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漳州市语文网上教研活动实录:如何让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9 11: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漳州市语文网上教研活动实录:如何让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些

主持人:
老师们:

晚上好!很高兴我们又相聚在这块希望的净土!首先,预祝我们今天的教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课改走到今天,我们突然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学为什么总爱无限地“拔高挖深”?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总爱“抬头望天”却忘记了“低头看路”?为什么我们总爱高喊“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却从不想想“孩子当下的任务”?为什么我们总是渴望自己的课堂“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却总是不经意地忽视“真正的教学是影响孩子的当下”?……

我们试图把以上诸多的“为什么”归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已经缺少最应该有的东西——“语文味”。那么如何让“语文味”重返我们的课堂?请老师们各抒己见!
深涧幽草:(摘录)很早就听说专家在大声疾呼:语文姓“语”,语文课要上出浓浓语文味。但说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很理解专家的话,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才算是“语文味”。听课时总觉得那些越煽情越令人感动的公开课便是好课。王崧舟老师这样说:“我们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语文味’。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初看这段文字时没太懂,反复读过几遍又感到茫然了:心目中的那些经典好课对文意的深度挖掘,教者提炼主题时所站的高度常常令我神往,但“写的什么”却又并不是“语文味”,那么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至此,初识“语文味”。
主持人:
所谓语文味,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
雪花飘飘:我也觉得应是兼而有之,不过我不赞同工具性应该更重要些。我觉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就犹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厚谁簿谁,都是不恰当的。
忘我境界:这也是语文课承载的使命。
快乐如风:我想在重视工具性的同时,应该适当的融入人文性,要有机的结合吧!
天凉好个秋;但现在的课堂似乎更多的是人文的熏陶,基础的训练反而退居其次了。
行云流水:是不是思想性强的,科普文章就不适合编进语文课本呢?当然不是。语文,讲求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像人的两条腿,少了哪条都不行。那么,语文课该怎么上?语文课,要琅琅书声,更要静思默想。语文课,要整体感知,更要咀嚼涵咏。语文课,要自由表达,更要“动天君”。何为语文味,这“语”字拆开来看,“言”加“吾”,我的语言,有口头的,有书面的。将“文”化为“语”,把文章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悟,通过交流,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就是语文课,这样的课就有语文味。
寒风:语文,讲求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像人的两条腿,少了哪条都不行。
天凉好个秋:包括在平时的课堂中,似乎基础的训练就代表着枯燥,我们也退而求其次了。
忘我境界:新课程改革后,内容太多了,不利于老师和学生细细品味。
行云流水;老师要紧紧围绕‘信任与被信任’展开教学,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然后谈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能对照生活实际,有的学生设身处地想问题,这些都是很好的理解感悟方法。
面壁;人文性是工具性的魂,没有人文性,如行尸走肉,没有工具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天凉好个秋:但是似乎能感悟的总是个别的优生,或者表现欲强的学生,课堂成了老师和优生表演的阵地。
行云流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引导学生自行感受语言背后的美,我认为这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天凉好个秋:“语文课“串味”太常见了。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或把语文课教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或把语文课异化成其他学科的“保姆”。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缺乏甚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充斥着许多课堂。”
行云流水:读书,看报,欣赏画展,看电视,听音乐,与人交流等等,这些活动都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
天凉好个秋;如何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统一?又如何让学生学语文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快乐如风:语文味是强调工具性还是人文性?
主持人


一句话,“语文味”是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老师们不必争论它们谁主谁次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使他们和谐发展,如何使我们的课堂“语文味”更浓些。
乐乐;“语文味”的提倡,并非是提倡者特意标新立异,它只是用一种很普通很明白的概念,涵盖语文教学的性质特征,并针对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行云流水:其实,语文味不仅仅是美一词那么简单。语文包括三个层次:文字,文学,文化。不同的课文,那语文味是不同的,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教学技巧。
小雪加冰:两者兼而有之。
雨丝;对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受,学生总是很难深入地感悟到,怎么会读出那个""?
行云流水:语文味存在于语文教师的语言,表情,对课文的朗读,对文字的推敲,直觉的感受中。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神韵所在,如果挖掘得当,可以让课堂更具有灵性,更有效。
乐乐:教师首先应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能自觉铸炼教学语言吧。
沉默的人:对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受,学生总是很难深入地感悟到,怎么会读出那个""? 要先感而后才有悟。
忘我境界:是啊,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只是匆匆忙忙的教和学。
唐朝疆土: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就中小学阶段,似乎更应以工具性为主,要让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
寒风: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
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
雨丝:老师的理解当然会较到位,但往往出现独角戏,学生的共鸣并不很广泛。
面壁;读写结合,情动而辞发,可否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词析句。
天富:我粗粗地阅读了案例对陈老师的这种“一分为二”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认同的。依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这样教能制造悬念,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沉默的人:学生的感受十分震撼。
愛静:我认为教师首要的就是要把语言的魅力展示出来,语言是一门艺术,它可以带给大家无穷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教师应该掌握文本的朗读技巧的原因了!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文字的震撼力。
雨丝;你们不觉得吗?现在的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不容易调动。
天凉好个秋:是啊!上课的三层境界:一、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三、课即是人,人即是课。
唐朝疆土:课文课本以文章为例,以传授汉语知识、培养汉语能力为主要目的。但我们上课时往往被内容吸引住了,授课时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至于如何品味遣词造句、学习表达方法注重得不够。以致学生知道许多“故事”,却对提高语文能力促进不大。
天凉好个秋:你们觉得这个案例体现语文味了吗?
雨丝:其实,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行云流水:富于魅力的教学语言永远是教学实践的关键。
愛静:雨丝的话我深有同感,这就要看教师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情感了,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产生共鸣!
寒风:我主张语文教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既要敢于删和批,更要善于培养感情,即要把否定性方法和肯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再次,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那么,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行云流水:感受的整体性和个性化也是突出语文味的一种方法。
天凉好个秋: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点睛之笔,或明或暗的线索,在这节课中并没得到很好地体现。
雨丝:不必把成人的感受全部硬塞给学生。
小飞侠:在这篇课文中,教者就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这样子既让学生感受到课文语言文字的运用得精确,又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主持人:请老师们先围绕案例谈,这个案例语文味浓吗?
阿格里:我觉得这篇案例语文味挺浓的,特别是人文性更为突出。
行云流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小飞侠:不必把成人的感受全部硬塞给学生
,我支持你的观点。
天凉好个秋:就朗读而言,读通读顺是第一步,但就一遍地阅读,显然是不够的。
雨丝:是啊,千篇一律的感受不觉得很可笑。
行云流水:甲说一点,乙说一点,丙说一点,积少成多,化零为整。
行云流水:优点:1.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2.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4.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雨丝:所以,让学生充分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悠悠:寒风的主张需要老师对教材深层研读,于永正老师每教一篇课文,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课文,直到读通、读顺,为止,我想这就应该说创造浓厚语文味的第一步吧。案例中陈老师就能读通教材,将教材“一分为二”地呈现出来。
快乐如风: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体现教师的灵魂。
沉默的人:是对话,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对话
天凉好个秋:就这个案例中,你觉得学生能把课文读顺吗?
雨丝:是.还更应该尊重学生对教材独特的理解。
唐朝疆土:阅读是个体化的体验,人们都要借助自己的生活阅历要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的。
天凉好个秋:就读一遍,
而且前半部分读,后半部分快速默读,能行吗?
雨丝:学生有学生自己的感悟。
唐朝疆土:所以共鸣很难“营造”出来。
沉默的人:共鸣是引导出来的。
寒风:我们要学习案例上的陈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就要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教课文,要敢于
“玩教材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的哭,也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的笑。
天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天凉好个秋:是啊,把文章通读一遍,文章蕴含的情感学生就能明白,但那些精彩的词句呢?怎么办?什么时候让学生掌握?
阿格里:案例中,自己的感悟是有了。但是来得太早了。
沉默的人:小学生不可能读一百遍,所以还是要老师引导。
愛静:如果学生不能与老师产生共鸣行吗?语文课堂上可以允许不产生共鸣吗?
行云流水:“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在课堂上,你关注孩子们的发言,关注孩子们的动作,甚至关注他们的一个细微表情,就会发现孩子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小飞侠:我觉得在语文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喜欢的讲课,如何让小学生发散思维?
唐朝疆土: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还是以多读多背为重要手段,读得懂文章不见得会写得好,也不一定能欣赏文字表达的美。
天凉好个秋:哭过笑过,留下的是什么?难道精读课文只要求有情感的震撼就行了吗?
沉默的人:师生共鸣是基于对文本的共鸣
唐朝疆土:从美学角度讲,不是内容是美好的文章就是好的。可我们的文章大多是讲美好的东西。像上面提到的那个课例,能震撼心灵就是表达上的成功。
小飞侠:我觉得还应该结合语文的基本功训练。
阿格里:案例中,老师的引导脱离文本的字词训练,把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建立在对文本的感悟上是不够的。
天凉好个秋:文章写得好是表达上的成功,那是作者的功力,学文者应“披文入情”,
天凉好个秋:是否语文课只要让学生感动就行了?
唐朝疆土:所以我们更应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而不在内容和情感上进行过多的引导和“煽情”。
阿格里:对,进入文本。
梦霏:文本是基础。
阿格里:通过文本的字词句,训练听说读。
愛静:我也赞同,文本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容易看懂的。
雨丝:老实说,刚看了案例,确实令人震撼。
沉默的人:通过文本,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小飞侠:进去文本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读。
天凉好个秋:大家看看这些内容,学生除了情感的出动,还学到了什么?
沉默的人:还要多悟。
行云流水:“读”在语文课堂里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主角就是“读”,也可以说“读”是语文课堂体现语文味的主要手段。
愛静:所以案例中更突出了“人文性”。
唐朝疆土:教师在上课应少讲些,多让学生自己是如何读懂文本的,是否喜欢文章里的某些文字。教师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点拨。
听语轩: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统一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言语表达和感悟能力。做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文道统一”
雨丝:我觉得后面的默读安排得很好,让学生自己细细品味
行云流水:要让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先期被感动,以教师的十分投入的情绪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能快速地入情入境,这是语文课堂营造浓浓语文味的很重要的途径。
天富:这篇课文这样教,我觉得语文味不够浓,它缺少一些语文课该有的环节,如字词教学、课文朗读等。
雪花飘飘:不错文本是基础,但情是连通作者与读者的关键点,语文课如果能以“情”为主线,把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贯穿其中,我想会更有实效性。
沉默的人:让学生多一点单独面对文本的时间。
小飞侠: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面壁:我们都知道读在语文课堂的重要地位,可要舞弄起来总觉得有点东施效颦。
行云流水:有“语文味”的课堂,“平等”是基础,“对话”是手段,“体验”是目的。
天凉好个秋:雪花飘飘讲得好,精读课文与课外阅读或略度课文是不同的,教学的出发点也应不同。
雨丝:不必纠缠在个别字词上,我觉得只要揪动学生的心灵之弦,足以让学生永生难忘。
沉默的人:还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听说读写。
寒风:听说读写,可以再安排另一个课时进行啊。
阿格里:通过文本,学习听说读写,从模仿到创造。
积累词句,学习倾听表达(书面
与口头)应对等方面的能力。
沉默的人:双基不能丢。
天凉好个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应该不是如此居先吧!把课文当成载体,进行生活化语文的教学,这应该才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吧。
行云流水: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
主持人:

请大家像天富、寒风、愛静、天凉好个秋那样从案例谈起。
快乐如风:陈老师能够活用教材,把教材内化成自己的的东西再进行教学应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梦霏:陈老师的教学令人称绝,但确实少了双基训练。
阿格里:天凉好个秋说得好,陈老师的创造性基石踏错了。
雨丝:是,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教材仅仅是载体而已。
快乐如风:语言味不单单是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行了。
天凉好个秋:哗众取宠,浮光掠影式的语文教学,是课改走到这一步的一种无奈。就如这个课例,学生情动了,但又能学到什么呢?
梦霏:创造性使用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
快乐如风:现在的语文课往往看是热闹,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语文的东西。
雨丝:要因文而异,有所侧重,不必每课都狠抓双基吧。
雪花飘飘:案例中的陈老师能活用教材,制造悬念,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他这样做是成功的。但这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操作性不强,如果我们平时这样做,会有这个效果吗?
愛静:在这堂课当中,虽然缺乏一定的读训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陈老师已把学生的情感调动了,才能使学生对课文后所出现的结果感到意外和惊讶。语文味有,但是不够浓厚,要是能加入更多的基本训练,相信这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天凉好个秋:因文而异是对的,平时的课堂会注意到吗?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
快乐如风:作为语文老师研读教材是必备的,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活用教材
小飞侠:在这堂课中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信息,更是一种情感的点击。思想与文字的碰撞。
天凉好个秋:也会有不同的侧重训练点,但作为精读课文,品词学文是不能丢的。但问题是,如何把品词学文于调动学生的情感融合于一体?
雨丝:品词学文固然重要,但学些为人之道不也很重要吗?
沉默的人:读与写是语文的最终指向,如果每一节语文课能上得如此美好就好了。
小飞侠:可以通过一些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持人:


学完了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连文本都读不通顺,却感动得不可名状,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何差异呢?
天凉好个秋:那么在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中,如何既不割裂文章的情感线,又能不着痕迹的进行基础训练呢?
快乐如风:语文活动就有可能偏离语文的方向了,失去语文味了。
愛静:所以在这堂课中应该还要加入一定的阅读训练。
雪花飘飘:我觉得这个案例在调动学生的情感,人文方面的目标落实得相当好,但语文能力方面的训练我觉得欠缺了点。
天富:小学生年龄尚小,如果说一篇课文不通过多读他们能真正理解吗?
主持人:
识字学词,读通文本,这是阅读教学起点,确保每个孩子读通文本本是阅读教学的底线。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师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让每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
雨丝:先整体把握文章主线,至于字词后面再教
天凉好个秋:天富说得好,但该如何处理呢?
愛静:这堂课的“人文性”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能在调动学生的情感后再加入阅读训练,相信这堂语文课就很棒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感受文本不是更好吗?
小飞侠: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人物的感情。
天凉好个秋: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学生读了34遍课文,仍不能读顺的,大有人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面壁:我们现在离底线还远着呢?
小飞侠:从而也使学生能入情入境地理解和领悟语文文字。并学会欣赏和运用
愛静:这堂课上学生的感受相信是有了,理解我相信也不会缺乏的。
主持人:
面壁说得对,现状还有距离。识字学词,不但不是浪费我们阅读课堂的宝贵时间,而恰恰是我们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获取语文素养发展最为有效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零距离亲近母语文字的最佳形式,是阅读课堂最能上出语文味的出彩点。

帆:要让学生读顺课文,预习是很重要的,这样在教学法中可以事半功倍的。
天凉好个秋: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讲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堂好的作文课。学生从中会学会积累、借鉴。
雪花飘飘:文字、文学、文化,这是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课堂教学要有这种层次感。如果没有了读研“文字”的基层,文学、文化两层就会给人“硬塞”之感。
小飞侠: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要品词学文,还差好远。
快乐如风:对于字词和阅读的教学应该要有高低年级之分,有所侧重。
天凉好个秋:我觉得低年级更应重视识字学词。
面壁:要把文本读薄了,要把文本读厚了,离不开词语教学
快乐如风:那是当然,但也要有阅读方面的训练。
愛静:我同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识字更为重要,如果连字都读不来就没有读文本可言了。
寒风: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学生读了34遍课文,仍不能读顺的,大有人在。那是学生没做到“悟”,所以能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再进行语文能力方面的训练也未尝不可。
天凉好个秋:阅读的目的也是积累。
快乐如风:培养学习喜爱读书的习惯也很重要,所以从低年级就要养成。
天富:我每教一篇课文前都要求学生预习时在家先把课文背下来,这样我们教学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快乐如风:感人的文章只是一个载体,我们的语文课要时时把握它的语文味不容易呀。
愛静:所以这堂课上的陈老师没有把“工具性”落到实处,显出语文味不够浓厚。
雨丝:工具性,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快乐如风:其实我们能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就很不容易了,不要有太多的花架子,反而更能体现语文的本色。
沉默的人:不过,还是要活用教材。
愛静:那要看学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背了,在他们印象深刻的情况下不用背,他们也能对文本念念不忘。
快乐如风:我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他的学生是不会对他的语文课产生厌倦的。
快乐如风:并不需要靠每一节课都要有不同的设计来吸引学生。
天富:我有时用抽背,但更多的是同桌互背。这还需要家长的配合。
雨丝:是啊,所以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就行,而不必太拘泥于是从工具性方面,还是从人文性方面去讲授的。
天凉好个秋:
扎实、朴实、真实。
快乐如风:如果你把学生喜欢语文的习惯养成了,你就不需要用很多的方法来使你的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只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就行了。
天凉好个秋:这或许才是语文课的归宿吧,也才是语文味的体现吧。
快乐如风:语文课是应该反朴归真了。
主持人: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三维目标直指的就是课程准明确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本质。但随着“三维目标”教学指针的推行,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但没有真正实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而随着“人文大旗”的高扬,正面临着新的分割与更为严峻的危机。
雨丝:所谓“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沉默的人:全面提高学生得语文素养。
天富:“熟能生巧”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快乐如风:关键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太重视人文性了,才会使语文课变味了。
雨丝:能使学生动情,反省就有收获了。
愛静:所以语文味的基础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才将知识与技能升华!
寒风:是的工具性是不可缺的,小心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或其它科目。
雨丝:因文而异,有所偏重,很正常嘛。
天凉好个秋:是情感上的收获,语言文字的收获还是要的。
沉默的人:所以还是要回到“工具性”和“人文性”得统一。
天富:我想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渗透“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愛静:在一节语文课堂上,我们必须把工具性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再将“人文性”得以提升,相信这样的语文课语文味会更加浓厚的!
小飞侠::课堂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抛弃自我表现的欲望。全身心为学生的”学“服务,妥善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追求二者统一。
寒风:语文味是语文文
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这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要重视的问题。
天凉好个秋:好的,让我们的备课开始备学情吧。
雨丝:只要基础的字词能掌握就可以了,不必每一篇文章的教授都讲究品字,品词,有时可能会割裂整体性,影响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天凉好个秋:把学生的学习需要放在首位。
听语轩:要使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教师多学习也很重要。
沉默的人: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对话要和谐。
寒风:让我们老师不再“哗众取宠”而是“扎扎实实”教出真正的语文味!
小飞侠: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要真正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情感熏陶的融合。
阿格里:课改是永恒的主题,
而让学生获得实效也是我们永远的目标。
主持人:
九点半了,老师们辛苦了。
在课程改革进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期,要想重返语文味浓厚的课堂,让我们重温朱作仁老先生倡导的“大三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和“小三实”(扎实,朴实,真实) 吧,这也许能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心平、气顺、腿脚稳,让我们不再哗众取宠,从而回归本真的语文。
老师们晚安!下次研讨再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45 , Processed in 0.0850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