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所农村中学的“别样”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31 15:3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所农村中学的“别样”课堂


    2010-03-19

来源:舜网(济南)
农村教育,能否立足本土、因地制宜、打破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制约,走一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维系良好教育生态的教改之路?在农村现实条件下,能否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和策略落到实处?长清三中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长清三中的多媒体教室里,来自两个班的128名同学被分成21个组,各个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气氛异常活跃。
课堂形式焕然一新,没有想到,在偏僻的农村中学能听到这样到位的新课。课堂上,老师笑意盈盈地启发诱导,学生自由活泼地发言,课堂处处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只有改革学校才有出路
长清三中是一所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生源也是良莠不齐。入校的新生中存在着不会拼音,回答问题不积极,站在黑板前不说话只是哭等各种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重,再加上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学生随之产生厌学的情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改革才能救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决定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使学校摆脱因落后而“挨打”的宿命。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校长刘文斗天天挨个教室听课,与教师沟通思想,商讨教改大计。他要求教师更新理念,大胆创新,努力进行课改实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要搞课堂改革,最重要的是师资问题。但三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很多教师采用的是满堂灌、满堂练的教学模式,用时多而收获小的课堂屡见不鲜。为了更新教师的观念,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学校先后派出十几批300多人次到各地名校去参观学习,并邀请课改名师到校上示范课。在学校强力推动下,许多教师结合实际,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有一部分教师对学校的课改心存疑惑: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和校领导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一个学期过后,差距拉开了,进行课堂改革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相比之下,不愿改革的教师也由衷地感叹,不改不行,再不改就永远落在别人后边了。
在前期的改革实验中,学校的语文教师张培芝脱颖而出,她所教授的班级在总评中获得第一名,并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为了解决优质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学校将她所带的两个班级的语文课合起来上,让她能抽出时间再多带两个班。对学校来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优质师资有限,必须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在这样一所师资、生源都不理想的农村中学,128人的大班额能实现合作学习吗?能进行全面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吗?教师真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吗?我们怀着种种疑惑走进了张培芝老师的语文课堂。
长清三中三楼的多媒体教室,也是学校的会议室,里面摆放着21张桌子,128人被分成21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内互助,分工合作,共同进步。这节课是初二年级的《成长的烦恼》。在张老师一番引导下,学生们按照读—悟—练的三步流程,整堂课充溢着一股浓浓的群体参与、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的气氛。学生们大声地朗读,有胆量,有情感,有色彩;连珠炮式的发言,各种各样的感悟,多种信息的采集和运用,甚至奇思妙想,在愉悦的情绪、活跃的思维中迸发出来,令人“耳不暇接”。
朗读中,组长负责商讨分工。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内容相对完整,每位同学读一部分。然后可采用领读、齐读、自读等方式。当一个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都认真听,热心提出意见。朗读水平高的还反复做示范,反复斟酌组员朗读时的语气表情等。
在读—悟—练中,悟的组内互助式教学是最难操作的。学生怎么悟?如何保障每一个组员都在思索、在交流,真正发挥小组的作用?张老师把独立思索放在第一步,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这一步,有的大声说给自己听,有的是把思索的内容写出来。有了独立思考这一步,学生交流起来就有了底气,然后老师就鼓励他们,不要被别人的观点左右,要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要争着验证自己的实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谈自己的看法,同时注意吸纳别人的观点。为使组与组之间加强交流,这组的学生可到另一组展示,争论评价。可有的学生过去说了半天也切不准要点,只是白白浪费时间。张老师给他们明确步骤:我们组喜欢的语段或语句是……我们喜欢的理由是……希望提出意见。其他同学提出看法:请问你们组喜欢哪一处,你们喜欢的原因……
在练的过程中,课堂不再“唯课本”,而是以课本为基本依托,进行多方面深度的延伸。其中既有内容的延伸、知识点的扩展,也有过程的展示、思维的发散。说到“成长的烦恼”,每个学生都有,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向同伴倾诉自己成长的烦恼,完全没有障碍。
我已经长大了,想做自己的事情,但妈妈偷看我的日记,我很生气。我应该怎么办,希望同学们帮我出出主意……我认为我们应该体谅父母,变被动为主动,和妈妈多沟通,让她及时了解我们的想法,她也就不会担心,不会偷看我们的日记了……
我一想玩就会变懒,在处理玩和学习的关系时,我知道贪玩是玩不出什么名堂的,但有时却控制不了自己,我想知道同学们是怎么处理这个关系的,我也借鉴一下……我会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做到学习有目标;你可以找一位学习好、自制力强的同学作为你的榜样,当你想玩时,想想对方在做什么,你就不会贪玩了;爱玩是我们的天性,好学者不如乐学者,摸索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无论是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还是个人发言,都充满了“我认为”、“我的方法更简单”、“你的看法有道理,但不够完善”、“你说得不对”之类的平等对话、“短兵相接”的思想交锋和实质性的问题探讨。
当你推开教室的门,可能没有学生注意你;当你驻足聆听,可能没有人在意你。我们为这样的课堂感动: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感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
2009年5月8日,济南市初中语文教学成果展示现场会在长清三中召开,“组内互助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在全市推广。7月18日,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主体分层课堂教学评选中,张培芝老师的课脱颖而出,获中学组一等奖。
“只要你表现,就是精彩的”
在经历了被动的转变后,或许每个长清三中的教师都有自己惊喜的发现。是这一个个惊喜的发现证明了刘文斗校长的“正确”,也是这一个个惊喜的发现,让每一个对改革曾经质疑甚至反对的教师慢慢地认可了学校的教改模式。
新生入校的第一节课,自我介绍,学生说得最多的也只有几句话:我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今年多大了。绝大多数同学都一言不发,有的学生站在黑板前为难地哭了起来。对于这些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学生来说,摆脱害羞,展现自信需要很大的勇气。张华(化名),一个思维敏捷、表达能力较强的初二男生,他告诉我们,在小学的时候,他不是那种很外向的学生。然而,到了初中以后,他变得开朗了起来,敢说敢表现自己了。他给我们讲了第一次勇敢站起来朗读课文的情景:“当时我是语文课的小组长,我们组的组员表现都不积极。看到别的小组表现都那么好,朗读得都很精彩,自己的小组却始终落人之后,自己就总想也站起来朗读一次,但又担心自己读得不精彩。这时老师鼓励我们说,‘只要你表现,就是精彩的。’于是我就大胆地站起来给同学们朗读了,朗读结束后,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老师的赞赏。当时,我心里特别高兴,原来自己在这方面还是很有能力的!”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张华变得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信了。
英语教学是农村学校的难点和弱项。但在长清三中,英语课在这种分组互助教学模式下更是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许多学生都表示,这门他们最不喜欢的学科变成了最喜欢的学科。初二的丁楠(化名)便是一例,她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述了她学英语的转变过程。“刚开始上英语课,老师一句汉语,一句英语,我们总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那个时候我觉得英语是世界上最讨厌的声音。自从学校创建‘全英语教学课堂’,老师必须全部用英语和我们交流,于是我爱上了课堂上的一个又一个情景对话。从对话中,我感受到英语的语调是那么美。当时我感觉很奇怪,以前怎么没觉得英语有这么好听呢?我可要好好学,将来见了外国人还能上去搭讪两句呢!”就这样,她越来越愿意用英语去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曾经最讨厌的声音在她的耳朵里变成了最美妙的声音,她越来越爱学英语了。
这里的学生虽然都来自农村,然而他们所表现出的自信绝对不是表面显现的,表达能力也绝对不是形式上的。如今,长清三中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踊跃发言,积极表现自己,没有人会担心自己会表现不好,也没有人会怕别人说自己出风头,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你表现,就是精彩的”。
当老师们看到学生的变化后,一个个都尝到教改的“甜头”,便慢慢地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一步步地坚定了教改的步伐。他们深知,学校的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是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如果不改革,不加强学习,就不能登上学校这辆快速奔驰的列车,而只能望着列车驶向远方。
“对于一个东西,有时并不是你不爱好它,而是你没有发现它的魅力。长清三中课堂好的地方就在于,它能把每个学科对学生的诱惑力都暴露出来。”这应该是对长清三中课改精彩的最好诠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33 , Processed in 0.0797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