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对孝感古城墙的修拆经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6 18:2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代对孝感古城墙的修拆经过
作者:鲁鋆

(一)前言

古代各地为什么要修建城墙?一是建其政治中心,管理民众和一切事物;二是为了防御敌国(人)的侵犯和进攻,同时也是保护住地人民的安全,因此而广为修建。

城墙又名城池,城墙有方形,也有圆形。夏、商两个朝代和西周初期,武王伐纣,率八百诸侯进攻“朝歌”,从城门而入,灭了商朝。朝歌城是中国有史可考的古城之一。

武王灭商之后,建立周朝,大封参战的八百诸侯于各地,诸侯们建立各自的管辖区域,同时也修建城池(城墙),作为各自的政治中心。由此可见城池(墙)的重要性。怎么叫城墙,又叫城池呢?因为修建城墙是就地取土,堆积而成,所取土的地方,就变成了护城河,以保护墙的安全。因为城墙外有水,故称城池。古人有一句谚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非常形象的。古代各地修建的城墙,虽然大小形态不同,但其作用是相同的。


(二)孝感县名的由来及什么朝代修建城墙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当时的朝廷将安陆县的东部和黾县(今河南省罗山县西)的南部划出一部分地区新建一县,名为孝昌县。此地在东汉和魏晋时期的董永、黄香、孟宗是著名的孝子,他们的行孝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所以把新建的县叫“孝昌县”。此名一直沿用达470年之久。

后唐庄宗于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当时皇帝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又因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地的故事,所以将孝昌县故为孝感县。孝感这一名称,至今已有1166年之久。

孝感县治原设在北乡紫资砦,当时尚无城廓。元代至正十六年(公元1279年),县治由紫资砦迁回现在的孝感县城,修建城墙,以泥土夯实,高约一丈,分设“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非常简陋。

明朝正德五年(公元1512年),孝感知县河北邯郸人王贤,鉴于孝感县城墙日益破损,地是下令重新修筑,填补了破损之处。

正德七年(公元1514年),浙江慈溪人翁素,接任孝感知县,继续了四个城门,并在各门城墙上加筑了城门楼。

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湖南永兴人乌志高,鉴于城郊东南农民种菜、交粮往来多有不便,遂下令在县城东南新建一个城门,历时两年建成,取名“小东门”,人们对乌知县关爱民生,甚为称颂。原有的东门改为“大东门”。

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山东海阳人龙兴任孝感知县,见县城墙矮小,遂以条石为基础,城墙上设置炮台、谯楼四座,以防战乩。并在城内修建下水道十条,将城内污水排泻于城外。此事得到百姓好评。

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拆除土城墙,改建孝感砖城墙,第二年底完工,由省巡按李斌委任经历五品官衔任梦榛与孝感知县商扈督修。新城墙高一丈,周围七里三分,(约3650米),并在文庙(儒学)前增设“文昌门”,从此孝感县城就有六个城门,即:朝阳门(大东门)、复旦门(小东门)、文昌门(学门)、时薰门(南门)、迎祥门(西门)、拱辰门(北门)。

修建北门时,于地下挖出一座古铜鼎,经考证为商代末年、西周初年时期的“南宫仲父方鼎”,此鼎当时由孝感知县上交省方保存,这说明了孝感地下藏有古文物的见证。

(三)孝感县城历遭战火兵燹历史

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孝感县城,由于纪律松驰,城内居民深受损害,后县城仍由明军收复。

清朝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李自成部将张其伦,率兵再次攻破孝感县城,不久被清军收复,并将县城破损城墙修复。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太平天国洪秀全部率兵第四次进占孝感县城,后受清军都司(四品武官)王吉的炮船阻击,太平军逃往白沙河,后被清军击伤溃逃。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闰五月二十五日,太平军与捻军联合在北乡小河溪会合,二十九日攻占孝感县城,处死知县韩体震,全歼其兵丁。九月二日,进驻北乡涂家巷,东杨岗、两河口一带,候选守备(六品武官)汤绍()被击毙。

同治二年(1863年)捻军再次攻占孝感城,城乡群众多受痛苦。

同治三年(1865年)太平军又单独进攻孝感县城,焚毁衙署。此后捻军先后又攻占孝感县城,未及两月,自行撤退。

综上所述,从明朝末年至清朝的两百余年间,孝感县城遭受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及捻军十余次的攻占。

这里特别要叙述的是: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派遣左治将白旺率直义军十万余人和打白云山,吏部程良筹、参军夏时亨立案抵抗,大战四十天,程良筹被义军抓获后处死,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占孝感县城后,附近乡民趁机争相拆毁小东门外的古建筑“文昌阁”,将所有木料搬光。清光熙十九年,致仕回乡的户部左侍郎捐银一千两重新修复,后“文昌阁”曾遭太平军及捻军的毁坏,1933年重新按原貌修复,1975年冬因白蚁蛀损拆除。

(四)孝感县成墙为什么要拆除?何时拆除?

首先要说明的是,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誓师北伐,沿途消灭北洋军阀的残部,直抵武昌,当时驻守武昌城的吴佩孚的部属刘玉春(督军)、陈嘉谟(湖北省长)据城抵抗,于是北伐军采取围城措施,将部队兵力用于武昌所有城门之外,绝其出路达三个月这久,结果城内饿死三万余人,此时刘玉春,陈嘉谟弃城而逃,被革命军击毙。于是全城解困,对城门之危害,造成巨大死亡之惨状,群情愤慨。于是拆除武昌的许多城门修建马路。

此事启发了孝感,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军长廖磊率部进驻孝感,(廖系广西人,抗日时期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安徽省主席,是抗日名将,1943年因病逝世),廖鉴于武昌之事,遂与湖北省政府商议,拆除孝感县城墙,修建马路。取得同意后,成立了“孝感拆城委员会”,由辛亥革命志士梁克成(孝感人)先生任“拆城修路工程局长”,负责拆建工作。施工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局支付。与此同时,三十六军还派工兵一营(约500人)协助拆建工作。由于孝感县城城墙历二百余年,墙砖已风化,军民两千余人,奋战三个月,将城墙残砖用推车运往城郊低洼处填平,原城墙址用沙土佐以煤渣修成马路。梁克成当时被人戏称“梁拆城”。


孝感县城墙拆除后修成马路要以马路西一段、二段,马路南一段、二段取名,极不规范,难以找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原县级孝感市政府为迎接全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在孝感举办,投巨资修建了已使用七十多年的马路,改建了宽广的水泥路,拆除了马路两则低矮的房屋,定名这“澴城路”。

当人们走在新建的“澴城路“上,看到的是高楼林立,谁知道这路就是数百年前的孝感县老城墙的基础呀!这正如古人曾说过的两句话: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为此,笔者祝愿:祖国山河壮,孝感日日新!


作者系黄埔军校校友,现年92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3:38 , Processed in 0.0769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