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构、颠覆和风格的突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2 17:4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构、颠覆和风格的突围
——《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一、举日——“象”的观照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做过预习了吧?好的!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再放松!请随着我的提示,在自己的脑海中观想太阳的样子。早晨,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圆圆的,红红的,大大的;中午,太阳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圆圆的,小小的,亮晶晶的。看到了吗?
  生:(齐答)看到了。
  师:很好!现在,请你回忆一下课文中的词语,选择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太阳的样子,一个形容早晨的太阳,一个形容中午的太阳。然后,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
  生:(默写词语。)
  师:好的!你写了什么?
  生:车盖,盘盂。
  师:你呢?
  生:车盖,盘盂。
  师:车盖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
  生:早上的太阳。
  师:那么“盘盂”呢?
  生:中午的太阳。
  师:请到台前来,把这两个词语工工整整地写到黑板上。
  生:(上台板书词语。)
  师:写对了。不但写对了,而且这个字儿还写得有模有样、落落大方,真好!和这位同学写得一样的请举手。
  生:(绝大多数学生举了手。)
  师:看来,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好的!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提示,继续观想太阳。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什么感觉?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强烈的阳光下,你的身体热起来了,不断地热着,不断地热着,都快热得受不了了。感觉到了吗?
  生:(齐答)感觉到了。
  师:好!那么,也像刚才那样,从课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的身体对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早上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中午太阳的感觉。请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
  生:(默写词语。)
  师:(巡视,然后请一个同学上台板书“沧沧凉凉”、“探汤”。)
  师:请大家抬头看黑板,跟她写得一样的请举手。
  生:(绝大多数学生举了手。)
  师:(对那个板书的学生)“沧沧凉凉”你是用来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的感觉的?
  生:早上的太阳的感觉。
  师:哦!那么,不用说,“探汤”是用来形容中午太阳的感觉的,对吧?为什么?
  生:因为“沧沧凉凉”是比较冷的感觉,“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的太阳要热,所以我这样写了。
  师:你怎么就断定“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呢?
  生:我看了课文的注释,知道“探汤”就是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所以,探汤就是一种热的感觉。
  师:看得出,你的预习做得很充分、很扎实。你不但预习了课文,还预习了课后的注释,这个习惯值得大家学习。好的,请大家看黑板,把这四个形容太阳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生:(齐读四个词语。)
  二、探日——“理”的寻思
  
师:很好!大家注意看,现在,我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条线,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条线(板书: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画?这里有些什么名堂?
  生:(陆陆续续有人举手。)
  师:不着急!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你们不妨边听边琢磨琢磨其中的名堂。(教师范读全文,学生倾听。)
  师:这两条线这么一画,联系课文内容,你发现了什么名堂?
  生1:我发现它们都是反义词。
  师:哦!能具体说说你的发现吗?
  生1:车盖和盘盂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个样子大,一个样子小。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个感觉冷,一个感觉很热。
  师:大家注意听了吗?目光敏锐,表达清楚,说得好!他看出了两对词语之间意思正好相反,这是他的发现,你们的发现呢?
  生2:我发现第一对词语都是在写太阳的样子,第二对词语都是在写太阳给人的感觉。
  师: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刚才那位同学看到的是两对词语之间相反的关系,现在,你却看到了它们之间相同的关系。大家看,第一对,是从哪个角度来写太阳的?
  生:从形状的角度。
  生:视觉。
  师:没错!从视觉的角度。那么第二对呢?
  生:感觉。
  师:确切地说,是触觉。第一对从视觉的角度写太阳,第二对从触觉的角度写太阳,这是它们之间相同的一面。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吗?(师环视课堂)哦,没有了。那好,请找到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大一小,一凉一热。想一想,这四个词语怎么读,才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它们意思的相反。
  生:(朗读这两个句子,通过对“大如车盖”、“如探汤”的重读和对“盘盂”、“沧沧凉凉”的轻读,强调了相反的意思。)
  师:读得真好!来,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四个词语。请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读!一儿曰,日初出——(用手指示板书“车盖”,以下相同。)
  生:(齐读,重读)大如车盖。
  师:及日中——
  生:(齐读,轻读)则如盘盂。
  师: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
  生:(齐读,轻读)沧沧凉凉。
  师:及其日中——
  生:(齐读,重读)如探汤。
  师: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很好!注意看,现在,老师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个括号,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个括号。
  车    盖         盘    盂
  沧沧凉凉         探    汤
  
想一想,这其中又有些什么名堂?(生举手)不着急,默读课文,静心思考,琢磨琢磨这样来分组的名堂。
  生:(默读课文。)
  师:谁发现这样分组的名堂了?
  生1:车盖和沧沧凉凉都是日初出时的太阳,盘盂和探汤都是日中时的太阳。
  师:(板书“日初出”、“日中时”)“日初出”时我们现在叫做——
  生:早晨。
  师:没错。“日中时”我们现在叫做——
  生:中午。
  师:问题来了!同样是在观察太阳,同样是在早晨观察太阳,一儿曰,日初出——
  生:(齐读)大如车盖。
  师:另一儿却曰,日初出——
  生:(齐读)沧沧凉凉。
  师:结果相同吗?
  生:不相同。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观察太阳的角度是不同的,一个从视觉的角度观察,一个从触觉的角度观察,所以不同。
  师:太厉害了,真是一语中的啊!好的,同学们,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种现象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吗?
  生:(齐答)看到过。
  师:看来,一小儿说的是事实。那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种感觉你们有过吗?
  生:(齐答)有过。
  师:这么说来,另一小儿说的也是事实,对吧?来!我们再来读读两小儿的观察结果,体会体会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这样,男生读前面一小儿,女生读后面一小儿,我读提示语。准备!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是——
  生:(男生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却从触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则是——
  生:(女生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同学们,按照常理来说,远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小一点,近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大一点,是吧?
  生:是。
  师:那好,现在我把“车盖”和“盘盂”这两个词语给擦了,谁能在这两个空地方填上“远”和“近”这两个字?
  生:(上台板书,在原“车盖”处填了“近”,在原“盘盂”处填了“远”。)
  师:有不同意见吗?(学生没有异议,教师指着板书)一儿曰,我以日初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因为——谁接着读一儿的话?因为——
  生:(朗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是因为,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好!这是一儿的观点。按照常理,远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冷一些,近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热一些,对吧?
  生:对的。
  师:那好,我现在把“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擦了,你来填填“远”和“近”,会吗?
  生:(上台板书,在原“沧沧凉凉”处填了“远”,在原“探汤”处填了“近”。)
  师: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因为——
  生:(朗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大家看,另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是因为,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三、辩日——“趣”的体验
  
师: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
  生:(齐答)辩斗。
  师:(板书“辩斗”)你们是怎么理解辩斗的?
  生1:就是争论、辩论。
  生2: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让谁。
  生3:为了一件事,大家吵架,针锋相对。
  师:是这样吗?请同学们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同桌之间分好角色,然后大声朗读两小儿的辩斗。
  生:(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辩斗”,教师巡视倾听。)
  师:停下!哪对同桌愿意到上面来朗读“辩斗”?
  生:(一对同桌上台,面向全班同学,朗读“辩斗”部分。)
  师:辩是辩了,就是没有斗起来。这样,请你留下,我来跟你辩斗辩斗。你害怕吗?
  生:(低声的)不怕。(众笑)
  师:听你的口气,看你战战兢兢的样子,我看你还是有点怕。到底怕不怕?
  生:(坚定的)不怕。(众笑)
  师:为什么?
  生:你又不会吃人。(众大笑)
  师:啊!对对对!我是老师,我不是老虎。不对!我现在还是老师吗?
  生:你是一小儿。(众笑)
  师:对!我是一小儿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谁先说?
  生:你先说。
  师:那我就当仁不让了。大家注意听,更要注意看,我们两个小儿是怎样辩斗的。好!我这就开始了——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该你了!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语速加快)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一愣,迅速作出反应)此言差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语气加强)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机敏的)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摇着手)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抢上一步)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鼓掌,大笑)
  师:不跟你罗唆了!反正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生:你才罗唆呢!就是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你胡说!日初出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生:你胡说八道!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掌声,笑声)
  师:看到了吧?这才叫——大家一起说!
  生:(齐答)辩斗!
  师:喜欢两小儿吗?为什么?
  生1:喜欢!我觉得他们挺可爱的。
  生2:他们很会动脑筋,会钻研问题。
  生3: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放弃。
  师:是顽固不化吗?
  生3:不是,他们说得都有道理的,所以他们敢于坚持。
  生4:他们不但能仔细观察,而且还能认真思考。
  师:是的,辩斗不是吵架,不是胡说八道。辩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两小儿活泼泼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是吧?
  生:(齐答)是!
  师:那好!我们都来做一回两小儿。全体起立!左手的同学做前面一小儿,右手的同学做后面一小儿。我呢,就读读旁白吧。好!前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
  生1:(左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
  师:后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
  生2:(右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
  师:开始辩斗!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起故。一儿曰——
  生1:(齐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师:一儿曰——
  生2:(齐读)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一儿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
  师:一儿争辩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一儿反驳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
  师:一儿不服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一儿扯着嗓子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
  师:一儿跺着双脚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一儿指着一儿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
  师:一儿毫不示弱,也以手相指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突然停顿,过了一会儿)辩呀!斗呀!怎么不辩不斗了?
  生1:太累了!脚都酸了。(众笑)
  生2:老这么辩下去,没意思了。(众笑)
  生3:辩斗也不能没完没了啊?
  生4:孔子过来了。
  四、决日——“知”的分享
  师:请坐。孔子过来了,孔子是谁呀?
  生1:大思想家。
  生2: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生3:孔子有弟子三千,是个大教育家。
  生4:孔子博学多才,是个圣人。
  师:可是,这个问题,孔子说得上来吗?
  生:说不上来。
  师:哪儿看出来的?
  生:孔子不能决也。
  师:谁能为“决”组个词语?
  生1:决断。
  生2:决定。
  生3:判决。
  生4:裁决。
  师:一句话,面对两小儿的辩斗,孔子也拿不定主意。是吧?
  生:(齐答)是!
  师:同学们,如果两小儿请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会怎么说?(教师指名一学生起立)现在轮到我做两小儿了。先生贵姓?(众笑)
  生:姓田。
  师:哦!田先生!久仰久仰!请问田先生,咱俩谁说得对、谁说得不多呀!
  生:你们两个说得都不对。
  师:都不对?那依你之见,是日初出时去人远还是日中时去人远呢?请田先生不吝赐教。
  生:一样远,没什么区别。
  师:这就怪了。明明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吗?
  生:这是你的错觉,早上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是一样大的。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像车盖,是因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有地平线,还有树木、房子做比较,所以好像大一点。中午的时候,太阳升到了天上,没有什么可以比较了,所以看起来就像盘盂了。
  师:啊!原来如此!田先生说得有理,说得有理。不过,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又是为什么呢?先生累了,请坐下休息休息,我想请教另外的先生。(教师指名一学生起立)先生贵姓?
  生:免贵姓赵。(众笑)
  师:哦!赵先生!失敬失敬!您知道温度不同的原因吗?
  生:当然知道!早上,太阳是斜射到地球上的,所以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少一些,感觉就沧沧凉凉了。到了中午,太阳笔直射在地球上,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多了,所以就热了,就像探汤一样了。
  师:哦!我明白了。谢谢两位先生为我指点迷津啊!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五、悟日——“智”的启迪
  
师: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搁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一个难题。不但难倒了两个爱思考、爱辩斗的小儿,也难倒了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老夫子。是吧?
  生:(齐答)是!
  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板书“知”)什么叫“知”?
  生1:知识。
  生2:学问。
  生3:知道。
  生4:懂得。
  师:谁说你知识丰富?谁说你学问渊博?原来你也不知道啊!来,我们再来一起笑一笑。两小儿笑曰——
  生:(齐答)哈哈!孰为汝多知乎?
  师: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又会怎么想、怎么回答呢?请你写一写。你可以用白话文来写,那就用“孔子说”开头;如果你对文言文感兴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语气写,那就用“孔子曰”开头。
  生:(写话,教师巡视,随后示意几个学生起立。)
  师:好!孔老夫子们,面对两小儿的嘲笑,你们有话想说吗?
  生1: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掌声)
  师:看来,孔老夫子有点心虚了。(众笑)
  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掌声)
  师:好一个虚心好学的孔夫子。心虚大可不必,虚心却值得我们学习。
  生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掌声)
  师:说得好!做学问、做人就应该老老实实。
  生4:天下的知识多如海洋,我哪能样样精通呢?(众笑)
  师:实话实说,学无止境嘛!
  生5: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观察和思考。
  师:瞧瞧!都什么时候了,还好为人师,职业病啊!(众笑)
  生6:哎!你们两个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师:这不废话吗?看来,孔老夫子也有说废话的时候。(众笑、掌声)
  师:同学们,这就不是一个有知、无知、多知、少知的问题了。正象刚才那位同学所讲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板书:智)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智”的下面还是一个什么字?
  生:(齐答)日。
  师:是的,一个平正却充满力量的“日”字。为什么“智”的底下是一个“日”字呢?是一个太阳呢?
  生1:因为智慧就像太阳。
  生2:智慧给我们带来光明。
  生3:智慧也是温暖的。
  生4:有智慧的人总是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
  师:说得好!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做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却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依然照耀着我们。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的太阳,我们也需要智慧的太阳!来,闭上眼睛,让这轮智慧的太阳在你的心头冉冉升起,越升越高!下课。(热烈的掌声)
作为艺术而存在的课堂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的美学境界
浙江省杭州市北苑实验中学  王小庆
  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须具有审美意义。
                        ——[俄] 斯托洛维奇
  王崧舟在推出《两小儿辩日》一课之后,便有众多的专家、同行惊呼他的“风格”变了。这一声惊呼,大约缘于王崧舟本人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更缘于其他人对“诗意语文”的解读。
  “诗意”当然可有各种解法,但“诗意”的说法,最不应该被理解的,恐怕是“像诗一般”,或者以为是“情感”性的教学。否则,在观赏《两小儿辩日》之后,有了一头雾水,也不见奇怪了。即便以唯美主义去理解“诗意”,在我看来,也还如裹小脚那般不能如意。有时候我们太在意某一种提法的理论建构和阐释,殊不知越是这样,反越觉道理不清。王崧舟自己也写过一些文章评点“诗意”,但他的文字,也唯“感悟”而已,对我们理解“诗意”,只“仅供参考”。对于“诗意”的最好注解形式,恐怕仍是他的课堂教学。
  因此,《两小儿辩日》之后,我们该反思下自己对于“诗意语文”理解的偏颇,也该重新审视王崧舟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真正精神了。
  必须承认,虽然对王崧舟的课堂教学褒贬不一,但无论是学生还是观众,在聆听他的课堂时,都会凝神屏吸:不仅课堂中享受到了“美”,也在课后忍不住要去“思”。这正是他的课的特色,也是青年教师企图“学习”而从不曾真正学到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王崧舟从来都不仅在进行课堂教学,他更在进行一种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以自己对人和世界的理解,以一种艺术性的行为去解读文本的生命意义;同时,用他的教学思想,激活课堂参与者(包括学生和听课者)的精神追求。我们或者可以说,他的课堂,是一个艺术连续体,一个对内凝聚、对外辐射的艺术作品。
  这首先表现在他对语言的艺术性观照之中。
  《两小儿辩日》一文,并不以语言的激情而感动读者。但文本的人文意义,却往往在于教师、学生对它的态度和认识。事实上,这一文本的中心要点,在于“辩斗”,于辩斗中显现人的精神。王崧舟非常准确而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两组关键词语:车盖、盘盂,苍苍凉凉、探汤。而这正是引出“辩斗”的先导。在这里,教师非常巧妙地通过学生对这些词语之关系的探讨,明修栈桥,暗渡陈仓,很自然地将课堂气氛引向了“辩斗”。王崧舟的这一导入策略,表面上看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妥协,实质上却是利用了听课者的期待视野,制造了一种非常规的阅读心理,从而达到了“陌生化”效果。
  对于“辩斗”,一般人都认为是《两小儿辩日》一课的精华所在。这固然不错,但也往往会招致一些质疑。譬如:为何辩斗?辩斗如何能促进“语文”?可是,当我们仔细分析整节课堂的进程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辩斗”竟是王崧舟极力倡导的“诵读”的另类形式,是一种突破语言的囚笼,达到思想之表现的途径。
  就整堂课而言,传统的诵读形式并不多见,虽然其精神仍是一以贯之。王崧舟一直认为,诵读是感悟作品的基本策略,是“唤醒感觉的过程”,是“激活诗意的过程”。因此,他鼓励学生的,是在诵读中找到自己:
  师:好的,这是你的发现。你把这两处找到,读给大家听听,行吗?不着急,听清楚要求。注意你在读的时候,这四个词语怎么读,你琢磨琢磨。(对大家)我们听,他是怎么读这两小儿的话的,这四个词他是怎么读的。
  这里的“琢磨琢磨”,耐人寻味。即如教师后来说的,“四个词读得重一些,读得强调一些,更能让人感受到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因此,诵读的结果,是读者借语言的声响彰显了内心思想。但既是事实,辩斗自然便要发生。在《两小儿辩日》一课中,辩斗正成为了诵读的又一具体形式。我们看到,无论是师生辩斗,还是生生辩斗,参与者从不曾脱离文本;而辩斗中先导词语的及时变化,又无不映射出教师对诵读进程的把握和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提升:
  ……
  师:一儿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争辩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不服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反驳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扯着嗓子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拍着胸脯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在这个诵读à辩斗过程中,师生们艺术性地重构了“辩斗”的情境,但同时又并未放弃文本语言,反而以语言而做势,以语言而生魄,以语言而生意境。这一以语言而成的境界中,师生作为课堂艺术创作者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更完成了自身与心灵的对话。
  另一方面,在这追求生命的课堂艺术体中,教师以他的才气和性情进行着创作。王崧舟的课堂教学,常常是实践他的美学观的最佳场所。在这里,艺术创作的手法和技巧,作品所显现的张力,无不使读者(学生和观众)得到一种美的体验。
  先是教师对课堂节奏的艺术性把握。观察整节课堂,我们发现,教师对于课堂的动静、错落、疏密、起伏的把握艺术而和谐,甚至对于课堂活动的时间分配,也是天然协调——师生开始“辩斗”的时刻,正处于课堂时间线的黄金分割点位置!同时,在辩斗之时,师生的语速加快,情绪愈来愈投入,课堂语势层层推进,而此时教师却能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冷静,并未产生“忘我”而使课堂主线滑散松弛。显然,教师在课堂内被分割为两个自我:第一个自我被课堂情境捕获,全心投入“辩斗”,为课堂之“魂”;第二个自我则是课堂之“理”,他非常明白,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有责任控制课堂内话语的发展。由此可见,课堂内主线与辅线、明线与暗线、内线与外线相互制约,在韵动中显出理性,在平衡中显出和谐。
  同时,恰如其分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课堂产生了一种唯美的情趣。同样是辩斗,从学生的词句诵读,到两位同学辩斗,到教师与学生辩斗,最后是学生间的组组辩斗,课堂进程愈趋高潮;而忽然间,观众正要会心击掌时,辩斗声却戛然停止:
  师:辩啊,(众笑)怎么不辩啦?怎么不辩啦?怎么不辩啦?
  生1:嗓子喊哑了。
  师:你怎么不辩啦?
  生2:孔子来了。
  师:你怎么不辩啦?
  生3:孔子说话了。
  此种情境,大约如修辞中的“突降”。其中的艺术效果十分明显。它打破了读者(观众)对辩斗的期待,同时教师及时借学生之口完成了课堂进程中的角色转换,在极动à极静的时空中迅速引出了辩斗之外的声音:孔子,从而产生无限的遐想空间。以老庄的境界而言,这便是“大音唏声,大象无形”,即“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课堂艺术作品正在强烈的反衬中完成了美的意义,也从而达到了潘新和先生所说的语文教育的“化境”。
  这种境界,或许便是诗意语文的艺术追求罢。在《两小儿辩日》的结尾,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陌生化带来的时空想象:
  生1:我觉得他不会说,因为这时他感到很羞愧了。但是他会写在《论语》里面。
  师:说得入情入理。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认为他会说,他是一个教育家,会去教育两小儿的。
  师:听听也有道理。孔子到底会说还是不会说呢?(静)王老师也不能决也。下课。
  在这里,学生的角色,从“两小儿”辩斗方的“入境”转到了孔子方的“出境”,再进而到了穿越时空的客观视角。这种视角转换,本身具反讽作用;而忽然以这样的形式收束课堂,更是“留白天地宽”(请注意结束语前的“静”)。这样的结束,正合了“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通过这样的手法,课堂内“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莱辛)被定格,它将课堂文本的不确定性留给了读者,让读者去想象,去完成这件艺术品的终极意义。
  纵观整个课堂,教师充分利用了他自身的素质,将语调、音色、急缓和课堂色彩等方面有机协调,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这样的协调,仿佛是音乐的创作,它发乎个人内在感悟,并不断地通过对话创造意义,从而对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空产生不同的听视觉冲击。我们可以说,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教师是“主导”的,但他主导的是艺术的生成;而学生则是另一种主导,因为他们在与这种艺术的对话中,开始了自己的想象,生成了自己的批判意识。
  但是我们不能惟谈美感。因为真正的艺术是服务于人生的。王崧舟的课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体,但这一连续体不仅具有美学张力,它还蕴含了深层次的教育学和人类学的意义。王崧舟总是试图以他的传统人生美学思想,借助于课堂教学,在传达美的知识的同时,来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因此,他的课堂,使我们在获得美感的同时,也具有了思想的乐趣。
  同他的其他课一样,《两小儿辩日》至少有四个教育对象。
  一是课堂内的学生。他们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启蒙和情境的享受,这是诗意语文的直接成果。在王崧舟其他课例中,教师的情感压迫可能会使学生远离思想,而《两》课中,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通过辩斗,以倾听、互诉、挑战的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通过一定的角色转换,培植了思维和理性。因此,如果说《两小儿辩日》与其他课例有什么变化,那么我们不妨说,它的课堂文体变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度变了,但诗意的精神,却未曾改变。
  第二个教育对象,则是教师自己。每一次的课堂展示,我们发现,首先感动的,往往是王崧舟自己。这正如张华教授在评他《一夜的工作》时说的, “因为他有艺术家的充满激情的心灵。……他自己首先被这种氛围所感动,于是,用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而又感染了我们在座的学生。”每一次上课,教师的主体性形成便更进一层,他身上所散发的诗意色彩,便更促进了人的意义世界的生成。因此,“不要把它看作是拯救学生,而要看作是拯救自己”。
  第三个教育对象,是听课的观众。王崧舟上的是“展示课”,这一课型有它的特殊性,不能与常规课相并提。在这里,听众不惟是评点者、学习者,他同时更是受教育者,通过聆听,他不仅受到了艺术美感的熏陶,更可以因此激活思想,以更高、更远的角度审视语文教育。
  第四个教育对象,是教育本身。不可否认,王崧舟的课堂艺术,从来都对现有的教育理念产生一股冲击,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问题。
  这个人文性问题,到了《两小儿辩日》,已愈来愈深入到哲学层面。有人说,对于“两小儿辩日”在今天应当有的科学结论,不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认为这个哲学命题难以深究。不过我想,我们不需要深究一种哲学或科学,我们需要的,说到底,还是人学。
  应该说,在《两小儿辩日》中,科学精神仍得以了发扬。但这种精神,是以怀疑为起点,以探究和辩斗为形式,以思想为结果。科学的精神存在于一个“被历史地对待”(詹姆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文意义正体现在对权威的蔑视和个体思想的自由抒发。由此,“人”的意义不仅是他的存在意识,也同时是他的生命意识、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课堂,一直是他对现存人生意义边缘化的反动,一直是为追求建立在价值和意义的人生而作的不懈努力。有人说王崧舟是“情感教育”大师,殊不知情感只是手段,而非“诗意”的目的。因而《两小儿辩日》不走“情感”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诗意语文”得到了“转型”。实质上,这只是课堂体裁的一种外延和扩张,一种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的诗意教育的深入。诗意语文的理想,正在于借助语文,借助课堂艺术体,回归对人的意义思考。
  《两小儿辩日》是王崧舟先生的又一部艺术作品,是一部阐释他“诗意语文”的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以他的智慧照料了人的心魄,以一种艺术的存在对无意义的世界进行着一种抗争。同时,他的课堂艺术境界,也愈来愈趋向于老庄之道,回归于中国的传统美学。他在《<两小儿辩日>的境界三有》一文中写道:
  课象是现实的、现世的,而课的境界则是对这种现实、现世的超越,是想象的、彼岸的。“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只有在境界的“水”中游弋,方有语文的澄明和洒落。
  境界的说法,在王崧舟的课堂艺术里,实际上是一种意义的存在方式,即潘新和先生说的“一种言语生存方式,一种言语生命状态,一种言语人生、诗意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恐怕正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对于西方教育思潮的包容,也是对此在人生世界的艺术注解。我们或者可以说,这正是诗意语文的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8:02 , Processed in 0.1114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