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作家书画作品展在汉开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5 14:2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作家书画作品展在汉开展时间: 2009-12-16  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
嘉宾为开展仪式剪彩。
    新华网湖北频道12月16日电 12月16日,湖北作家书画作品展开展仪式在湖北省艺术馆隆重举行。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湖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李佑才、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肖菊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省政协原副主席杨斌庆、著名画家周韶华、省作协主席方方等出席并为仪式剪彩。此次展览由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艺术馆联合举办,约100余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湖北作家书画作品展是湖北省作协今年“屈原文学节”活动的内容之一,旨在展示当代湖北作家诗、文、书、画创作,彰显作家独特的艺术风采,活跃和丰富湖北省文化生活,繁荣艺术创作。
    本次展览共展出70多幅作品,是湖北作家艺术创作的一次集中亮相。展出作品既有中国革命先驱董必武的墨宝,也有徐迟、碧野等文坛大家的书法,大部分是当代作家、艺术家的书画创作,特色鲜明,异彩纷呈。杨志军 摄
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运全致辞。
董必武书法作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41:4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办当代作家书札展 2009-02-12 作者:  来源:扬子晚报  

简介: 手札,如今被特指为文化名人留下的亲笔书写的书稿或者书信。文人写手札本来是一种生活常态,但今天却成了稀缺品,特别是已故名家手扎,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已经被归类到文物收藏的范畴。不久前在北京通 ...

      手札,如今被特指为文化名人留下的亲笔书写的书稿或者书信。文人写手札本来是一种生活常态,但今天却成了稀缺品,特别是已故名家手扎,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已经被归类到文物收藏的范畴。不久前在北京通州博物馆举办的“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上,来自北京、杭州、郑州、武汉等地的专家一致呼吁:作家们在电脑写作的同时,应重新拿起笔,写手札,使这一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化形态延续下去。
  名家文人手札弥足珍贵
  日前,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傅聪和傅敏将收藏近半个世纪的傅雷手札全部捐献给国家图书馆,一帧帧傅雷手札,全部用蝇头小楷书写,弥足珍贵。早在几年前,记者参加上海书展,组织方在走廊里也布置了海上老一辈文学大师的手札展,如鲁迅、沈尹默、茅盾、郁达夫、沈从文、巴金等,参观人数非常火爆。名家手札因具有研究与收藏的双重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日,在北京通州博物馆举办的“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上,黄永玉、莫言、荆歌、杨匡汉、刘长春、王家新、刘恒等人积极响应,在规定时间里提供了精美的手札作品。
  写一手古雅文字的难寻
  手札,亦称信札、书札、尺牍、书简、手简、尺翰等,唐之前存留下来的大多已被称作“帖”,是珍贵的书法精品,而明清以至近现代所保存下来的大量札类藏品,则被归入颇具历史文化感的古籍善本类目之中。研讨会上,策展人斯舜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了今天,缺少这一块是非常遗憾的。”作家、书法评论家张瑞田说,现在即便是文坛宿老、学界泰斗,能写一手古雅文字的屈指可数。国家图书馆专家李小文认为,由于现当代作家大多换笔改用电脑写作,光电革命使手写的文稿变成了“稀缺资源”。所以有人用“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来形容正在走向消亡的作家手稿,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部分作家响应令人欣慰
  如今的作家们还有兼顾文章和书法吗?策展人认为,“手札展”的成功举办,对于促进作家、学者加强文墨两方面的修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此次展览的作品并非都是精品,但它至少证明了当代一部分作家、学者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修养的匮乏,愿尽最大的可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斯舜威与另一位策展人张瑞田呼吁,当代作家、学者及有的人应该重新拿起笔,写手札、文稿。不然,面对前贤,我们还有什么能给子孙回溯今天的骄傲呢?他们有可能因为看不到这一时期的作家、学者们的手札、文稿感到遗憾。据介绍,以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这种形式重新追溯、链接传统文化,在我国尚属首次。本次“手札展”结束后,还将去其他城市巡展。
  章 闻 蔡 震

[table=98%,#cccccc][/table]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9:42 | 只看该作者
“文人画”里要有自己

    贾平凹是作家,却喜欢与书画界的人来往,并结交了好多书画家朋友。他坦言自己创作上相当多的启示不是来自文学概论一类的书上,而是得益于美术理论。他除了勤于写作之外,还乐意拜书画界的人为师写字画画。一经点拨,技艺日进,终成自家面目。同时,他又为书画家写了不少有关他们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是贾平凹与书画家之间友谊的见证,而且成为写人记事的好散文。

    贾平凹大量的书画收藏,是他为艺取法的一个很大资源。书画在无意间给他更大的收获。他说所谓的“文人画”起码画里要有自己,有趣味,更接近文人气质,看了会让人喜欢,“文人画”含的信息量很大,从画里能读出更多的东西。古人讲,文如其人,画如其人。那是文和画要达到一定程度了,文和画才表现他本人,在贾平凹看来,现在好多作家、画家,还没有达到人和文、画统一的程度,当然从他们的文和画中看不出作者是个什么人。其实,他在字画上下的功夫不多,别人整天临帖临摹,而他很少。后来他想,临帖临摹也不一定成功,可以在别的地方(像文学上等)借鉴好多东西,画的完全是他自己想画的画。

    链接: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我是农民》、《浮躁》、《废都》、《高兴》、《怀念狼》、《腊月·正月》、《满月》等。2008年,以长篇小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8:53 | 只看该作者
作家贾平凹"业余"状态谈书画(图)2009年02月20日   来源:陕西日报   杨小玲 实习生 邓晓璇 薛迪






贾平凹

    对于书画,贾平凹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看法,书画对于贾平凹是余事,写作才是他安身立命之本。恰恰是这种没有功利性的“业余”状态,使他的书画更为本真和鲜活。

    生命历程不一样,对字的理解就不一样

    身为作家,贾平凹写得一手好字,这与他不用电脑写小说有很大关系。贾平凹说,自己小时候就喜欢写大字,真正用毛笔写字,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训练写字时,并不怎么临帖,反而读字、看帖比较多,在哪看到好字,就会下意识在手上划。练字,要心追手记,不是刻意练。要刻意练最后就成人家的样子了。

    对汉字的理解,贾平凹强调汉字是倾向于实用的,艺术都是在实用中慢慢产生出的。首先要把字写得认识,这是最基本的。就像马长了四条腿,必须是跑的,在跑的过程中才产生矫健、优美、潇洒。书法是在实用的过程中产生美的。字都是组合的,大部分字都是上下、左右结构,想想怎么组合漂亮,然后加入你的审美趣味,再用毛笔写出来。而现在的书法绘画,给它去掉了实用这个本源,好多人纯粹临摹,只注重技巧,不理解这个字最基本的含义是什么,不理解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只想柳公权怎么写的,颜真卿怎么写的。但问题是你的气质和柳公权是不一样的,你根本没法学习人家对字的理解。

    生命历程、知识结构不一样,对字的理解就不一样。

    为个人而画画的太少

    在贾平凹看来,当代人画画:一个是为展览而画,一个是为市场而画,为个人而画画的太少。这是现在的风气。他看过很多的书法绘画展览,感觉在广州、北京、西安看过的大致都一样。一看都下功夫了,也很漂亮,但永远不知道你是谁,让人觉得没意思。你这样画,别人也这样画。大家都在学一种画风,中国画坛只有几种面貌。字也是,只有几种字体,都流行那东西。他说,因为不是给自己画画,所以他们那些画不感动人,从那里面也读不出啥东西。他们的画是故意而为,故意后矫揉造作的东西就特别多。现在能让人眼前一亮或心里一颤的画太少了。因为现代人自我的东西稀少,人太急。

    在众多画家中,贾平凹喜欢齐白石,他不画重大题材,就是画日常生活,但画得很淳朴,有感情有趣味。他不像徐悲鸿,里面含有爱国抗日的东西,他只是关注自己的生活。当时要是有评判的话,齐白石肯定不如徐悲鸿,但时间长了,就未必。贾平凹笑言:“美术,就是娱乐大家。”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6:18 | 只看该作者
墨趣:作家与书法文化2009-11-13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李继凯



文学与书法有重要的交互作用,文人书法作品中名家颇多、佳作纷呈,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国内文化界重视的书法文化现象。

郭沫若 行书嘉言一则 立轴
贾平凹书法作品
作家、学者是一个国家文化、学术的支撑,也是理性、良知的代表。过去,中国传统学者基本是幼承庭训,学书不辍,其创作与毛笔相连,其书是心情与心迹的表露。但当代,大多数作家、学者不具备毛笔的书写功能。然而,近些时间“作家手札展”、“诗人书法展”的相继举办,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其古典情怀的视角。
文学与书法有重要的交互作用,文人书法作品中名家颇多、佳作纷呈,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国内文化界重视的书法文化现象。
中国书法艺术是国粹,围绕书法艺术展开的有关活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而又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文化。文人书法有着独特的价值,自古以来,文人书法与匠人书法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认为:文人书法在很多情况下固然不如书史上的碑帖一样规整,但因其独特的个性、深藏的情味、别致的意趣,使之成为一种更为特殊也更具性情的书法,其艺术魅力不在一般书法家之下。古代的文学巨匠中书法大家暂且不论,现当代中国作家与书法文化的亲缘关系就非常耐人寻味。如鲁迅先生的书法萧散中寓整饬,严肃中有放达,亦温亦峻,墨趣深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最有旧时士大夫的心象。钱钟书先生的毛笔字在流利连属中有深婉的内容,读他写给别人的长信,整幅观之,尤有幻象吐芒、沧海生波的气韵,仔细嚼之,则又似可品出那消愁舒愤、忧患漠漠的精神理念来。
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和书法大家的郭沫若与中国书法文化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尽管人们对郭沫若的人格或晚年言行多有批评,但我们在实事求是地探讨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时候,自然也应关注他与中国书法文化的密切联系。郭沫若对文化信息融会贯通和趋向创造意识是很自觉的,其成就也相当辉煌。书法文化仅仅是他不经意间酿成的文化大餐而已。然而在这方面他却能够经常给人带来惊喜,带来超乎现实政治功利的审美愉悦。他的书法作品,包括某些题字(如“黄帝陵”“荣宝斋”等),都神完气足、特色独具,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当然,郭沫若的书法作品从量上看是很多的,从质上看也参差不齐,由于时代和心境等方面的原因,郭沫若的书作与其写作一样,也“呈现出了十分纷繁的状态:有遵命之作,有应酬之作,也有游戏之作;有用力之作,有得意之作,也有不满之作。这些作品,有颂扬,有歌唱,有想象,有抒情,有暗示,有影射,有讽刺……”总体看郭沫若的书法艺术成就是很杰出的,而他与书法文化更多方面的关联,还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在20世纪中国作家中,本身是书法家的是一类,本身不是书法家的是一类,而处于这二者之间的还可视为一类。每一类中有不同的情况。如同为学者型书法

在20世纪中国作家中,本身是书法家的是一类,本身不是书法家的是一类,而处于这二者之间的还可视为一类。每一类中有不同的情况。如同为学者型书法家,其书法艺术成就不等就是很明显的事实。郭沫若的书法艺术较之钱钟书的书法艺术肯定要大些,而总体看女作家的书法艺术就比不过男性作家。
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们大都注意向其他艺术形式寻求借鉴。思果先生在《“文从胡话起,诗从狗屁来”》(《万象》2002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文学是艺术。书画、音乐、戏剧对文学有帮助。中国的名伶都学写字、画画是有道理的。我极主张文人学唱歌、弹琴、写字、画画。文学家有这些滋养一定得益。苏东坡诗文、书、画皆是头等,黄山谷不但诗好,字也写得好极。少年作家大可在音乐、美术方面下点工夫。我虽然不才,写字和唱京戏倒有点修养。此外,我也主张人多多运动,因为写作是要用精神的,精力太衰,任何事做不好。”文学创作与书法的联系应该在思维、形式等方面还有更多的表现,相关的探讨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书法艺术
当今社会似乎进入了“文化苦旅”时期。时世的翻新,生存状态的渐变,塑料制品和机器操作大行其道,艺术产品也忙不迭地向消费靠近,艺术工具更是力图造成种种方便,能写几个像样的毛笔字的,也只是少数罢了,圆珠笔、签字笔无孔不入。毛笔的时代过去了,但令人欣慰的是仍有一批执守“文学依然神圣”观念的作家和坚认“书法依然美好”信念的文人,如陈忠实、贾平凹等,他们对书法的执着对广大作家无疑会起到引领作用,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学术的支撑,也是理性、良知的代表”的文人们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书法文化的灵魂和旗帜。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32:18 | 只看该作者
作家与书法文化
作者:李继凯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作家、学者是一个国家文化、学术的支撑,也是理性、良知的代表。过去,中国传统学者基本是幼承庭训,学书不辍,其创作与毛笔相连,其书是心情与心迹的表露。但当代,大多数作家、学者不具备毛笔的书写功能。然而,近些时间“作家手札展”、“诗人书法展”的相继举办,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其古典情怀的视角。
  文学与书法有重要的交互作用,文人书法作品中名家颇多、佳作纷呈,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国内文化界重视的书法文化现象。
  中国书法艺术是国粹,围绕书法艺术展开的有关活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而又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文化。文人书法有着独特的价值,自古以来,文人书法与匠人书法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认为:文人书法在很多情况下固然不如书史上的碑帖一样规整,但因其独特的个性、深藏的情味、别致的意趣,使之成为一种更为特殊也更具性情的书法,其艺术魅力不在一般书法家之下。古代的文学巨匠中书法大家暂且不论,现当代中国作家与书法文化的亲缘关系就非常耐人寻味。如鲁迅先生的书法萧散中寓整饬,严肃中有放达,亦温亦峻,墨趣深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最有旧时士大夫的心象。钱钟书先生的毛笔字在流利连属中有深婉的内容,读他写给别人的长信,整幅观之,尤有幻象吐芒、沧海生波的气韵,仔细嚼之,则又似可品出那消愁舒愤、忧患漠漠的精神理念来。
  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和书法大家的郭沫若与中国书法文化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尽管人们对郭沫若的人格或晚年言行多有批评,但我们在实事求是地探讨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时候,自然也应关注他与中国书法文化的密切联系。郭沫若对文化信息融会贯通和趋向创造意识是很自觉的,其成就也相当辉煌。书法文化仅仅是他不经意间酿成的文化大餐而已。然而在这方面他却能够经常给人带来惊喜,带来超乎现实政治功利的审美愉悦。他的书法作品,包括某些题字(如“黄帝陵”“荣宝斋”等),都神完气足、特色独具,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当然,郭沫若的书法作品从量上看是很多的,从质上看也参差不齐,由于时代和心境等方面的原因,郭沫若的书作与其写作一样,也“呈现出了十分纷繁的状态:有遵命之作,有应酬之作,也有游戏之作;有用力之作,有得意之作,也有不满之作。这些作品,有颂扬,有歌唱,有想象,有抒情,有暗示,有影射,有讽刺……”总体看郭沫若的书法艺术成就是很杰出的,而他与书法文化更多方面的关联,还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在20世纪中国作家中,本身是书法家的是一类,本身不是书法家的是一类,而处于这二者之间的还可视为一类。每一类中有不同的情况。如同为学者型书法家,其书法艺术成就不等就是很明显的事实。郭沫若的书法艺术较之钱钟书的书法艺术肯定要大些,而总体看女作家的书法艺术就比不过男性作家。
  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们大都注意向其他艺术形式寻求借鉴。思果先生在《“文从胡话起,诗从狗屁来”》(《万象》2002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文学是艺术。书画、音乐、戏剧对文学有帮助。中国的名伶都学写字、画画是有道理的。我极主张文人学唱歌、弹琴、写字、画画。文学家有这些滋养一定得益。苏东坡诗文、书、画皆是头等,黄山谷不但诗好,字也写得好极。少年作家大可在音乐、美术方面下点工夫。我虽然不才,写字和唱京戏倒有点修养。此外,我也主张人多多运动,因为写作是要用精神的,精力太衰,任何事做不好。”文学创作与书法的联系应该在思维、形式等方面还有更多的表现,相关的探讨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当今社会似乎进入了“文化苦旅”时期。时世的翻新,生存状态的渐变,塑料制品和机器操作大行其道,艺术产品也忙不迭地向消费靠近,艺术工具更是力图造成种种方便,能写几个像样的毛笔字的,也只是少数罢了,圆珠笔、签字笔无孔不入。毛笔的时代过去了,但令人欣慰的是仍有一批执守“文学依然神圣”观念的作家和坚认“书法依然美好”信念的文人,如陈忠实、贾平凹等,他们对书法的执着对广大作家无疑会起到引领作用,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学术的支撑,也是理性、良知的代表”的文人们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书法文化的灵魂和旗帜。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9:56 | 只看该作者
葛昌永书法作品
罗元书法作品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9:15 | 只看该作者
徐本一书法作品
金伯兴书法作品
刘富道书法作品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8:42 | 只看该作者
冯诚书法作品
熊召政书法作品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28:06 | 只看该作者
徐迟书法作品
碧野书法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14:26 , Processed in 0.11297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