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海林与程少堂研究的个性特点和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5 10:3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海林与程少堂研究的个性特点和意义

  近十年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路径初探(2007-02-02 )



转自:书香凤冈 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u/1248808890

一、近十年语文教育研究的新特点

近十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及其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无论是参与的人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产生的效果还是研究热情的持续性,都是超过了以前各个时期。这种良好研究气象发端于上世纪末期关于语文人文性的大讨论,进入新世纪后新课程改革接续和提升了这种讨论,所以,近十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和研究长盛不衰。近十年来的研究较以前的研究有几个不同的特点。一是研究立体化。以前的研究在某一段时期内,着重研究某一方面的内容。例如建国初期重点研究教材建设,上世纪五十年代对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研究(实质是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道之争(实质是对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的研究),八十年代转到对教学法的研究,据曹洪顺统计1980---1989年出版的有关中学语文教学法的著作共有41种之多(转引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但是,近十年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却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材的建设以及教法的探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等各个方面同时展开了研究,呈现立体化的研究格局。二是大学老师的积极参与。建国至上世纪末期也有一些大学学者研究语文教育,主要是教语文教材教法的老师和少数的语言学者,但是整体上大学老师研究语文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近十年来,大学老师研究语文教育的热情大为高涨,特别是一些著名高校的著名学者如钱理群、王富仁、童庆炳等的参与大大推进了语文教育研究。三是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理论素养大大提高。李镇西获得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仍然在中学一线研究,程红兵身兼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坚持语文教育研究,李海林更是穿行在中学、大学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始终不渝的研究语文。还有一批语文教研员活跃在语文研究的现场上。


二、近十年语文教育研究的路径

如果说上世纪末语文教育遭遇了寒冬的话,那么,新世纪以来,语文教育及其研究迎来了春天。尽管我们对它的结局不能高兴得太早,但大家有目共睹的是近年来语文教育理念较以前新颖、先进;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有效;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时代性增强,内容多样化,作品主题多元化;语文考试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创造性思维的考查。(部分引自郑国民等《当代语文教育论争》301-313页,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近年来的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路径也越来越多,成效也日益显著。总的来说有三类教育工作者在研究语文教育:大学相关学科学者,各级语文教研员,一线语文老师。他们依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学术兴趣,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了研究。大学学者多从宏观层面研究,教研员多从中观层面研究,一线老师从微观层面研究的多。层面不同,也就决定了各自研究的路径不同,大致说来,有以下三大路径。

课程论路径。近十年来特别是新课改以来,语文教育研究的最大变化是课程意识的苏醒,以前的研究也有课程意识,但只限于少数专家学者,大部分的研究还是停留在教学论层面的。20世纪80--90年代的语文教育改革,多是单项的改革,例如阅读教学改革,作文教学改革,单元教学改革,这些改革在某些局部有一些效果,但没能带动整体的好转。1997年开始的全社会展开的对于语文教育的深入批评和谈论,促使人们认识到语文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学问题,而是一个范围更大课程问题。过去的语文教育及其改革之所以走不出“愈改愈惑”的怪圈,原因在于只是站在教学论的立场来看,而没有站在课程论的立场来看。“许多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教学本身的问题,而是课程设计时就有问题。” (吴刚平《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见余文森等《解读教与学的意义》一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从课程论的路径来研究语文教育,为我们打开宽阔的视野,也调动了探究热情,课程论路径的研究主要有这些方面。

语文教育价值研究。教学论的重点在于,用什么方法或通过什么途径有效实施语文教育,然而,语文教育还有一个前提性问题,即语文教育有什么用的问题。李海林先生先生认为,近百年的语文教育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育认识论,一是语文教育方法论。前者回答什么是语文教育,后者回答怎样开展语文教育。但是,在这两个问题之前,还有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被人们遗忘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有语文课,即语文教育价值论。(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的三大缺陷》见《语文学习》20041期)语文教育价值论牵涉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进而关涉文学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等等。
语文教育综合研究。从课程论的立场来研究语文教育即克服过去只从单方面研究的缺陷,改为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考虑。王荣生博士概括为七大层面:人——语文活动层面、人——语文学习层面、语文科层面、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材具体层面、语文教学具体层面、语文教育评价层面。(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近十年来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科书、语文测试、语文课堂教学等方面都作了较以前更热烈而深入的研究,大大突破了以前的语文教育囿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识字教学等中观层面,宏观层面有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语文素养的研究等,微观层面有语文知识的研究等。

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语文教育长期以来缺乏富有张力的理论,经验总结多,中观概括多,主观意想多,真正有解释能力和本质揭示的东西太少。李海林和程少堂的研究富有建设性。前者在努力建构语文教育哲学,从语文本体和构成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后者在研究语文教育美学,他提出“语文味儿”教育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也得到包括陈钟梁等语文大家的肯定。语文新课标标志着语文教育从“知识-传授型”“能力-训练型”开始向“素养-养成型”转变。
语文教育研究之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有识之士在自觉地探讨语文教育的理论,从研究方法层面进行反思与建构。李海林和余映潮是这方面较活跃的研究者。前者重在“学”的方面,后者重在“术”的方面。

教学论路径。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新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价值观,近年来人们在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与十年前相比,研究状况和价值取向为之一新。特别是在语文教材的改革、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以及文学教学、作文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课程价值观的转变催生了研究语文教学新的路径。

对话式教学。近年来语文教学逐渐由“传话”走向“对话”,对话式教学渐成趋势。“对话理论”是由海德格尔奠基并由伽德默尔创造的哲学范畴,后经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引入文艺领域,上世纪后期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对话理论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认为个人与世界处于平等的关系之中,对话双方互为主体并达成各自的满足。对话式教学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它突破了传统的“授——受”关系,也改善了上世纪长期存在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念。师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相遇、交往、对话最终实现共享。对话视野的教学过程不在仅仅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吴刚平《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见余文森等《解读教与学的意义》一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它的基本观念是:阅读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的意义(而不是复制作者的意图),这个新的意义既来源于文本,又来源于读者,它是读者与文本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即视域融合)。对话教学把文本从作者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它置于与读者的关系之中来看待阅读的本质。对话式教学又促进生成性教学。这种对话式生成性的教学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话”观念的全面引入,最深刻的意义不是“教学方法”层面的,甚至也不是“教学策略”层面的,而是学生观层面的。在新课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接受者,而是与文本的对话者。“这个文本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被“这个文本对我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取代。这种提问方式的变化,标志着语文课程中,学生的地位和意义即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李海林)

有效性教学。对于教学的有效性,人们有多种理解,我觉得陈旭远先生的概括比较明了,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陈旭远《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见余文森等《解读教与学的意义》一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来自语文老师的吸引力,包括教育观念、人格魅力、学识气质、授课风格;其次是教学策略,如教学氛围的创设,课堂提问的设计;还有课堂管理的技巧,有效的语文课堂,既有一定的秩序,又有充分的师生互动,既指向具体的教学目标,又关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智慧培育。
生命化教学。近年来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转向就是由知识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尽管受到考试制度等体制性因素的制约,实质步子不是太大,但是语文教学中关注人,服从、服务于学生的生命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方面的研究也异彩纷呈。例如通过多种语文活动来唤起学生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追求生命的自主性,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关照生命的完整性,在作文方面着力个性化,这些体现了生命化的教学价值观,即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提升生命。

学习论路径。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成为热点,新的学习观与新的教学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新的教学观能带来学习观的转变,新的学习观也能促进教学观的变革。在语文学科领域中,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或深或浅得影响了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存储外界输入的信息,而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联系着的,是对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催生了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体验学习等学习模式的产生。又如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与获得经验,甚至学习的过程就是经验的过程。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这些思想启发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的产生。

自主学习。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老师不敢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对于语文来说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了接受式学习,听老师分析课文,按照老师的思路去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都是从老师一个模子中出来的,答案也常常是千篇一律。自主学习体现在学习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自主性学习强调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思维,充分表达自己得意见,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调动学生敢于质疑的热情,引导学生变换思考角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启发学生能创造性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研究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语文合作学习的起点是让别人了解自己及接受团队内外其他成员的观点。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展示自己,吸纳同伴信息从而完善自己。阅读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写作教学中作文互批互评等环节上都是合作学习的样式。语文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是搞好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提供较为宽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别性。实施合作学习,对于增加学生交往、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品质发展可起到积极作用。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的特点是问题性和过程性,它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把课文视为学习对象同时也是分析甚至批判的对象,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或抓住某一问题让学生作深入探究,或通过学科联系开拓领域让学生探究。探究性学习在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上偏重于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可将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大胆地提出一些设想。

在语文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学习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感性学习”的强调上。虽然新课标及相关的解读文件中并没有提出这一概念,但实际上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关于“熏陶感染”、“体验”“感悟”的强调,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强调,关于学生兴趣、情感、个性的强调,对创造性、批判性、主动性的强调,关于语感的强调,关于语文应用能力的强调,等等,这些新概念、新观念的实质,我认为就是对语文“感性学习”特征的揭示,是对语文学习方式的特殊性的全面认同。它实际上是承认,语文课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其他课程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根本的,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不同的主要内容是“感性化”的学习。(李海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5:49 , Processed in 0.1658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