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语文应改掉轻语重文的毛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31 08:4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吴祚来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写了多少作文或论文,但说过多少自己想说的话呢?语文课更多的是背诵与写作,因为各种应试不考个性的语言表达,所以语言表达是不需要的。

    孔子给弟子们讲课,没有既成的教材,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好在他手中没有当时教育机构颁发的统一基础教材,如果有了教材,他只有照本宣科,就不会出现万古流传的《论语》了。

   《论语》也不是孔子的教材,它只是学生们在其逝世后根据记忆整理出来的孔子教学录。孔子没有既定教材,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就成为论语的主体,甚至学生的话语、学生的行为也成为不可忽略的经典内容。

《论语》的伟大在“语”,而不在“文”,孔子尽管倡导“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但孔子却是述而不作(文),也就是说孔子一辈子没写过一篇论文或作文。孔子的学生也没有写过,孔子没有布置过“作文”内容,只是他逝世后,弟子们共同写了一本学习备忘录。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经典被神圣化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特别是科举考试之后,论语成为第一经典读本,论语就是儒教的圣经,经学因此成为第一显学,国家学术就成为释经之术,国家教育就成为读经教育,国家公务员官员考试就成为写儒家经典的读后感的比赛,一个民族的文化原创力被萎缩在一位圣贤的语录之中,无法张扬与发挥。最为严重的是,孩子们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由孔子时代的对话交流关系,变成了背诵记忆关系,由思想交流与探讨,变成了检验测试背诵是否准确之间的简单关系。背论语背老庄背唐诗宋词一直到背鲁迅,孩子们的记忆力也得跟着增长。

     好了,我们看看如今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写了多少作文或论文,但说过多少自己想说的话呢?如果说话,只是教师提问时才被动地回答,但语文课更多的是背诵与写作,因为各种应试不考个性的语言表达,所以语言表达是不需要的。

    作文被无限放大,始自传统社会的科举考试,文章被视为经国之大业,权力江山会终结,但文章却会千古流传。有人想过没有,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人来“作文”,或现实生活中,需要怎样的“作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是秘书替领导“作文”,媒体替公众“作文”。更多的公众是不需要作文的,只需要填个表,写个计划,或记下日记。而现实生活中,口头表达却是最最需要的,但我们发现,这种最大的需要却被中国几十年的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漠视了,这是怎样的巨大遗憾呢?我们考察一下社会各种随机性的人际冲突,多是语言冲突造成的。简单粗暴的语言是造成中国民间社会各种冲突的最重要导火索之一,而语言的简单粗暴,是因为语言没有受到良好的训练或训导。

    现在的高考作文是指挥棒,高考作文似乎要将学生的道德境界、想象力与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囊括于一文之中,这使学生作文变得不堪重负。孩子天天上学,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思考或体验生活,高考时就只有编造作文。

    所以,教改应该着力改掉轻语重文的缺陷,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说话,使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对话机会,并将说话表达能力放到重点大学面试环节。因为语言表达不仅仅影响个人将来的生活与发展,更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民族的人文素质与精神面貌。(摘自《信息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6:42 , Processed in 0.07269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