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荆楚大地的文化冲击波:湖北文化现象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4 06:5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ze=+2]来自荆楚大地的文化冲击波:湖北文化现象解析
     作者:卫彬 廖君   


    近年来,来自湖北的文化冲击波一次次激荡迸发,引人瞩目:湖北作家一年内勇夺鲁迅文学奖等三大奖项,被称为“文学鄂军”;京剧《膏药章》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成为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基层文化丰富多彩,城乡群众乐在其中……
    与此同时,我国档次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艺术盛会——中国艺术节,也将从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移师中部,于明年11月在湖北举办第八届。
    是什么使这个中部省份的文化事业异军突起,成绩斐然?“极目楚天舒——北京·湖北文化周”开幕之际,专家、学者纷纷点评、解析湖北文化现象。
    现象一:湖北文学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的繁荣局面,实现获奖与市场的“双赢”。
    2004年12月,陈应松创作的中篇小说《松鸦为什么鸣叫》、胡世全与人合著的报告文学《革命百里洲》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05年4月,湖北作家熊召政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又以全票当选中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同年,叶梅的中篇小说集《五月飞娥》,邓斌、向国平合著的评论集《远去的诗魂》获得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一年之中,一个省的作家连续夺得文学界的三大最高奖项,这在全国还是首次,“文学鄂军”在中国文坛上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显示出湖北文学创作的强大实力。
    与此同时,以方方、池莉、邓一光为代表的湖北作家群,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社会底层,用一种平民视角生动地描写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太阳出世》《花楼街》真实再现了老武汉人的日常生活,《来来往往》《生活秀》《好听的都是伤心的歌》等一批优秀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这些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鸭脖子”“吉庆街”等,一时成为外地人口中武汉的代名词。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王先霈点评:湖北文学创作的兴盛繁荣,推陈出新,得益于湖北稳步实施的作家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激发了作家文学创作的热情。湖北作协推行“驻会专业作家、驻会合同制作家、合同制作家、项目合同制作家”并存的改革,取代了“作家终身制”,促使作家把精力聚焦到作品上;支持作家深入实际体验生活、组织作家集体采访、创造条件安排作家挂职,并根据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少儿文化等特点,先后创建了6个文学创作生活基地,为作家采访、写作创造条件。
    现象二:近两年来,湖北省艺术院团赴外地演出千余场,演出收入逾千万元,真正做到既“叫好”又“叫座”。
    近几年来,湖北各艺术院团推出了一批大型剧目,这些剧目不仅是获得专家好评的艺术精品,更是深受市场欢迎的“抢手货”。
    武汉市楚剧院创作的大型风情楚剧《三月茶香》,描述了一对从鄂西茶乡前来打工寻梦恋人的不同人生轨迹,展示了大商埠汉正街的经济文化风貌。今年5月在武汉举行首场公演时,数千市民冒着大雨前往“尝鲜”。舞台上,主角们行走在逼真的“汉正街”上,用近乎完美的板腔、小调、高腔演绎人间真情;换幕间,身着长袍的配角们挑着担子穿梭于台下,“雪花膏美人蕉,洋火洋线洋肥皂”的地道汉味吆喝,使当晚的武汉剧院成了楚剧迷们的欢乐殿堂。
    今年5月,湖北用两年时间潜心创作的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首次探索实行剧目股份合作制,大力探索市场营销新举措,剧目与市场策划同时启动。该剧在湖北、广州等地巡演时,场场爆满,掌声不断,一年后即可收回上千万元的投资成本。在今年中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的评比中,《家住长江边》荣获一等奖,将湖北的歌舞创作提升到一流水平。
    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周艺平、湖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罗丹青点评:荆楚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优势明显。在中部崛起的号角声中,如何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如何让艺术创作领跑中西部并叫响全国,引发湖北艺术工作者的深入思考。
    让市场来检验、让观众来评判。《三月茶香》《家住长江边》等一批剧目的推出,用事实证明,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作品,代表的才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真正优秀的艺术品,在评奖和市场上都能获得认可。不仅如此,这些优秀的作品还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发掘的责任,像《家住长江边》就生动展示了荆楚最具特色的“峡江号子”“三道湾”“女儿会”“哭嫁”“太极”“梆鼓”“龙船调”等民俗文化,在带给观众原生态艺术享受的同时,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现象三:演艺厅、社区文化、民间演出、农民演艺队……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让城乡的广大百姓乐在其中。
    由于演出市场活跃,知名的明星不仅在武汉频频登场,即使在小城市,也不时出现他们的身影。“新中原”“滚石”这样的大歌厅开一家火一家,里面的情景用“座无虚席、情绪沸腾”来形容毫不夸张,鲜明的世俗特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据统计,湖北省的民营文化企业已达2万家,年营业额逾76亿元。
    农村舞台也越来越精彩。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坚持“先农村、后城镇、优偏远”的巡回演出制度,每年在乡村演出220场次以上。在鄂西北山区十堰农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锣鼓一响,喉咙发痒。”这是农民演艺队在为大伙表演。目前,全省的农村文化中心户已达1.32万家,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
    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湖北省委宣传部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祁国钧点评:湖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在乡镇文化体制改革中,湖北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民办公助、一主多业,改变了单一的文化面貌。即将出台的有关文件,还将为湖北文化改革发展提供系统的支持配套,并首次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税收优惠等,创造更加适合文化成长、发展的土壤。
    文化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文化产业越开发越丰富,而且附加值很高。湖北省制定的首个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占GDP的6%以上。届时,文化产业将真正成为湖北的支柱产业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9:27 , Processed in 0.08599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