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西河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7 14:4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西河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今日开通
12#
发表于 2012-4-15 09:20:47 | 只看该作者
山村女教师网络助学7年 陪志愿者家访近万公里

  在鄂西南大山中,在美丽的清江河畔,一位年轻的山村小学土家族女校长用“英子姐姐”的网名,在旅居日本的华人中建立两家助学网站,在国内3家网站开辟助学版块,并建立了“英子姐姐助学网”“湖北希望工程英子姐姐助学基金”和“英子姐姐助学微博圈”。7年多来,“英子姐姐” 以博大的爱心和人格魅力,吸纳了中国、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五大洲10个国家的700多名网友和爱心人士,为1120名老区贫困学子募捐325.5万余元,使山里贫困学子的理想在无限温暖中飞翔。
  每天,刘发英只要一打开她的QQ ,屏幕上那些跳动、闪烁的彩色头像,仿佛爱的天宇中一颗颗闪烁的星辰。刘发英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跳跃,一一解答网友们的提问,报告资助学生的情况,接洽新的救助对象……虽然很苦很累,但能为更多贫困学生争取救助,她因此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山村教师网络助学
  刘发英,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长阳磨市镇一个教师家庭。90年代初师范毕业后,毅然来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最边远最艰苦的黄柏山乡任教。
  一次偶然的机遇,使刘发英结缘网络助学。2005年12月初,“心之旅”网站发起人杨东波女士等受刘发英邀请来到资丘。刘发英全程陪同志愿者们对贫困学生进行家访,引领他们参观“七十七烈士”纪念碑,讲述资丘的革命历史,介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进一步吸引了爱心人士垂注老区贫困孩子。很快,田覃红等5名学生的贫困信息在该网站发布后,立即获得好心人的资助。
  刘发英心中豁然一亮,发现网络助学是一个扶贫济困的便捷通道。为了方便与“心之旅”网站的助学自愿者联系,刘发英申请了QQ号,取网名“英子姐姐”,并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单位、职务、电话、生活照片等进行公布。通过与一个个网友推心置腹的网聊,她很快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在爱心网友与老区贫困学子之间搭建起爱的桥梁。
  2006年“五一”黄金周前夕,刘发英邀请“心之旅”网站27名志愿者再次从武汉等地来到大山深处的资丘镇。刘发英协调全镇9所中、小学负责人,在初步掌握贫困学生档案的基础上,将27名志愿者分成14个家访组,利用两天时间,对全镇14个村的贫困学生进行家访,吴江林等86名贫困学生获得“心之旅”爱心网站志愿者救助。救助标准为每人400元~2000元不等,总额为3万多元。
  拓展网络募捐
  为进一步扩展网络助学平台,2006年8月,刘发英又与北京“大耳朵”英语网站版主韩柏栋取得联系。韩先生为刘发英真诚助学的精神所感动,不仅主动为她开辟了助学版块,邀请她做“斑主”,还带头掏钱资助了资丘镇的5名贫困学生,每年资助款达6000元。
  借助这块阵地,刘发英与该网站大批助学志愿者通过QQ建立了联系,首次将13名贫困学生的信息发到助学版块上,很快争取到救助款8500元。北京网友小燕受“英子姐姐”爱心感染,每月从不算高的工资中拿出1000元~2000元资助贫困学生,3年共捐出5万多元,资助了25名贫困学生,成为资助学生最多的网友。4年多来,“大耳朵”网站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11人,资助款达130余万元。之后,刘发英还在湖北“情暖荆楚”网站开辟了助学版块,吸纳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贫困助学。
  2009年5月,华裔日本友人、原已资助长阳多名贫困学生的网友刘晓燕为刘发英的大爱至善所感动,主动在自己的空间里建立了“公益慈善”助学版块,刘发英将15名贫困学生信息发过去后,很快获得14500元资助。2011年1月1日,刘晓燕又专程汇来9999元,表示愿意再资助10名贫困学生,作为自己的结婚纪念。2009年10月,刘发英在网上偶识华裔日本友人潘喜华,通过多次网聊,唤起了潘女士对山区贫苦孩子的同情,她主动在日本的“在日工作者联盟”中开辟了“it民工助学棚”,刘发英发去7名贫困学生信息,获得资助款7500元。
  2010年10月中旬,在中国长阳网的帮助下,“英子姐姐助学网”开通运行。多年来,一直想拥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助学网站的梦想终成现实。运行一年多来,已收到海内外爱心网友捐款112万余元。
  7年网络助学背后,有这样一串饱含刘发英心血和汗水的数字:为900多名受助学生写出了10万余字的贫困信息;为受助者到县城各银行领取和送达款、物,陪同志愿者家访等累计行程近万公里;自己承担交通费、电话费、文印费等8000多元;为开展网络助学献出了400多个节假日……
11#
发表于 2012-4-14 22:37:42 | 只看该作者
为了丰富学生思想,开阔学生视野,西河学区2012年4月12日组织了学生校外实践活动。























10#
发表于 2012-4-14 07:58:04 | 只看该作者
李红:我工作,我快乐
  李红,孝南区西河镇道店小学教导主任,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寻找快乐,收获快乐,并把快乐的种子播进每个学生的心田。
  为支援缺编的村小,她主动要求到离家10多里的乳凤小学任教,成为学校唯一的女教师,被同事们戏称“半边天”,学生也习惯称她为“女老师”。乡村小路坑坑洼洼,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李红骑车上下班,差不多每个周末都要把自行车送去修理,但她从没有叫苦。修车师傅说:“丫头,你怎么不调回来呢?这早去晚归,两头颠簸多麻烦。”她笑着说:“这早晚骑车,迎着朝阳、沐浴晚霞,既可以看风景,又能够锻炼身体,您看哪个女孩有我这么好的身体”。


  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李红用爱心感染着学生,天冷了,她提醒衣着单薄的学生加一件衣服,学生生病了,她给他们递上一杯开水,她总是从一些细节处关爱学生。陈娟是个孤儿,李红把她接到学校同住同吃,一直到两年后孩子毕业;王辰家庭贫困,总是愁眉不展,李红给她买了文具、生活用品,每逢周末、节假日又把她邀到家里,像大姐姐一样跟她交流。王辰后来考上大学,特意回到学校向李老师报喜,师生两人高兴得抱头痛哭。
  去年,李红担任了学校教导主任,同时兼任六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三副担子压在这位文静的女教师的肩上,她既要处理教导处繁重的日常工作,又要搞好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每天,总是小跑着穿梭在学校内。她说,虽然累了一点,但觉得很充实,很快乐。
9#
发表于 2012-4-13 18:26:34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3-27 23:23:25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12-15 17:0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发表于 2011-12-15 13:35:29 | 只看该作者
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好人


“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好人”,是我们不变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了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西河小学坚持让学生每天午练字15分钟。为了检验学生的练字情况,教导处给每个班级制定了一本“写字成长档案”。为了激励学生的写字兴趣,教导处在11月24日评21名“写字之星”。名单如下:

李博亚(101)
屠思雅(102)
张雅晴(201)
魏腾(202)
黄倩(301)魏莎莎(301)陈雅文(301)
罗思雨(302)
田睿(302)秦含玉(302)邱雅露(401)丁雨(401)夏菀婷(402) 罗佳伟(501)
胡成(501) 李姗姗(502)桂思(601) 胡佳露(601)刘鎏(601) 袁陆玲(602) 杨卓颖(602)
5#
发表于 2011-12-15 11:21:06 | 只看该作者

西河中心小学“课内比教学”简报

20111115

本学期我校为了落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记日记”习惯,在全校3——6年级开展记周记活动。本周,为了了解学生周记完成情况,对全校3——6年级各班每位学生的日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数本数、数篇数、数批阅数,算完成率,并对检查情况对每班周记完成情况作出综合评价,检查情况将在下次全体教师会上予以公布。
4#
发表于 2010-10-12 17:37:36 | 只看该作者
课堂教学研讨需要学术批评
余文森


新课程周刊2007年12月7日B版刊发了刘金玉的《从“顺”与“不顺”看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一文,认真拜读之后,有两点感触。
第一,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每次听公开课,都发现课上得“顺”,实际上,“顺”的背后是太多的“不顺”,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我希望看到学生原生态的学习,看到学生是怎样把书本(知识)读懂、学会的,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或提出什么问题,看到老师是如何把不会的学生教会,看到学生如何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显然会存在太多的“不顺”,但它却是真实的教学过程,是我们教育研究真正的对象,离开了这个“原始”和“真实”,教育研究可能就成为“假”研究了。
第二,公开课还是课。公开课的表演色彩源于公开课的错误定位,把公开课定位为示范课、展示课,赋予公开课太多额外的价值和功能,公开课的课的本性就丧失了。实际上,老师平时不会像上公开课那样上课,老师受不了,学生负担也重。由于“公开课”的高利害特点,评课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就难于维系。所以,像刘金玉校长这样评课,十分难得,我很是佩服。没有专业的高度和批判的眼光,就事论事的、一团和气的评课,是“无效”评课。我相信,刘校长对课的四点意见不仅对授课教师有点醒和引领价值,而且对听课者也有指导和启发意义。新课程呼唤这样的评课。
最近一段时间,听了不少公开课,而且是优秀教师上的公开课,每次我的点评都会引起所谓的“反响”,我的点评被认为是苛刻、伤人,人家辛辛苦苦上了一次公开课,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多表扬才对啊!你这样批评,人家多没面子啊,谁以后还敢上公开课呢?好心的人不断提醒我,可我每次都改不了脾气,总是单刀直入,直指问题所在。我想起我在博士论文开题时所遭遇的批评,我只有深深的发自心底的感激。也许这就是大学文化和中小学文化的区别。
课程改革需要重建教研文化,重建评课文化,这需要时间,希望新课程周刊多刊发像刘金玉校长这样的文章,营造学术批评的氛围。
(本文应《中国教育报》之邀而作,发表在2007年12月28日第5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12:38 , Processed in 0.25453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