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几任主编的办刊理念和用人标准 |
| 作者: 佚名 | 胡亚权认为,《读者》能在甘肃创出奇迹,和甘肃的边关文化有关,这是一种充满责任感、耐得住寂寞、甚至以孤独为美的文化,这有点像《读者》的风格。胡认同这样一种评价:《读者》是一本没有痛苦的杂志,她所宣扬的只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面,她宣扬积极的人生和美好的未来,她主要给人以希望与启迪。《读者》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人类自身存在的绝对认可。
因此,胡的编辑部建设和编辑选择标准也有点边关文化的“坚守”色彩。他认为,一个好的编辑部应该是:班子精干,办事高效,作风稳健,人员固定,有鉴赏力。
在编辑的评判上,胡认为能做出贡献的编辑一定是一位甘于寂寞的文化人。同时,好的编辑还应该是爱书如命的人,视刊物为第二生命的人。
胡还有选择编辑的八条“标准”:
看着公家的水龙头流水不去关掉的人;
约会时常迟到的人;
对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敢轻易下结论的人;
十句话中有八句带我的人;
常常讽刺善良者的人;
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人;
对同事、朋友的要求,件件应允的人;
分辨不出五个以上树种的人。
胡认为,八条中有六条可对号入座者,则不适合当编辑。
二、郑元绪(第二任主编)的办刊观点和“四不哲学”
郑元绪在《读者》主政10年,创造了《读者文摘》的第一个发展高潮,经历了《读者文摘》改名等大事,对如何办好《读者》有诸多总结,主要观点有:文化是民族的血液;
领先读者,只领先一步;
人性的力量是永恒的,人性的本质---健康与真实;
不要倡导你不喜欢的生活;
多层次地满足读者需求,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杂志中找到两篇自己喜爱的文章;
消灭形容词,消灭惊叹号---不动声色的力量;
刊物是编者同读者的较量;
有立场才有活着的理由;
感觉胜于数字;
一本好杂志归根到底,要有一批好文章;
不把目光过多地投射到明星、大腕和各类名人身上,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捕捉和宣扬凡人们闪现出的非凡的光彩和人性之美;
认真或不认真,都逃不过读者的眼睛;
无声的市场选择,就是对杂志最严厉、最公正的评判;
郑还有办刊的“四不哲学”:读者的意见不要全听;兄弟报刊的经验不要全学;潮流不要全跟;受到上级批评不要慌了神。
三、彭长城(第三任主编):《读者》的几个提法
刚创刊时,改革开放,是帮读者“打开了解外部的窗口”;
1985年到1990年,西方思潮比较活跃,大家了解世界的窗口多了,《读者》发行量在徘徊,1986年排在全国第16位,《读者》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比较多;
90年代再上台阶,坚持文化的先进性,提出“比读者领先半步”、“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优势文化”;
进入新世纪,提出“与读者一起成长”,要与社会合拍,但不媚俗,杂志还是有引导的职责;
近两年,提出“打造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关注人的心理释放和成长,从对人的关怀的角度选择稿件,如文化的关怀、情感的关怀、成长的关怀、实现自身价值的关怀、社会的关怀等。
彭认为,人需要文化的丰富和满足,人是需要文字的抚摸和慰藉的。彭和他的团队坚持不追热点,他们最欣赏的一句话是:世界上很多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作为文化产业的管理者,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石星光对《读者》钟爱有加。石说,甘肃130多种期刊的发行量和纯利润的总和不如一本《读者》!实践说明,生产100个次品,不如打造一个精品。《读者》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用低俗庸俗媚俗的图文迎合风云变幻的市场,始终坚守优秀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最有生命力的东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