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文韵友情深
文/刘枫[东莞]
广州增城作家湛汝松先生在其博客中发文章,记叙2009年各地文友签名送赠的书籍,很有韵味,也很雅致。读了之后,心中不免作东施之想。
抬头看看我的书橱,也有不少各地文友签赠的书籍,论文体是百花齐放,论版式是各具特色,论来路是各有因缘。
年初,在东莞市作家协会南城分会会员大会上,收到行吟诗人刘大程和袁仕勇的诗集。两位的诗集都是2008年东莞市文艺工作者个人出书资助项目,列为《东莞文化艺术系列第三辑》,都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刘大程的诗集名《眺望与低徊》,封面上的作者像,一双探求的眼睛在镜片后面审视着这个世界。袁仕勇的诗集名《春天是冬天的一个转身》,一看书名就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二位都是湖南人,他们在东莞居住的地方,距离我工作的学校很近,作为行吟诗人,他们一边打工一边与诗神缪斯作深层次的交流,对此,说实话,我是肃然起敬。
三月份,在《东莞青年》杂志的联系下,学校请来诗人汪国真为文学社的同学作讲座。汪国真的诗入选了人教版初中的语文教材,学校特意派人去书店买他的诗集来,预备现场请他签名。汪诗人到校后,把这些诗集给他签名,他一本本看过,说这种是盗版,这种也是盗版,当然他最后还是在这些盗版书上签了名,他为我签的是他的一句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还有《中国文化报》副刊主编、中国散文学会秘书长红孩老师寄赠的诗集《笛声从芦苇中吹来》,小开本,透着一股雅致秀气。当然,诗的韵味更是本书最让人心仪的。
四川诗人亦然为我签寄诗集《巴河的早晨》,诗人用心贴近家乡那条巴河,用诗为巴河构筑精神的家园,他的诗让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是四川诗人的潘斌,笔名孤行侠,他寄赠了诗集《孤行侠诗文选集》,作者于赋、律、词、古风歌行、现代诗均有颇有惊世骇俗人的研究,作品蔚为大观。
同是三月,我应邀参加汕尾市楹联学会成立大会,会场内外收到一批诗词楹联集子。中国楹联学会孟繁锦会长签赠他的《妈祖阁赋》书法卷,装帧很特别,外面是硬牛皮纸壳的封套,在书名的地方镂空,内卷用青蓝色封面,古朴端庄,合起来是一本书,展开来则是一长卷。汕尾市楹联学会会长胡豪先生签赠的《胡豪文集》上册,内容全是“新闻人物每周一联”和“要闻每日一联”,把时事与对联结合起来,并坚持写的,可能胡先生是一个特例。还有余昭正先生的格律诗集《原上草》,杨永可先生的中英文对照的短诗集《芳草地短歌》,都值得细细品读。
诗联这一类还有不少的获赠书籍。广西诗人陈道平为中国奥运冠军嵌名诗联的《中华之光》,是为对联与体育结缘的功德之作,其执着与坚持,令人景仰。福建许有信先生寄赠的《百家联稿》,是五位联家的合集,许先生的一辑读来特别亲切,盖其中大多数联作都是其在报刊发表过或在各级各类征联中的获奖作品。汕尾市楹联学会寄赠的《汕尾楹联选编》一书,很是厚重,不仅是书16开的开本,更在于其内容。书由汕尾市政协策划、编纂,收5000多副对联计25万字,古联今韵相融汇,堪称洋洋大观。河南三门峡市在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活动中,大的举动不少,他们将几次全国征联的作品汇编成了三本联集,《惠风和畅》是“科学发展、共建文明”征联作品集,《大爱无疆》是民生杯征联作品集,《形散神聚》是“仰韶杯”全国散装水泥文化征联作品集,后两次征联,我是作为评委在网络上参与其事的。北京顺义区文化委员会等编的《花港联韵》,是顺义“花博杯”海内外征联作品集粹,也挺厚实。辽宁朝阳市楹联家协会一下寄来四本联集,分别是李建军、雷凤祥主编的《金风联韵》,李建军主编的《竹吟堂楹联艺谭》,李建军、孙超主编的《朝阳当代楹联五十家》,孙超著《河东山联薮》。个人编著的楹联集最特别的,要数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罗春生先生的《遐思缥缈》,这个集子收录的是罗先生在现实和网络中向联友们征集来的生挽联。撰写生挽联古今有之,将生挽联结集出版,则楹可能是空前之举,从中可以看出罗先生对人生的一种豁达与坦然,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对死亡的辩证思考。
与对联有关的,还有孟繁锦主编、王庆新执行主编的《我与马萧萧》,书由中国诗联书画出版社出版,是为纪念为中国当代楹联事业的奠基、发展、壮大、繁荣作出重大贡献的联坛大纛,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马萧萧先生而特意编著的,收入各地联界负责人及联友撰写的回忆与马老交往的文章96篇,本书的作者基本代表了楹联界的主体阵容。本人的《高山仰止马萧萧》亦收录其中。
在散文方面,也收到不少文友的惠赠。
陕西作家胡树勇将其由西安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守一不惑》寄赠于我,胡先生是在中国散文网上结识的文友,这是他的第7本书,这书名很有哲学味道,“守一”之中的“一”,就是规律,是自然,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当然,守一并不是墨守成规,作者的文笔所至,无不透出创新的追求。
任职东莞市委党校的刘建中副教授,同时兼任着东莞作协南城分会的副会长,他在今年新出了文集《寻访莞香》,国庆假期的一天,他开车来到我所在的学校,送来他的著作,除了这本书之外,同时还签赠了他的文学评论集《契诃夫小说赏析》、《契诃夫小说新探》。作者说,“莞香是一种植物,一种香料,一种名贵药材,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当莞香所具有的品质和精神,成为人们追求的人文境界的时候,,莞香也就不只是自然界中的植物,而是极有文化价值的象征物了”。读他的散文,感觉到会跟着他的笔触,去参访神圣、高洁的境地。那两本论文集对契诃夫的小说进行了很有见地的解读,是学者著作,亦有普及价值。
《掌心里的故乡》是《东莞文艺》编辑部主任谢莲秀女士答赠的散文集,她的这本书是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与我的散文集《身边的风景》差不多同时拿到书,她的散文写的是乡土和亲情,她的文字很细腻,善于用深情和良心去捕捉、刻画、再现生活中感人的一幕幕。
广州增城作家湛汝松先生寄赠他新出的散文集《荔乡拾贝》,湛先生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去挖掘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人文底蕴,足以让我这等漂流在外的人内心生出说不清楚的愧疚。
在东莞开子荆文化公司的彭超鹰先生,出了一本文集《我的犁耳湾》,与我的《身边的风景》是一套丛书,都是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当然会签名赠我的。他的小小说写得技艺娴熟,读了之后,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儿童文学家,浙江的张鹤鸣先生,是我在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神交的文友,他给我寄来由他夫人、同是儿童文学作家的洪善新女士的《张鹤鸣儿童文学评论集》,书中除了收录对张先生儿童文学作品的评论之外,还收录了张先生带的学生写了印象记,读这些文章,能清晰地了解到张先生对儿童文学长期的付出与坚守。寓友冰子、谢尚江给我寄赠了他们共同主编的《创新作文选》,文章的作者都是浙江瑞安市2——6年级的小学生,有作文,有童话,有寓言,想像丰富,文思泉涌,真是后生可畏啊。
中国作协《民族文学》社赵晏彪主任在年末来到东莞,主持《民族文学》子荆文学创作基地的挂牌仪式,我因为参与筹划活动,与赵先生接触,他签名面赠了他的旧作报告文学集《与波光流水对话》和最新长篇报告文学《衡焕儒风雨六十年》,这是2009年12月出版的,他也是刚拿到的样书。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把上面所列的文朋诗友赠书重新翻一遍,仿佛是跟这些见过面的或是从未谋面的朋友们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感到很亲切,很温馨。我想,在往后的日子里,我须得“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让这书香文缘,历久弥新。
2009年12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