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 杨荣昌
个体记忆中的时代履痕——读王尧《一个人的八十年代》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当代史进程中有着鲜明的承继意义,政治领域的体制改革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现代性思潮的全新涌入,则实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的艰难蜕变。这是一个可提供诸多话题的时代,在当前学术界“重返八十年代”的话语浪潮中,产生了一批以宏观叙述为主的著作,多着眼于对80年代价值的重新判定。
王尧的《一个人的八十年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则另辟蹊径。他不追求宏大叙事的理论热情,而是以个体回忆为线索,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反观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这是一次带着苦涩与温情的返乡之旅,既是重返地理学意义上的故乡,又是检视自己近30年来不断磨砺并走向成熟的精神史,其间,80年代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回忆乡野田园生活中童年顽皮的嬉戏,少时酸涩的求学和农人艰辛的劳作等,在很多细节刻画与心态描摹上,让人产生共鸣。这是带着体温与性情的写作,在当代作家普遍散失了精神之根的文化语境中,王尧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言说方式,将看似平常的生活体验与不可复制的个人经历诉诸文字,个体心灵呈示出时代的普遍性,凸显了文学的创造性品格。尽管作者认为本书不是他的“精神自传”,但不可否认的是,书中重现的作者求索历程,正是他们这一代人人生之路的缩影。
王尧80年代后的人生,一直在大学中求学、工作和生活,对大学教育的现状与成败得失有着深刻的感受。他以在场者的切身体验,对解禁之初的思想文化状况作了评述,对那个让今天看来啼笑皆非的时代作了理性而又不乏激情的思考,尤其是对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学术评价体制的弊端和大学逐渐“政治”化、官僚化的趋向发出了忧伤的感叹。因此,他在新世纪之初的几年里,以极大的精力组织“小说家讲坛”,策划“新人文对话录丛书”,为文学批评与研究重返文学实践的现场,以实现文学批评对当下文学发展的干预做出积极的努力,并提供了有力的范例。
以某种文体为主要写作方式的作者,笔下的文字也会有其鲜明的文体特征,简言之,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在散文表述方式上大都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小说家散文在叙事及细节刻画方面要更胜一筹,诗人散文则倚重于浓烈的情感抒发。相比较,评论家散文的学理性要严谨得多,注重文辞的精心推敲和内部逻辑关系的推演,力避词不达意与凌空蹈虚的倾向,但是往往略显枯燥和板滞。王尧素以研究现当代散文史和“文革”文学著称,兼及当代文学批评与散文写作,他习惯以学理的眼光探本溯源,揭示文学产生的本真形态与内核特质,在进行质问、驳诘的理论思辨中,又以个体才华,探寻知识分子独特的价值立场和话语表达方式。他的文章有一种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缠绕着思想与激情的魅力,即使是写严密的学术论文,也依然掩饰不住字里行间的丰沛才情。这种身兼学者与作家双重身份特征的知识分子,自上世纪3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那一批学人相继谢世之后,就很难再觅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