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细节,让日记教学轻舞飞扬 ——小学日记教学的常规做法
【内容摘要】有效的日记教学源于有效的细节。精彩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我们关注细节,首先要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细节,改造我们“惯常”的细节,改造“无效”的细节。我们打造有效日记教学,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从范文中提炼细节,从观察中捕捉细节,从阅读理解中品味细节,从口头仿述和即兴表述中关注细节,从想像中挖掘细节,从评价中提升细节,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让细节在日记中熠熠生辉,使日记教学得到有效提升。
【关 键词】 日记教学 细节 有效
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举足轻重。课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细节决定成败。由于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教学细节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审视我们的日记教学,许多教师用成人的写作标准要求小学生,脱离小学生实际,学生为了迎合教师,胡乱瞎遍;许多教师只重文章形式的训练,忽视写作素材和阅读知识的积累,忽视引导学生想象,忽视让学生从细微处着眼,学生只好硬着头皮去做“无米之炊”,出现了“凑、抄、套”、“假、大、空”的情况,情节上缺乏可读性,导致日记细节缺失。
◆ 情 景 篇
一年前,我接了三年级的一个新班。接班时,我很高兴,因为这一届学生学习人教版教材,在一、二年级已经大量识字、大量积累,我想日记肯定写得不错。于是,在开学的第三天,我布置学生写一则日记。但事实并非我所料,当日记批改完后,情况令我吃惊:
全班47人,其中有一半左右学生写语文老师检查背书,只有一句话。如杨风同学这样写到:
今天,我的好朋友心怡真倒霉,被语文老师抽到背书,背得不太熟练,没过多久就被老师赶了下来。
学生日记如挤牙膏,而辛辛苦苦挤出来的又多半是些了无生气的“写实”或“杜撰”,读之索然无味,像记“流水帐”。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我一直在苦寻答案。
◆ 反 思 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通常一篇我们冠之以“流水帐”的日记,其表现的缺陷也正是细节的缺失。因为细节表现不力,从而在整篇日记的叙述中没有详略轻重之分,情节上缺乏可读性。通过调查,我找到了之所以会出现日记细节缺失的症结:
一、禁锢思维的“下水文” “下水文”是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前写的同题作文,它是学生的范文。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许多教师针对儿童善于模仿的天性和特长,采取写“下水文”供学生模仿。然而,教师“下水文”下笔的角度和选材的角度都很落俗套,使用“成人话”的语言,用成人对社会生活、客观事物的感受、态度、体验和情感要求小学生,脱离小学生实际,禁锢学生的思维。反而,学生在写日记时,为了迎合教师,胡乱瞎编。日记即生活,小学生日记要写出生活的真感受,展现出真实感人的细节。然而,“下水文”竟无法给学生带来一点起伏、一点惊奇、一点突然、一点新意,显得平淡无味,又迷失了学生写日记的方向。
二、不着边际的观察
小学生日记依赖于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多予以体会。儿童的观察具有模糊性、轮廓性。不少学生观察顺序局限在某一处。而非由整体到局部、再局部到细节地观察。如一位学生写“仙人掌”观察日记,他的眼光仅停留在仙人掌的茎片、小刺、开花上,无法顾及其他细节。这样描述因为细节的匮乏而显得苍白。
三、一无所获的积累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语言是习得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没有语言积累,何来自己的语言?又何来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然而,在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必要指导,或是积累了,但没有明显效果。
如一位老师上《台湾蝴蝶甲天下》一课。课件出示词语: 翩翩起舞 成群结队 心旷神怡 赞不绝口 花木繁茂 绿草如茵 鸟语花香 古木参天 师:同学们,上面有三行词语,每一行词语都写了什么? 生1:第一行词语写出了蝴蝶飞舞的样子。 生2:第二行词语写出了游人的心境。 生3:第三行词语写出了蝴蝶谷的环境。 师:真了不起,你们的眼睛很敏锐。以后同学们要分类对词语进行积累,有利于大家写作。
课堂上,“优等生”侃侃而谈,课后问“其余学生”,却不知“心旷神怡、翩翩起舞”等词语为何物。这并非词语的真感受,词语的真积累。脱离了词语的理解,脱离了语言环境,只能是机械化的积累。
四、无法拓展的想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想像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想像日记正成为当今日记教学的一种走向。于是课堂上有了许多“另外的声音”。面对这样声音,教师指导想像的细节值得我们思索。
如一位老师上三年级想像日记《未来汽车》时,有一个小朋友说:“这部汽车是甲壳虫式的,样子很有趣……”
师:你很有想像力。
另一个小朋友说:“这部汽车是乌龟式的,样子很可爱……”
师:不错,同学们都很喜欢你设计的汽车,你真会动脑筋。
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设计的未来汽车是螃蟹式的……”
师:你的设计与众不同。
……
不难看出,这班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定势,未来汽车外形成了动物形状。教师却不能及时地进行横向引导,把握学生再次创造的欲望,把他们大胆奇特的想象给磨灭了。
五、无关痛痒的评价
在学校一次优秀日记展览中,这样的评价细节屡见不鲜,“你写得日记进步了”,“你真了不起” ,“xx作家小时候写得日记也不如你”,日记本上贴五角星,画笑脸等花样翻新。教师对学生日记这样的评价,到底好在哪?棒在哪?写日记的学生弄不明白,其余的学生边欣赏边问在一旁的老师:“老师,这日记好在哪里?你能告诉我吗?”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教师都意识到评价语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特别是带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被老师频繁地运用到自己的日记教学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论述:“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写作的过程与方法,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写作表达的真情实感,更要关注他们写作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但上例中评价细节,当学生日记出现后,教师一概只是进行笼统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随意应付的浮躁心态。
反思我们的日记教学,还有多少无效的教学细节如萋萋荒草充斥其中:如辅助手段喧宾夺主,教学策略费时费劲,课堂指导顾此失彼,教学节奏张驰无度,等等。教学中无效细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理念层面的,有操作层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我们要善于寻找最关键的因素,提高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 实 践 篇
泰山不拘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有效的日记教学源于有效的细节。精彩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一位专家说“细节,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体现品位!细节,见证智慧!细节,彰显魅力!细节,铸就完美!细节看似“随心所欲”,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却是教师理念引领和灵性处理的综合效果。
所以,我们打造有效日记教学,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在细节的把握过程中去完成日记水平的提升。强调细节,实质上是要求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写作理念:从小处入手,发掘题材,提炼主题。这个“小处”指的就是细节。以下是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理解和常规策略的尝试:
一、从范文中提炼细节,练笔仿写,激发写日记激情
巴尔扎克说过:“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范文(例文)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范文,其实就是通过对范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日记是范文的拓展和延伸,日记教学应参照范文的体系,以范文材料为摹本,提炼有价值的细节作为日记教学中的基本材料。
一些范文中,教师正是抓住作者利用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肢体的触觉等细节描写,让学生模仿。
如一篇《家乡的柚子》给学生以示范,并让学生模仿着写一种小吃。
金秋时节柚子成熟,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真是累累硕果(视觉)!捧一个柚子在怀中,是村里小孩的一大乐趣,金黄的皮抚摸上去是那么舒服(触觉),硕大的果实,是柚子树大方的恩赐,剥开外皮,香味袭来(嗅觉),仿佛柚子花香。一瓣一瓣柚子紧紧的抱着,掰开一瓣,晶莹剔透的柚子肉(视觉),让人口中生津,轻轻咬一口,甜中带酸的汁水流淌在口中,奇妙的感觉不可言说(味觉)。家乡的柚子闻名遐迩,不仅仅因为柚子营养价值高,也不仅因为柚子有诸多药用功效,而是家乡的柚子果肉饱满,汁水多,吃完后没有残渣的感觉,感觉清爽,堂堂荡荡,满口余香(味觉)。
有学生模仿着写了最爱吃的糖醋鱼:
金黄色的糖醋鱼卧在盘中(视觉),香气却满屋子跑,调皮的钻进你的鼻子(嗅觉),让人情不自禁的拿起筷子马上靠近它。金灿灿的鱼身油亮油亮的,浓浓的汤汁让人垂涎三尺,暖暖的香气扑鼻而来(嗅觉)。一筷子下去,露出了里面鲜嫩的鱼肉。放入口中更是一番享受,香脆的鱼皮,“咔嚓”作响(听觉),鱼肉的鲜味充满你的口腔,加上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一定让你胃口大开(味觉)。
学生在接触范文时会灵机一触——噢!原来精彩的日记不难亦!学生产生不写不痛快的冲动。这样的范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模仿细节描写,学生的日记让人有身临其境、身逢其事的感觉。
二、从观察中捕捉细节,引水入渠,积累日记素材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很多就在学生身边。然而,这些精彩素材往往与学生擦肩而过,促使我意识到让学生有话可写,笔下如水流淌,须要有“源头活水”。因此我鼓励学生推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话题一打开,孩子们的发言如决堤的洪水一样,每个孩子滔滔不绝。当学生兴奋不已时,我不断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细节,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的事物,并加以分析思考,作记录,积累材料,这样,写日记时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出精彩的日记。
请看下表: 话题
| 具体
内容
| 列举
内容
| 教师引导
(抓住细节)
| 列举学生范文 | 话活动
| 学校各种文体活动、课堂教学活动、
课外活动
| 学校举行篮球联赛,推出“篮球大赛场”话题
| 回想一下,哪些运动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动作、神态怎样?观众、裁判又是怎样的?
| 终于盼来一年一度的学校篮球赛,它为校园增添了许多活力!现在场上进行的是六年级的篮球决赛,六(1)班和六(5)班的球员正在决一雌雄呢!
场上的比赛好激烈呀!球员们个个生龙活虎的,竭尽全力地拼搏着,场上一片热火朝天。你瞧,六(1)班的10号队员双手紧握住球,放于胸前,见对方防守紊乱,突然把球举过头顶,手腕摆动,高高跃起,把球推出。球飞在半空中,对方3号队员眼疾手快,纵身一跃,把球拍了下来。可是不巧,接球时脚没站稳,来了个人仰马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比赛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好看。最后,六年五班获胜了,观众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 话亲朋
| 同学、
朋友、
亲人
| 从学生最熟悉的同学入手推出了“猜猜他是谁”的趣味话题
| 写班上某一个同学的外貌、性格、爱好等特点,然后让大家在留言交流里猜猜他是谁,如果同学猜出来了,则说明写成功了。
| 有个女孩,她长得秀气,乌黑发亮的头发,白净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遇上高兴的事,脸上深深的酒窝里便溢满了笑。
她又是个非常爱学习的人。每堂课,她都听得非常认真。她读课文,但更多是读老师的脸,读老师脸上的每个标点、每个音符;她既听老师讲课,也常常细细咀嚼老师那泉水般丁冬流淌的声音。
猜猜她是谁?
| 话事物
| 身边小事,感兴趣事,印象深刻事
| 日常生活中极细小普通的一件事----《红领巾丢失记》
| 把我找红领巾的过程写具体、那种心情写出来
| 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丢三落四的, 几乎每天早上都要找红领巾。
今天早上,我起来第一件事又是找红领巾。我东探西寻,没有一丝线索。我几乎把整个家都翻过来找了一遍,差点没把自已倒过来抖一抖,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我一看钟,哎呀,快要迟到了!我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怎么办呢?
突然,我在衬衫领子上摸到一条丝巾,是什么呢?——看啊,是红领巾,粗心大意的我把红领巾塞在羊毛衫里面了,真是糊涂极了!我拿起书包,飞奔学校。
| 这样,关注细节,引水入渠,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丰富写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了观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从阅读理解中品味细节,积累知识,丰富日记表述
光靠观察积累素材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从文中找出一些极有富表现力的细节,引导学生咀嚼这些细节,从中积累写日记材料。我们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是选自名家名篇,每一篇课文都是范文佳作,语言规范,用词准确,通顺连贯;谋篇布局、过渡衔接、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应用典范,都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要让学生多读、熟读,从中学习一些恰当的用词造句、优美的词句片断、写作技巧等。熟读成诵,把那些规范的、生动优美的语言信息储存于儿童大脑之中化为自己的语言。还要大量阅读适合儿童的中外名著名篇、古诗、历史、自然、科技等知识读物,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利拓宽写作的知识面。
积累方法一: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见下表) 课文 题目 | 好 词 | 好 句(段) | 内 容 | 写作技巧 | 桂 林 山 水 |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蜂兀立 怪石嶙峋 |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运用 排比句 |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下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蜂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 麦 哨 | 直沁肺腑 芽苞初放 跳动的音符 | 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 比喻句 | 2、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 | …… | 积累方法二: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写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读后感想。如:《麻雀》第四自然段有句话:“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句中的“落”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凸现了对孩子的爱。为此,学生对“落”作专题批注。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有速度方面:“真是勇敢、坚定、果断”;有感情方面:“爱孩子胜过爱自己”;有写作技巧方面:“用词简炼,一字胜千言”;有朗读方法方面:“落字要读得重而快”;有人物评价:“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如此的专题批注,使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儿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
积累方法三:学习写作知识,包括:文章条理清晰、主次、详略、开头结尾、过渡等。如学习《鸟的天堂》,可从中学到按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景方法及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地,于细微处蕴藏广大,于有限中孕育无限,这就是经典细节的魅力。这样,抓住文中的经典细节进行积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写日记积累语言和技巧。
四、从口头仿述和即兴表述中关注细节,畅所欲言,加强日记练习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学生通过长期的口述练习,将会丰富语言,提高即时表达的能力。但是,学生在口述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表述中凸显细节,细致入微的细节,使日记锦上添花。
例如一位学生口述——《我的妹妹》:妹妹很贪吃,也会耍小聪明。一次,邻居家陈明小朋友买了一包爆米花,妹妹见了馋得直流口水,便缠着要我买。我没有空,妹妹知道我的脾气——爱发火,只好走开了。但是妹妹并不死心。她的眼睛眨了眨,似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只见她可怜兮兮地走到阵明面前说:“哥哥,让我吃点儿吧?”陈明比妹妹大半岁,他正吃得津津有味,一摆手小声说:“不干!”“给我吃一点儿吧?”妹妹又想出了办法,继续说:“明天,明天我还你两包。”陈明信以为真,把爆米花递给妹妹,叫她自己倒一点儿。妹妹高兴地接过来,一下子把爆米花全都倒进了口袋里,转身跑开了。这时,后面传来了一阵伤心的哭声……小作者从妹妹的行动和语言两处进行细致描写,使妹妹的贪吃、狡猾、耍小聪明的性格特征更突出、更典型。
口头练习能对写作的基本能力作出很好的测评。试想一下,如果口头表述一件事情都不能清楚,那么在写作中同样会这种表述不清的毛病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在写作中坚持以细节为主的口头表达练习,一定会对写作有所帮助。
五、从想像中挖掘细节,放飞思绪,精彩日记教学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世界是用想象构建起来的诗意盎然的世界。想象日记切合儿童富于幻想的天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儿童的约束。然而想象日记并不是信马由缰任意杜撰一个毫无意义的故事,因此我以学生佳作为样板,告诉学生要把想象日记写精彩,须要加上自己的知识、愿望和胆量,还要挖掘并思索想像中细节,对此细节进行描写。如学生《神奇的汽车》一文,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魅力。
21世纪九十年代我买了一辆“宝马”汽车,它的形状像一个巨型汉堡包。千万不要嫌它胖,开不快,它的最高时速每秒可达上万千里!
不好!快迟到了!都怪我昨天看电视看得太久了,这下完了!还好我的汽车有“超光速系统”,它可以以光的速度来到目的地。可是,今天运气不好,我遇上了红灯,就是开得再快的车子也只能停下来,没办法,只好启动“飞行状态”了,我按下一个红按钮,我的车子长出了一对翅膀,把我准时送到了学校……
第二节是自由活动课,有的同学开着“时光机”去恐龙时代了,有的坐着“无敌火箭”去太空了,但我跟他们不同,我要去海底玩玩,我坐上我的车子,又按下一个蓝按钮,车子就像离弦的箭,一眨眼,我就来到太平洋岸边,我一踩油门,连人带车一起“掉”进了海底,不要为我担心,我的车子有“潜水功能”它可潜入万米深的海峡。在海底,我与鲨鱼嬉戏,与大腕乌贼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叮铃铃!”遥控器接收到了学校上课的预备铃声。要上课了,看来我得走了,海底的朋友们,再见!
六、从评价中提升细节,增添情趣,激活日记教学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评价语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尤其是老师心诚意切、亲切感人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
就拿教学《仙人掌》为例。我要求学生描述观察到的“仙人掌”。
一学生说:“‘仙人掌’通体是墨绿色,那椭圆状的茎片,远看就象一只只绿色的巴掌,十分的可爱。”
我马上评价说:“你真了不起仔细观察了‘仙人掌’的外形、颜色。”
另一学生马上说:“我还发现‘仙人掌’茎片上的小刺。近身观看,厚厚的巴掌似的茎片上还长着一簇一簇白色的小刺,因为很好奇,曾经有一次,我用手指悄悄地碰了它一下,没想到它那个刺扎得我疼呦,真是止不住的疼,‘哇哇’大叫着掉了好多好多的眼泪。奶奶告诉我:‘这可能是它保护自己的一种武器吧。’从此往后,我只敢远远地望着它。”
当这位学生滔滔不绝地说完后,我走上前去,握住该同学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话语,内心比吃了蜜还要甜。
另一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还看过‘仙人掌’开花。‘仙人掌’难得开花,一年才开一两回。一朵洁白如玉的小花……”。
这样的评价丰富而灵动,促进学生一层又一层挖掘细节,提升细节,使学生思维得到了历练,心灵得到了放飞,给学生一片艳阳天,这样才能牵着学生的手在日记天地里遨游。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日记教学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日记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师只有善于用自己的慧眼和慧心,发现和捕捉细节,寻找蕴藏其间的教育智慧和真谛,才能使日记呈现精彩。细节,是等待挖掘的清泉;细节,是等待开发的沙漠中绿洲;细节,是等待采摘的雪莲。着眼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精心去把握细节,让细节在日记中熠熠生辉,使日记教学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出版 3、刘雅萍:《聚焦细节,打造有效课堂》 浙江小语 2007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