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信的教育敢于直面任何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8 08:5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信的教育敢于直面任何质疑  作者:贺方   来源:中国青年报
  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一名叫李红豪的学生,在期中考试时以《草见人命》为题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由于其观点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学校要求他就这篇作文进行反思。对此,该校校长表示,学校欢迎李红豪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但他过多看到了阴暗面,不仅对于教育制度,而且对于社会制度持全盘否定态度,这实际上已经是个政治问题。(《武汉晨报》7月5日)
  我反对该校长对作文性质的这种“认定”。不管这名学生在作文中是否真的过多地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而且对教育和社会制度都持全盘否定,这都是一个学生的认识问题,你可以说他观点很偏颇,态度很偏激,但不能轻易地用“政治不正确”的大帽子去界定他的文章。如果任何不同观点和质疑都要先用“政治正确”的思维去套一下,那所有的思考都会成为“政治立场的表态”,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不知道是我们的制度太脆弱,还是教育者太敏感,难道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对于教育或者社会制度发出一些不同于主流观点的声音,就能证明我们的制度一无是处吗?难道我们的制度脆弱到禁不起任何一丁点质疑?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更应指向如何理性地看待我们的制度及微观领域一些确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动辄对不同声音上纲上线。
  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确都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最起码还有一定的自信去容纳不同的声音,更何况,很多时候,这些不同声音只是想通过提出问题来让问题得到关注和改进。如果他真想表达否定一切的“阴暗思想”,又何必通过正常的表达渠道将其表达出去,从而让自己想否定的对象抓住自己的“小辫子”呢?
  教育首要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其主要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启迪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更多的是要从逻辑上能否自圆其说和论证上能否以理服人来论高下。在我看来,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的制度太脆弱,而是我们的教育者太敏感,敏感到对任何与主流观点不同的声音,都会首先放置于“政治正确”的显微镜下进行放大处理,以至于任何的不同意见都会被视为“异端”。
  在这样的教育思路下,我们的学生注定极度地缺乏创造力,因为习惯于先入为主地用“政治正确”的思维去审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必然会用僵化的标准答案去禁锢学生的思维,这也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大弊病所在。如此教育模式下,受教育的对象总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甚至被塑造,就像很多内地学生在看到港大自主招生时看起来不那么“政治正确”的试题,屡屡惊呼“太猛太敏感”一样,他们还是没走出这种教育模式设下的思维藩篱甚至禁区。
  说实话,思想是没有禁区的。教育最大的教化功能就是让受教育者进行发散性思维,而不是被条条框框禁锢。我们的教育应当而且必须有这样的自信,容许你有不同观点且让你发表观点,并且能用说理而非扣帽子的方式来说服持异见者。如果我们的教育缺少这样能直面一切质疑的自信,那恐怕才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贺方)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9:05:2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批评教育弊端就被停课?!2010年07月06日  作者:何勇   来源:扬子晚报
  高三学生李红豪以《草菅人命》为题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教育弊端。4天后,李红豪被班主任要求进行反思,反思好之前不许上课。
  学生写批评教育弊端的文章被停课反省,实质上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弊端的表现。一方面,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而且是帮助学生纠错的地方,另一方面,现在学校提倡思想观点多元化,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和挑战权威,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而且全社会也在呼吁学生作文贴近现实生活,呼吁学生多写真实世界的文章,多写内心真正想法的文章,抵制谎言,抵制虚假作文。
  学生批评教育弊端就停课,一方面本身表明这所学校正是践行教育弊端的行为者,而且还是违背教育宗旨的弊端,随便让学生停课其实也是当前的教育弊端之一;另一方面是逼迫学生接受教育弊端,就是不能写真实性的文章,只能写虚假性作文。
  再者,从来没有任何一部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生不可以写批评教育弊端的文章,也没有规定禁止学生写批判现实主义文章,更没有规定写批评教育弊端的学生必须回家反省。从这个角度说,学生写批评教育弊端的文章被停课回家反省,于法于理不合。
  其实以当前绝大多数人的观念来看,批评教育弊端本身并没有违背主流思想,相反批判教育弊端是符合当前教育现状的,也是社会舆论正在进行的。事实上当前我国教育弊端严重地球人都知道,不知道钱学森先生会不会因为“钱学森之问”而被“停课反省”?(何勇)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9:03:14 | 只看该作者
“另类白卷”是一个青春叛逆故事 2010年07月06日  作者:刘敏   来源:长江日报
  昨天,《武汉晨报》报道了一个“另类白卷”的故事。去年一次语文考试,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学生李红豪放弃了其他题目,只以《草见人命》为题作文,文中对现行教育制度颇多激烈之词,随后李红豪被学校要求“回家反思”。一年来,除曾回校拍毕业合影外,李红豪再没返校。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一名学生离校不返,因而错过人生的一些时刻,肯定不是各方真心愿见的结果。根据校方说法,“回家反思”不是停课,更不是开除,校方事后多次劝返,均遭到李红豪本人的拒绝,他认为学校的做法“太虚伪”,如果就这样回去,显得“太没骨气”。李的个人看法未必符合实情,恐怕也不是可取的态度。校方的处理方式是否适当,当然可以讨论,但校方并不需要向李红豪道歉。
  从现有信息来看,整个事件的起因在于那份“另类白卷”。李红豪放弃回答其他题目,是有意为之,还是不会做,我们并不知道;如果是因为身体状况欠佳,也可以在考场上提出来,并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考试是教学方式之一种,如果没有非常特殊的原因,按试卷要求回答试题是做学生的本分。几十年前,考试交白卷被当作是一种革命性的行为,现在我们已经不这样看了。教学场所有其秩序和纪律,如果交白卷等举动受到鼓励,不被认为是一个问题,那么教学活动将无法正常开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也不主张“一个模子里刻出来”、“千人一面”式的教育,但这与尊重秩序、遵守纪律并不矛盾。如何管理一些具有独特个性、独特才情的学生,是几乎所有教育机构共同的问题。从学生个人来讲,个性与才情的发展应当受到鼓励,不应被埋没或压制,但正如个人自由亦有其边界,鼓励个性并不以叛逆或颠覆为追求。从教育管理方来讲,有更大的包容性,有更细致、更富于人情味的管理,乃教育精神之所在,但其前提仍然是要遵循一定之规,突破秩序和纪律的“包容”,对其他学生既不公平,也可以被视为教育失职。
  这件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韩寒。韩寒高中辍学,“不走寻常路”,其后的自我实现却令人瞩目。我们要看到,韩寒是一个特例,十分特殊,特例的存在不是否定普遍的理由,反过来也是如此。有一些学校专门为培养特例之人而设,然而包括华师一附中在内的大多数学校,乃为实现普遍的国民教育目的,保证学生受到均衡的教育。
  当然,现行教育制度的问题客观存在,种种弊端也多有讨论,因此李红豪所看到和体验到的问题,不应被完全斥为虚构,相信有不少学生会有类似体验,只是他们没有表达出来,或者没有选择“另类白卷”这类激切的表达。
  事实上,也不是所有教育现象,都可以上升或归结到对教育制度的批判与反思。与雷梦佳这样的事件不同———河南初一女生雷梦佳被班主任组织全班“民主投票”赶走后自杀,李红豪“另类白卷”事件更多体现的是青春叛逆,是一个个人成长故事,而不是社会故事或公共事件。(刘敏)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9:02:09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理应是兼容并蓄的天然场所 2010年07月06日  作者:符玉瑶   来源:红网
  当同学们走出人生第一大考场——高考考场,填好志愿,正以兴奋的心情憧憬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时,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高三(27)班学生李红豪却由于在期中语文考试中写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而被退学。随后,他以学校生活为素材,针对现实社会和现行教育,创作出版了15万字的小说《逃花园记》。(7月5日《武汉晨报》)
  在当今这样一个崇尚思想解放、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年代,一个中学生,只因写作文抨击了教育弊端,居然被学校退学,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我很好奇,给这位学生带来厄运的,究竟是怎样一篇作文?新闻告诉我们,他在作文里写了这样一些话——
  “在学校里(专制主义)这种情况更是登峰造极。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从放假、收费等等事可以看出,各学校总是能将圣旨变成剩纸。”据称,阅卷老师看完之后,批了4个大字:“自毁前程”。
  果然,几天之后,李红豪被班主任便严肃地批评他:“胆子太大了,竟然在考试作文中讽刺老师和学校”,并让他“考虑转学或者换班”,“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
  一个学生,讽刺了老师和学校,就大逆不道了,就礼崩乐坏了,连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权利都失去了;一个学生,连表达一下自己的思想都受到严厉的指责和限制,这样的学校,难道还不够专制吗?这样的专制,难道不正印证了这位学生作文中写的话吗?不是恰恰为这位学生的批判提供了一个活标本吗?
  师生对李红豪的评价很一致:“很叛逆”。其班主任说,李红豪与学校正统教育思想格格不入。作文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即使没有这篇作文,也有可能被处罚。”
  这太奇怪了!一个教书育人的圣地,居然毫无兼容并蓄的胸怀,容不得不同意见,压制反叛思想,要求学生的思想必须整齐划一,学生的行动必须步调一致,学生必须逆来顺受,必须匍匐于教师的脚下,任其填鸭灌输——把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心灵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学生当机器了么?再说,教师也未必就都具备了圣人的资格。就算教师人人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但学生毕竟不是陶瓷或物件,一个模子烧出来之后,就齐刷刷地一致。果真如此,很难设想,我们的后代会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创新之思想。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按照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一味地与所谓主流价值保持一致,不去思考,被动接受,怯于表达,那么,学生的思想必然会被禁锢,其可贵的批判精神将从此泯灭,我们的教育所产生出来的“产品”,也只能是一些唯唯诺诺的奴才,而且,注定是黄鼠狼生耗子——一代不如一代。如此以来,万马齐喑,或众口一词,国家何以有创新型人才?社会又怎么能进步?
  就此事件,报道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对待那些聪颖、敏感却又不乏自负、反叛,甚至常有惊世骇俗之举的“李红豪”们呢?
  在我看来,学校必须因材施教,切忌整齐划一。对那些“李红豪”们应该倍加爱护。因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敢表现,富有批判精神,这是尤其难能可贵的稀缺人才。它比什么都循规蹈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呆子强百倍。我们不仅要容忍不同声音,更要营造一种社会氛围,让人们习惯不同声音。还是那句话: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符玉瑶)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9:01:01 | 只看该作者
容忍另类作文也是教育进步2010年07月06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武汉高三学生李红豪由于“另类白卷”事件中断学业,去年4月期中考试,李红豪以《草见人命》为题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教育弊端。4天后,李红豪被班主任要求进行反思,反思好之前不许上课。随后,他以学校生活为素材,针对社会和现行教育,出版了15万字的小说。(7月5日《武汉晨报》)
  有这么个实验:一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笼内悬一根香蕉,猴子每一次快要抓住香蕉时,总有热水从顶上浇下来。时间久了,猴子只会眼巴巴看着,即使再无热水,它也不会动摘香蕉念头了。不仅如此,再放进一只猴子,前一只猴子还会主动阻止后者摘香蕉。
  这位班主任或许并非天生就喜欢打击另类,对他来说,批评李红豪也是出于“好心”——怕李红豪一直偏离“主流思想”,将来吃大亏。班主任老师就像那只先入笼的猴子,他未必是第一个,他或许也从其他老师那里受过类似的敦敦教导。如今,他又要把这种“为你好”思想传输到自己学生身上。因为他相信,有些东西就是不能说的。班主任老师说自己曾和李红豪进行过辩论,但“没能说服李红豪”。这说明,要么李红豪对作文中所讨论的问题说得有理有据不好辩驳,要么就是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做得太差。
  前段时间,媒体曾讨论过中小学生“说谎作文”的问题,写真话的作文难得高分,说假说的作文却常常被奉为范文。“说谎作文”往往是人们习惯性说谎的开端,这对社会诚信是一种巨大的破坏。都说“童言无忌”,小孩子说谎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揣摩”的结果。谁不愿在自己的作文中“我手写我心”、畅所欲言?可是,在作文中说心里话有多难?通过李红豪的例子,可见一斑。
  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异类的存在,是社会进步程度的反映。同样,学校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异类学生的存在,则决定着教育的进步与否。因为,倘若教育不能兼容并包、有教无类,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打压那些所谓的出格作文,教育如何能培养出真正有自由思想、创新能力的人才?(山东媒体人)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8:59:19 | 只看该作者
抨击教育弊端被罚本身就是教育弊端 2010年07月07日  作者:何勇   来源:扬子晚报
  高三学生李红豪以《草菅人命》为题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教育弊端。4天后,李红豪被班主任要求进行反思,反思好之前不许上课(7月5日《武汉晨报》)。
  学生写批评教育弊端的文章被停课反省,实质上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弊端的表现。一方面,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而且是帮助学生纠错的地方,另一方面,现在学校提倡思想观点多元化,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和挑战权威,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而且全社会也在呼吁学生作文贴近现实生活,呼吁学生多写真实世界的文章,多写内心真正想法的文章,抵制谎言,抵制虚假作文。
  学生批评教育弊端就停课,一方面本身表明这所学校正是践行教育弊端的行为者,而且还是违背教育宗旨的弊端,随便让学生停课其实也是当前的教育弊端之一;另一方面是逼迫学生接受教育弊端,就是不能写真实性的文章,只能写虚假性作文。
  再者,从来没有任何一部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生不可以写批评教育弊端的文章,也没有规定禁止学生写批判现实主义文章,更没有规定写批评教育弊端的学生必须回家反省。从这个角度说,学生写批评教育弊端的文章被停课回家反省,于法于理不合。
  其实以当前绝大多数人的观念来看,批评教育弊端本身并没有违背主流思想,相反批判教育弊端是符合当前教育现状的,也是社会舆论正在进行的。事实上当前我国教育弊端严重地球人都知道,不知道钱学森先生会不会因为“钱学森之问”而被“停课反省”?(何勇)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8:58:27 | 只看该作者
育人者,要识得“待磨精钢”2010年07月07日  作者:沈峰   来源:红网
  去年4月23日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举行语文期中考试,高三学生李红豪放弃了其他题目,只以《草见人命》为题,措词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学校校长、教师认为,其作文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是“自毁前程”,要求他就这篇作文进行反思,让他“考虑转学或者换班”。李红豪还没来得及参加高考就中断了学业(7月6日《海南特区报》)。
  李红豪的这篇作文为何被认为与学校正统教育思想格格不入,还被怒骂太胆大?原来,他在作文中写道:“在学校里(专制主义)这种情况更是登峰造极。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等,正是作文中的这些观点,被认为语句过激,只看到支流,没有看到主流,对教育制度及社会制度全盘否定。结果导致学校让他回家“反省”。
  在了解了李红豪同学的观点后,笔者认为,其作文主题无非是在论教育弊端,纵然在文字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偏激,这是与他年纪尚轻,缺少社会实践,不完全理解社会制度,以及对社会发展大方向领悟不深等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可否认,李红豪在作文中直言教育弊端,可看作是一种独立思想的生成。只不过,在文中还欠缺平实和逻辑严密之言,才被认为“胆子太大了”。
  但思忖起来,《草见人命》中的偏执想法,也属于言论自由的一种表达。而作为学校和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对于学生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即通过作文发现李红豪同学思想的偏激,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说服不了便滥用停课权力。学校和老师的不当措施,其实也印证了李红豪在作文中表达的“在学校里(专制主义)这种情况更是登峰造极”。
  笔者认为,李红豪敢于抨击教育体制弊端,还是值得肯定的,说明他已开始萌生独立思想和独立判断,应以肯定方式加以引导,而不是用放大镜找缺点。由此想到,当年在湖南师范定作文第一名时,杨昌济正是看到了毛泽东的独立思想、独到观点,才认为“此子笔下虽粗糙,胸中有丘壑,如璞中美玉,似待磨精钢”。相比较,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校长和老师,对李红豪的作文为何没有这样的胸襟呢?
  事实上,教育体制弊端就明摆在那里。去年教育部长袁贵仁履新时,也深谙教育体制弊端,针砭时弊每每有惊人语。同样,教育体制弊端每年都被两会代表委员严厉抨击。而这次,李红豪不过是以个人观点的表达,捅破了教育体制弊端的窗户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学生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需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教育者需要信任和耐心,需要潜移默化和身体力行的熏陶、培养、塑造,不要只看到学生身上的瑕疵,抹杀独立思想成长,应像农民侍弄自己的庄稼一样,心怀挚爱,和风细雨地引领孩子,给孩子无斧凿痕的教育。 (沈峰)
4#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8:57:35 | 只看该作者
李红豪事件:学校不是“真理专卖店” 2010年07月07日  作者:郭松民   来源:检察日报
  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学生李红豪,因为在一次语文考试中,以《草见人命》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而被班主任老师要求反思,“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从此,李红豪14个月没有踏进教室(7月5日《武汉晨报》)。
  《草见人命》的原文,我没有看到,但据报道说,这篇作文“观点很尖锐、前卫、另类,个别段落甚至颇为偏执,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我感到不解的是,就算真的是这样吧,难道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就算真的是错误的,难道学校自己就没有责任,就不需要反思吗?
  我觉得,在李红豪的问题上,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至少陷入了这样一个思维误区,即假定自己的看法和所谓“主流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因此,一个逻辑上的结论就是:凡是与自己的看法或“主流思想”不一致的,就一定是错误的。无疑,这个逻辑一望而知是荒谬的,因为和市场上各种名牌产品的专卖店不同,学校不可能垄断真理的“销售”。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产生,甚至不断变化的——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又如何能够被学校所垄断呢?
  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的另一个错误,是在执行自己的教育职能时,完全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面对学生的“错误”思想,不是采用启发的方式,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发现真理,而是采取了压服的方式——“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学校可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如此行为,却恰恰印证了李红豪在《草见人命》一文中的判断:“在学校里这种情况(专制主义)更是登峰造极。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
  顺便说一句,这些年来,经常听到有人感叹中国民众的民主素养不好,为什么会这样?从李红豪事件中,我们找到了一个答案:学校在教育和管理中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民主风度,如此又如何能够指望他们培养出具有民主素养的国民来呢?须知教育是教育,管理也是教育,而且是更重要的教育,因为这种“身教”是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学生正是通过观察、模仿学校是如何“做”的,来学会自己该如何行为的。
  在我看来,李红豪事件引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学校应该如何看待学生?是仅仅把他们看做流水线上有待加工的毛坯,还是把他们当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如果是前者,那么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的做法就是对的,既然朽木不可雕,扔到垃圾堆就是了;如果是后者,那就要尊重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承认自己不代表真理,因此愿意用平等讨论的方式解决双方在教育问题上的分歧。
  中国的中学教育积弊已深,早为社会和公共舆论所诟病,但一直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并没有什么明显改进。“李红豪事件”表明,现在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学生也无法容忍这种状况了,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了,这是好事。但愿围绕这一事件进行的讨论,能够成为中国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契机。(郭松民)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8:56:41 | 只看该作者
愿“李红豪事件”成为教育改革契机2010年07月07日  作者:常梦飞   来源:海南日报
  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班学生李红豪,因为在一次语文考试中,以《草见人命》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而被班主任老师要求反思,“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从此,李红豪14个月没有踏进教室。(7月5日《武汉晨报》)
  《草见人命》的原文,我没有看到,但据报道说,这一篇作文“观点很尖锐、前卫、另类,个别段落甚至颇为偏执,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我感到不解的是,就算真的是这样吧,难道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就算真的是错误的,难道学校自己就没有责任,就不需要反思吗?
  华师大一附中在李红豪的问题上,我觉得至少陷入了这样一个思维误区:即假定自己的看法和所谓“主流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因此,一个逻辑上的结论就是,凡是与自己的看法或“主流思想”不一致的,就一定是错误的。无疑,这个逻辑一望而知是荒谬的,因为和市场各种名牌产品的专卖店不同,学校不可能垄断真理的“销售”。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这种是不断深化,不断产生的,甚至不断变化的———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又如何能够被学校所垄断呢?
  华师大一附中的另一个错误,是在执行自己的教育职能时,完全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面对学生的“错误”思想,不是采用启发的方式,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发现真理,而是采取了压服的方式———“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学校可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如此行为,却恰恰印证了李红豪在《草见人命》中的判断:“在学校里,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
  在我看来,李红豪事件引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学校应该如何看待学生?是仅仅把他们看成是流水线上有待加工的毛坯,还是把他们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如果是前者,那么华师大一附中的做法就是对的,既然朽木不可雕,扔到垃圾堆就是了;如果是后者,那就要尊重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承认自己也没有垄断真理,因此愿意用平等讨论的方式解决双方在教育问题上的分歧。
  中国的中学教育积弊已深,早为社会和公共舆论所诟病,但一直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并没有什么明显改进,“李红豪事件”表明,现在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学生也无法容忍这种状况了,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了,这是好事,但愿围绕这一事件进行的讨论,能够成为中国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契机。(常梦飞)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8:55:44 | 只看该作者
“另类作文”刺痛了谁 2010年07月07日  作者:刘骞   来源:楚天都市报
  武汉一位名叫李红豪的学生,因为写作了一篇“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作文而“自毁前程”。他在14个月前就中断了学业,在家研读《老子》、《庄子》(7月5日荆楚网)。
  “另类作文”出现在去年学校举行的语文期中考试上。这篇材料作文大意是:非洲有一种叫尖毛草的野草,别的草都在往上疯长时,它却一直往地下深处扎根,所以表面看起来长得很慢,但风雨一来,其他草都倒了,尖毛草却岿然不动。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励志型作文题,李红豪原本可以写一篇中规中矩、主题思想积极向上的文章,比如做学问要打好基础,但是,“很叛逆”的李红豪却以《草见人命》为题,措辞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文章观点尖锐、前卫、另类,个别段落甚至颇为偏执,换来了阅卷老师的4个大字:“自毁前程”。班主任老师要求他就这篇作文进行反思,在反思好之前不许回教室上课。
  李红豪因为一篇作文被赶出教室,只能理解为他的“另类作文”突破了底线,刺痛了一些人。这个底线是什么呢?
  首先,作文可以追求个性,偶尔也可以反弹瑟琶,但是追求个性要有个度,尤其是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普遍和个别关系,不能完全实话实说。说得更明白一些,你在作文中假话连篇、言不由衷都可以接受,但主题思想必须积极向上。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作文教学都是在传授一门技术,教会学生一些写作技巧,至于内容是否与现实生活相吻合,是否反映作者的价值观,则是次要的。
  其次,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公众可以私下议论,但是教育系统内部,则要保持高度的一致。特别是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学生而言,尖锐的批评是离经叛道。班主任严肃批评李红豪时,一语道破了天机:“胆子太大了,竟然在考试作文中讽刺老师和学校!”
  从理论上说,学生在作文中说批评现行教育制度,并不犯法,但是,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主张学生作文时可以背离主流价值观吗? (刘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2:05 , Processed in 0.0756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