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提议;咱们也来一起整本这样的书出来,如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8 15:5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学兄学姐们先看转帖]《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就是一部“老六”私人的80年代微观史,该书由12章记忆碎片构成——关于麻将、关于校园、关于打架、关于毛片、关于评书、关于电影、关于足球、关于买碟、关于电脑……成书之前,不少文字先放在了网上,作者命名其为“记忆碎片”,这些“碎片”在网上的名头挺响,作者陆陆续续地写和发,每一个新“碎片”的出炉都会引人翻查之前的那些来温习。“老六”这样描述一代人心目中的80年代:“懵懂叛逆的青春,与时代激荡的风云一起左冲右突,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那是一个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们需要诗而诗歌也可以被大声朗诵的年代,那是一个渴望冒险而社会也为你提供变化可能的年代……对于我们而言,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9:33:46 | 只看该作者
80年代最经典的十部香港电视连续剧
10. 法网柔情(1988)



这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我还在上中学,在那个年代对律师还很陌生。刘松仁在剧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风度翩翩、有胆有识的律师形象,让我们对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从形象上,刘松仁和剧中扮演女警官的米雪很搭配,给看惯了他们古装戏的广大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戏里扮演男配角的汤镇宗和吴毅将,后来也成了亚视的当红小生。

9. 警花出更(1983)



印象中这应该是内地引进的第一部香港警匪片,由郑裕玲、石修、欧阳佩珊、冯淬帆领衔主演。这部戏让几位主人公在内地崭露头角,郑裕玲扮演的性格开朗的海明以及石修扮演的潇洒沉稳的邝Sir,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这好像也是冯淬帆所出演的为数不多的主角之一,以后几年里我们只是看到这个“小胡子”在“福星” 和“损友”系列中频频以小人物的形象出现。当年该剧播出的时候,例如“Sir”、“Madam”、“教官”等称呼都成为了颇为时髦的词汇。

8. 京华春梦(1980)



改编自张恨水先生的小说《金粉世家》,由汪明荃、刘松仁、汤镇业、鲍方主演,描写了民国初年一个大家族的盛衰变迁。刘松仁和汪明荃版的"金燕西"和"冷清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凭借此剧两人迅速上位,很快成为香港电视界天王天后级的人物。前几年内地拍摄的陈坤和董洁的版本,相比较而言就显得失色不少。

7.八仙过海(1980)



这部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神话电视剧,在当时播出的时候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个时候内地电视剧的制作水平还比较落后,该剧运用了大量的特技手段和各种表现手法,把从小就埋藏在大家心目中的八仙的形象生动的搬上了屏幕,塑造的人物各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大的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在山东还有一个这么美丽的地方——蓬莱。

6. 流氓大亨(1986)



本片是万梓良的经典代表作,他正是凭借此剧在中国内地迅速走红,一举奠定了其实力派明星的地位。当时正如日中天的郑裕玲,以及无线力捧的两位小花旦刘嘉玲和周海媚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特别是吴启华所饰演的奸角小生,让广大观众过目难忘。同时该片也引领了香港时装剧进入内地的风潮。

5. 绝代双娇(1988)



相信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部古龙的经典武侠剧认识了梁朝伟,他把小鱼儿这么一个古灵精怪、聪明可爱,同时又有几分叛逆的角色刻画的形象生动、入木三分。由吴岱融所饰演的花无缺,扮相俊美、气度不凡,倾倒了无数少女。兄弟同心、手足情深,演绎了一幕幕江湖恩怨、爱恨情仇,实属武侠剧中的上乘之作。

4. 万水千山总是情(1982)



“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莫怕罡风吹散了热爱,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这首耳熟能详的同名主题曲在当年传遍大街小巷,成为流行程度最高的粤语歌曲。由汪明荃、谢贤、鲍方、吕良伟、郭峰等主演的这部经典剧集描写了三家两代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和情感纠葛,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深受观众的好评。

3. 射雕英雄传(1983)



你可以指出它的瑕疵,但你阻止不了它成为经典,而且是武侠剧不可超越的经典。一提起它,眼前就立刻浮现出策马扬鞭、弯弓射雕的画面。在我们心中,黄日华就是郭靖,翁美玲就是黄蓉,经典就是经典,它无法复制,更不可替代。当然,除了他们两人为我们所熟悉以外,大家还不能忘了在龙套里成长起来的周星弛、刘德华、梁家辉、吴孟达、刘嘉玲、刘青云、黄秋生、吴镇宇、关礼杰、欧阳震华......

2. 上海滩(1980)



头戴礼帽、身披风衣、一条白色的围巾,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睿智和勇敢、从容和自信、奔放和内敛、成熟和沧桑;他风度翩翩,他桀骜不羁,他义薄云天,他挥洒自如,他,就是——周润发,一个如此经典的角色,人物的魅力被他表现到了极至。《上海滩》在内地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轰动,许文强和冯程程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偶像,成为无可替代的完美组合,这段三十年代上海滩的故事,被演绎的荡气回肠、震撼人心,堪称香港电视史上的最成功、最经典的作品。

1. 霍元甲(1981)



记得那时候差不多是84年吧,自己还上小学,只要一吃过晚饭,全家人一定会早早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霍元甲》的播出,直到两集全部播完才去做其他的事情,那种痴迷程度好像是在等待六合彩的开奖,当年所引起的关注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该片不仅是内地引进的第一部港台电视连续剧,而且在当时也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慷慨激昂、气势恢弘、脍炙人口,显示了我们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让国人倍感振奋,也带动了武侠剧风靡内地的热潮。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9:06:33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在80年代的阅读史中,阅读图谱是呈多样化特征的。欧洲古典哲学思想、当代政治批判主义、科学哲学与未来学形成了一条多样化的阅读曲线,一批反映西方当代科学思想发展方法论的应时之作——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主要内容的“新方法论”,带来了新的阅读热。许多校园内的思想者们迅速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古典哲学朝着科学哲学转移,哲学系的学生,热衷于探讨的是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理论,讨论科学哲学中关于试错理论的许多命题。尤其以《第三次浪潮》为代表的未来学思想,还有“走向未来丛书”掀起的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主要内容的“新方法论”热,它不仅使我们眼界大开,而且还使得中国新一代中、青年学者借此崭露头角。
记得当时在80年代的阅读图谱中,有所谓三大启蒙导师之说(李泽厚、刘再复、金观涛),其中看上去文质彬彬、眉清目秀的金观涛,此时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思想者。他与妻子刘青峰合著《兴盛与危机》一书,把80年代非常时髦的控制论、系统论引进了历史研究,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结构系统。按照金的观点,中国封建社会,一方面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系统,一方面每隔两三百年又会发生一次激烈的改朝换代的周期性震荡,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之所以长久,就是因为在封建社会结构中,有一种社会危机发生时“自我修复机制”存在。这个观点,为当时理论界困惑于中国封建社会何以如此之长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说法,所以引起了当时学界的瞩目,并为许多思考者所接受和引用。我还记得,《兴盛与危机》中这个最核心的观点,最早是发表在一个很不起眼的杂志《贵阳师专学报》上。我偶尔在图书馆里查到发表这篇文章的那期杂志,差不多已经被人翻烂了。
                                         七
  对那个年代读书生活的回顾可以一次次激起那些已经不再年轻的中年人的深深缅怀之情——尤其是,时间走到21世纪,整个社会学术风尚已然大变,变得在学术思想上不思进取,变得学术形式多于内容,给人一副苟延残喘的样子!我完全可以想象出一位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在某次与昔日同学或是伙伴聚会散场之后的情景——或是从豪华的酒店或是从寒酸的饭馆里走出来——走在喧嚣或沉寂的夜色中,他可能会在内心陡然生出一丝神往,禁不住感叹昔日悬在头顶的思想夜空何等地美好。我就清楚地记得一个情节,在某一个炎热的夏夜午时,几位毕业多年的同学相聚,在母校校园门口的小酒馆里大醉而归,又意犹未尽地倒提啤酒,勾肩搭背,沿着校园湖边走边喝,其间不知是谁朗诵起“莽汉派”诗歌的片断,“假如我要走,就从十万万人心灵上走过”,众人高声齐和,一路月光如水……
  如今,在我们对这段渐去渐远的精神阅读史做一番考察的时候,我们便感到仿佛是在走过一个阔大的思想广场。检阅这个思想广场,看一看80年代中的思想精英们是很有意思的。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在年富力强、风华正茂之际就夭折了,或是受到重伤,以致残废或暗哑,从此苟延残喘,了此一生。是的,在这个人文荟萃的时期之后,许多岁月逝去了,有人躺进了坟墓,有人过起了思想者的流亡生活,有人把文化变成了生财之道,也有人在政治圈子里流连忘返。
这时候,作为一代人,他们尽管依然才华横溢,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明显地缺乏在当代社会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特殊品质。那是一些热情地专心学习欧风美雨因而忽略了本国的特色,第一次遭到挫折后,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人们,在这个日趋实用的年代里,他们若是不被那些灵活精明的凡夫俗子超过去才怪了。
  是的,在今天,我们惟有在思想史中方能梳理出上个时代的那些思想脉络,寻找到那个年代的思想风格——那是一些或许像火光一闪,爆发出一阵突如其来的、朝生暮死的思想活力。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以轻慢和嘲讽的态度对待当时的种种阅读主张。正是这些主张,使我们的学术思想快速经历了一次思想上的启蒙与学术范式的革命。虽然步子可能迈得不踏实,但速度却是惊人的。
  记得哪位作家曾经说过,80年代的社会,就像一列长久地滑行在传统的平稳斜坡上的火车,如今突然发现自己为一辆马力十足的内燃机车所牵引,使社会获得了一种雷霆万钧的新动力。而且这股新动力一直被一股强有力的怀疑、质疑与人文观点的复兴所激荡、所左右,孕育出了80年代许多五光十色的观念,各色千奇百怪的人物。
  也正如一位思想史学者所言,80年代的阅读精神,虽然不够朴实,但却并非死气沉沉,它们是五四精神的合法后裔,他们是新时期真正的思想敢死队。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9:06:0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检视一下80年代的阅读史,许多人,许多如今已经进入发福年纪的中年人,他们的书架是从80年代开始充实起来的;许多人,许多如今已经进入社会精英层面的人,其人文性格、其阅读倾向,也是从那时候确立起来的。正是从那时起,许多人知道了卡夫卡、安德烈·纪德、加缪、福克纳和胡安·鲁尔弗,知道了戈尔丁、贝克特、叶芝和艾略特,还有许多许多……今天回忆起来,仍然不免令人惊叹,天呐,我们曾经与那么多世界级的文化精英相遇,多么幸运!
虽然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阅读可能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人文主义的,更多的是基于文学的,毕竟,那是一个阅读的青年时期。但我想,那个时候,没有一个20岁年纪上下的青年人读《百年孤独》而不被马尔克斯的语言魅力所迷醉的。我初看此书时正值一个暑期在家休假。仲夏清晨,院子非常安静。我靠在树上,从早晨一直读到合欢树收起那羽状的叶片,读到院子里喧闹起来。当然,最让我读得兴味十足、如醉如痴的还有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那里面描绘出来的情绪,几乎就暗含着我们那一代人的心绪。这本书是我借来读的,当多年之后,我看到90年代版的福克纳作品集时,我又买了一套,但却再也没有翻看过。我拿不准重读是否会使我失望,我不想让失望扭曲记忆,不愿意相信,人一旦成熟就得否定单纯。
  80年代的阅读是年轻的,也是疯狂的,我还记得在80年代的那些个寒假里,经常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外校朋友挤在一间借来的学生宿舍里一连几天不下楼的苦读生涯。外面天寒地冻,室内电炉作响。床上地上,堆满了书。大家读着,讨论着,困了,就睡一会儿,起来又是读书和讨论。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被闪电照射得忽明忽暗的人类思想密林深处狂跑。那些不眠之夜,那样的读书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一位在国外读博士后的友人给我写信比较不同的读书生活时,曾感叹道:“我已不适于做学生,不愿意聆听教导……我真正的大学生活只有那短短的4年”。还不无留恋地回忆了当时极有规律的读书生活:“那一时期生活是振奋的,白天读书,作笺记,自己为自己强行安排课程;中午到学生食堂打饭……”
  那真可以说是个思想荟萃的年代,阅读、揣摸和交流,加上吃饭就是许多生活在校园内的读书人80年代生活的全部。
  那时候的阅读是青春的、是激情的。为了表达这种激情的情绪,甚至有大把青年花掉自己的大把时间与热情去做阅读摘抄工作。记得我就曾把食指(郭路生)的《相信未来》抄在笔记本上来背诵:当蜘蛛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灶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那时候的阅读是充满西化的,对西方现代哲学的痴迷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1983年,中国思想界掀起“人道主义与异化”大争论,使得萨特几乎在一夜之间风靡校园,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几乎成为每个讲座和讨论会上必议的话题。萨特以戏剧、小说对“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阐发,引起了曾经历过个性完全泯灭的一代青年的深深共鸣。
  那时候的读书风气是,你只要思想,就不能不读萨特的书。当时萨特已是许多大学生信服的偶像,“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成为你自己”之类,着实迷倒了一代人。应该说,在80年代青年的心路历程中,萨特抹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甚至影响到一代青年的文学创作,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的才女刘索拉所写的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开山之作《你别无选择》,便充满了“存在”的意味。
  还记得直到1991年,眼见着苏东阵营解体,一时间思想界黑云压城,我闲来无事,还关起门来写了一篇有关《萨特》的评述,算是作为对自己当年阅读的纪念。


  在80年代的宏大阅读场景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前后相差半个世纪时间,从欧洲、英美一直到拉美各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滋育出来的古典名著与现代派文学作品在几乎同一时间段里登场亮相。如果说现代派文学影响了这一代人开始解构原有思想价值体系的桎梏,那么西方古典名著则帮助他们重建人性、人道情感的世界。
  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里的拉赫美托夫、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贵族之家》里的拉夫列斯基、《前夜》里的英沙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卡尔登、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克里斯多夫、司汤达《红与黑》里的于连、齐瓦尼约利《斯巴达克思》笔下的奴隶统帅、雨果《九三年》中的郭文将军,这些文学人物所生活的历史背景往往是英国革命、法国革命或俄国革命,这些人物形象往往不是革命者、爱国者就是个人奋斗者、人道主义者,在这些文学人物身上存在着的那一颗颗永远骚动不安的理想主义灵魂、人道主义情怀及他们的悲剧命运,都对80年代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心绪的共鸣,因而也铺就了80年代青年的基本底色——理想主义的执着与苦恋;对人道主义、人性美的深长的思考与不倦追求;对未来社会的辽阔想象与多元的自由思维。
  当然谈到那时候的思想阅读,不能不提及德国古典哲学大师们。像康德、黑格尔的那些大部头书不知摆在多少人的床头。虽然哲学并非我所学专业,但我却一句句读完了《小逻辑》、《精神现象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这类黑格尔、康德所著的精神巨著,甚至自己写起文章也是满篇“现实的理性批判与批判的理性现实”之类。但从大学三年级起,对罗素的喜爱又引导我一步步脱离德国哲学而沉迷于科学哲学、维也纳学派,罗素、石里克、莱欣巴赫、波普尔等人明白如水的行文风格。大学毕业后的一年秋天,在西南石油学院一所房间里,我阅读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记得读完此书的那个傍晚,大雨方收,天上有一道彩虹。我心潮激荡,不能自已,站在窗前,喃喃许久……
  在某种意义上,80年代的社会思潮正是由于一种开放性的阅读而形成,由下列一些人物的思想而得到发展,他们是让-保罗·萨特、弗里德里希·尼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加西亚·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哦,还有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弗兰兹·卡夫卡、米歇尔·福科……

  80年代,中国图书出版业最初的热闹不在北京,也不在上海,而在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因出版了一套“走向未来丛书”而闻名。许多人至今还记得在“走向未来丛书”中有一本名为《激动人心的年代》的书,讲述的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那场给当代世界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 “物理学革命”。
  80年代,是科学思潮流行的一个时期,包括许多文科院校,学生们的阅读潮流亦受科学哲学的影响,选修课倾向于攻读科学史。那时节,许多校园学生手中往往会握有一本小书——《爱因斯坦传记》。
  不过对于当时的许多文科学生而言,大家追读爱因斯坦的传记,并非要去加深对相对论的理解(有一位传记作家说过,在科学史上,以往也许从来没有一个先驱者像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那样,既为那么多的世人所知道,又为那么少的人所懂得),而是因为大家似乎非常向往爱因斯坦时代读书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纯净友谊、平等交往与崇尚真理的氛围。比如像传记中所记述的那样,爱因斯坦还在瑞士伯尔尼邮局做一名小职员时,相对论最早的庇护者物理学大师普郎克便派他的助手劳厄亲自到伯尔尼去拜访他;比如传记中所描写的,在那个只需要自行车便够了的德国小城哥廷根,爱因斯坦与一些新结识的朋友经常在啤酒屋举行思想聚会。科学家兴趣之广泛,从马赫的《力学》、彭加勒的《科学与假设》到休谟的《人性论》,科学的,哲学的,统统在讨论的范畴之内——他们诙谐地称这种聚会为“奥林匹亚科学院”。而小城的普通百姓,对科学家和爱思考的大学生们又特别宽容,酒店侍者很尊重那些用菜汤在饭桌上写各种数学符号的思想者们,市民们也不会责备那帮整夜在咖啡馆里吵闹的大学生们。传记作家的结论是,正是这种气氛,还有哥廷根秀丽的风景,使一大批20世纪之初的世界才俊聚集于此,酝酿着新时代的新思想;使大学城旁边的许多小啤酒屋里,培育了一批后来领导着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大师们。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9:05:27 | 只看该作者
刘勇:阅读八十年代
作者:刘勇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编者按:
有一篇文章曾经说,现在有这样的讨论——那就是你最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列举的选项有游侠纵横的先秦、李白生活的盛唐、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等等,答案莫衷一是,作者说出他的答案,那就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上大学。
    我想,能够在八十年代上大学,能够求知于这个开放的时代并且学有所长,能够担任社会代言者的身份在若干年中独领风骚,大概也是很多人心里所想的。
正文:
未来的历史学家在回顾80年代的时候完全有可能认为,阅读是那个时代最为色彩斑斓的底色。毫无疑问,历史学者在为那个时代总结一些简明的特点时,可以把其称为开放的时代、改革的时代、思想冲突的时代,同样,也可以称其为阅读的时代。
对于许多在80年代有过阅读经历的中年人来说,最难以忘怀的恐怕就是那些难得的自由阅读的宏大场景。那时他们正处于所谓思想上的“断乳-反叛期”,即精神饥渴而青春的能量却急需释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面临着一个破碎的思想世界,另一方面思想解放运动也为他们腾出了思考的空间。伴随着开放潮,一批数量极其巨大的外国作品如洪水一般汹涌而入,一下子让他们看到了如海一般辽阔的书的世界。
  对那时的人而言,许多阅读的选择似乎都深受此时期中国出版界大规模地翻译出版国外学术著作的影响,可以说,就出版业而言,这是自“五四”以后最大规模的一次翻译出版西方学术著作的行动,牵涉到近现代20世纪西方的主要思潮。其中最为著名的首推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300种,还有北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翻译介绍20世纪西方人文学术的“学术文库”与“新知文库”系列。
  在这次出版业大规模翻译行动中,从难度极高的大部头“天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到直接引发了80年代“新权威主义”争论的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女权主义理论家德·波伏娃的《第二性》,统统涉及。以致有人说,正是这一时期的出版,构成了80年代整个社会变革的重要精神资源。至今,我还能够随口叫出许多在80年代的阅读时尚中一再成为被热烈追捧阅读之书的书名:汇编的《萨特研究》、新“发现”的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第三次浪潮》、《大趋势》、《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外国古典名著从书”、“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所有这些,构成了80年代的那种如饥似渴、大快朵颐的阅读场景。
  事实上,由于这种以“拿来主义”为主旨的“翻译出版运动”,亦使得此一时期的青年在阅读趣味上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归纳起来,不外乎西方哲学政治学(从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西方古典哲学一直到卡西尔的“人学”)、西方现当代文学作品。正是这批代表着当代世界精神潮流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构成了新时期青年世界观形成期最主要的精神营养。





  不过,要论及80年代人的思想裂变,还不可不提前苏东国家作家的影响。因为,对80年代改革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改革的最初思路仍然受到前东欧模式的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家们的理论,成为此时中国改革思想者的重要借鉴和启发。比如说,80年代中期,由国内多家出版社共同推出的“现代外国政治学术著作选译”丛书中,东欧理论家的著作就占据着格外突出的位置。正是这套丛书,使国内读者对欧洲社会主义理论家力图调和计划与市场,走“第三条道路”的思想渊源有所了解,对历史上的“布拉格之春”、对波兰的“团结工会”,有了全新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许多热衷于政治体制研究的国内学人,对波兰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对匈牙利经济学者科尔奈的了解,就如同今天的青年人对“F4”的了解一样。换句话说,那时候,谁要是能够多谈几句波兰团结工会瓦文萨就会被大家所“另眼相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掌握了“话语霸权”。
  那时候还有一本令许多学人感动的读本,是前南斯拉夫人德拉热斯所著的《不完美的社会》。我还记得我曾经热泪捧读德拉热斯《不完美的社会》的场景。在这本书里,作者讨论了宗教、帝国主义、现代科技、所有权多样化、暴力革命、民主、中产阶级等等问题,作者对这个世界具有的现实感,拒绝相信和许诺任何“完美”的社会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不完美的社会》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非常契合那个年代被称之为“愤怒青年”的人们的心态。
  不过,此时关于苏东国家的更大量的阅读还是围绕着前苏联解冻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的。事实上,发端于50年代后期的前苏联解冻文学作品,非常适合80年代那个“文艺的春天”的阅读口味。许多人都在读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读《日瓦格医生》、读《方尖碑》。这种阅读,使得80年代读书界里始终存在着一种“要讲真话”的呼声。这是因为,许多人从这批前苏联解冻文学作家中,看到了一种不管多么困难也要坚持对历史讲真话的精神。我至今还记得,作为“讲真话”的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说过的一句名言——拥有一个“讲真话”作家的国家是拥有另一个政府的国家。我还记得有一个冬夜的晚上,我读完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从大学图书馆内部阅览室里出来,走进星光闪烁的黑夜,地上覆盖着新雪,我觉得我好像刚刚离开了俄国的心脏,那温暖的、跳动着的俄国心脏!此时我仍然沉浸在刚才的阅读兴奋之中,觉得自己只要沿着这些索尔仁尼琴所指引的羊肠小道走下去,就可以一直走到俄国的尽头,可以到达我愿意选择的任何一个世纪。我不仅可以造访索尔仁尼琴的俄国,也可以访问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安娜·卡列尼娜》生活过的俄国;可以走进契柯夫的《套中人》生活过的城镇;也可能走进屠格涅夫作品中的《白净草原》,可能遇上普希金坐在芦苇丛生的河边的凉亭里……
  是的,如果说对德拉热斯的阅读改变了我的历史时空观念,那么对前苏联解冻文学的阅读则带给了我新的历史道德评判,其对于一个民族灵魂的结构,其易腐,其高贵,其不可捉摸,开拓了新的尺度。
  当然在那个年代,我们还有着一些“另类阅读”,例如读斯诺的《西行漫记》,专门去窥见“伟大领袖”的风流情史;读《杜鲁门回忆录》,知道了朝鲜战争的另一种说法;《尼克松其人其事》、《选择的必要》等诸多的西方领袖的传记与理论著作又使我们感到“美帝国主义”的头头们并不那么面目狰狞,相反颇具事业心、灵活性和人情味。还有阅读《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时的思考与感受——“宛如闪电划过夜空”,“人民竟然如痴如醉地拥护走向毁灭之路?!”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9:03:23 | 只看该作者
·80年代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

  《猫和老鼠》中的汤姆和杰瑞绝对要榜上有名。我们中的很多人都通过录像带或电视节目欣赏过这部卡通,相信每集结束之后的那个“狮子吼”标志也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80年代经典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

  《米老鼠和唐老鸭》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们国内走红的,但这部卡通中的形象至今仍然活跃在世界各地,前不久香港建起迪斯尼乐园又把这些可爱的人物带到了中国。除了米奇、米妮等卡通形象,李杨给唐老鸭的配音同样是永远的经典。...
·80年代经典动画片:忍者神龟

  风靡全球的卡通经典,动画史上最强的忍者,超炫制作,完美演绎。一句“神龟的力量!”,就能勾起我们多少美好回忆。四个绿色的变种小海龟,为了维护正义,保卫城市家园,勇敢对抗几个不同的邪恶势力……...
·80年代经典动画片:聪明的一休

  这部动画片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而且讲了很多科学道理,尤其是那超怀旧的主题歌,还有一休哥、小叶子以及那个小布娃娃……谁没看过的话谁就没有童年。...
·80年代经典动画片:花仙子

  每种花代表不同的意义,每次都来捣乱的娜娜和波奇,还有每次都出现的嘉文王子……《花仙子》是一部典型的“公主王子”式的童话。...
·80年代经典动画片:丹佛-最后的恐龙

  《丹佛——最后的恐龙》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科幻,而且让我们领略到了美国少年的生活。最夸张的是就连恐龙都带着墨镜玩摇滚,这恐怕是动画片里面最可爱的一只恐龙了。...
·80年代经典动画片:蓝精灵

  “在那山的海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蓝精灵》是一部英国动画片,其中的蓝爸爸、蓝妹妹、格格巫还有阿兹猫这些形象的线条虽然简单,但却是在我们的脑海中活灵活现...
·80年代经典动画片:非凡的公主-西瑞

  “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非凡的公主:西瑞》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部“超级英雄”类型的动画片。女主角平日是反叛军中的一员,到紧急时刻就变成力大无比的超人,骑的马也能长出翅膀,接着去把敌人杀的落花流水……...
·80年代经典动画片:巴巴爸爸

  曾经有一部动画片使一句顺口溜流行了起来:“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听明白了吗,再说一遍……”...
·80年代经典动画片:鼹鼠的故事

  鼹鼠这种动物是大多数在城市中成长的孩子都没有见过的,不过却有一部动画片让我们爱上了这种喜欢挖洞的小动物,这就是原捷克斯洛伐克的《鼹鼠的故事》。...
·80年代经典动画片: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随时变形状……”相信这句歌词在很多20-30岁的人的脑海里面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汽车人的老大“擎天柱”以其勇敢、坚毅的强者形象成为了很多男孩心目中的英雄,一点不比今天铜锣湾扛把子浩男哥的人气差。...
·80年代经典动画片:铁臂阿童木

  “铁臂阿童木”是由漫画家手冢治虫(1928—1989)于1952年起在月刊《少年》等杂志上连载的。1963年,“阿童木”成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国产电视动画系列片。在长达四年的播出期间里,创下了未曾有过的高收视率,卷起了一股巨大的热潮。...
·80年代经典动画片: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个所向披靡的巨型机器人:麦克伦1号,它的胸部和两条腿可以容纳3个飞船,里面有2男1女三名飞行员。其中一个叫司科特,其他人……小编也不记得了。还记得麦克伦1号有激光剑和激光戟作兵器,每次看完动画片之后都没少拿着棍子YY……...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8:55:45 | 只看该作者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流行语


来源: 烟台晚报  
  只生一个好。
  小人书最好看。
  时髦模特好抢眼。
  孩子也穿流行装。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最能复原时代风貌的,应该是那些深深融合在人们生活中的流行语。从七八十年代的“吃了吗”、“万元户”,到九十年代的“下岗再就业”、“大哥大”、“海归”,再到现在的“炒股”、“博客”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流行语”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30年流行语背后的故事”,与您一同回味这些曾经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的变迁体味社会的巨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忆当年,还有这些流行语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它是文学产品匮乏年代少年儿童甚至部分成年人的主要精神食粮。
  ★喇叭裤:流行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当时,港台电影中,明星们都穿喇叭裤,把屁股包得滚圆滚圆。而在内地,第一批穿上喇叭裤的时尚男女,在老人们眼里,都是不好好工作只知道打扮享受的人。
  ★女排精神: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始于1981年的五连冠,不仅让国人认识了袁伟民、郎平、海曼和路易斯,更让崇高而朴实的“女排精神”激荡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它一度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春晚:1983年春节,中国有了春节联欢晚会,歌星影星会聚,相声小品同堂,把中国人搞得如痴如醉。在娱乐单调、电视节目匮乏的时代,看春晚成了人们大年夜必不可少的一道精神“大餐”,春晚从此成了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同时也造就了无数艺人的大红大紫。  
  流行语背后的故事征集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小康社会、黑猫白猫、下岗再就业、海归、丁克、大哥大、有事呼我、卡拉OK、炒楼花、农转非等一系列词语成为那个时代的“流行语”。本报下期将继续推出“改革开放30年流行语背后的故事”——“九十年代流行语”。如果您也经历过那个年代,也曾高频率地使用过流行语,那么请联系本报记者,为大家讲述这些故事,一起分享那些逝去岁月的光荣与梦想。
  联系电话:13963813086;
  E-mail:liuxx@ytdaily.com.
  
  
  
  
  
  时代背景:“吃了吗?”这句曾被高频率使用的问候语,如今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谁也不能否认,这句问候语曾经红极一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不分场合、不论身份、不管地点,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吃了吗?”
  今年47岁、家住市府街的孙茂盛先生回忆,小时候,每次看到邻居的叔叔阿姨,都要问候一句:“您吃了吗?”
  “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可笑,但那时候,这都成既定的问候语了。”孙茂盛笑着说,“这个问候语也是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孙茂盛进一步解释。上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还处于贫穷阶段,吃饱饭都成问题。孙茂盛1979年参加工作,月工资就30块钱,而且在当时,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因为那时买东西都凭票供应,每月一人只能买到
  
  
  
  
  
  
  
  半斤肉、半斤鸡蛋。所以在那时,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吃饭问题,“吃了吗”也就成为那个年代最多也最真诚的问候语。
  本报点评:如今,人们关心的已不再是基本的吃穿问题,忙碌似乎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风靡一时的问候语“吃了吗”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忙什么呢?”;或者一些久未谋面的朋友见面,相互问候一句:最近在哪发财呢?可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也日益不同。
  
  
  
  
  
  时代背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进了千家万户,老“四大件”(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手表)再也不会被人们趋之若骛,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诞生——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四大件,是当时向往的小康生活的具体诠释。
  “1984年,我花了800元钱在朝阳街买了一台12英寸的上海金星牌彩电。”家住莱山芳华园的市民李志才提起这一壮举,至今仍觉得非常自豪。
  李志才说,当年,为了买这台彩电,他岳父托了不少关系。而800元的价格,相当于他夫妻俩近一年的收入。这台金星牌彩电给他们家带来很多快乐的记忆,1988年港版《射雕英雄传》在全国热播的时候,电视机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从当年12寸的小彩电,到现在的等离子电视,20多年来,我家的电视已经换了4代,但这台小电视我们一直舍不得扔。”李志才深情地说。
  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记者采访发现,当年很多人都对这“四大件”有着浓厚的情结。市民李女士表示,在80年代,尤其是中后期,新“四大件”成了结婚彩礼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四大件’,姑娘就不出嫁。”
  本报点评:其实,“四大件“的具体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人们还只希望拥有手表、自行车、半导体、缝纫机;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30年来,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物质供给愈加丰富,手机、电脑、汽车、住房……人们已无法用手指数出幸福生活的具体构成,旧有的“四大件“概念也早已被深深地掩埋在历史尘埃之下,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时代背景:万元户,是上世纪80年代
  
  
  
  
  
  
  
  
  
  
  
  
  
  
  初的时髦词汇,意指一户人家有了1万元人民币。这个新名词出现后,很快风行大江南北,并演变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代名词。
  今年56岁的姜振国家住莱州市驿道镇。改革开放以前,他是个地道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开展,包产到户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家里有了剩余劳动力,我开始考虑搞副业。”姜振国说。
  1987年,即墨批发市场的毛衫供不应求。姜振国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立即购来两台织毛衣的机器,雇了几个村民,开始了家庭作坊式的毛衫生产,当年就获利3000元。经过两年的发展,到了80年代末,姜振国家庭年收入超过万元,成了村里有名的“万元户”。
  城市也不断涌现“万元户”。据一些老烟台人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烟台街边的“个体户”渐渐多起来,有卖早点的,有开小商店的,也有做其他小买卖的。虽然在当时看来,这些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但他们的收入却是可观的,一天的收入几乎能达到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万元户”也最早在他们中间产生。
  本报点评:在上世纪80年代,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仅有几十元人民币,提起万元户,大伙眼睛都放光,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多少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如今看来似乎有些夸张,但正好印证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致富的强烈渴望及其所产生的空前喜悦。如今,随着时代变迁,“万元户”也早已过时,最流行的说法如今已变成了——“十万元户刚刚起步,百万元户马马虎虎,千万元户才算是富。”
  
  
  
  
  
  时代背景:中国人的创富热情越来越高涨。1984年,第一轮“下海热”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几位著名企业家,如联想的柳传志、健力宝的李经纬、海尔的张瑞敏都是当时的“吃螃蟹者”。下海热“带来“公司热”,1984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今年56岁的王厚堂是当初烟台第一批“下海”人士之一。1985年,王厚堂在烟台第二化工厂工作,月工资30多元。当时,在“下海热”的大潮下,他也不甘于靠“死工资”吃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杂志上看到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节能环保产品,觉得很有发展前途,遂产生辞职自己办公司的想法。王厚堂的想法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他那当干部的父亲,大骂他“搞走资主义,挖社会主义墙角”。
  虽然所有人都反对,但王厚堂坚持自己的理由:“现在机遇这么好,商机这么多,为什么非要挣那30元的死工资?”于是,他辞掉了工作,开始自己创业。对于刚开始创业的艰辛,王厚堂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的全部资本只有一辆人力三轮车、三间破旧小平房,雇了几名工人,就开始运作。每天起早摸黑干活,走街串巷推销,辛苦是平常人无法体会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王厚堂凭着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勇于吃苦的精神,很快将公司发展壮大起来。1997年,他在开发区盖起了厂房,建起了自己的水处理公司。随着企业越做越大,1998年开始向美国拓展业务,现在王厚堂的总资产已达亿元。
  “我现在很庆幸当时的抉择,我庆幸抓住了时代赋予的契机。”回首过去,王厚堂感慨万千。至今,王厚堂还把最初创业时的三轮车和小平房的照片悬挂在自己办公室中,以铭记当年的创业历程。
  
  
  
  
  
  
  
  
  本报点评:当大多数人还在计划经济的温室里观望时,最先从国有单位辞职从事商业活动的“下海“者确实有一番“弄潮儿“的雄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以个体户之名而存在,通过相对简单的方式迅速地获取了财富,由此形成了中国的第一批高收入群体。到9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机制的完善,这种简单地谋取暴利的日子便宣告结束。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8:53: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八十年代》寻找青岛风景


  夏雨主演的怀旧情感剧《 我们的八十年代》8月4日起在青岛电视台3套黄金时间播出。因为青岛籍主创人员的“私心”,这部被称为 “100%青岛制造”的电视剧无可避免地烙上了青岛标签。于是,当观众朋友们将手中遥控器定格在“八十年代”的一瞬间,一幕幕的青岛风景扑面而来,对所有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老青岛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次特殊又难得的怀旧体验。
  《我们的八十年代》的主创人员中,制片人张炜、导演曾晓欣、男主演夏雨都是土生土长的青岛老乡。在这部电视剧中,多料影帝夏雨摇身一变,成了上世纪80年代工厂里的痞味十足的“青工”段玉刚,和清纯美女左小青饰演的“厂花”展开了一段爱情纠葛。麦克镜、绿书包、搪瓷缸、百褶裙……首集一开场,就一下子将观众带入了上世纪80年代的纯真岁月。
  不仅如此,由于全程在青岛拍摄,其中大量的青岛风光也“隐含”其中,四方化工厂,八大关洋房,第二、第三海水浴场,青钢等等青岛标志性地理,勾画出一幅令观众倍感亲切的“青岛地图”。
“见义勇为”
地点:四方某化工厂
  《我们的八十年代》中,行侠仗义的夏雨有多场带头打架的场景,首集一开场,他因给“小寡妇”小丁打抱不平,带着十多个车间的弟兄打起了群仗,并为此误伤了左小青饰演的“厂花”满晓星。该打架斗殴的场景是在位于四方区的某化工厂中拍摄完成的,而在杭州路的马路上,夏雨还上演了一场带着几个弟兄围追堵截的激烈场面。
浪漫恋爱
地点:海水浴场
   当然,夏雨饰演的“青工”段玉刚不仅只有打斗戏,他还是一个会浪漫谈情的“高手”。剧中,夏雨由于偶然的一次“打架”事件与左小青相识,并在接触中互生情愫,青岛美丽的海滨风情同时见证了他们海枯石烂的爱情。在第三海水浴场的礁石旁,夏雨向左小青勇敢表白,一番真情流露打动了佳人的芳心,坐在沙滩上看夕阳成了剧中浪漫经典的爱情画面。
拜见“丈人”
地点:八大关景区   
  高干子女左小青位于八大关内的家,给人一种和谐静谧的美感。热恋期间,夏雨和左小青几乎每天都骑着自行车载心上人回家,八大关的林荫小道成了他们倾吐情话的地方。不过因为与左小青门不当户不对,他们温馨的约会时常会被冲动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出面阻断,每当左小青发现“敌情”后,一声“我爸来了,快跑!”夏雨就得迅速闪人。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8:52:30 | 只看该作者
和八十年代有关的常见词:激情、贫乏、热诚、反叛、浪漫、理想主义、知识、断层、土、傻、牛、肤浅、疯狂、历史、文化、天真、简单、沙漠、启蒙、真理、膨胀、思想、权力、常识、使命感、集体、社会主义、精英、人文、饥渴、火辣辣、友情、争论、知青、迟到的青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而对许多参与者而言,八十年代不但是一个充满青春激情的年代,而且也是一个纯真素朴、较少算计之心的年代。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08:51:12 | 只看该作者
2009秋冬 一起重返八十年代       Giorgio Armani、Marc Jacobs、Donna Karan、Karl Lagerfeld本季秋冬无一例外的掀起复古潮流,我们在T台上重温了八十年代的特有的服装造型:大宽肩、制服裙、靓丽的霓虹色等等。带着80年代的闲适,设计师给我们全新阐释过的80元素,新一季的变形设计,你还喜欢吗?
元素1:巨型宽肩
                  



                          戴安娜的大垫肩衣服,80年代经典造型之一
         


       Karl Lagerfeld、Antonio Berardi、Marc Jacobs >>>2009秋冬秀场上演“肩峰时刻”
        点评:Karl Lagerfeld不是最宽的肩部,也不是最尖锐的造型,但 Karl Lagerfeld 这款是最有气势的,都源于金属质感的层层环形装饰,使服装如同战衣般充满力量感;Antonio Berardi僵硬如盔甲般的造型,结构设计非常完美,塑形又修形,没有一丝多余的空间;Marc Jacobs最得80年代精髓的大宽肩设计,几乎将肩部宽度夸张为原本的两倍。
Tips:大宽肩造型最适合的人群——削肩、窄肩。

--------------------------------------------------------------------------------

元素2:闪亮霓虹色
                  
                 带有迪斯科风的金属色、鲜艳色彩是80年代最流行的
         
                          Elise Øverland、Jason Wu、Cushnie et Ochs
       点评:Elise Øverland荧光绿的贴身窄腿裤,来一场动感的迪斯科相当不错吧;Jason Wu鲜亮的明黄色十分抢眼,在灯红酒绿的夜晚也不会被埋没;Cushnie et Ochs强烈金属色是80年代最动感的色彩,迈克杰克逊的经典夹克衫也有这个颜色哦。
Tips:闪亮的迪斯科霓虹色最适合的人群——肤色暗淡、追求时髦。

--------------------------------------------------------------------------------

元素3:贝雷帽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里女主角的造型,贝雷帽和波波头让人印象深刻   
           


                                 Giorgio Armani >>>Armani 秋冬秀场图集
       点评:Giorgio Armani时尚美学和剪裁工艺,将戏剧化的重返八十年代的风格,漆皮的贝雷帽和手套,宽腰带,消防红色的嘴唇,grace jones和tina turner(80年代著名歌手)的歌曲来表现这种风格。
Tips:贝雷帽最适合的人群——头部较小且喜欢波浪卷发和波波头、中性风格。

--------------------------------------------------------------------------------

元素4:收身制服裙+宽腰带



            
                                Donna Karan >>>Donna Karan 秋冬秀场图集
       点评:如果说Donna Karan没有在80年代创造出制服裙的话,那么她也不会在如何使女人更性感的设计之路上探索如此之深与如此之久。本季她带来了聪慧的、会精打细算的,强大的Donna Karan女性新形象。搭配长的斜裁的铅笔裙或者锥形裤装,看起来干净利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8:06 , Processed in 0.1072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