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钟与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1 10:4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钟与对联●王鹤龄


对联是即景即事以简短对偶句写出所感所思的一种文体。采用对偶句是为了以活泼的联想,或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生动而深刻地表达主旨。传情达意是目的,写对偶句是手段。诗钟是以提高这个手段为目的的写作。诗钟是以寓教于乐的方法,对提高对偶修辞技巧,进行高难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各种规格体式的诗钟作品都能包括在对联的大范围之内。诗钟的佳作也是对联的佳作。

对联在清代中叶有很大发展,诗钟随后兴起。对联的声律对仗,使用有节奏的马蹄韵,句内平仄相间,上下句间平仄相对。七言律诗的声律与此一致。诗钟从句式到词性和平仄的对仗,完全按七言律诗对偶句(颔联、颈联)的规范。因为嵌字体诗钟,原本就是塾学中老师出嵌字题,让学生练写七言对偶句的方法(早期也练写五言句)。后来福建诗社用来练笔竞作,称为折枝。流传到各地,成为社会上的文字游戏,因为在聚作评比中所用的限时方法,而被称为诗钟。

嵌字体诗钟题目,如限嵌“窗、夜”二字于上下句第一字位置,福建标为《窗·夜》一唱。林则徐所作为:
窗虚权借月栖榻
夜静猛闻风打门

“窗”“夜”是不好用来直接相对的,组成“窗虚”“夜静”两个写环境的词,就可以据以成联了。根据题字组成的词在诗钟写作中称为“眼字”。现在这一对眼字都是陈述式结构的合成词,上下句的谓语都是连动式,于是成为一联工对。所练的技巧不仅可以用于作诗作联,对于写骈文、散文也都十分有益。对联和诗钟都有集前人诗句的写法。前人的七言律句拿过来就能用,说明从格律上来说,它们本来就是一家。

七言律句的对联有一些联格,都与诗钟的钟格一致。用两个字平列嵌于上下句第一字到第七字,分别称为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多半是借用前人讨论声病时所用的名目当作联格、钟格的雅称。福建人分别称为“一唱”……“七唱”,比较明快,现在已被各地采用。这七种格在诗钟写作中最常用,被称为“正格”。另外还有把两个字错开嵌在上下联中和嵌更多字的,随字数和嵌用的位置不同,而有蝉联、魁斗、鼎峙、鸿爪、碎联等格名,常作的不超过十种,没有必要多罗列。这些在诗钟中为别格。

对联和诗钟的格名虽然一致,但是作品不能胡乱归队。按钟聚出的题目写出的是诗钟作品。自己出题自作的,包括为了更明确地切题而嵌字的,都是对联。林则徐有“自题”一联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有的书上说这是诗钟《以·之》七唱。那是误传。如果自己写了对联,然后加题目说是诗钟,那是不应该的。因为诗钟是限题(有时还限时)写作,难度较大,这样做有夸大自己写作水平之嫌。

诗钟和对联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仗的宽严。对联、诗句和诗钟当然都以能写出恰好表现内容的工对为好。一般地说,对联的格律要求较为宽松。以上海半淞园的楹联为例:
剪取吴淞半江水
聊寄江南一枝春

上联用杜甫诗句,下联用陆凯的诗意对成。恰好写出“半淞”的韵味,在音律上以及实词、虚词相对上就都不苛求了。此联的上下句中,“取”与“寄”、“淞”与“南”、“江”与“枝”都不是一平一仄的互对。在律诗中不但不能用于对偶联,连首联、尾联中都不能容许。在前人的钟聚中如果以这样的作品交卷,会罚以暂停写作,去当誊录或扫地。对联重在传情达意,格律是属于形式方面的东西,要服从内容。写诗也是重在抒发诗思,既然选择了律诗的体式,就要遵用律诗的格律。

诗钟是在文字游戏中竞赛写作的,要经得起评比。作品是按题目规定的嵌字或分咏的要求,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学美感的积累,自由发挥依律写成。诗钟特别要求对仗工整,并且是在增设了难度的条件下写作。因为这是练笔活动,平时训练从严,临场才能游刃有余。真到写联写诗的时候,应首重意蕴,不专求工整。

分咏体是诗钟的另一大类,以上下联分别咏出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格律与嵌字体相同。如张之洞所作《申报-凉棚》分咏:阴阳舒卷长绳里,欧亚纵横乱纸中。这种异想天开的出题方法来自酒令。这是中国文学中一种奇特体式。但是它也不是无源之水。前人诗句的对偶联中,也有把不相干的事物以丰富的联想巧妙捏合成一联的佳句。在对联中也有相似的作品。如同治年间广东的何淡如,为当地放焰火鞭炮的亭子所写的趣联:
四面花果然好样
一肚草格外大声

如果用于《焰火亭·牛皮大王》分咏,就是切题的佳作。有人说分咏体诗钟就是无情对,其实二者旨趣不同。分咏体和无情对都是从夸大对偶修辞的技巧和汉语汉文的某些特点,寻找乐趣。对偶的上下句之间照例要有关连,而关连又不能太紧,如果形成近乎同义的词和句相对,就犯了“合掌”的忌讳。无情对是把这一规矩推向另一极端,写出两句句式一致,字词逐一相对,句意却毫不相干的对联,让人感到可笑。分咏体是按题目写作,在两句中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事物,却要求不但字面要逐一相对,还要求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分咏体的佳作很多,读起来有无情对趣味的很少。分咏体的着眼点是显示对偶的方法无所不能,如苏轼所说“世间事无为无对,第入思之不至也”。无情对的作法,主要是把做为合成词词素的单音词拆出来,用其本义或歧义与另一联中同性、同类的词相对,使两句虽成对仗却貌合神离,显出滑稽的效果。无情对读起来不象分咏体作品,因为它整联没有意义,上下两句也不切什么题目。二者都是在欣赏我们语言文字的修辞技巧的优势,深入玩味,自我陶醉,而侧重点不同,旨趣有异。

写诗钟,不论分咏体或嵌字体都有活跃文思的效果。但是在对仗上过于求工整,也能使人在写作中偏重于适应格律,以至在文义的发挥方面,受拘束,放不开。对于现代的写格律诗和作对联的人来说,我们自幼所受的语文教育,缺少对偶这一课,用诗钟补这一课却是个好方法。



(摘自<燕山钟韵>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7:31 | 只看该作者
诗钟的创作和研究曾一度成为全国中心

诗钟是对联的三大品种之一,正文仅14个字,分嵌字和分咏两大系列。

肇始于福建,见于明而盛于清,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之一。可惜后来几乎泯

灭,数百万言的《中华文化大辞典》只字未载。营口具有诗钟的传统,据《诗

锺报》第四期介绍,营口盖平学者王兆林1916年撰写的“友陶耕者诗钟加课序”

中记载,营口地区诗钟活动十分活跃。1991年。杨曦光受诗钟大家于海洲启

发,在我市媒体几会内刊物宣传诗钟,1992年,由回崇孝牵头成立会属诗钟

社,每月一聚,现场命题创作。特别是1994年9月,创办《诗钟报》,传播

29个省市,及日,美,港奥台,东南亚地区。从1995年3月始,组织全国诗

钟擂台赛,计13次,闽营诗锺对抗赛1次,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联家参与,影响

日隆。国内大家于海洲,王鹤龄,吴小如,白福臻等给予大力支持。《诗钟

报》为季刊,每期2000份,出版13期。鉴于营口在诗钟上的成绩,中国楹联

学会于1996年10月12日下正式文件,以于海洲为社长,回崇孝为秘书长的华

夏诗钟社在营口成立。《诗锺报》停刊后,影响渐衰,但营口这页辉煌被国内

联史学者写入专著,如北京王鹤龄的《诗钟的风采》,河南盛星辉的《诗钟活

动之回顾》等都对营口诗钟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13次诗钟大赛的基本情况和

佳作也被全部收入权威大《当代中华对联获奖大观》。在这分事业的后继专刊

北京《燕山钟韵》上,我市作者杨曦光,回崇孝,张玉复,陈在强,吴蕴楼,

潘家宝,原学玉等时见作品发表。

隶属本会的诗钟社创作活动一直不断,近年来,在岳昆波组织下,坚持

定期聚会现场创作,并把作品发表在大容文学论坛。

届别
时间
擂主
擂题
状元
第一届
19953
林其锐(福建)
猪,台灯
四川冯广宏
第二届
19957
赵刚(营口)
石桥二唱
河南尉金魁
第三届
199510
于海洲(铁岭)
墨剑三唱
福建陈宏轮
第四届
19963
赵义柏(新疆)
一字千斤
海南黄维善
第五届
19965
王天性(陕西)
树溪二唱
湖南方雪樵
第六届
199611
刘任炳(福建)
南安一唱
状元,缺,榜眼,河南宋斌
第七届
19973
林益瑜(福建)
高李一唱
吉林温瑞
第八届
19978
彭永生(天津)
香港一唱
天津徐宁
第九届
19983
冯九毅(辽宁)
燕来魁斗
辽宁王洗尘
第十届
199812
尉金魁(河南)
旭日鲲鹏
福建陈瑞钟
第十一届
1998年末
甘方武(湖北)
江夏一唱
福建苏翔鳞




















由营口楹联学会组织的历届全国诗钟大赛
一,全国首次诗钟大赛,时间,199410月,全国来稿近千比,天津陈家旺,安徽宋崇昭获状元奖。
二,闽营诗钟对抗大赛,时间,199510月,两地共收作品300余件,闽陈莪,营口徐仁政获状元奖。
三,全国诗钟擂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6:21 | 只看该作者
 记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适佛山祖庙重修大会游行、佛山的人士征联遣兴。联首是“舆趁恭迎同约雅”,请林仲矩评阅东榜,张闽侯阅西榜。揭晓东榜冠军是“马今慵叩任征胡”。西榜冠军是“地能敬璧转昌蛮”。  同时市桥亦有一场征联,联首是“为赏菊芳吟愈畅”,分为“福”、“禄”、“寿”三榜。邱仲宪评阅福榜,冠军是“转彰枫义禅胡先”。叶茗荪评阅禄榜,冠军是“熟筹稷定出非迟”。林仲矩评阅寿榜,冠军是“懒誉梨假演将完”。这三榜的冠军都各有精彩处。如易牙制馔,煎、炒、燉各有所好。亦各有其专长,正所谓各花入各眼也。
  本市老城的“振风社”在民国初年制宪时期,曾拟求教。联首为“风振亟宜新设社”,其冠军已忘记,仅记其亚军云“裁权棘度尬装洋”。以不中不西之服装,喻非驴非马之宪法(风裁二字是支对新而且是针对字)。
  南海石湾于北洋军阀与孙中山政权南北争持时,曾拟以“一心”二字夹七言,其首名为“一梅南北异芳心”。以庾岭之梅北后南先、来形容军阀之南北分争,亦佳句也。
  抗战时本市第十甫颐苑酒家拟征联求教,联首云:“翅嗜何妨频蒞苑”,请林仲矩评阅,其冠军是“鲍羹姑俟翌囊瀛”。
  查七字街联每场均收集联卷一万以上,而每场所取录约二百名左右,分别给奖。有些是聘请阅师即夕评选,有些是送阅师分日评阅,此乃惯例。但以即夕评阅较为热闹。因多数投卷人到场参观,听候揭晓。兹更将记忆所及的各场冠军之联,略列如次:如“菊赏又思邀雅咏”,冠军是“菽酬乐到忘雄蹲。”又“丹若多尝身可保”,首名是“锦难侥夺臂徒攘”。又“本折敢疏邀雅咏”,冠军是“张诛难幸踫南和”。又“驻足因观灯巧制”,冠军是“炊骸骇佐酒欢觞”。又“敌未尽歼难解甲”,冠军是“兵艰咷乞漫师申”。又“油制敢夸能疗恙”,首名是“酱犹锦号愧褴才”。又“胞爱方能长保国”,冠军是“奖膺防损惠交邻”。又“丸制敢夸能治胃”,冠军是“鼓牌疑励自强胞”。尚有许多妙联、未能一一尽述。
  1919年间我等邀集文友十人,计有霍孟鸾、何怀民、黄泽农、古绍尧、郭少卿、刘灌平、李锋卿、杨寿泉、唐晴波,邝震球等。每逢星期天同在郭少卿家集会,每人科席金一元,以资宴饮。先推定一人即席出联首,每人限对十联。密记姓名,另请一人抄录,榜于所前,然后每人选取十联,评列一至十名,汇齐揭晓。以首名最多之联为冠军(但不能评选自己之联)。这样评选,最为民主。若评为冠军之人、免出席金,并下次由其出联首,是为“继兴”。记得有:“话旧莫嫌筵薄设”,冠军是:“著新犹究版私翻”。又“春咏何妨骚共约”、冠军是:“日裁才圣貊公盟”。又“又月扣舷歌愈畅”,冠军是:“汲泉需绠续焦霉”。又“啖荔最宜同集雅”,冠军是:“采蘋惋洁异笾宗”,又“岸停聊看渔撒网”,首名是“江襟慙任敌锚艨”等等。最可惜是日军侵华,文人星散,此种文会,亦等云烟,抚今追昔,良用慨然。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5:54 | 只看该作者
广东文坛“诗钟”和“对联”片断
沈振中 邝震球
  “诗钟”和“对联”,原为文人游戏之作品,虽属雕虫小技,然亦有助于行文之构思。清初时有“粤派”和“闽派”之别。粤派则尚古典,务求其巧,闽派则主素描,务得其清。也是各有千秋。
  至于对联,则先有联首,后求对比,其格调与诗钟是有大别。兹分述如次:
  诗钟以分咏一事一物,或合咏一事一物。左右任调,均以七言为限。又有随便以二字嵌入联内,由一唱至七唱,(即由第一字至第七字)或称一唱为“鹤顶格”,二唱为“燕领格”,三唱为“猿肩格”,四唱为“蜂腰格”,五唱为“鹤膝格”,六唱为“雁足格”,七唱为“鸿爪格”。除此之外,复有“魁斗格”,“辘轳格”,“晦明格”,“笼纱格”,“碎锦格”,“双钩格”,“蝉联格”,等格。格式甚多,几乎不能尽举,不过略举一二而已。如能凑合自然,铢两相称,即为佳作。如以“盲妹”“老虎”为题,分咏左右任调。联云“添来两翼威无限,嫁得重瞳恨始平。”合咏的如以“夹竹桃”为题,联云:“佳士性情原烂熳,美人消息总平安。”一时称为绝唱。又以“春秋”二字为题,“鹤顶格”,联云:“春水一牛浮鼻过,秋江双鹭隔烟飞。”这是天衣无缝,乍看之是看不出押以“春秋”二字。可称佳构。
  我粤顺德两龙(龙山、龙江)等地,士绅辈尤多嗜此,每岁邀请各地名流,为文酒之会,蓋藉此以光乡闾也。穗市亦有诗钟社之组织,其著者如尚闽派的,则有沈演公辈(社名忘记),尚粤派的,则有“衡社”之组织。兹略述如次:
  衡社原始于清孝廉汪兆铨及江孔殷等辈,约有十余人。汪殁后江亦少参与,惟衡社仍未中断,直至民国八年间(1919)曾盛极一时。后常与会者有:陈剑秋、胡伯孝,卢萼生、张国华、张菊甫、陈宝征、沈振中等。每次与会人数,固无一定,亦无尊卑老少之分。其时如沈振中年仅弱冠,而张国华、陈剑秋等,已年逾耳顺,蓋来者不拒,一本以文会友之旨。其初并无主持人,一周集会一次,轮流推定一人主其事。惟因择地关系,多在陈剑秋或陈宝征,张国华等家中举行。以这三人之家地较宽敞幽雅,且多藏书。每逢星期日晨,即为初次集会,随在任何一书中,以某页某行取得二字为题,倘前次为一唱者,是次即为二唱,次为三唱。周而复始,得题后各自为之,至黄昏又复齐集,各自苦思钻研,或互相推敲,共同研究者。每得一联,即密书片纸,投诸预设之筒内,各撰多少、亦无限制。截止后另使人在筒中将各联取出,用纸誊录,而隐其姓名。互相观摩,以择其优者。其评选方法,颇为公平,即所谓民主评定,其法各自选取一至十名,定其名次,然后公开共同比对。合计第一最多之一联为冠军,以次排列为亚军,如此类推。评定后,则举行宴会、每人科一方为酒席之费。倘是次得冠军之一人,则免出资,以资鼓励。后以各多谦逊,不愿受奖,共同醵资,尽欢而散。
  当时胡伯孝为广州某报社副刊的编辑,每逢周二、即将每次集会所选录之诗钟刊登,市民多有传诵者。计居冠军的,多是卢萼生、胡伯孝、张国华、张菊甫等。其次为陈剑秋、陈宝征等。查卢、胡、则以造句自然胜,而二张则以巧合胜,也是各有千秋。及后陈剑秋、陈宝征相继逝世,而二张则年老多病,集会遂无形中停歇。抗日时期,又多避居各地,该社已不存在了。
  本市西关又另有一班文士,好撰作七字街联,其风格又与诗钟迥异,炼字炼句,是别出心裁。故此诗钟的文友,对七字街联、多不感兴趣。因七字街联又有类于赌博性,每联收费五分的,冠军得奖是100元。每联收费少的,冠军是得奖50元。多数由本市上陈塘街“招兰轩”为之收集对联(即收联之代理店)。凡各埠各乡如广西之梧州、或中山、顺德、佛山、东莞、江村高塘墟等地方之征联,均由“招兰轩”为总代理。
  当时著名评阅联卷的老师有叶茗荪、林仲矩、梁心、吕叔南、黄笏南、冯慕伊、霍孟鸾、杨寿泉、黄泽农、张闽侯、胡济流等。而各联社聘请为阅师者,多是林仲矩、叶茗荪二人。因撰联投卷的人,亦先选阅师是何人,然后撰联,投阅师之所好。正是掌握阅师的个性,所投之联方可操胜券。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5:14 | 只看该作者
黄乃江先生著文立说,选定《台湾诗钟研讨》壹题,我以为是独具慧眼。台湾文学原来是中华文学的壹部门,其后台湾以其独特的历史、地舆前提,受东西洋文化的影响较大,有若干独具特色之处。而台湾人士喜作诗钟,是从光绪拾几年骤然兴起,其后的吟作活动,有壹段时光较大陆人士为盛。后来跟着加入古体诗词写作人数减少而同步降温,时光在大陆之后。台湾文学各种体式的盛衰发铺情形很值得记述研讨。而此著特殊关注到诗钟问题,则是找到了壹个窥壹斑而见全豹的窗口。 作  者:黄乃江
出版日期:2009-06-01出版。
序壹
序贰
绪论
 第壹节 诗钟的艺术魅力及在台湾社会文化生涯中的影响
 第贰节 台湾诗钟研讨述评
 第叁节 研讨台湾诗钟的目的、方式和意义
第壹章 台湾诗钟概说
 第壹节 梦幻科场——清末台湾社会与台湾诗钟的兴起
 第贰节 迫压与固守——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与台湾诗钟的勃盛
 第叁节 转换与演入——光复后台湾诗钟的盛极而衰及与大陆诗钟的交流与融会
第贰章 台湾的诗钟理论与诗钟流派
 第壹节 台湾的诗钟理论
 第贰节 台湾的诗钟流派
第叁章 两岸诗钟交流考
 第壹节 台湾钟手在大陆
 第贰节 大陆钟手在台湾
第肆章 台湾诗钟散论
 第壹节 从《诗畸》望清末台湾社会
 第贰节 “诗书历劫残篇少,社稷成墟隐痛多”——从诗钟望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第叁节 台湾钟谶谈
 第肆节 台湾诗钟写诗钟——关于诗钟体裁的自身书写
第伍章 两岸诗钟比拟综论
 第壹节 诗钟与击钵吟之辨
 第贰节 诗钟的格目体系与构造层次
 第叁节 诗钟的意象选取与意境创设
 第肆节 网络时期下的诗钟——关于诗钟前程的几点思考
结语:诗钟在台湾文学史上应有更高的位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4:01 | 只看该作者
长安诗钟社第二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

       2009年6月2日,长安诗钟社第二次社员代表大会在陕西省林业厅老年大学(西安)召开,选举王小凤为长安诗钟社社长。

       当日,到会社员23人,超过西安城区社员半数。大会经过讨论,接受了李文平老师辞去社长、杨志忠老师辞去副社长的请求,选举了长安诗钟社第二届社委会组成人员。一致推选王小凤为长安诗钟社社长。邀请李雄飞、李文平、杨志忠为名誉社长。推举奇奇(胡宝玲)为常务副社长。推举朱士品、杨青云、倪长贵、鱼佩云、张琨明为副社长。经社长提名,任命奇奇(胡宝玲)为秘书长(兼)。
        会议决定成立长安诗钟社诗钟艺术研究部和外事联络部。诗钟艺术研究部负责诗钟艺术理论研讨工作,联络陕西地区及全国诗钟理论大家,进行诗钟艺术研究,承继并扩大陕西诗钟地位;建设科学、严谨、健康的诗钟评论体系;协助常务副会长做好网络诗钟发展工作。外事联络部:负责诗钟社扩大、发展等外事联络工作;加强宣传,争取社会捐助及扶持;提高诗钟社的社会影响力。经社长提名,任命郭健为诗钟艺术研究部部长,鱼慧为外事联络部部长。

长安诗钟社第二届社委会人员名单


一、名誉社长:李雄飞  李文平  杨志忠
二、社       长:王小凤
三、常务副社长:奇奇(胡宝玲)
四、副    长:朱士品  杨青云  倪长贵  鱼佩云  张琨明
五、诗钟艺术研究部部长:郭健
六、外事联络部部长:鱼慧
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3:11 | 只看该作者
閒話詩鐘 目錄 南山子序
陳其采序
樓桐孫序
譚元徵序
鐘話第一
鐘格第二
鐘聯(略)
鐘選(略)

【南序】
二○○一年春,余以惜餘齋師兄留詩,初上網路,遂與諸君子週旋聲律間,網路初興,故無民間詩社之陳腔套數,余既喜其新穎,而嫌其稚嫩,以為由斯長往,終何足以多之哉。遂因望月兄網路與諸子聊天次,稍出鐘題誘之,不意後數日,竟創為「大家來作對」網頁,始意欣欣者,開創誠有之,而莫辨文宗,則宏獎無門,是思有以調之。其秋,自師兄借書中,檢得張西廂氏《閒話詩鐘》乙書,珍同寰宇孤本。以其條理簡賅,無以復加焉,遂自輸字成檔,而患其無從面世,因寄德國皮葉兄上載「古典詩詞網站聯盟」網頁,兼酬先時網路開版之助。又恆慮事毋妄作,壬午歲,以請宜賓羅戎庵,戎老舊知此書,以為「功德無量」,兼豎其拇以示我,此乃徵之長者,心坎始安。然有數字,自始不得輸入法要領,亦未再校正。其間,已為李凡兄引入《俠客島》,移三序於後者,蓋有所隱然,頃見簡體字版網路轉相傳載,衍至割截纂亂者,殆亦未有意為之,亦有所隱也。獎掖風教者,固屬同心,其誠足以嘉之,而其隱亦足以憫。然則,賢者之文遂以凐訛者,亦不可不憂,乃至今春重校一過,攫其要而略其「鐘聯」、「鐘選」二篇,以為其意已足矣,倘後之人以為闕如者,概無關乎作者,蓋南山子為之也,是為之序。時在癸未婦女節後一日。
【陳序】
數年前居港,君左兄囑余主課詩鐘,題為「劍、紅」三唱,得二千餘卷,余獨喜其中署名「紅玉」之「花迎劍佩星初落;風掣紅旗凍不翻。」集句自然,欣賞不置,爰拔為冠軍,但不知紅玉為何許人也。翌日毅成兄來,始知乃連中冠軍之張君西廂也。君幼好吟詠,素負詩名,茲所編《閒話詩鐘》,尤多獨到之處,際此臺陽吟風極盛之際,詩壇吟友,其必各手一編以為快歟。癸巳端午節前陳其采序
【樓序】
回憶民國十八年秋,江蘇舉行第一屆縣長考試,余忝列典試,張君西廂為當年考取縣長之一,初握縣篆時,寄余詩,有「先人苦種兒孫德;弱歲慚為父母官」之句,蓋君時年方二七,為縣長中之最年輕者,余喜其詩,極合詩人敦厚之旨,故猶咀嚼不忘,今觀其《閒話詩鐘》一編,造詣極高,非深明此中三昧者,決不能道,詩與鐘,同其義而不同其體。詩之書,汗牛充棟,鐘則苦無專著,是冊之付刊,余知其必為吟壇之一大助也歟。癸巳端牛節樓桐孫序
【譚序】
張子西廂,以所著《閒話詩鐘》屬序,揭卷讀之,則源流派別,格調律例,語詳而擇精,知非寢饋斯道之專且久者不能為也。昔人謂文章之事,至詞而極工,至詞而極變,吾亦謂駢儷之語,至詩鐘而極工,至詩鐘而極變。然其樸不傷野,樂不傷淫,諧不傷虐,清不傷薄,淡不傷枯,豪不傷粗,巧不傷誕,則與詩詞之道,無有乎弗同也。西廂曾以此馳聲海角,及來臺陽又屢驚其座人,有上述之長而無其失,得之於獨,話之於閒,?之於同調,吾知是書之出,其必有以發人深省矣。然吾聞西廂年少應試輒售,有文名,宰句容、沐陽、宿遷,有政聲,今皆不以置懷,獨勤勤焉惟詩鐘是究,且必鉤玄於一字一音之協調與乖戾,雕肝鏤腎不能自休,豈有所驅迫而為之歟,抑在莒無憀,欲借此宏聲,敲醒塵夢,以應中興之鼓吹耶。果爾,則吾雖寸莛自愧,亦願執鞭以從。癸巳端午節前十日,衡山譚元徵拜撰。
【鐘話第一】
一、鐘義
昔人敲鐘,規律極嚴,拈題時,綴錢於縷,焚香寸許,承以銅盤,香焚縷斷,錢落盤鳴,以為構思之限,故名「詩鐘」,即刻燭擊缽之遺意也。鐘雖小品,驚天地,泣鬼神,征夫怨婦之思,懷鄉憂國之感,均可流露於寥寥十四字中,變化無窮,奧妙莫測,固屬雕蟲小技,亦洋洋乎大觀,或謂此中興味,勝詩十倍,經驗之語也。
二、鍾意
詩鐘固重對仗,尤重立意,無意義之詩鐘,謂之「啞鐘」,敲之不響,唱之無味。蓋以「白粉牆」對「黑漆板」之類,決難引人入勝,粵派之弱點,即在於此。故正宗之詩鐘,須有詩之聲調風格,置之於詩中,則為名詩,置之於鐘中,則為名鐘。或謂詩鐘,須有起、承、轉、合之勢,未免言之過甚,蓋詩鐘為七律詩之一聯,古人名聯,或對描事物,或直舒懷抱,絕少於一聯中,備有起承或轉合之勢也。
三、鐘派
清初閩人,已有此製,名日「改詩」,即改律句、絕句之七言詩而為兩句也,此種改詩,或有稱之為「單羊角」對「百衲琴」,「雕玉」、「雙鉤」者,要皆不如「詩鐘」名稱之普?。詩鐘向有閩派、粵派之分,兩派之爭,至今未息。閩派重空靈、尚意義,粵派重典實、尚對仗。平心而論,兩派各有所長,能化粵派之典實,而兼閩派之空靈,斯為上乘,憶粵人蔡(漆)乃煌為鐘壇宿將,且以敲鐘得官,然每閱及粵派鐘卷,即投之於簏中。故粵、閩兩派之分,亦非限於人地也。近人林熊祥先生,對於詩鐘之意見,主張寬大其門徑,使成為一種較絕句更為錘鍊之詩,而儕於一般詩歌之列。善於此道者,多抱同感,若能別樹一幟,使此鐵鐘而成為原子鐘,不可謂非藝術界之一大改進也。
四、鐘社
獨起敲鐘,興味索然,故欲敲鐘,必先集社,鐘社之設,並無若何組織,亦無任何作用,不過文人墨士,藉以發舒懷抱,聯絡感情而已。近數年來,臺、港兩地,鐘社之多,竟達四十餘處,可謂盛矣。豈欲敲醒國魂歟,激揚民氣歟,余拭目以俟之。
五、鐘眼
鐘眼須穩,務求不能移易,例如聯與連,不得相混,用連?則可,用聯?則不可,?與榻,不得相借,用東?則可,用東榻則不可。
鐘眼,更以有來歷為佳,例如「千雪」一唱「千眼西方般若佛;雪膚南內太真妃」,「千眼」出自佛典「千眼千手觀世音」,「雪膚」出自長恨歌「雪膚花貌參差是」。
鐘眼如不相稱,則對仗更須求其工穩,上例「千」與「雪」絕不相稱,而以「眼」、「膚」承對,可稱能手。
六、鐘題
普通拈題,常用抽字及翻書等法,以昭公允,分詠事物者,於書中翻出兩事物,嵌字格則於書中任翻數字,作為鐘題,絕少由每人自出題目也。
分詠、合詠不可犯題面字,例如分詠「元宵」、「蝶」。則鐘句須避用「元宵蝶」三字。分詠合詠事物,並忌以代替字明點題意,例如「象、扇」分詠。若用「大獸」、「交趾獸」、「揮羽」、「羽毛」、「一羽」、「裁紈」等字,不啻將題字明明點出,決難得到佳句,且易失去題意。例如「爭欽揮羽運奇謀」、「指揮一羽定三分」明明是詠臥龍而非詠扇也。鐘題可任意加以某種限制,以增興趣,如合詠「竹」限用一「毛」字,則鐘聯中,須有「毛」字。反之,亦可禁用「虛節風月?竿籜君妃栽」十字,則鐘聯中須避用此十字也。
此外,尚有更嚴格之限制者,即鐘題虛字而限實用,例如「而了」二唱,則須實用「吉了」、「以而」;「若於」二唱,則須實用「蘭若」、「杜於」;「若然」二唱,則須實用「巨然」、「賀若」等等,方為合格,文人墨客,興到之餘,好用其極也。
分詠、合詠,以切正本題不能移詠別人別物者為原則,嚴格言之,詠「狗」者不能移到「犬」,詠「冠」者不能移到「帽」。
七、鐘典
古人名句,多用常語而不用典,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語雖淺近,意則深長,詩鐘亦何獨不然,不得已而用典,既忌過僻,而點題亦極嚴格,詠「履」不能引用「鞋」典,詠「眼」不能引用「目」典,以原典有履字眼字者為合格,如「象、扇」分詠,引用焚身典,多有以牙代齒者,殊為不妥,蓋原典是「齒」而非「牙」也。
鐘貴典麗堂皇,引用僻典固不宜,即粺官野史之章回小說,亦須避用為宜。
八、鐘句
詩鐘常因限於題字及題字之位置,而造句煞費苦心。總之,以字字不落空,字字不能移易為佳製。例如「兩空」六唱「不住猿聲啼兩岸;但聞人語響空山。」字字出自唐詩,字字不能移易,可稱閩派中之佳製。基此理由,若能分集古人詩句,或古人詩意,且對仗工整,而切合題意者,較之自造,尤勝一籌。
造句之技術,尤貴奇峰突出,例如「紅豆啄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若易以「鸚鵡啄殘紅豆粒;鳳凰棲老碧梧枝。」則較平實無奇矣,當年杜老,亦何曾不推敲及此乎。
鐘句避用疊字,蓋僅僅十四字之小品,一字千金,不宜浪費半字,若以鐘眼而疊字,則更不可,如「元旦」四唱,倘用「元元」、「旦旦」之疊字,則為三唱乎?抑為四唱乎?
分詠事物之造句,常因兩事物之相距過遠,而難於落筆者,於此時須先覓對字,再就對字而構思,例如分詠「漢光武、燕」,先覓「赤幘」、「紫襟」等之對字。分詠「牧童、蛇」先覓「騎牛」、「吞象」等之對字,則自易落筆矣,惟追求對像,須下工夫,務使有鴛鴦交頸、鸞鳳和鳴之妙,不可有彩鳳隨鴉、鮮花插糞之嫌。
九、鍾對
詩鐘固重立意,並重對仗,有半字之差者,即非上乘。以虛對虛、實對實、地名對地名、姓名對姓名、顏色對顏色、朝代對朝代為工整。若字面亦能相對,如「放翁」對「茂叔」,「司馬」對「臥龍」更佳。
詩鐘雖為詩之一聯,然切忌流水對法,而對仗亦不宜假借,例如「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在詩則為名句,在鐘則嫌其以「翼」對「通」,以「春蠶」對「蠟炬」,不能合格。惟如前例,以「人語」對「猿聲」,兩字連用,借對一字者,則無不可。而雙用常語,如「天地」對「古今」,「春秋」對「江漢」,則更無不可。
詩鐘常有以字面相對而假借者,例如「重九」五唱,「昂藏願拜重瞳象;諂媚甯容九尾狐。」「象」與「狐」,字面相對而實不對,雖極巧妙,亦以少用為上。蓋「九尾狐」為一固定名詞,而「重瞳象」則否,難免對仗不稱之嫌。
此外,以一物對兩物者,謂之「三腳鐘」,例如「風雲」對「秋月」,「雨露」對「春煙」,「風雲」、「雨露」各為二物,而「秋月」、「春煙」各為一物,在律詩中尚嫌不稱,何況詩鐘。
出比、對比,須湊合天然,銖兩悉稱,若一比堂皇,一比纖巧,一比如天,一比如井,彼此失衡,謂之「跛腳鐘」。作者最易犯此通病,故往往一比自然,一比則生硬;一比如香象渡河,一比則如黠鼠偷油;一比嚇煞夫人,一比則跪在?下。初抱「句不驚人死不休」之奢望,卒之反有「滿城風雨近重陽」之歎,若能先從平易處著筆,則可減少此種困難也。
出比用典,則對比亦須用典,而典故時代,不宜相距過遠,如以三代典故屬對三代典故固佳,即屬對秦漢典故亦可,若兩時代相距過遠,或引用典故之內容,彼此失衡,均為小疵。蓋以吳道子之鐘馗與潘雅聲之美人,並懸於書室中,終覺不稱也。
十、鐘律
詩律要細,鐘亦何獨不然,古人律詩,求其最合詩鐘之條件者,惟少陵耳。如: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塚臥麒麟」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波飄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諸聯若置之於鐘中,稱之為「鐘聖」,誰曰不宜。而「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一聯之渾雄莊麗,尤可作為首選之標準也。
十一、鐘聲
香港鐘聲多,而臺灣更多,真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之感,顧名思義,詩鐘之聲調,須和諧而響亮,始足發人深省,因之平仄不可失調,第一字可不論,第三第五字則必論,出比第三字可不論,對比第三平字則必論,例如「珠簾暮捲西山雨;畫棟朝飛南浦雲」、「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在詩固稱名句,在鐘則嫌數字拗韻,而「南」字失調也。至若對比第三字,應平而用仄,在古人七律詩中,尚不多見,況於鐘乎。
十二、鐘評
評選詩鐘,為一難事,見仁見智,各有不同,惟古人名句,傳誦至今,猶眾囗同聲,蓋文藝自有其客觀之優點,絕非成見或感情所能左右也。嘗讀唐司空圖所列《詩品》二十四種,見地極高,可作詩鐘評選之標準,即:
雄渾第一、?淡第二、沉著第三、高古第四、纖穠第五、典雅第六、洗煉第七、勁健第八、綺麗第九、自然第十、含蓄第十一、豪放第十二、精神第十三、縝密第十四、疏野第十五、清奇第十六、委曲第十七、實境第十八、悲慨第十九、形容第二十、超詣第二十一、飄逸第二十二、曠達第二十三、流動第二十四。捐除成見,破除情面,執此尺以量之,可無遺恨矣。
十三、結論
上述數端,不過舉其大概,就詩言詩,固近於苛,就鐘言鐘,則未為過嚴,蓋詩鐘為另一體製,自有其獨特風格也。
詩鐘舊物也,余之閒話,亦廢話也。然「細嚼梅花讀漢書」別覺一番滋味,明知其廢,話之何妨。

【鐘格第二】
概說
詩鐘格式,可分:合詠格、分詠格、籠紗格、嵌字格四類。
而嵌字格又分:鳳頂、燕頷、鳶肩、蜂腰、鶴膝、鳧脛、雁足、魁斗、蟬聯、轆轤、比翼、湯網、雲泥、鼎峙、晦明、碎錦、雙鉤、四皓、五姐、六逸、七賢、八龍、九老等格,分述於左。
一、合詠格
即將題意,表現於鐘聯中,以不犯題字為原則。亦有例外者,並得隨意加以某種限制,例如:
「花落知多少」:合詠,不犯題字
繡壞料添紅一片;錦茵應減綠三分(?鷗)、
淒涼牆外飄難數;狼藉階前掃幾回(天翼)。
「冒雨登高臺敲詩鍾」:合詠,可犯題字
登臺不避單衣溼;限格惟求兩句工(水心)。
「硯」:合詠,禁用「紙筆墨池石水花磨端歙」十字
一夜案頭梅欲入;十年窗下鐵為穿(毅成)。
「李白」:合詠,限用「毛」字
天姥夢遊腰腳健;夜郎流放鬢毛蒼(?鷗)。
二、分詠格
即分詠事物也,以不犯題字為合格,例如:
「岳飛、虎」:分詠
畫爾不成翻類犬;字之曰舉並稱鵬(君左)。
「筆、郵票」:分詠
萬國花封元首相;五雲草判黑頭公(逸塵)。
三、籠紗格
即將題字暗藏於鐘聯中,隱約如見,呼之欲出,例如:
「左、易」:籠紗格
牙因知味承恩幸;思未能言擅賦才(?鷗)。
四、鳳頂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於每句之第一字,所謂「一唱」也,例如:
「人、鳥」:一唱
人憑赤血羸猶健;鳥到青雲倦亦飛(藹士)、
人世難逢如意事;鳥兒常作不平聲(鴻宗)。
五、燕頷格
即將兩題字分崁於每句之第二字,所謂二唱也,例如:
「醉、吟」:二唱
臣醉酒能傾一石;客吟詩已載三車(逸塵)、
薄醉論人多妙語;狂吟驚世少知音(毅成)。
六、鳶肩裕
即將兩題字分嵌於每句之第三字,所謂三唱也。例如:
「紅、豆」:三唱
燈光豆灺勞人草;樓影紅飛思婦花(元英)、
榆塞紅旂傅大捷;蕪亭豆粥話中興(逸塵)。
七、蜂腰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於每句之第四字,所謂四唱也,例如:
「元、旦」:四唱
千軍待旦傳刁斗;萬國朝元拜冕旒(鏡微)
象著乾元參易理;雞鳴戒旦播詩箴(鼎文)
請君待旦戈為枕;看我掄元筆有花(似庵)
蘭閨待旦燒紅燭;棘院掄元走紫毫(潘哲)
梅歐雙旦開芳閣;昌棨三元殿策科(逸塵)
士有愷元才並世;女如施旦貌傾城(南史)
天將昧旦鄰猶笛;節正中元客自杯(蘅圃)
關心戒旦遲雞唱;得意掄元疾馬啼(劍篁)
脫穎奪元輝虎榜;枕戈待旦渡鯤溟(樾蓀)
燈影上元慚老眼;鐘聲平旦勵清心(沅辰)
名遂掄元徵救蟻;心堅戒旦警聞雞(元?)
三榜同元朝鳳闕;一戈侍旦取龍城(思甯)
八、鶴膝裕
即將兩題字分嵌於每句之第五字,所謂五唱也。例如:
「重、九」:五唱
要為捲土重來計;誰讚勤王九合功(似庵)
戰血寒凝重鎧紫;游塵暖颺九衢紅(靄麓)
金門恩賜重裀坐;玉殿威宣九服來(莘農)
翦虎豫懸重五節;灼龜離照九三爻(鏡微)
昆陽雷雨重興漢;霸國衣冠九會齊(逸塵)
拔山莫解重圍阨;問水終虧九合功(壽泉)
沙鷗天地重溟闊;鐵馬風霜九塞多(漁叔)
政虐人皆重足立;道孤吾欲九夷居(武公)
來王曾乞重文譯;竊國甯容九鼎移(遵魯)
感君大德重生後;表我精忠九死餘(世雄)
萬里歸來重聚首;一朝別去九迴腸(紹文)
此日三生重會面;當年一別九迴腸(仲文)
旌旗日月重光色;斧鉞江山九伐聲(元英)
層巒雲歛重霄淨;平野風高九塞寒(子丹)
微官自笑重臺拙;大盜虛疑九鼎輕(道瞻)
隔世有緣重晤面;深情無語九迴腸(黃衫)
御街巧遇重圓鏡;仙?初成九轉丹(石軍)
秦皇夢斷重關月;漢使魂歸九塞煙(史劍)
九、鳧脛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於每句之第六字,所謂六唱也。例如
「意、飛」:六唱
斜陽六伐鴉飛亂;明月孤山鶴意癡(逸塵)
自有靈源滋意蕊;久無香澤沐飛蓬(劍篁)
文帝早知蘇意勇;孝宗能表岳飛忠(鏡微)
龍城烽急思飛將;鳳閣春深困意孃(靄麓)
何如關羽張飛猛;正要漸離宋意歌(似庵)
攬轡懸崖回意馬;彎弓大漠射飛狐(鹿笙)
詞賦豈因楊意顯;功名要與岳飛爭(漁叔)
殘春一段鶯飛悄;短夢三更蝶意酣(武公)
細草雨餘隨意綠;殘花風定尚飛紅(壽泉)
馬有驕蹄矜意氣;人無健翮試飛翔(禹勤)
花底春濃鶯意嬾;枝頭風定蝶飛閑(元英)
淨域緣慳馳意馬;鄉關信杳怨飛鴻(道瞻)
楊柳春閨人意懶;蒹葭秋水雁飛遙(仲文)
僨事每因爭意氣;立功原不計飛騰(紹文)
應知弱水難飛渡;常為空山著意看(子丹)
欲問酬君情意日;須知是我奮飛時(君嗇)
靜室慎思防意馬;遠天流盼送飛鴻(黃衫)
瑤瑟玉蕭無意緒;祥麟威鳳看飛滕(遵魯)
搦管才高馳意匠;寓書情切遣飛奴(元?)
廢院草生隨意綠;閒庭花落亂飛紅(繼永)
天外孤鴻傳意遠;風前六鷁退飛遲(惠叔)
佛國何時無意樹;春城到處有飛花(思甯)
三秋絕塞孤飛雁;二月春風得意花(石軍)
十、雁足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於每句之第七字,所謂七唱也。例如:
「鶴、梅」:七唱
隱現雲端千歲鶴;橫斜竹外一枝梅(藹士)
城郭已非空化鶴;湖山雖好莫尋梅(水心)
十一、魁斗格
即將兩題字任意分嵌於第一字及第十四字。例如:
「黃、花」:魁斗格
花門積雪千山白;大漠飛沙一月黃(世雄)
花竹相攲迷紫翠;稻梁不濟誤青黃(禹勤)
黃酥日影初移樹;紅擁波光早映花(武公)
黃泥爐畔人呼酒;白堊牆邊犬吠花(紹文)
花下共君浮大白;泉邊待我瀹團黃(似庵)
黃鸝對坐鳴煙柳;白鷺群飛逐浪花(鏡微)
黃絹新描詩裏畫;彩毫曾吐夢中花(仲文)
花霧一窗詩夢綠;桐雲滿盞酒痕黃(靄麓)
黃封樵徑秋凋葉;紅逐漁舟水落花(繼永)
黃壚夢遠愁聞笛;青瑣官閒喜看花(君武)
黃誇籬菊經霜蕊;紅吐山茶帶雨花(子丹)
黃眉舊日工描黛;白髮當年憶看花(惠叔)
黃耳無端傳遠信;白頭有意惜名花(博悟)
黃臺瓜摘甯餘蔓;赤岸楓迴絕勝花(莘農)
黃臘新箋摹晉帖;紅泥小甕供唐花(漁叔)
花容猶想?雙暈;菜色誰憐面半黃(俠盧)
黃鸝巧囀臨波柳;紫燕爭啣墮地花(冰如)
黃爐客過思行酒;紫陌人歸喜看花(鹿笙)
黃閣朝回初視草;紅樓粧罷更簪花(壽泉)
黃昏古渡催桃葉;紅雨春江賣杏花(君嗇)
黃閣頻紆清廟策;青樓猶唱後庭花(鴻宗)
黃葉經霜猶戀樹;碧桃含露欲開花(黃衫)
黃末勻時攀弱柳;紅將豔處折新花(賜湖)
「春、聯」:魁斗格
春融鳳尾金蕉展;雷坼龍鱗玉筍聯(遵魯)
春色正宜花掩映;秋心常被酒牽聯(武公)
聯轂碾殘千里雪;歸途吟過萬山春(似庵)
春水綠波江賦句;秋山紅樹杜詩聯(蘅圃)
春社雞豚扶杖集;早朝鵷鷺序班聯(劍篁)
春深湘水魚書斷;雪滿天山雁字聯(玉松)
春江就隱鷗盟踐;曉陞隨參鷺序聯(元?)
聯袂庭前迎素月;銜杯花下醉芳春(經邦)
聯師戡亂千秋業;復國騰歡四海春(靜山)
聯袂當年懷舊雨;銜杯此日祝新春(夢蕉)
聯吟酣每亡殘夜;索醉狂猶趁好春(沅辰)
聯臂歌場歡徹曉;凝神繡閣悄懷春(南史)
十二、蟬聯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於第七字及第八宇。例如:
「蟬、唱」:蟬聯格
花落後庭商女唱;蟬鳴西陸楚囚吟(毅成)。
「阮、熊」:蟬聯格
清談誤晉哀諸阮;熊夢興周美一姜(君左)。
十三、轆轤格
即將兩題字分嵌於第一字及第九字;或第三字及第九字,以此類推。例如:
「蓮、露」:轆轤格
乍垂蓮瓣移香步;微露瓠犀發妙香(水心)
蓮生微步凌波去;柳露新眉帶月看(淑珍)
十四、比翼格
即將兩題字任意對嵌於鐘聯中,等於一唱至七唱。例如:
「散、書」:比翼格
杜房並駕中書省;金宋相持大散關(天翼)
援琴東市嵇中散;曳履南宮鄭尚書(水心)
青桐絕響嵇中省;紅杏佳名宋尚書(?鷗)
十五、湯網格
即將三個題字,任意分嵌於兩句之首末,而成網開一面之局。例如:
「天、安、雲」:湯網格
天末樓台橫北固;雲中城闕望西安(水心)
十六、雲泥格
即將題字分嵌於兩句中,但不得相對。例如:
「雲、泥」:雲泥格
青雲直上鵬程路;華屋偏多燕壘泥(藹士)
「重、九」:雲泥格
十年有約歸重耳;九合稱雄敗易牙(鳳坡)
十七、晦明格
即一句明點題字,一句暗寫題字。例如:
「紅、豆」:晦明格
雙腫如豆譏文士;一口含櫻畫美人(遵魯)
雲霞出海扶桑曉;風露橫江扁豆秋(似庵)
紅藕灣深雙槳可;黃茅店小一燈如(劍篁)
豆蔻稍頭春一握;石榴裙下月雙鉤(鏡微)
但願紅顏終不老;須知此物最相思(賜湖)
元都觀裹桃千樹;無咎村前豆十區(靄麓)
十八、鼎峙格
即將三個題字分嵌於第一字、第七字、第十一字;或分嵌於第四字、第八字、第十四字,而成鼎峙之格。例如:
「天中節」:鼎峙格
窮陰殺節霜鋪地;中夜清寒月滿天(天翼)。
十九、碎錦格
亦稱「鴻爪格」,即將題字,分崁於鐘聯中,不得相連。例如:
「張、陳」:碎錦格
滿几陳編三寸燭;半肩行李一張琴(藹士)。
「中、安、台」:碎錦格
中興定可安盤石;大隱甯容入釣台(?鷗)。
「黃、葉、滿、秋、山」:碎錦格
滿園黑葉禺山夏;上市黃花歇浦秋(均默)、
滿槎秋水黃姑渡;落葉空山白帝城(鴻宗)。
二十、雙鉤格
即將四個題字,對嵌於鐘聯中。例如:
「南、北、高、麗」:雙鉤格
麗水逆流環隴北;高郵名縣著淮南(鳳坡)
北憶長安三月麗;南登衡岳九秋高(毅成)
二十一、四皓格
碎錦格之一種,題字不得相連。例如:
「海角鐘聲」
海城畫角嚴兵衛;山閣詩鐘集友聲、
聲傳戍角嘶邊馬;寒動梵鐘起海鷗。
二十二、五雜俎
碎錦格之一種,題字不得相連。例如:
「清泉石上流」
溪邊瘦石多清籟;岩上飛泉少濁流、
上巳流觴傳曲水;清明澗石湧新泉。
二十三、六逸格
碎錦格之一種,惟題字可以相連。例如:
「杏花春雨江南」:得連二字。
雨後尋春桃葉渡;江南沽酒杏花村。
二十四、七賢格
碎錦格之一種,題字可以相連。例如:
「髮無可白方為老」:得連二字。
無眠可到東方白;有髮都為老境蒼。
二十五、八龍格
碎錦格之一種,題字可以相連。例如:
「月明華屋畫橋碧陰」:得連三字。
小橋畫舫搖明月;華屋芳林度碧陰。
二十六、九老格
碎錦格之一種,題字可以相連。例如:
「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得連四字。
水流孤塞千聲雁;村繞寒林萬點鴉。
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2:26 | 只看该作者
一、什么是诗钟

诗钟,又名折枝诗,兴起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诗钟两字取“击钵催诗”之意。是文人的一种寓锻炼敏捷才思于竞争(比赛)的一种游戏。游戏中,不限人数,但限时限字。通常有人出题,有人记录。出题后用一根线系好香钱,承以铜盘。寸香燃尽后断线,落钱入盘,铿锵作响,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嵌字格”和“分咏格”并列为诗钟的两大体。

二、写作诗钟的要求

诗钟在形成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一定的规矩和准绳。犹如律诗一样,诗钟也有自身的“规格”,而且是极为严格的。

1、句式单一: 诗钟因最早是从对联之七言律句中脱胎出来,承此传袭,诗钟一般只限于7言。每联诗钟仅十四个字,不得增减。

2、对仗工稳:诗钟的对仗讲究属对匀整,浑然天成。忌同音相犯、同义异字、动静无别、虚实难称等毛病。诗钟要求对仗工稳,不仅仅是从字词层次的狭义对仗要求,也是从句意境界的广义对仗层次来要求的。狭义对仗首先要求字词工整成对。例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前六字工稳成对,但是最后“翼”、“通”两字却是不成工对,因此全联不能作为合格之诗钟分咏。狭义对仗还要求字词实际意义对应整齐,不能出现以一物对两物者,之“三脚钟”。例如“风云”对“秋月”。诗钟分咏上下联吟各写各主题,各有各的独立意境和概念。但又要求情事相类、文字完整,彼此配合,上下照应。

3、平仄和谐:诗钟的平仄必须严格合律,不允许以拗句的形式出现。诗钟平仄的正格,实际上只有两种:平起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4、用字讲究:诗钟分咏用字非常严格,一不能用题目之字,二不能重字、叠字;以字字不落空,字字不能移易为佳制。

5、扣题严格

(1)除非是镶嵌格,诗钟不可犯题面字,即句中不可出现题目的字词,这点分咏和合咏是一样的。例如分咏“月老”、“丘比特”。则钟句须避用“月、老、丘、比、特”五字。

(2)顾忌转咏到题面之同义或近义字词上去。例如,咏“狗”者不能移“犬”,“冠”者不能移到“帽”。

(3)忌以代替字明点题意。例如“象、扇”分咏。如用“大兽”、“交趾兽”、“挥羽”、“羽毛”、“一羽”、“裁纨”等字,即将原为中心题目的字词作为手段和语言载体来使用,就容易将目的变成手段,进而失去题意。例如“争钦挥羽运奇谋”、“指挥一羽定三分”则因将羽扇作为载体手段而转咏卧龙,非咏扇了。

(4)题目字眼不能点明使用,但却常以旁敲侧击影射之,此法多借用其他适合成对的字词来作为转换平台,扣应字眼,以方便落笔。例如分咏“汉光武、燕”,先觅“赤帻”、“紫襟”等作为转换平台。分咏“牧童、蛇”先觅“骑牛”、“吞象”等来旁敲侧击。此字眼转化扣应之法,必须从广义对仗上把握工稳,务使有鸳鸯交颈、鸾凤和鸣之妙,不可有彩凤随鸦、鲜花插粪之嫌。

6、立意新奇: 诗钟篇幅短小,应该尽量追求新颖诗意,争取出奇制胜,切不可俗而无格,味同嚼蜡。所谓正宗之诗钟,须有诗之声调风格,置之于诗中,则为名诗,置之于钟中,则为名钟。此外,诗钟造句亦贵奇峰突出。

7、对法讲究: 诗钟虽为诗之一联,然切忌流水对法,而对仗亦不宜假借,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诗则为名句,在诗钟来看,则嫌其以“春蚕”对“蜡炬”,不能合格。惟以“人语”对“猿声”,这样的两字连用,借对一字者,则无不可。而双用常语,如“天地”对“古今”,“春秋”对“江汉”,则更无不可。

8、用典均衡:诗钟用典常见,尤以粤派钟社为盛,故诗钟用典,几成惯法。出句用典,则对句亦须用典,而典故的使用,也应该遵循广义对仗的原则,宜近不宜远,宜和不宜同。如以三代典故属对三代典故固佳,即属对秦汉典故亦可,若两时代相距过远,风格不和,彼此失衡,均为小疵。盖以吴道子之钟馗与潘雅声之美人,并悬于书室中,终觉不称也。
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1:48 | 只看该作者
营口楹联学会诗钟现场创作录



营口楹联学会7月6日旬聚诗钟现场创作录

回崇孝主持当日活动,

1,风/月   一唱,   限时十分钟

风光无限中华美

月色含情社稷新

            吴蕴楼

风声入耳诗书韵

月色怡人笔墨情

            郑恩信

风吹东海腾狂浪

月照长亭叙旧情

            王恩良

风拂绿柳春城美

月照青山秋夜明   (新)

            周克非

风中傲骨堪如竹

月下清诗最似梅

            潘家宝

风吹塘柳蛙声远

月上梅梢禅寺清

            回崇孝



2。嵌名,书/礼   二唱

诗书启智勤铺路

义礼修身俭养德 (新)

              郑恩信

诗书常读增才智

义礼久昭醒后人

              周克非

经书喻世使人哲

诗离传家育子贤

            吴蕴楼

知书善赋文章妙

达礼修仁事业兴

            回崇孝
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0:24 | 只看该作者
门外再谈诗钟
  都烨  
  不曾想,一篇谈诗钟的文章惹来很多文友的问讯,命我将前文未能谈清说透的东西再详说一下。好比打把式卖艺的,我那个罗圈揖已经抱拳作过了。对于“诗钟”,我是个门外汉,接触文献有限,所以谈起来挂一漏万也是在所难免,现在文友相催,只好硬着头皮再续一文,权称“门外再谈诗钟”。

  诗钟起源于清初,脱胎于律诗和对联。开始时称为“改诗”,亦有称“羊角对”、“雕玉双联”、“嵌字偶句”、“分曹偶句”、“折枝”、“百衲琴”、“诗畸”、“战诗”等等,以“诗钟”之名最为盛行,后为全国各地钟友所认可。

  诗钟的钟格与七言律句的一些联格是相同的。用两个字分别嵌于上下句的第一到第七字,分别称为“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福建人则以“一唱”至“七唱”来对应称呼,比较明快。

  为什么说诗钟脱胎于律句和对联呢?这是因为诗钟的平仄依从于律句中需要对仗句式的平仄,又因为诗钟全是七字句,和五律五绝以及其它的词调曲谱不相干。再者,对联这种形式大约是汉文字里独有的,上下两联。古时的塾师启蒙学生作对子,有出上联求下联的,也有给下联求上联的,还有限字限韵的,是锻炼遣词造句的基本功。七个字多一个少一个不算数,上下联多一句少一句也不成式。所以说诗钟脱胎于律句和对联。

  那么,为什么诗钟又不能和律句、对联划等号呢?律诗八句、诗钟仅两句,诗钟的平仄较律诗还要严格,没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说。那么,是不是和七字的对联一样呢?也不一样。对对子可不限时间,诗钟是限时的。不但限时,而且限字,限位置。比如“士·何”(六唱)这就是钟题,你创作时,必须把“士”和“何”这两个字嵌入到上下两句的第六字的位置。翼牟作“疆冶墓传三士烈,点求山仰二何高”。这里所用法度很严,含有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还有一种说法,讲诗钟与谜语有点瓜葛。这也是不确切的。只能说,诗钟里的分咏、合咏类似于谜语,但它绝对不是谜语。谜语是出谜面让你去猜谜底,当然,秋千啦,卷帘啦也有很多谜格。诗钟则是先给谜底,让你依平仄合七言创作谜面。比如“云·雨”(分咏),北京王建中创作“明珠串串从天降,雾气团团拔地升”。上写雨,下写云,对仗工稳,平仄相对而谐。湖北龙文创作“浮天弄影轻如絮,落地无声润似酥”。上句咏云,下句咏雨,亦很贴切工巧。

  前面提到的钟格,嵌字一唱到七唱是诗钟的正格。其它还有把两字错开嵌在上下联中,或者嵌入更多的字,随字数不同和嵌的位置不同,计有蝉联、魁斗、鼎峙、鸿爪、碎锦等近10种,这些称为诗钟的别格。比如钟题“杏花村”(鼎峙格),白福臻作“庭前文杏枝堆锦,村外丹枫叶作花”(上句用“杏”,下用“村花”)。张翼公作“花寻瀛岛探金杏,酒醉山村梦玉梅”(上句用“花杏”,下句用“村”)。再如钟题“同舟”(魁斗格),陈群英作“同游胜地忘归梓,再访名山拟买舟”(上用“同”,下用“舟”)。陈友德作“舟能载德天行健,路不遗贤世大同”(上嵌“舟”下嵌“同”)。

  诗钟,因了它的小巧和文字上的竞技性为文人雅士所热爱。虎门销烟的清爱国名将林则徐雅爱诗钟。如“窗·夜”(一唱),林作“窗虚权借月栖榻,夜静猛闻风打门”。遭贬新疆以后,福建老乡邱镜泉去看他,林则徐拈到“然起”(二唱),遂作“偶然风雨警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借诗钟表明了他的抱负。两广总督张之洞,同治七年状元、驻德公使,娶了赛金花的洪钧等人都有诗钟作品传世。著名作家郁达夫、张恨水也有诗钟作品,郁1936年在福建参加诗钟活动,以“有·无”(二唱)作“岂有文章警海内,断无富贵迫人来”。这是集杜甫和龚自珍的句子,大受称赞。张恨水写了民国初年北京的诗钟活动。“香·流”(三唱),作“柴门流水依然在,渥壁香车不再逢”。亦为人称道。

  袁世凯的公子袁克文拜师时,也有一则诗钟佳话。

  袁世凯一次在妓院看到一幅藏头嵌名联,是写给一位叫来喜的妓女的。联曰“来是空言,且借酒杯浇块垒;喜而不寐,坐看明月照婵娟”。一问,知是名士方地山写的,袁世凯于是请他作儿子克文的老师。袁克文生于光绪十六年七月十六汉城,生母是朝鲜人,姓金。克文当时11岁,异常聪明。看老师不比其他的老塾师,有几分不服气,用线系了一枚古钱,燃香悬于一铜盆上。他的老师方尔谦(地山)懂得克文在以诗钟形式考校他的学问,欣然应对。克文出联“少之时不亦乐乎”,方地山一惊,听出是集古句,沉思后对出“卿以下何足算也”。也是古句。此时,钱落铜盆,响声未绝,克文双膝跪倒。后来,袁克文和他这位老师成了儿女亲家。

  1996年,中国楹联学会华夏诗钟社宣告成立。北京、辽宁、福建等地均有诗钟活动,网上也可以查到有关诗钟的信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7:20 , Processed in 0.1062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