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数大学生不会唱校歌 老校歌难激起90后共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4 10:4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数大学生不会唱校歌 老校歌难激起90后共鸣?

2009年11月06日 09: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雷宇 实习生 谭思嘉

  作为校报记者,武汉某重点高校新闻系研究生王晶开学后受邀参加一场校级晚会。
  在他拿到的单子上,国歌之后,是集体合唱校歌。可整台晚会都结束了,这台节目也没上演。后来他一打听才知道,因为没有几个人会唱校歌,担心出洋相就给撤了。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牵动我们的共同过去……”大学校园里,如果有人问这首歌会是校歌吗?人家会笑话你“太老土了!”

  一项调查显示,作为一所学校的文化符号,相对于校徽、校训,校歌似乎显得更加孤寂,7成以上学生不会唱校歌——曾经激励过一代代大学生激情澎湃的校歌正在脱离“80后”、“90后”们的大学生活。
  大学校歌随风飘远
  “咱们学校居然有校歌?我这都快毕业的人了,竟然不知道。”
  “是呀,真遗憾,我怎么以前都没听说呢!”
  一次火车旅行中,北京某高校大学学生张帆得知自己学校有校歌的消息,惊讶不已,“印象中关于校歌的记忆已经太久远了!”
  回到学校后,张帆开始关注起“消失已久的校歌”,在各高校校内网论坛中搜索关键词“校歌”,没想到对学校有校歌一事感到意外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网上交流中,中山大学哲学系学生王鹏告诉张帆,“入学只用了半个小时教唱,军训时候唱过几次,后来就没再唱过了”。
  北大教育学博士生徐同学对校歌更不感冒,“只是下载听过,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会唱。我们学校不少流传的歌曲,像《未名湖的海洋》,都是同学作词作曲的,传唱得比校歌火!”
  到底有多少学生还能完整地唱出母校那支歌?
  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结果回答了张帆的疑惑:72%的学生表示虽听过校歌但不会唱,更不懂什么意思;12%的学生表示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议时唱过校歌,但也不能完全明白校歌的意思;6%的学生能马上唱出几句校歌;还有10%的学生说从来没听过校歌。
  一位即将离校的大学生也曾投书报社,诉说心事:毕业前夕和朋友去KTV唱歌,提议大家一起唱校歌来纪念4年的青春岁月,结果大家面面相觑,有几位咧开嘴笑了,他们说上一次唱校歌还是大一的时候呢。
  在致媒体信中,这位学生反映,尴尬的境遇让他陷入了沉思:蕴含了一所高等学府的核心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一校之歌为什么却不能传唱于学校大多数人之口呢?我们的校歌恐怕是曲高和寡,被束之高阁了。
  “不少大学甚至根本没有校歌。”张帆在小调查中还发现,许多大学由于刚刚经历院校合并时间不长或者升格调整,新的校歌还没来得及产生。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校歌是必要的。在一些学校的校园网里,张帆常常看到这样的叹息,“毕业后重听校歌,那种场景让人感慨万千”。
  晦涩难懂、远离现代生活成为“90后”传唱的两大拦路虎
  武柯刚刚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跨校考研前夕每天听该校校歌的那段经历。
  当初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另一所著名新闻院校间选择时,有往届学长给他推荐了这首上个世纪80年代风靡大学校园的民谣式校歌——《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歌词清新怡人,而且当时的版本中还有白岩松、周涛、陈鲁豫等人出镜的倾情演唱,让人神往”。
  就是这首校歌坚定了他的选择并伴随他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至今每次唱起来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0:57:44 | 只看该作者
不老的校歌[zt]

“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有了胡庶华和萧友梅这两位德高望重、才气横溢的学者和艺术家联手,湖南大学校歌不荡气回肠都不行!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材蔚起,奋志安攘。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这段引经据典、平仄铿锵、气势磅礴的韵文,就是湖南大学校歌的歌词。
  算上标点,湖南大学校歌歌词不过是66个字符,但内涵深远,充分表达了湖南大学这座千年学府的办学主张。特别是“承朱张之绪”和“取欧美之长”两句,尤其高瞻远瞩,尤其令人敬佩。前句是主张继承和发扬朱熹、张栻讲学岳麓书院时期,所形成的经世致用的传统学风,后者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据记载,早在1933年,湖南大学教授中留学归来的已占83%,并在教学中采用当时欧美最新教材。
  如果说“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振我民族,扬我国光”,充分表达了这座千年学府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秉持开放办学、爱国务实等基本主张的话,那么,这也就是湖南大学校歌为什么能够老而弥新、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无穷魅力之所在。
  说起来,湖南大学校歌是一首老歌,创作于1933年。她的诞生虽然比湖南大学定名时间晚了7年,但是自她诞生之后一直作为湖南大学校歌被湖南大学师生们传唱,至今已经整整73年了!
  唱起来,湖南大学校歌确是一首堪称经典的新歌。说她经典,是因为她经常在湖南大学举办的重要活动中出现,无论是在活动前,还是在活动后,也无论是播放,还是齐唱,总是慷慨激昂,总是荡气回肠,总是感动无数;说她新,是因为人们在聆听或者歌唱的时候,总能从中得到新的启迪和力量!
  为了传唱她,湖南大学将她做成时髦的MTV,网上的点击率甚高;为了传唱她,湖南大学2004年在全校范围内举行校歌演唱比赛,一时间,声声校歌响彻校园每个角落,在歌声中,师生们的爱校之情被迅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6月,全国教育界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在湖南大学举行了一台名为青春万岁的大型晚会,晚会的一个重要节目就是湖南大学万名师生员工合唱湖南大学校歌,歌声不仅撼动了湖大校园,而且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实况播出,飘向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高校校歌无数,但像湖南大学校歌有如此经历的恐怕并不多见。
  湖南大学拥有这样一首在全国高校界并不多见的好校歌,应当且必须感谢两个人,这两个人当然是歌曲的词作者和曲作者。
  湖南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是曾经三次出任湖南大学校长,总任期长达12年的胡庶华先生。胡先生所学的专业是冶金学,后来他成为冶金学家不足为怪,但没有想到的是,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也是如此之深厚!想必,这也是胡先生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一大理由!
  湖南大学校歌曲作者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的奠基人、将西洋音乐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先生,曾担任中国近代最早的音乐高等学府上海国立音乐院的首任院长,大名鼎鼎的冼星海、贺绿汀等一批近代知名的音乐家都是他的学生。
  1933年,胡庶华向老友萧友梅发出了合作湖南大学校歌的邀请,萧友梅先生欣然应允。有了胡庶华和萧友梅这两位德高望重、才气横溢的学者和艺术家联手,湖南大学校歌不荡气回肠都不行啊!
  (走进千年学府连载十二)




  青春万岁晚会合唱———2006年6月27日,全国教育界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青春万岁电视晚会在湖南大学大操场举行,湖南大学万名师生现场合唱湖南大学校歌,歌声激越,响彻云外。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0:55:49 | 只看该作者
南京:“校歌改革”在高校引发激辩
作者:高明勇 贲驰 夏伟 来源:江南时报 发布时间:2007-7-4


7月3日,《江南时报》民意版刊发了南京大学一位毕业学子的来信,倡议“我们的校歌是否需要与时俱进?”,来信刊发后,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江苏部分高校的学生也打来电话对“校歌改革”讨论表示声援,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的董健教授,以及部分高校的学生代表,邀请他们一起为校歌“把脉”。

专家指点  董健力挺“校歌改革”

7月3日下午,记者与著名学者、南京大学董健教授取得了联系。电话中,董教授介绍说:“前不久在一次授予研究生学位的会议上,照例先唱国歌,再唱校歌,可是国歌唱过后发现学生们不会唱校歌。我当时对南京大学的一位副校长说校歌歌词太陈旧了,思想也太陈旧了,缺乏现代性,应该进行改革。”

“其实,南京大学校歌里面的内容,大多取自四书五经,属于儒家的东西,我认为可以继承,但是不能沿袭,要有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精神的内容。”董教授对记者说。

听说有南大学子投书《江南时报》,呼吁校歌改革的消息,董教授毫不讳言:“现在校歌的歌词太陈旧,听不懂,不好记,我问过不少人,普遍都是这种印象,我认为要换成生动的、好听的、好记的内容。同时,学校也需要尊重校歌,重视相关的宣传、教育,让校歌真正成为校园精神薪火相传的载体。”

同时,董教授建议说:“学校有必要组织专家来重新写,或者是面向社会进行征集。”

各方来风

南师博士:改校歌难成功

谭贤(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目前大学校歌的尴尬境地,确实较为普遍。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位学子并没能够看出大学校歌鲜有人传唱的真正原因。每一所悠久的大学、成功的大学,都应该有其独特的文化积淀、精神传承和办学理念。而其校歌则是这种文化、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一所大学的精神的代代相传,校歌功莫大焉。这恐怕是大学校歌存在的重要意义吧。

校歌不为广大学子所传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恐怕不能怪校歌的内容与语言。如果说语言是文言晦涩难懂,可是事实上每位学生在中学和大学阶段都有专门的古文学习和训练(听说现在的语文课本更加强了对文言文的学习)。笔者虽孤陋寡闻,但是笔者所见到的大学校歌的歌词的内容绝对不是那位南大学子所说的难懂,如果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连最基本的文言文都不懂的话,那只能问问自己古文学习是否过关了吧。

另外,那位学子所提议的校歌的与时俱进,绝非自今日始。改校歌的事情其实在很多学校的历史上早就存在,但是事实好像很少成功,于是都又纷纷将新校歌废弃,重新启用老校歌。比如2005年初夏,复旦百年校庆之际,在广大师生的强烈呼吁下,学校当局决定停用新校歌,恢复老校歌:“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这其实充分说明老的校歌更有魅力,更有生命力。

南大校友:歌词有代表性

刘恒(南京大学校友):当我在哼着歌曲的时候,我也会默默地唱出歌词来。这时,在我脑海里总会想起南大那些教过我的老师。在我看来,一首校歌就代表着一个学校。如果说,歌曲是代表着学校建筑的话,那歌词就代表着学校的人。南大这一所百年名校,之所以能有这么浓厚的底蕴,不光有百年建筑的承托,更应该是这些一代一代的老师和学生所赋予的。在这百年的时间里,一代代的老师和学生靠着传承使得南大精神得以延续。而校歌就是这种延续的最好寄托,校歌的歌词更是对南大精神的最佳阐释。“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细细琢磨,南大人不就是这么去做了百年吗?我不否认,南大校歌的歌词里文言文甚多,离现在社会语境相差很远,对文言文不熟悉的人很难理解,也不容易传播,在有些人的眼中显得不合时宜。但一所学校一首校歌,其意义不是代表着某一个时代的群体,而是要体现出这一所学校的历史精神,并让这种精神得到延续和发扬。

苏大硕士:校方需引导

刘飞(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我曾经问过文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体育学院等好几个学院的同学会不会唱苏大的校歌,没有一个人会唱,而他们在苏大呆的时间少则两年,多则6年,说出去还真让人汗颜。其中一个同学很诧异地问:“你怎么会问我?我怎么会唱呢?”似乎自己跟苏大毫无关系。更有甚者,有人问:“苏大有校歌吗?”

在班级的QQ群里面问话:有人知道苏大校歌的歌词吗?接下来就是沉默,没有一个人知道。一个师妹帮我找到了躲在苏大网站上的一个很偏僻的角落里的校歌歌词,打开网页就能看到歌词听到校歌。其实苏大的校歌还是蛮铿锵、蛮浑厚的,歌词写的也是豪情万丈。但可惜的是,她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更不要说会唱了。其实歌词无论文言白话,只要能表达一所高校所传承的文化就可以了,无非是文言歌词让人读起来觉得更有文化底蕴一些。

南信大学子:须重视内涵

蔡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我们学校的校歌普及率可能要比其他学校高点。一方面,建校45周年校庆时我们曾集体学过校歌;另一方面,我们学校的晚会、校园广播也常演唱和播放校歌,以致耳熟能详。基于以上原因,同学们对校歌的了解还算可以。但并不等于说,知道校歌的同学多,校歌就起到了弘扬校园文化的作用。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如何对待校歌才是问题的关键。

知不知道校歌、甚至会不会唱校歌都是表面问题。关键问题是知道校歌的学生是怎样理解校歌的,如果当普通音乐对待,或只作为一种消遣,那么校歌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校歌,会唱校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校歌了解学校历史、领略学校文化、增强学校气质,否则,即使每个学生天天唱校歌也无济于事,徒增劳苦罢了。

记者调查  校歌普遍不被叫好

与此同时,《江南时报》也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校歌随机调查,调查包括3个问题:

1.你们学校有校歌吗?

2.你会唱你们的校歌吗?

3.你觉得校歌重要吗?

堵同学(东南大学):东南大学的校歌我还依稀记得,大概是“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六朝松下听萧韶,齐梁以韵在,大学令名标……”。我觉得校歌蛮重要的,校歌是对学校的一个定位,体现学校特有的气质。

杜同学(南京政治学院):校歌我们学校还是有的,我只记得其中两句:虎踞紫金山,龙腾浦江澜。因为我们学校属于军校,平时唱军歌更多一些,所以校歌地位就有些尴尬了。

余同学(南京理工大学):我不清楚我们学校的校歌,好像在学校广播里听过,但是印象不深刻。我觉得学校还是应该有自己的校歌,可以体现自己的校风校貌,也可以展示自己学校的水平。

王同学(南京职工大学):我们学校没有校歌,可能是因为本身名气不大吧,所以校方认为有没有无所谓。我也认为校歌可有可无。

许同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会唱的,不过只会几句:“梧桐茂,凤凰鸣。人才聚,事业兴。创一流学府,心路鹏程。智周万物惟创造,道济天下展经纶。铸辉煌,夙志存高远,勇攀登。”我觉得校歌其实就是摆设,我上了4年就唱过两次。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0:52:31 | 只看该作者
功利化浪潮中,校歌被淹没了

  秦 鲁

  凡是学校几乎都有校歌,然而遗憾的是,现在能唱响的校歌却寥寥无几。校歌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学校都唱响了追求民族自强的校歌。如西南联大校歌“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如北京大学校歌“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校歌来自一种社会动员的需要,可以凝聚人心,唤起共同理想。一首校歌,能使成百上千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校歌却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对“升学率”的过度强调,使幼儿园的小朋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中小学生要“一路飘红”、“金榜题名”,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就为将来谋份“好差事”。除非组织动员,谁还有兴趣凑在一起唱校歌?校歌的精神凝聚力已让位于人们对升学、就业的狂热追求。

  当知识被分成“有用的”和“无用的”,当教师被分成“主课教师”和“副课教师”,当学校被分成“重点的”和“普通的”,当学科被建构为“重点的”和“一般的”,校歌势必会淹没于汹涌的功利化浪潮。其命运只能是渐渐淡去,最终被人们遗忘。

  至少如今,许多校歌已名存实亡,沉眠于历史册页。今天的学生、教师和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驱使下,都在竭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若非校庆或重大活动,断不会召集成百上千人高唱校歌。君不见,素质教育推行有些年矣,但学校的核心考核指标仍是升学率、就业率。升学率、就业率是硬实力,是核心竞争力,素质、文化、艺术等属于软实力,是可以放放、拖拖、缓缓的。校歌再有意义,在具体权衡时终究是“软”的。殊不知校歌,也包括其他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对培养一个人,对塑造一个民族,对建设一个国家,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校歌遇冷,呈现传统与现代的紧张

  艾 瑀

  印象里上中学的时候,自己从没有唱过也没听闻过校歌。毕业好多年后,有一回偶尔向密友提及,回答说,那时没校歌的吧。上大学时,校歌是有了,曲调悠扬、歌词素雅、意境深远,我甚是欢喜。然而很可惜,大学校歌却如同大家闺秀般绝不轻易露脸,只有在开学、毕业或是校庆等重要仪典场合,才一展芳容。

  大学不似中、小学有统一的着装要求,但在塑造学校形象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校歌编制是十分重要的必备环节,非常慎重,作词谱曲往往都出自著名的教育家和音乐家之手,比如蔡元培、陶行知、李叔同、赵元任等等,它承载、体现并代表了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蕴、历史传统和理想抱负;况且近代以来伴随时代发展,高校校歌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与国家命运相系,而意义的叠加,使之成为重要的精神图腾。然而如今校歌似乎呈现出遇冷的状况。这是为什么?争论纷纷,莫衷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紧张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有人嫌校歌歌词古奥,应当与时俱进,借鉴流行歌的创作,以便推广普及;有的高校推出简明晓畅的新歌,却遭到广大师生抗议,无奈又恢复旧歌。这两种情况很耐人寻味。
  校歌、校训和校服等等,或许是一串串提炼出来的校园文化符号,鲜能根本性地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或生命历程,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其校园文化认同的价值,若干年后,当你已经远离了校园生活,当你的记忆逐渐褪色或是变得支离破碎时,那些文化符号就像路标符码,按图索骥,唤起你心底那柔软的回忆。

  更应该忧虑的是,大学的风骨与精神是否日渐丧失

  谈旭栋

  复旦大学在临近百年校庆之际,曾有过一次关于新老校歌的热烈争论。一方主张继续采用1988年集体创作的新校歌,另一方则力挺诞生于五四运动的洗礼中,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的老校歌。最终的结果,是气象廓大、琅琅上口的老校歌被重新采用。记得有人在网上评价说,老校歌的歌词“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是复旦不变的风骨与精神,是“老校歌激动人心的地方”。

  回到话题中,老校歌的诞生大多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在那个开启民智、倡导新文化的年代中,老校歌承载着传达办学理念、传播思想与鼓舞士气的特殊使命。例如为复旦老校歌作词的刘大白,本身就是倡导新思想、关注民生的新诗人,其“政罗教网无羁绊”的思想在校歌中表露无遗。这种思想更被一代代大学学子所传承接受,成为高校精神气质的一部分。而如今随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校歌的地位逐渐下降,本属自然而然。校歌本来就无须和其他流行歌曲一争短长,忧虑其存在价值的丧失,更应该忧虑的是:校歌本身代表的那种价值,那种每一所大学独有的风骨与精神,是否日渐丧失了应有的地位?

  记得在复旦大学新老校歌的争论中,反对新校歌的人,其主要的理由就是:新校歌内涵淡薄,通篇不见曾经的“李登辉校长提出的复旦精神,这怎么算是复旦的校歌?”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曾想重写校歌,但都最终慨叹新不如故,均告作罢。一方面是校歌逐渐受到冷落,另一方面是老校歌仍受追捧,看似颇为矛盾,其实道理同一:如果校歌能够清晰地表达大学的历史与精神,那就有其不变的存在价值。相反如果大学的精神逐渐丧失,那校歌当然就会索然无味。

  校歌不仅是曲调与歌词,它的背后,是一所大学的历史和不变的学术精神。正因如此,即使歌词再晦涩或者再平实,它在纷繁的流行乐曲中仍能卓尔不群。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样简单的乐曲奏响时,仍能让我们肃然起敬,仍能在我们心中激起深深的回响与共鸣的原因。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0:52:04 | 只看该作者
校歌,为啥随风飘远 大学风骨与精神是否日渐丧失
来源:解放日报     2009年11月30日
  有一首歌,并不流行却穿行于岁月的隧道,被一代又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传唱。

  有一首歌,在人们白霜染鬓时,还能激起恰同学少年的意气风发,勾起对灿烂青春的隽永记忆。

  这就是大学时代的校歌。

  曾经与校徽、校训一样被视作一所大学标志的校歌,近些年来在学子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却日渐式微。一项调查显示,作为一所学校的文化符号,相对于校徽、校训,校歌似乎显得更加孤寂,七成以上的学生不会唱校歌。

  是什么让校歌随风飘远?校歌需要与时俱进吗?

  毕业后提议唱唱校歌,结果是大家“全忘了”

  邓子庆

  与几位大学同学去唱KTV,我提议唱唱校歌以纪念大学的青春岁月,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都表示“全忘了”。一种怅然若失之感立马泛上心头。毕业还不到两年,那首曾经激励过大学生涯的激情澎湃的校歌竟然如此迅速地被遗忘了。
  大概很多已经毕业的甚至还在校的同学都遇到过类似尴尬场面吧,据一项调查显示:85%以上的毕业生表示不会唱校歌;72%的在校生表示虽听过校歌但不会唱,更不懂什么意思;只有6%左右的学生能大致唱出本校校歌,更有10%的学生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学校原来还有校歌。如此,那些校歌在今天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校歌的尴尬和孤寂并不说明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对于个人而言,毕业后,有时哼起校歌,思绪里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曾培育了自己多年的母校,那些大学的点滴绝对是记忆的珍品。就一所学校而言,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校歌是一种宣誓,宣誓着贤才志士的立校宗旨与承诺。

  那么,既然校歌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又为何不为广大学子所传唱呢?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三方面:一是不少校歌“年事已高”,脱离了现代生活,加之有的校歌本身不好听,也不好唱,旋律极其平淡,歌词晦涩难懂,甚至有的还有很浓的政治色彩;二是现代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校歌的热情不是很高,加之忙学分、忙找工作等等,从而冷落了校歌;三是学校本身对校歌不够重视,创作完校歌后除了在重大活动唱唱便束之高阁,平常也不注意提高校歌在学校的普及率。

  对此,我想,学校尤其要做好引导工作,解决好校歌创作的难题,摆脱固有创作模式的束缚,充分发扬民主,让师生共同参与,争取做到校歌的流行度与厚重感的完美结合。有些校歌用文言文写成,晦涩难懂,有必要加强学生对校歌的学习和理解;又如将校歌设为学校宿舍电话彩铃,以校歌作为起床铃声、放学铃声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会唱校歌牢记校歌。最后,最重要的是学校自身要不断加强软文化建设,从而让学生通过校歌领会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否则,即使大家天天唱校歌也无济于事。

  歌词不易懂,但不能成为遗忘的借口

  孙 颖

  对80后、90后来说,校歌正在与他们渐行渐远。学生们表示,不那么通俗易懂的歌词成为校歌传唱的一大障碍。那么,校歌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们有没有必要让校歌“与时俱进”?

  这一新闻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刚入学的情景。首次听到校歌的时候,我觉得它的歌词和音调是那么怪异。尽管我知道这些都出自名家之手,但仍旧燃不起我对校歌的崇敬和热爱。但当我身穿学士服,头戴学士帽,最后一次与同学们一起唱起校歌的时候,却忍不住泪流满面。

  和校徽、校训相比,我认为校歌才更能称得上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歌词与旋律承载的不仅是学校开创者的办学理念,更是先辈对世代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人之为学是为了什么,我们又该以怎样一种态度去追求学问?臻于完美,止于至善;德才兼备,报效国家,传承百年的嘱托成为我们内心不断向上的动力。除了对学校理念的传承,唱校歌还能让我们获得对学校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试想,当你在陌生的环境听见熟悉的校歌,当几代学生唱响同一个旋律,当你想到你们曾在同一所校园度过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年华,曾在同一间教室聆听过教授的讲解,难道你能不激动、不欣喜吗?
  尽管创作鉴于时代的影响,校歌的歌词有时难免晦涩难懂。但正是这种晦涩才更多地保留了时代的印记,并能让这种印记铭刻在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里传承至今。我认为,在当今这个变动与浮躁的年代,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与时俱进”,关键在于这种需求是否合理。

  我们需要去理解历史、感悟文化,同时也需要有一些东西来为我们留存曾经的年华与梦想,保存我们与历史和时代的联系。而一旦丧失了这种联系,我们将变得更加迷茫与肤浅,因为我们将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又将带着何种理想奔赴哪里。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0:49:39 | 只看该作者
人大新闻系的李多也有着类似的感觉。李多刚进校时,开学典礼就有人专门教了半个小时,70周年校庆那天,所有人一起唱起这首刚刚由校长纪宝成创作的校歌时,凝重、激昂的旋律让李多有种激动地想流泪的感觉。  李多说,自己有时无聊还会在宿舍里唱,当做一种娱乐,甚至有的宿舍把校歌当成舍歌。
  然而,更多的大学由于经历过战乱的颠沛流离,校歌大多带有浓浓的时代烙印,或是使用旧时代的文言文,或是为了在特殊年代振奋人心而创作,由于其高深艰涩或脱离“80后”、“90后”大学生生活而很难被传唱。

  “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在南京各大学中,最老的校歌当数这首南京大学的校歌了,这首有着80多年历史的校歌歌词是文言文。古朴端庄的词章是对这所百年名校的完美诠释,可这也让部分学子觉得唱来“拗口”。
  “歌词使用文言文,晦涩难懂,让这一首校歌变得曲高和寡,所以,一般的大学生别说会唱,连意思恐怕都没完全搞懂。”一名学汉语言的学生回忆起百年校庆时学唱校歌的情景十分有感慨,“歌词虽然不长,可是因为全是文言文,不好理解,所以经常唱错。为了不忘词,当时我们班的同学找来一本古汉语词典,对照着翻译成白话文。”
  浙大08级中文系研究生李建也认为,“歌词是文言文,非常古朴大方,深厚儒雅,的确代表了一所百年名校的风范。不过这首已经近百岁校歌,就像个百岁的老人,和现在的许多年轻学子有代沟,歌词写的风格不太符合现代音乐的形式,歌词的时代背景也跟现在现代有差异,端庄有余生动不足。”
  “有没有属于我们‘80后’、‘90后’一代的校歌呢?”一位学生在网上建议,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校歌也应该与时俱进,“校歌的古朴也成了它传播的最大障碍,如果用现代音乐元素谱写一曲易于传唱的校歌,让校歌随着学生的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将大学的精神真正发扬光大。”
  两三千人一起唱校歌是一种精神洗礼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念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段日子,李建在拨打学校某部门办公电话时发现,“嘟嘟”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校歌旋律,原来学校将这首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创作的歌词设置成了部分固定电话的彩铃。
  浙江大学的这一举动曾在网上赢得了掌声阵阵,有同学甚至还把自己寝室电话和手机彩铃也换成校歌版的。但也有不少专家对于当前的校歌冷落现象表示忧虑。
  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谭旭东认为,校歌遇冷背后是大家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关注点变了,人文环境塑造不如以前。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就是高校的人文景观也少了,原来学校都有很多雕塑,可是现在少了,有也是那种成批量的塑钢雕塑。
  谭旭东的求学经历中,小学、中学、大学都有校歌。在他的印象里,当时大家都会唱校歌,校庆、迎新晚会也会有激励人心的校歌声响起。
  在谭旭东看来,校歌回归的呼吁并不在于它的本身,最关键的是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符号被丢掉了,学生忙于挣学分,学校忙于盖楼,“这种呼吁背后是一种对于校园文化、教育精神回归的期待。”
  “两三千人一起唱起寓意深远的校歌,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升华。”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副教授孙藜说。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4:32 , Processed in 0.0773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