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临写行草-曹元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9 00: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临写行草-曹元伟
          现在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这应该是中国书法发展之幸事!到底如何临帖,是诸多书法追求者面临的最现实也是最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学习书法虽然没有童子功,但我也有十数年的学书经历,下面我就谈谈临写行草书的一些体会,与朋友们共勉。
    选帖对于初学者很重要,如果有条件,可先在你目标书家墨迹中选一个字数较多的字帖。首先墨迹本一般来讲字口清晰,笔画之间以及字与字之间的映带一目了然,在临写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注意那些映带关系,结果就不会刻板。比如初学者喜欢王羲之,很多人义无反顾地首选《圣教序》,结果不仅很长时间临不像,而且笔画不入纸。假如先写《兰亭序》,其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兰亭序》用笔十分精到,且笔画之间的映带又细致入微,因为其中的小动作较丰富,所以这就迫使你在临写时不能太快,自然也就克服了因写得快而造成的笔画无力又不入纸的毛病。再说字数问题,临帖的学习点是用笔、结字和章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多只重视前两点,上面讲的墨迹本应该能解决用笔的问题。再打个比方,如果有两本字帖,甲只有20个字,乙有200个字,把甲写得再熟也只记住了20个字,把乙写熟就可以记200个字,最起码也超过100个,孰优孰劣是很显然的。
    字帖选好后,我认为还是先读一读,这个读不是纯粹读它的内容,而是找一找其中的特点,诸如用笔方法、字形结构、章法等,我一般主张首先注意用笔和结字,最后再看章法。先说用笔,用笔指用笔的方法,就是怎样把笔画写像,这就需要细心观察,套用孙过庭的话就是“察之者尚精”,如果你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也写不出来。比如横,在一个字帖中,横的写法不会一样,那么就要逐一分析,单独练习。从起笔开始,看看毛笔的起笔方向、入纸后是顿笔还是顺锋而行,或者还是有其他动作,再看行笔过程中的曲直、粗细等的变化,收笔是回收还是顿收。把所有的横熟练掌握之后,再写一些字帖以外带横的字,这样就得到了巩固,也才算真正掌握了横的写法。对于其它每个笔画都这样去练习,没有学不会的道理。当然,也可以在写完整的字的时候去练基本笔画,其实殊途同归。基本笔画基本掌握以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写偏旁部首。偏旁部首的写法也是不尽相同的,都要一一掌握,而后再找字帖以外带这个偏旁部首的一些字反复练习,这样不仅仅是巩固所学,更重要的是为过渡到创作打下基础。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熟练掌握之后,对于每个字的临写应该容易多了。简单谈谈应该注意的问题,汉字的结构种类较多,我主要说说左右结构的字,其他结构可以触类旁通的。书法上和小学课本里讲的结构特点不尽相同,如课本上讲左窄右宽,书法上也可能是左宽右窄,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帖时丢掉原来的观念,严格地跟着字帖走,还有的朋友看字帖上的字不好看,临写时就改成自己的写法,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另外,左右高低,上开下合,上合下开,左右间距,字间疏密,左收右放,左放右收等等,均须详察。至此,用笔、结字已基本掌握,为检验掌握程度,可以进行背临,背临不是一边背一边临,而是不看字帖去写,也可以念一句写一句。当然,能真正背写出来更好!
    很多古代法帖的章法都是很有特点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所以,我们绝不能忽视对章法的临习。很多初学者对章法的临习感到很茫然,章法(其实章法有大小之分,小章法如一个字,一组字,一行字,几行字。大章法指全篇各元素的组合,这里指大章法。)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结字的收放,墨色的浓淡枯湿,线条的粗细变化,疏密对比,行距曲直的变化,字距行距的大小,落款、钤印等。在临习章法时,行数、每行的字数要和原帖一样,找准原帖的节奏,如蘸墨节奏、大小节奏等,对于其它方面在这里不一一细述。
    我在中国书法院学习,聆听了许多老师的高论,在临帖上我特别欣赏“写生”说,就是每一遍临帖都看作是第一次临,杜绝成见,这样你才能不断发现新的东西,试想,如果原来临过的字已固定在脑子里,当你再临它时,很可能还按原来的样子写,就不会再进一步去发现未知,这确实是我们要十分注意的!
    很多朋友给我说开始临帖总是不像,问我这是什麽原因,其实这很正常,再大的名家也是如此!临帖是由不像到像(应该是基本像)再到不像的过程,第一个不像是生,特别是初学者,要想临像第一个字帖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临第二个字帖时,肯定比第一个用时要短得多,这是因为开始时缺乏临帖经验,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用时会越来越少。第二个不像是熟以后的变化,就是改变字帖上的字形结构,这是由临帖向创作过渡的关键。
    个人之见,不足为训。

  在线名家谈书法--曹元伟第四期
  本文转自: 中国书法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3:25 , Processed in 0.4476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