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 :“芙蓉姐姐”蹿红的温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7 10:0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 :“芙蓉姐姐”蹿红的温床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黄 慧
2005年09月12日
  一段时间里,网络上最红的人非自称“芙蓉姐姐”的人莫属了。她于2002年底开始在“北大未名”的BBS上发帖,其后又转战“水木清华”BBS,再后来盛行于天涯和博客,成为网络“第一红人”。“芙蓉姐姐”的成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仅从网络传播特性的角度,分析网络在“芙蓉姐姐”迅速蹿红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网络快捷的信息传播和刷新速度让“芙蓉姐姐”迅速蹿红

  网络传播信息的功能强大,不但大大缩短了信息从采集到传递给受众的时间差,而且还基本上克服了传统媒体对信息数量的限制。在网络上传递的信息,可以及时得以更新,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信息本源及发展趋势的好奇。同时,“这种‘刷新’更换功能比传统电子媒体的‘滚动播出’更胜一筹。”【1】网络传播的这些基本特点,让有关“芙蓉姐姐”的照片和文字迅速流行。有报道称,在“芙蓉姐姐”走红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有几千甚至几万人在网上等待着她的新照片和新文章。有人认为,“芙蓉姐姐”的成名是自我炒作与网友炒作相结合的产物,其实,正是网络这种快速传播、及时刷新的特性让“芙蓉姐姐”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意发布自己的相关资料,完成自我追捧和自我炒作的过程,也为网友的炒作提供了阵地。

  曾有记者用“芙蓉姐姐”作为关键词在Google上搜索,在0.01秒的时间内搜到3,140,000个结果。相对而言,用“刘翔”的名字搜索,仅搜到890,000个结果。应该说,对“芙蓉姐姐”的“关注”并不能证明网友对她的喜爱。事实上,多数网友在看到“芙蓉姐姐”充满自恋色彩的文字和S造型的照片时都非常不屑。在关注她的人群中,大多数人也是以“凑热闹,看笑话”为主要目的,仅仅将其作为工作之余的调剂。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芙蓉姐姐”是无法依靠纸质媒体或者广播电视进行成功传播的。因为传统媒体本身的成本和对传统媒体的消费——如购买报纸——限制了它对“芙蓉姐姐”这样缺少足够新闻价值和欣赏价值的人物的传播。相对而言,网络传播的低成本使得低质信息的大量复制成为可能。“一台PC电脑,一根联结缆线,一套合适软件,一个有效账号,就可以让任何一个互联网用户上网冲浪。在电脑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网络信息几乎可以零成本地被无限复制和同步传输,这使得网络媒体比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成本(主要指经济成本)要低得多。”【2】

  二、网络让“芙蓉姐姐”“身体缺 场”与“身体在场”的巧妙组合成为可能

  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方式极大的不同之处,也是吸引众多网友乐此不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在网络上可以将身份隐藏或者虚构化。身体社会学将其称为“身体缺场”。“身体缺场的好处是可以隐藏真实身份,不受真实世界的束缚,放飞心情。人们可以从现实中跳出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出于某种动机,在网上展示虚拟的自我……身体缺场,便无贵贱高低、肥瘦美丑之分,相互间更平等,更自由,交流起来也更直率,更大胆。”【3】

  “芙蓉姐姐”被大家关注跟她在网络上的“身体缺场”有很大联系。“我天生就是一个很焦点的女孩,长了一张妖媚十足的脸和一副性感万分的身材,穿着大胆张扬,个性叛逆嚣张。我过于新时代的外表,总是给人带来很时尚、很前卫的错觉,可又有谁能料到,我骨子里流淌着传统女性近乎所有的美德……”;“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以前同学评价我的原话)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我那张耐看的脸,配上那副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就注定了我前半生的悲剧。”以上文字出自“芙蓉姐姐”的经典语录。当人们看到这样的文字时,多半会因为“芙蓉姐姐”身体的缺场而产生无限的好奇,继而产生刨根寻底的热情。  与完全的“身体缺场”不同的是,“芙蓉姐姐”还巧妙地利用网络上演了“身体在场”的好戏,并完成了“身体缺场”与“身体在场”的转换和组合。她并非隐藏在网络背后装扮成少女的老妪,而是不停地大胆发布和更新自己的照片。那些没有任何摄影技巧的,相貌平平的,身体摆成S型的照片也许与文字的描述相去甚远,但却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它不像网络文学,在激起人们探索欲望的同时却使人们无法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芙蓉姐姐”的容貌让人失望了,身材让人失望了,但是她在保持受众窥探欲和满足受众的娱乐心理上,却是一个十足的成功者。

  三、网络信息超强的互动性和解构性让“芙蓉姐姐”成为“另类偶像”

  与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的是,网络上信息的传播具有互动性,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传播。随着网络互动概念的不断普及,话语权不再把持在少数精英者或上层人士手中,普通的草根阶层也开始寻求自己的发言权。最能体现网络互动特征的就是BBS了。“芙蓉姐姐”正是通过北大、清华的BBS不断升温,从而蔓延到国内一些著名论坛的。

  张品良教授在《网络传播的后现代性解释》一文中指出,网络传媒具有后现代结构、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共生、否定权威等典型特征。网络传播与后现代理论所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作为后工业社会的标志之一,互联网也许是后现代主义状态最完美的说明书。”“芙蓉姐姐”的走红,也让我们见识到了网络巨大的解构力量——对“宏大叙事”模式的消解,对“元叙事的怀疑”。在这个“无中心状态”的网络社会中,“芙蓉姐姐”并不美丽的外表、夸大自恋的言辞、都成为对经典美丽和传统美德的否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社会藩篱的超越。网络不仅为解构提供了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而且为解构的思想创造了基础,并培养了一批以解构为乐的受众。许多网友甚至认为“芙蓉姐姐”“吹起了挑战传统文化、精英文化的战斗号角”,是我们时代的“平民英雄”。即使那些对“芙蓉姐姐”极为不屑的人,也都觉得她这种行为很具娱乐性,比那些容貌出众,一本正经地站在台上演戏的专业演员更富趣味。对于众多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网民而言,“芙蓉姐姐”的“趣味性”已经足够他们用各种方式将其传播出去了。

  四、网络规范、秩序与道德的确立和判断

  眼下,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红衣教主,加上“芙蓉姐姐”,被人称为“互联网五大奇女子”。应该说,相对于木子美、流氓燕而言,芙蓉姐姐的暴露程度远远落后,但是她引发的关注和争论却丝毫不比她们几位“前辈”逊色。在网络暴力和色情成为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时,再多一个木子美或者流氓燕也许并不会有多大的轰动效应。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2000年对上海当代青年进行的长期跟踪式研究发现,“传统的对于性和色情问题的观点在网络传播时代已经不再适用,但新的道德规范仍然没有建立。”【4】特别是当一些发达国家的网络公司“积极建立全球性的因特网内容评级框架图,筛去网上过多的色情,暴力内容”【5】,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在积极探索为互联网制定秩序的今天,传统的裸露方式已经过时。而“芙蓉姐姐”则是“打了一个言论自由的擦边球……因为她谈到,我既不是色情也不是反革命,为什么不能贴照片?实际上她打了色情和政治的擦边球,她既不是黑的,也不是黄的,你让不让她说?”【6】

  在一个传统的裸露观念被颠覆的网络时代,“芙蓉姐姐”的一切言论和图片,不但没有被封杀,还让传播和谈论她的人心中的羞愧感降到最低。网络本身具有很大的言论自由度,而适用于网络的规范、秩序、观念和道德又没有建立起来。这种情况为“芙蓉姐姐”浮出水面提供了机遇。

  注释:

  【1】张品良:《网络传播的后现代性解释》,《当代传播》2004年第5期,第53页。

  【2】戴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9页。

  【3】尤宏斌:《网络传播的社会学视角》,《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第63页。

  【4】胡传林:《网络传播浅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45页。

  【5】网易转引《新京报》:《李银河谈芙蓉姐姐:打了言论自由的擦边球》

  【6】程曼丽:《关于网络传播负面效应的辨析》,《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5期,第47页。

来源:人民网--北方传媒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8:20 , Processed in 0.0664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