造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契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申明:代发同事的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32 , Processed in 0.0727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