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主办民间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6 14: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校主办民间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10年04月16日  作者:李爱铭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李爱铭)浦东新区育民中学退休的生物老师蓝鸿铭,历时30多年收集了300多件鱼类标本,成就了学校的一个专业鱼类博物馆。日前,这座由学校主办的民间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位于育民中学教学楼四楼的这间“蓝鸿铭海洋鱼类标本馆”,外观虽然十分普通,但标本陈列和展示十分专业。85科300余种海洋鱼类标本,不仅包含了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江豚等,还收藏了阿拉斯加、大洋洲、南极等世界各地的海洋物种。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鱼类标本,多是蓝老师历时多年,自发从民间收集而来。最初,这些鱼类标本是蓝老师的个人爱好,没有专门的场所存放,有些甚至在储藏室长期“雪藏”,1996年在学校支持下建成了这个专门博物馆。
  谈到馆里的每条鱼,蓝老师都能说出一个故事。蓝老师介绍,当年在浦东海滨地区,打谷场上到处可见渔民捕回来的鱼,他的不少鱼类标本都是从那里淘来的。如绿鳍马面鱼,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剥皮鱼,很早前在农村打谷场十分常见,当时蓝老师用两盒香烟换来;“镇馆之宝”丝鳍鲳,是蓝老师1994年从高桥地摊上淘到的。“这些鱼类当时并不少见,但如今已非常珍贵,有些鱼类已渐渐消亡。”提到这些,蓝老师心里总是五味杂陈。
  蓝老师对鱼类和生态的热爱,正通过博物馆传递给育民中学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该校十几名鱼类兴趣小组的学生担任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依托这个博物馆,学校开设了《漫话鱼类》、《蓝色生命圈》等课程。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保护长江珍稀水生生物、长江口水生生态修复工程等公益实践活动。
  三年来,博物馆坚持向社区居民和附近学生免费开放,每年接待约2000人次参观。它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设在中学的水产类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45 , Processed in 0.0721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