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给生活在角落里的普通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2 08:4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给生活在角落里的普通人

  新一年的开端,我们见到旧故事的延续。我们愿为之送上新的祝福。
  2010年元旦的钟声刚刚敲响,夏远,一个19岁的小伙子,推着铁架子车走进成都最为热闹的街道春熙路。他的工作是每天夜里更换广告。离他不远处是身穿橙色外套的邓艾华。她正提着大拖把准备打扫卫生。这个40岁的环卫女工,负责每天夜里为春熙路“洗脸”。
  他们身旁是灯火辉煌的城市,以及欢聚的人群。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个时间节点意味着开始、希望或者其他含义。无论是在喜悦中回望,还是在悲伤中感怀,人们以各种方式渲染着节日的仪式感。
  但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角落里的人们,这只是冬日里的寻常一天。他们或许依然体味着生活的平淡,或许依然忙碌在生产一线,或许为生计奔波愁眉不展。
  也是在这个夜晚,王大姐和丈夫出现在马路旁。他们摆上桌椅和炉灶,叫卖麻辣烫。与这对守在寒夜中的夫妇相反,22岁的年轻人小练正坐在地铁隧道下燥热的控制室里值夜班。
  这些我们平时很少留意的身影,就这样勾勒出城市的另一面。夏远一晚上要贴40张海报,如果有一张出了问题,这一夜就算白干了。邓艾华要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直到天亮了才回家休息。在高楼大厦的缝隙中,还有这么多人卑微而质朴地活着。他们不是位高权重者,却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着城市的运转。
  当然,这也是生活的另一面——并不总是充满阳光,也不常常一帆风顺。我们生活在大同小异的琐碎里,也感受着大同小异的悲喜。有人面对高涨的房价望楼兴叹,有人面对昂贵的医药费无力承担,还有人在这地冻天寒的城市里,寻找一个温暖的归属。比如,夏远不久前和交往两年多的女朋友分手了,邓艾华还惦记着为小儿子做饭,王大姐警觉地扫视着四周,担心巡查的城管队员随时出现,小练正在发愁什么时候能找个女朋友。
  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个人和细细碎碎的烦恼,让大大小小的城市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梦想。这样的城市,不会只有单调的表情和单一的向度,还有酸甜苦辣的感受和悲欢离合的故事。这样的城市,不只属于宏伟的建筑和光鲜的成功者,还有更多具体的小人物在孜孜努力和苦苦坚持。
  无论失望还是希望,醒着还是睡去,他们都静静度过元旦。新的一年里,他们或许依旧不被关心,甚至权利和尊严都被漠视,但我们愿意相信,他们依旧会努力,依旧会坚持。
  所以夏远会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先好好干活挣钱,爱情该来的时候就会来的。
  所以邓艾华才会觉得自己幸福。她的大儿子已经有了工作,小儿子刚刚上幼儿园,一家人都搬到成都生活,过着平凡快乐的小日子。
  所以王大姐才算了这笔账:如果每夜能卖出500串麻辣串,她很快就能攒够儿子一年的学费了。
  所以小练才会很满足,因为“老家在内江农村,父母听说我在为成都修地铁,走到哪里都是一脸自豪”。
  所以,每个角落里都隐藏着幸福,每个处在角落里的人,都可以让身旁的城市多一层生活的质感。
  所以,在这新一年的开端,我们把祝福送给这群人,生活在角落里的普通人。
  或许在别人看来,他们的生活如同白开水般枯燥无味,他们的命运就像蝼蚁一样无法自我掌握,他们的力量在庞大的社会中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成千上万散落在角落里的人们,让自己的生活好好继续,便是在合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他们踏踏实实走过的每一步,都可能决定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行进的节奏。
  我们要祝福更多的人,那些饱尝命运艰辛的人,那些曾经遭遇不幸的人,那些正处在悲伤痛苦中的人……希望他们挺下去,希望他们相信未来。
  或许安逸和荣耀距离他们还很遥远,艰辛和焦虑则总是如影随形。但请相信,苦难的阴影填不满角落,幸福的光源常常就在身前一寸。
  无论如何,他们、你们、我们,都在努力地活着。就在这新一年的开端,所有人的生活都值得送上新的祝福。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9:36:47 | 只看该作者
                新闻眼
徐百柯
中国青年报  

    那是一道阴影。光打在一个群体上,有时,其中一个“亚群体”会在有意无意的屏蔽间,拖曳成阴影。阴影意味着冷,意味着不公,意味着痛。请体味这种痛——
   无声的群落之一:放逐  
   一群老人写了两本厚书,《无声的群落》及续。他们是知青的阴影——老知青。知青这一超过1700万人的庞大群体中,更为公众所知晓的是“文革”中“上山下乡”那一批。除了亲历者和稀少的研究者,鲜有人知道,当代史上还有一批“文革”前知青,数量近130万人。  
   这些人出生于1949年前后,成长于“社会意识形态最纯正,也最具影响力的年代”。与“文革”中作为一项社会工程的知青潮不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了继续学习和就业的权利,不得不到农村去“脱胎换骨”。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连那种虚假的浪漫主义想象都未曾沐浴过,他们是被放逐者。     研究者发现,由于背负着为父辈赎罪的十字架,这些老知青的人生经历往往比后来的知青更为曲折和坎坷——这是“血统论”为祸国家最鲜明的证词。并且,由于和知青主流乃至社会关注的主流难以对接,他们几乎一直无声无息。   
作为一个“无声的群落”,他们流浪在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叙述里。他们的青春被放逐,他们的理想被击碎,甚至他们的谴责都在漂泊中,居无定所。如今的两本厚书,意味着他们终于在自我叙述里找到得以置身的家园。  
   2009年终盘点中,凤凰网的知青频道获得致敬,理由是:40年前开始的“上山下乡”、上千万人的青春与回忆,在中国媒体上却鲜有体现,而知青频道这一策划填补了空白。
    那么,请让我把私人的致敬献给这厚厚两本弥足珍贵的记录、纪念与反思。这代表着一个更小(但也有上百万人)、更无声的群体冲破历史暗影的觉醒与努力。
   无声的群落之二:回归   
  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移民近120万人。外人若想知道其间的故事,可看一些值得尊敬的观察者的记录,从电影《巫山云雨》到《三峡好人》,从晋永权的照片到刘小东的绘画。但三峡移民自己的书写呢?难以见到。这又是一个无声的群落。     
当下举国关注城市拆迁。焦点之一,公共利益难以界定。三峡工程则被赋予了“当然而无可辩驳”的国家利益属性,所以似乎无人从城镇拆迁、乡村征地的角度去考察三峡移民。可以说,三峡移民是被拆迁者、被征用者的阴影。     移民中,政府组织和自主外迁的共计19.7万人。这些长途迁徙者,是三峡移民的阴影。外迁者无法适应或难被吸纳,选择回到接近故土的地方,被称为移民“返流”。返流者,又是外迁者的阴影。     其实,返流可以视为一种行为书写,他们的态度、意愿、判断、选择,皆在其中。   
三峡返流人口的具体数量,目前尚无统计。近来《中国新闻周刊》做了令人称道的调查,可知返流绝非个别现象。从外迁地返回故乡,于个人,面临一系列尴尬,于社会,伴生许多新的管理命题。最直接的,户口留在外迁地,与户口相关联的子女教育问题、养老保险问题等,如何解决?   
回归,却无家可归。一句话听着酸楚:“日子苦,但是家乡让我觉得安全。”
无声的群落之三:遗忘  
   在宜昌市郊的小洋坝社区,45岁的向兴办了个补习班,专为附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补习功课,并进行“奥数”方面的培训。2009年的最后几天里,木板搭成的简易棚中仍挤着十多个小学生,从二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向兴给一个年级的学生讲数学题,其余的孩子自己做作业。虽然天气寒冷,但木棚门敞开着,这是黑暗环境里唯一的光源。
    向兴自幼双腿残疾,移动时要用双手撑着膝部蹲着行走。他其实并不能算是“老师”,仅仅初中毕业,也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补习的功课、教授的奥数,都是他自学的。
    政策规定小学生不能补课,奥数如今又臭名昭著,这让向兴有些不安,怕自己的“农民工子女课堂”会被取缔。担心的还有家长,“城里的孩子在抢着补习,我的小孩将来怎么办?”
    社区附近有家“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教英语和绘画。但这里的家长知道,那些不是他们的选择。   
  再批判补习和奥数时,请别忘木棚里的这些农民工子弟。他们是奥数的阴影,是不堪重负的孩子们的阴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43 , Processed in 0.07142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