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母亲夜话/谢莲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3 15:4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母亲夜话谢莲秀
呼啸的朔风旋着身子,夹杂着冰冷的米头雪,撞得四下里噼啪作响。尽管家家户户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刺骨的风还是拧成绳索寻着缝隙扑钻进来。夜,黑得像泼了墨汁。几声高高低低的犬吠,预示着屋外尚有人走动;远近鞭炮噼噼啪啪的碎响,氤氲着新年的气息,又像村庄即兴的低吟浅唱。
米头雪,床上歇,米头胖,床上藏噢……母亲掀开被窝,脱口而出。
这熟稔的顺口溜,让我忆起儿时母亲教我们的童谣,怎么唱也唱不完似的,童年的印象中,母亲的脑海里仿佛有个神奇的宝囊,总有取之不尽的歌谣。
姆妈,慢滴,慢滴……我一骨碌爬起身,悉悉索索地找起了纸和笔,央母亲打开记忆的宝盒,哼唱她年轻时最拿手的童谣----
   月光光,秀才郎;骑木马,下书堂;书堂空,好栽葱;葱发芽,好泡茶;茶花开,李花红,杀只鸡公做两笼;滴(这)笼好,嘎(那)笼好,留到明年归(娶)大嫂……
里屋传来母亲清亮悠长的声音,隔着一扇木壁,如高山清曲,流淌在我笔尖,篾火笼烘得被窝暖酥酥的,真有点飘飘欲仙了。
记得儿时,也是如此,每到冬天,劳累了一年的父母也更有了闲情理会我们。一到晚上,我们四姐弟窝到一床,被窝里两个火笼,暖烘烘的,听母亲给我们讲古、念童谣、猜谜语,开启混沌的荒原。偶尔,在月光如练的晚上,屋顶的光瓦洒下一片朦胧的银辉,母亲兴致一高,也会禁不住领着我们欢唱起来。父亲一般不言语,偶尔嘿嘿附和几声。老家的土木屋里,家家只隔一扇木壁,不但鸡犬相闻,甚至声息相通。隔壁表姑家的长金、国珠姐弟听到我们这边欢笑不断,便笃笃地敲打木壁,问我们笑什么,快说与他们听,我们便拿腔捏调地手作喇叭状向隔壁哼哈着,说一句,藏一句。国珠他们实在经不起诱惑,后来竟然悄悄地将木壁戳开了一个眼,以便更真切地与我们同乐。
我惊讶母亲的记忆力,让儿时的美好时光冲开岁月的尘埃,像晨风中的牧笛一样嘹亮响起
——
大月光,细月光,两条狗子扒砻糠,扒到一卡姜,拿得婆,婆在灶背炒田螺,拿得公,公在后背透烟囱,拿得叔,叔在后梁山上斫黄竹,黄竹尾上一条蛇,吓得叔叔眼嘎嘎……

莲哎,你冷么?
不哩。
你记这个做哪样用呢?
这东西宝贝着哩,喜欢呗,记下,就跑不掉了。
真是太细佬(小孩)样,还记这样的东西。
母亲匀了下气,清了清嗓子,又吟唱起来,行云流水一般——
正月放牛正上工噢,切碗猪肉满东东,东家喊厓(我)夹来食,瘟眼瘟睹也难当噢;
二月放牛雨涟涟,黄茎杂尾砍下田,东家话柴把细哟,抽烟杂柴正抽烟
三月放牛正犁田,牵条牛子犁面前,东家叫我打三扫(荆条),打死牛仔赚工钱
四月放牛正栽禾噢,挑担秧苗拦路坐,东家骂拦路狗,腰驼背痛不奈何噢;
五月放牛正裹粽噢,糯米裹粽喷喷香,上介叔婆表一对,下介细婆表一双噢;
六月放牛正耕田,扛张禾耙脑向前,圹头圹尾耘那起(开始耘起),耘到当中喊连天
七月放牛正做粸(米馃)哟,东家喊洗簸箕,洗完簸箕来食,勺(打)一巴掌门外企(立)哟;
八月放牛桂花香噢,拕把镰刀斫柴忙,东家喊先割草,割得草来天又光噢;
九月养牛正割禾噢,一头茶壶挺头箩,食掉几多馊茶饭,割掉几多烂泥禾噢;
十月放牛……
十一月放牛雪飞飞哟,放牛伢仔雪上立,别人喊炙炭火,放牛伢子泪滴滴哟;
十二月放牛正完工噢,抓起算盘算工钱,东家想喊减算滴哟,人人也是汗珠钱。
哎呀,十月放牛怎么想不起来了哩,我以前可是滚瓜烂熟的。长工放牛歌唱完,母亲似乎还沉浸在主人公放牛伢仔的悲惨身世中,顿了顿,待回过神来,才惊讶地轻轻地叫了一声,似乎手里握着的珍珠掉了一颗。
你先空着,等后我细细冥(想)一下。里屋一下子静了,母亲似乎在牵动所有的思绪,努力地在搜寻这个句子。
那就先不想了吧,怕母亲过于费力想伤神。刚才念唱的时候,听母亲被卡住了,就提示她越过去。
我冥得起来的。要不,你先补一句过去?呵,呵,毕竟年载久了,冥不齐整了。做事一向严密的母亲似乎有点遗憾落了这一句,似乎又很自信能再想起来。
夜更冷了,窗外的米头雪稀稀沙沙地扑向窗玻璃,似乎在恣意喧泄着无边的寒冷。想起儿时读书时也最害怕这样的天气,因为次日早起上学,可就遭殃了,滑溜溜地迈不开步,摔在地上,沾糖丸似的滚着圈,滑稽而又令人发怵。儿时,我们一直不得其解,天空怎么会有两种雪呢?
姆妈,你说这米头雪像什么呢?
母亲的声音嘎然止。咋啦?
没咋。你说像什么嘛,像盐,还是沙子?
像糖,像矶沙糖(白砂糖)。母亲不假思索。
为甚呢?
矶沙糖润湿了,才能那样烫烫光哩。
我吃吃地笑了,为母亲比喻的机敏与形象。可不是,盐一湿水就没了,而沙子呢,太粗了,不足以形容米头雪的细腻与晶莹。忆起当年谢道蕴的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其兄的“撒盐空中差可拟”成为千年笑谈,而“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诗坛佳话。母亲却把米头雪比作白砂糖,胜为绝妙,这是源自生活的经典。
姆妈,你真能干,比喻得真好。
哪能哩,真是太细佬样,这样的也话好。
我又埋头记着,被窝里暖融融的火笼降了些热力,温和了些。
莲哎,你想歇了么?想歇就歇吧,明天再记。听到屋外声息轻了,母亲又以为我想睡了。
没哩,明天要回哩。
长年迢迢在外,住一夜就要回?有那么紧?
嗯,初七要返广东,城里都还没去拜一家的年呢。
阿弥陀佛,你每次都走马样。
姆妈,你快说吧,我多记些。
哎,好——
砻谷,嘘嗦,碓米,下锅,煮粥,大人食一碗,细人捋锅铲,捋一箩,送外婆,捋一桶,送外公,捋一担,送外甥;
缺牙齿,扒猪屎,扒一箩,送外婆,扒一桶,送外公,扒一升,自己蒸,蒸到半夜,爬起看下,蒸到天光,拿起碗就装......
姆妈,我比食了鸡汤还甜呢。我带去广东,写出来给大家看,肯定笑得不得了。
呵,这样的也能写文章?真是太细佬样。那句十月放牛记不得了样式办(怎么办)咧?到时我再冥冥,冥到你再打电话转来记。
呵,好的,姆妈,你就不用特意再想那句了。里屋父亲的鼾声响起,夜已深,被窝里的火笼也已偃旗息鼓,我恋恋不舍地用脚翘起它,挪到床下。母亲声音也迷糊起来,带着倦意,却不愿睡去,嘱我快些记——这些“小儿科”有用的话、明天还要下城的话。
我极力支起纸风车似地耷拉下来的眼皮,捉住笔,画着自己也看不清的弧线,蚯蚓屎一样地蜿蜒着——
一罗穷,二罗富,三罗牵猎牯,四罗蒸酒卖豆腐,五罗五个骑马赴墟,六罗打死人,七罗做证明,八罗牵下院(县城之意),九罗绳锁链,十罗十足盎子焖肉;
米谷豆子,半角一升,两桶三斗,四箩五担,六条七寸,八寸九尺,乌黄花罗,赤壳绿豆,酒饭油盐,碗盘筷子,酒瓶茶壶,生意买卖,鸡蛋鸭卵……
里屋的声音已然低下去,如从后山的竹林传来。不一会,此起彼伏地响了均匀交错的鼻息与鼾声。外屋的我也跌入了童年的梦境,咯咯笑着,追逐着母亲那轻盈的身影,一把捉住那那温暖的火笼,仰起脸,聆听母亲清泉般流淌的美妙音符。
屋外,米头雪依然稀稀沙沙地下着,无边无际……
                         (注:文中的童谣均为客家童谣)
2010年正月初三于岩岭大秀与母亲叙至深夜
3月8日完稿于东莞可园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3:08 , Processed in 0.1241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