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还是“没有”——艺术创作中的“幽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8 16:3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还是“没有”——艺术创作中的“幽默”转载


    “艺术和幽默的关系可不仅仅在作品的内容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常常充满幽默,而且是形形色色的幽默,它们体现在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追求过程中。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们常常会“无心栽柳”地、“严肃”地造出一些令人捧腹的“幽默”。外国艺术家如此,中国艺术家亦如此。现在如此,古代同样如此。关于画竹子应该“胸有成竹”还是“胸无成竹”就是一个小段子。
    段子的第一个主人公是宋代大名鼎鼎的苏轼、苏东坡。这位老先生可是个全才,文学史上说他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史里他占着很重要的地位,美术史中也离不开他。苏老先生虽说是个大能人,还当过不小的官,可他不会拍马屁,总是有什么说什么,结果可想而知,官撤了不说,还被抓去坐大牢,出了监狱又被赶到了海南(当时那儿可是很偏僻的地方)。可是这一切并没有让苏先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他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变成了大诗人、大文学家、大书法家和大画家。古木怪石是他最喜欢的题材,他和宋代的很多文人一样,画画是为了借景抒情,用画中的内容表达自己的心情。他曾说:看文人的画就象看奔腾的千里马,欣赏的是一种意气。这“意气”对苏老先生来说就象自己的《枯木怪石图》中那棵被怪石压弯了腰的枯木,你再大的压力俺也要顽强的生长。而且要“君子坦荡荡”。在很多文人眼中“君子”的形象代言者就有竹子。老先生非常喜欢竹子,甚至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够那个的吧?
    喜欢的内容自然要画一把,老先生是如何画的呢?竹子本来是清绿色的,可在好多画家笔下常常只用墨色来表现,把竹子画成黑灰色。而苏老先生硬是用红色来画竹子。面对人们疑惑的眼光,他说:既然墨色可以画竹子,红色为什么不能画呢?苏东坡还画过从根到顶一笔画上去不分节(竹子可是有节的)的竹子,还振振有词的问表示惊奇的人“你什么时侯看到竹子是一节一节往上长的呢?”其实,老先生可不是故弄玄虚制造“幽默”,他是想借竹子这种挺拔向上不可阻挡的特点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不过他坚持认为,要想画好竹子,自己的心中一定要充满竹子的神韵,能做到一提笔“竹子们”就“呼呼”地往外冒,只要顺着它画下去就行了。他管这叫“胸有成竹”。
    这“胸有成竹”就带出了段子的第二个主人公,清代画家郑板桥,他“叫板”说:画竹子不能按一定的法理去画,而应意在笔先,不拘泥於成局之法,应该会心探神,写出竹子的君子豪气和不为俗屈的凌云之志。应该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最后变为“手中之竹”,让竹子成为寄托感情的化身。这从“心”到“手”的过程其实应该是“胸无成竹”。不应该画一般的竹子,而应该为竹传神,为竹写生,根据画的需要画各种各样的竹子,这样才能更好的画出自己的想法。郑板桥和苏东坡一样喜欢画竹子,他认为竹子有很多的优点,首先是竹子特别坚强,任凭风吹雨打,霜冻日晒,总是一片青翠,象征着它不贪图荣华富贵。而竹子的空心表明它一贯的“虚心”而不是自高自大。再有竹子一节一节的样子正表示出自己的气节,刚直又有韧性。郑板桥为了画好竹子,还特别在房子周围种了好多竹子,随时都观察竹子的各种姿态。冬天太冷了,老先生也自有办法,他在靠竹子那边的窗户上糊上白白的窗户纸,当太阳光透过竹林照到窗户时,窗户上就映出疏密相间的竹影,形成一幅不断变化的“墨竹图”。这么一来,坐在屋里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琢磨竹子的韵味了。同样,当月光下的竹影映到墙壁上面,画家也不放过,认真的观察记忆,为的就是最终的“胸无成竹”。


    其实,这只是一个带有“幽默”色彩的学术“争论”,隔着几个朝代的老哥俩“争论”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甭管什么有什么没有,只要得心应手就能随心所愈的画自己想画的一切。但是在创作过程中添加些幽默的元素还是很惬意的。比如清代画家金农所画的竹子就自提了“无潇洒之姿,有憔悴之状”这和上面老两位的想法似乎又不一样,就算个“第三者”吧!只可惜,大概是苏东坡作为文学家太出名了,传世的作品基本是“零”,只有零星的“疑似”作品可见,而郑板桥的作品却是大大的。好在二位的同代人也留下了很多关于“竹子”的作品,有水墨写意的、有工笔勾勒的,

有大雪中的、

有大风中的,

当然也有红色的。

而且郑先生的同代人刘源先生还专门创作了一幅《墨竹图》

与苏先生的同代人文同的《墨竹图》

“叫板”,他在画中就直接写道“写与可先生笔意”,这“与可”就是文同的“号”。比比两幅《墨竹图》的局部,他是如何“写”几百年前老前辈 “笔意”的,反正不是死板的临摹。也许比较一下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这段关于艺术的“幽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14:29 , Processed in 0.0834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