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人生因语文而精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6 16: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人生因语文而精彩


         
      

                    
                   ——“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构想
                      深圳市教苑中学 陈继英   
20059月,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人生语文”的教学理念。此后该理念逐渐被语文同行所认同。这一教学理念,主要指语文教学要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构建学生人生发展的精神家园,培养善于学习、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和具有独立精神、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人。其基本做法是,以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为核心,以读写互动、主动体验和积累为手段,以指导读书探究、言意互转为抓手,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创新活力。
一、为何提出“人生语文”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总定位,但面对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我们的一些知名语文教师包括一些知名学者的说法又纷纭杂沓,使广大语文教师无所适从。例如,你问语文教学要培养什么能力时,有的学者会告诉你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要学生学会审美阅读;有的学者会告诉你要教会学生积累,逐步提升语文素养;有的学者会说要培养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基本文体的写作;有的还会告诉你只要学会读与写就可以了;有些作家还会说要培养学生想象力,要让中学生学会创作等等。但你若再问,这些能力应怎样培养时,他们或者说只要认真读书就可以了,或者说只要养成勤于观察和写日记的习惯就可以了,或者说只要培养学生喜爱语文课就可以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你再问,很多学生从来不喜欢读书、更不注意积累,更不愿意写日记,你说怎么办呢?他们大都会告诉你,那就看你们语文老师的本事了,我原来如何如何?但事实上,现在的学生不是这些“学者”和“作家”自身,你教的学生也不是经过选拔的大学生,语文教师还是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语文学习的问题。其实,只要从人生发展的角度考察,语文教学教什么,怎样教,语文教师作为专业人士自然就会看清问题的实质。
曾有语文教师提出“本体语文”、“青春语文”、“诗意语文”、“绿色语文”、“快乐语文”等教学理念,有许多观点与“人生语文”的教学理念有相同之处,但我认为,从根本上说,语文教学是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的工作,是为学生人生发展提升语文素养与思想精神境界的工作,因此用“人生语文”来概括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念,更为恰当,也更能反映语文教学的本质。这是我提出“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又一原因。
二、“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依据
“让生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出,是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那么,学生作为处于身心快速成长阶段的一类特定人群,其本质需要是什么呢?显然是发展。语文教育理应满足学生人生发展需要。《中国21世纪议程》第6章“教育与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明确指出:“提高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毫无疑问,语文教育自然要按照人的发展需求,为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出发,让语文教学为人的本质需要服务,这是“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据。
客观地说,语文与社会、人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语文来源于社会和人生,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另一方面语文又反作用于社会和人生,对社会和人生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交际工具的语文,它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起着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作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文,它使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使现代文化得以传播。明确了这一点,关注社会和人生就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人生语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发展和实现自我人生的发展和完善,引导学生学会现代人生所需要的本领——阅读和基础写作,既能“知人论世”、“指点江山”,又会“激扬文字”。
“人生语文”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标关注学生人生发展的精神是一致的。2001年颁布的新课标,其核心就是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随着现代社会发步法的加速,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更新显得尤为重要,而知识是用语言文字来传承和表达的,没有好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就无从掌握复杂的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与此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社会是一部庞大的机器,需要社会各个岗位的密切协作,才能实现这台大机器的高速运转。因此,作为岗位工作的承担者,彼此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而沟通与协作是依赖于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而实现的。可见,着眼于人对现代社会的适应及其发展来实施语文教学,这正是“人生语文”教学理念提出的现实依据。
从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的发展研究中我们也得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深圳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央解放思想的政策,充分释放人的潜能的思想。从1992年开始,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每年都在以40%以上的速度成长,从业人员也从最初的2万骤增至两百万人,如此迅猛发展的关键就是能够为人才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人生得以良好发展。这些人才追求独立的思想,不迷信权威,不依附权贵,不追求升官,有的甚至敢于突破体制的限制。我作为生活于深圳的一名语文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启发,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的人生发展着想,要教给学生人生发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人生发展的能力。
“人生语文”教育的根本在于着眼人生发展实施教育教学,只有这样的语文教育,才能为学生人生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三、“人生语文”的教学理念的基本原则
“人生语文”的教学理念认为,关注社会和人生理应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去关注社会人生发展并实现自我人生的发展与完善,去掌握现代人生存所需要的本领——阅读和基础写作。即通过阅读来了解和适应社会人生,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又通过写作来完成对社会人生的评判和观念的引导,进而推动社会的前进。换言之,“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根本,在于着眼人生发展,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在课堂教学和读写互动的专题研究中发掘人的潜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独立精神、敢于创新的人。
具体而言,研究和实施“人生语文”教学理念,须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一)重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对人生和社会生活的体验,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二)重视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和精心设计;
(三)重视从学生人生发展视角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四)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教学过程,重视教育教学效果;重视学生独特感受与个性化体验,重视个性化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五)重视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重视各种知识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
(六)重视解放思想,冲破束缚人的各种精神枷锁,发掘学生潜能,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
(七)重视语文学习中学生情商的研究与运用;
(八)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九)重视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及对作者和自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探究。
这些原则,涉及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体现了科学化、人性化、社会化、实用化的需要,并用“为学生人生发展提升语文素养”的终极目的一以贯之,是“人生语文”的根本要义和精髓所在。
四、“人生语文”课堂实践例析
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以我在“首届大陆、香港、台湾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粤教版课文《捕蝶者》一课为例,简析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情况。
上这一课时,我根据“人生语文”的教学理念,结合课文的实际内容,针对学生的语文实际,将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捕蝶者对蝴蝶的情感态度,学会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这就是着眼于学生人生发展来确立教学目标的。为实现这一的教学目标,我特意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然后让他们提出问题,因为是借班上课,我就让他们把提出的问题,发邮件给我,我收到之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程序。上课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学生提出的11个问题,然后说,“阅读文章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大家提出的这11个问题,覆盖了《捕蝶者》一文的主要问题,请问其中那个问题是这一课的关键问题?”,一名学生分析说:作者对捕蝶者与蝴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是重点。之后,我顺势请一名学生试着说一下自己阅读时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感觉,而且强调说学语文,阅读“感觉”很重要。这名学生说作者对捕蝶者是批评谴责的,对蝴蝶是同情的。我又顺势说,这位学生究竟说的对不对呢?由此设置了一个悬念。 接着我进一步解释说“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种感觉对不对呢?这就要以文本为依据”,于是又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大家说一下,散文应怎样阅读,怎样推敲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两名学生先后站起说了自己的阅读方法,我首先对两位同学的发言予以鼓励和表扬,接着介绍了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这是一篇叙述性哲理散文,一种方法是根据题目《捕蝶者》的特点,看看“捕蝶者”做了哪些事,他为什么做这些事;第二种方法,是看文章写了几个人,这些人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做这些事;第三种方法,是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先从“形”的角度看看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今天,我们从“形”的角度,看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写这些内容。
让学生分析“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写这些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掌握课文内容,探究捕蝶者对蝴蝶的态度,从而学会阅读散文,掌握阅读散文的方法。接着,我引导学生阅读、朗读、品味重点语句、语段,进一步让学生明确阅读散文,要通过品味重点语句、重点语段(同时穿插讲解了什么样的句子是重点句、重点段),结合全文内容来分析判断,这种方法叫“以文解文”,并板书加以强调。“但是,阅读文章,仅仅这样还不够,还要‘知人论世’”同时并板书“知人论世”加以强调。接着又就如何“知人论世”加以讨论。
这个课例,是基于让学生学会读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思想实施教学的,也是着眼于学生人生发展最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和需要培养的能力来设计教学的。这是实施“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课例之一。这堂课受到大陆、台湾、香港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很高评价。
五、关于“读写互动”“言意互转”的说明
“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基本做法是,“以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为核心,以读写互动、主动体验和积累为手段,以指导读书探究、言意互转为抓手。”这里“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主动体验和积累为手段,以指导读书探究为抓手”,比较好理解,不再赘述。下面,我重点谈谈“读写互动”和“言意互转”的具体含义和做法。
“读写互动”与以往人们常说的“读写结合”是有区别的。“读写结合”,是强调读与写结合在一起,读书时要动笔墨,把自己的读书看法、想法随时记下来。“读写互动”是我们“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学生读书时,尤其在学生读了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必须写出东西,或对字句、语段加以点评,或对书中人物的进行评论,或是仿写句段等等,可长可短,但必须写。因为只有写点东西,才能解决那些不肯读书的学生读书的问题,不读书,他就没得可写,再加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和检查,这样就形成“读写互动”的链条。整个过程是“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与此同时,我们还会设计若干阅读专题,组织学生阅读探究,写小型的专题研究论文进行交流,这一“读写互动”的做法,对学生读书有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这对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人生的发展。
“言意互转”,是“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中对语言与思维训练的关系和方法的一种表述。如上所述,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培养是“人生语文”教学理念强调的核心内容。因为,思维能力要通过语言训练来达成,语言又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创造的工具。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来完成。尽管思维的过程中语言是无声的,但是离开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就会落空,所以,人生语文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以语言训练促思维能力提升,以思维训练促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使二者和谐并进。尽管在具体的训练中,二者可以各有侧重,但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时,不可不启发思维,在培养思维能力时,不可不适当考虑语言训练,同时,某种能力之提升,对对方都是一种带动和提升。我们把这一重要做法和语文思想概括为言意互转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21世纪议程》1994325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④陈继英著《新课程新高考新思维作文教程》海天出版社,2006年版
⑤陈继英《让读书与生命共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07:28 , Processed in 0.0667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