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0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客出书 货到付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8 09:0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博客出书 货到付款  转载




你想出书吗?

你想把自己的作品变成纸制品吗?

你还在为达不到印刷的数量而烦恼吗?

有了捷美快印,一切都不是问题!!



    ·无论是诗歌、散文、文集,或是小说、家谱、画册等,一本起印
·一个订单一次性印30本以上送香港书号
·大部分地区开通货到付款

请登录我们的网站:http://www.jiemeiky.com


内页:①请选择您需要的尺寸点击下载:   [size=#]32K(14.8×21厘米)[size=#]
       ②请选择内页模板,我们会免费帮您套用模板: [size=#][size=#]点此查看内页样式

封面:选择封面模板,我们会在模板的基础上免费设计:请点击查看封面模板


价格:根据页数,尺寸等因素决定,请看:http://www.jiemeiky.com/js.asp


若您印的是博文,只需提供博客网址,我们即可帮您把博文转成word文档

货到付款  我公司现推出全国各大城市货到付款的服务,即等快递公司把书送到您手上,您再把现金给派件员。比较偏僻的县镇级城市无法到达,详细请与我们的客服联系。

更多详情,请登录我们的网站http://www.jiemeiky.com

请有需要的朋友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24小时服务热线:020-23355421
QQ:352347006 / 1440564450 (工作时间在线)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1:58:4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印客”
发布时间:2007-08-30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出书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到的事。而今天,随着中国进入大众文化时代,无论上大学,还是参与电视娱乐节目,平民百姓都成了主角,“草根”出书,也不再只是梦想   ★ 文/杨时
  以前,如果你想拥有一本自己写的书,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找出版社碰运气;找“二渠道”的书商包装你;或者与出版社合作自费包销。如果这三种方法都实现不了,那么你的书稿只能永远躺在抽屉里。现在,你还可以自己做一名“印客”:通过专门的网站或者自己的力量把承载着自己梦想的稿纸变成一本书,即使这些“书”只能在亲朋好友的小圈子内传播,却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8月初,新闻出版总署对“印客”网站发出了一个通知,要求各印客网站在9月30日前办理《印刷经营许可证》,合法进行经营。它是一个标志,说明印客在中国已经蔚为潮流,进入到了国家相关部门要规范管理的阶段。
  一不留神做了把美国印客
  王健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职员,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国际空运。每天重复的工作背后一直掩藏着他的一个梦想——写一本英文小说。“之所以选择英文写作,是因为我的中文表达不太好。”王健半开玩笑地说道。
  2003年底的时候,王健终于完成了一本5万字的英文小说,这是一本带有励志色彩的童话故事,名字叫做《When Your Heart Seeks the Sky》(当你的心向往着天空)。他自己知道,这样的童话在国内并没有太大市场,于是他自然地把目光转到了国外。
  这是一段听起来有点疯狂的日子:中国的白领职员王健在中国境内,一家一家地给美国的出版社发电子邮件,请求他们接受自己的书稿。用他的话说,“只要是叫得上名字的出版社我都联系过。”但是没有一家给过他回音。直到有一次,在一次在北京举办的国际书展上,不死心的王健带着书稿与一位美国出版社的编辑直接交流过后,才知道,这条路恐怕是行不通了。“那位编辑告诉我,美国的出版社很少直接和作者联系,除非你是有名的大作家。所以如果你想在美国出版社出书,就必须找一位文学代理人,他们会作为经纪人和出版社沟通。而且美国的正式出版社是不接受作者自费出书的。”王健对记者说道。
  但是王健后来又了解到,虽然不能在美国正式出书,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在美国印书。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健读到一位美国小说家的回忆录,说自己当年出版第一本书的方式,就是通过一个机构帮助设计装订,自己印刷而成。就是这一句话提醒了王健。于是他开始上网搜索那个被称为“作者之家”的公司,很快和对方取得了联系。
  “他们有两种服务,一种是基本服务,你需要付99美金,他们只管印刷成书,其余的装帧设计,格式等等都要自己负责。第二种就是高级服务,你出书稿,一切都由他们去做。”王健说。于是他花了几千人民币选择了后一种。双方签订了正式合同,上面规定:版权归作者所有,只要一旦有正式的出版社决定出版这本书,那么这里的合同自然终止。
  因为在美国书号只是一个登记手段,每个只需要几美分,所以即使这样自己印刷的书,也还是有国际书号。这样的书的介绍会放到公司的网站上,如果有海外的人想买,每卖出一本书,王健还可以得到大概不到一美元的报酬。“哪怕澳大利亚有人想买这本书,他们也可以代为寄过去。”王健说。
  “印10本少了,都不够送的”
  不经意间,3年前王健在美国做成了一次“印客”,那时候,中国的“印客”还没有成型。
  然而到今天, 64岁的武汉中学教师袁丰厚实现自己的出书梦,就不用绕到美国去了。年轻时,袁丰厚经历坎坷,已经步入老年的他觉得自己应该留下一些文字。“就算给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个交代。”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间,袁丰厚被派往新疆兵团成为了一名支边青年,在那里他做过四年的锻工,后来又被兵团领导看中,提拔做了干部,成为了当地一所学校的老师。
  “我在那十年里的经历太丰富了,我还差一点就和一个新疆姑娘结婚了。”袁丰厚呵呵笑着对记者说,“那时候我是很潇洒的。不像现在变成糟老头子了。”于是,“老头子”的袁丰厚把自己年轻时的浪漫和潇洒还有对于兵团生活的怀念都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了下来。
  虽然腹稿已经打了好几年,但是写作的过程并不顺利,开始的时候袁丰厚全部用手写,写到一半觉得实在太慢,于是就买了一台电脑,女儿教他学拼音打字,学会之后又开始重新整理以前的稿子,写作刚刚走上轨道,却又突然得了中风,写作就此中断。病愈之后才又继续。“断断续续地一共写了三四年。”袁丰厚说。
  完成之后,袁丰厚首先想的还是正规出版社。他拿着这本名为《天山情》的书稿,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作家出版社。“可能是半年以后吧,那边给我来了个消息,说这本书可以出版,但是他们要我自己包销两千册。”袁丰厚回忆说。出版社为这本书定价为17.5元,包销两千册,袁丰厚要交给出版社一万六千元钱。“当时正赶上我女儿生小孩,家里正用钱,老伴也担心拿出这么多钱,到时候如果卖不出去怎么办?就不同意我自己出钱出书。”出版的事情就此搁浅,直到不久前有一天,袁丰厚在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关于“印客”网站的报道。
  袁丰厚找到了那个网站的电话,和对方沟通后,他决定在这里实现拥有自己写的一本书的梦想。“我给他们发过去书稿,然后一直和他们通电话告诉他们我想要什么样的封面,还给他们提供了十张照片做插图。最后定稿的时候我决定先印十本。”袁丰厚说他自己选择了非常好的纸张,一共花了900块钱。“我这本书是600页,印出来拿在手上感觉真不一样……我家里人也说,你终于有自己的书了。”袁丰厚笑着说,“现在发现印十本有点少了,都不够送的。”
  就这样,袁丰厚当上了印客。他现在经常鼓励学生们写作然后自己出书。“他们都特别感兴趣,现在有的学生已经在写东西了。我也准备接着写,写本武侠小说。”袁丰厚说。
  “拿着一本纸制的书感觉是不一样的”
  为袁丰厚印刷成书的“印客”网站叫做“乐猫印客网”,在“印客族”中口碑很响。他们在自己网站的首页写到:“人人可出书,个个是作家。”网站的创建人叫做奉宝斌,学习新闻出身的他,却有着很强的商业头脑。他说,“我创办这个网站也是因为看中了这个趋势。”网站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从去年11月到现在,这8个人的团队已经为顾客印了50多种书籍,会员已经达到了400多人。
  奉宝斌知道,之所以印客网站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出书的梦想,和技术进步是分不开的。“现在如果你想出一本书,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自己把校对好的电子稿件发给我们,可以自己在我们的网站上下载设计好的模版或者和我们沟通想法由我们来设计版式。这样的沟通和设计大概需要3天时间,完成以后交付作者认可。确认之后转天就可以拿到书。”奉宝斌说,“这就是因为技术提升的结果。以前的印刷都是胶印,必须有一个起印数量的要求,如果数量太少是不可能为你印的,印厂有个开机费。现在我们都用数码印刷,一本也可以起印,其效果和传统印刷没区别,甚至更好。”奉宝斌说,现在他们的价格是一本100页的图书在28元左右,这样的价格他们自己可以赚到10元左右。
  奉宝斌感觉到,近一年的时间里,印客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新的印客注册。其实到现在技术已经不是门槛了,印客网站如果想做好,最重要的就是和印客之间的沟通,你能理解他们,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其实人的需求无非是被人理解,受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印客可以帮他们完成这样的心愿。”奉说。
  对于这样一个“印客”网站,奉宝斌对新闻出版总署刚出台的《关于规范利用互联网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通知》很关注。“我们对这个通知是很理解的。这个通知一方面是防止导向上出问题,一方面是保护知识产权,防止印刷盗版书。其实,后一个问题不必太担心,因为我们的印刷成本太高了,一本书几十块钱,他们做盗版的是不可能做得起的。”
  奉宝斌表示,这个通知对他们网站的业务不会有太大影响。“管理是必要的。我们肯定会按照规定日期去有关部门登记。这可能也是国内印客网站的一次洗牌,对于那些不规范的印客网站进行管理,我们也能更好的发展。”奉宝斌说,他们的网站并不自己印刷,而是要和印刷厂合作,“我们合作的印刷厂都是拥有《印刷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印厂,我们送去的内容他们是有人审核的,不可能有非法的内容。再说就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也必须保证自己印的东西是合法的。”奉宝斌说。
  “其实我们做的不是出版物,我们之所以叫‘书’,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我们做的是什么,其实我们说的书都是加引号的。我们做的只是小圈子的读物,一种只印十本,自己和朋友留做纪念而已。所以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够支持印客这样的新生事物。”
  现在国内的几家“印客”网站有的已经把业务拓展到了书籍以外的领域,比如印制马克杯,T恤衫等等物品。而“乐猫”一直致力于个人出“书”。“这和我的个人爱好有关,我对文字有情结。所以我知道有很多人也会像我一样,我对于书有自己的理解,这样和印客们沟通起来就会好很多。从电脑上阅读文字,和拿着一本纸制的书感觉是不一样的。”奉宝斌说。
  传统出版社:印客是个好事
  不得不说的是,在国内,“印客”们是因为跨不过传统出版社这道门槛,才转而选择了自己印刷。而出版社的这种“门槛”,在过去年代更多考虑政治因素,今天则侧重市场因素。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第一编辑室的主任宗颖说,自己在出版界做了26年,只用过一次自然投稿。“那还是在80年代末的时候,正好赶上出国热,有个人写了一本《美国移民签证指南》的书,是自然投稿,我们给出了。从那之后就再也没用过自然投稿。”宗颖说,“现在自然投稿的大多数是一些喜欢写作的青少年,说实话,绝大多数作品都在水准以下,根本没法用。”而出版社一般对编辑是有要求的,一个书号要有三到五万元的赢利。
  除了文学青年之外,出版社还经常会遇到一些学术类书籍的投稿。出版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对记者介绍说,“一般的大学老师出版学术书籍,我们都会和他们签署一个合同,写着鉴于此书属于学术著作,不具备市场前景,所以作者愿意给予出版社一定赞助。但是我们都知道,很多大学老师出版这类书都有出书津贴。所以我们会有所考虑,比如20万字的书就少要点钱,100万字的就多要一点。大家都心照不宣。”
  宗颖说,现在出版社欢迎的书稿有几种,一是著名作家的作品,二是于丹那类的畅销书,三是名人出书,再有就是一些名教科书的教材。刚刚开始写作的没有名气的作者在传统出版社寻求机会确实困难。
  对于印客的出现,出版社的编辑更多的还是肯定。“我以前还真不知道这个名词,但是我自己就帮人编辑过好多这样的书。” 宗颖说,“我父亲的一个老同学去世了。他的家人想给他写一本书,我就帮着约那些亲友每人写一篇怀念文章,帮着找照片,最后做了一本《不尽的思念》。他们也不为了对外卖,就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我觉得这事挺好的。我自己还准备抽个时间为我的奶奶编一本书,把她一生的经历故事都写出来,也不出版,只是自己印出来,在亲人之间发,算是怀念吧。”
  印客与传统的出版社并不存在业务上的竞争,有时候,还能帮助出版社编辑发现出书的选题。“我现在手边还有一本这种书,印客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小圈子内传播,如果有了口碑还可以引起出版社的注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宗颖说。
  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梦想”
  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谢泳对于出版有着很深的了解。他对于“印客”这个新名词并不陌生。
  他对记者说,他自己也曾经收到过“印客”自己印的书。“我觉得印客有几种,一是在学术上或者创作上确实有自己独到的一面,但还没有名气,他们想通过自己印的书让更多的人知道从而认可自己;第二就是小圈子,比如为了纪念亲友,这样的书没有必要找出版社,也不是为了出售,所以自己印刷;第三可能就是一些在目前来说还存在争议的学术观点等等,自己印出来为了和同道讨论。”
  谢泳说,国内的很多人对于出版界的一些事情缺乏了解,所以让一些人钻空子。“有人专吃这碗饭,靠各种方法给人出书骗钱。”谢泳说,在国外或者香港地区,书号几乎是没有成本的,书号的存在就是为了登记,便于检索或者便于检查税务。“有很多人找中间人从香港拿到一个书号,出了一本书,上面写着香港某某出版公司,花了3000元钱,他还觉得很高兴,其实这就是一种欺骗。书号在香港根本没价格。”谢泳这样说,“还有一种就是先申请一个丛书的书号,然后这个人就去招揽那些想出书又没人给他出的文学青年。三千或者五千块钱出一本,算在丛书下面。这样的丛书有规定,只能有总定价不能单独出售某一本,但是这里边还是有空子可钻。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那些人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对于现在出现的“印客”,谢泳觉得是一个好事,“印客的出现确实是和技术分不开的,在技术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够实现出书的梦想,只不过,惟一不足的是印客们出的书一般印刷的都比较少,所以在传播上显得有些力量不足。”
  其实,大多数的“印客”仍然觉得,他们只是实现了自己梦想的一半,虽然看起来印出的书和“真正”的书没有区别,但他们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有一天可以找到一家有名气的出版社再出版一次,“那样才真圆了自己的梦。”
  对于有这样想法的人,谢泳也曾遇到过,他说,“现在确实很多人都这样想,但是我觉得这个观念也有问题,只要有价值,只印刷十本也没有关系,你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1:57:34 | 只看该作者
印客,平民出书的时代来临?
汉网 2006-12-05 稿件来源: 武汉晨报

写作——当作家——出书,这曾经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互联网的普及给热爱写作的人们带来第一
次转机,无数人涌向BBS、博客、文学网站,借助电脑方便地写出几万、数十万的文字,然后发表、被传播,时不时收到网友读者的回复。而在今年下半年,又一次转机出现了:随着快印设备印刷成本的降低,仅需三四十元便可以单独定制一本书,而且,借助傻瓜排版软件便可以自己排版。这几乎使得每个人都有条件出书了,于是,网络上一个印客群体开始产生。
印客群体悄然崛起
2005年,美国印刷业的新锐lulu.com以它独特的经营模式,成功出版了350种杂志。它意识到传统杂志出版产业已经饱和,新的出版社十个有九个面临倒闭的困境。于是大力使用快印设备开辟出小数额印刷,通过网站接受全球网友的出书订单。无论你印十本还是一本,lulu网统统可以为你搞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今年下半年,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国内快印设备的印刷成本大幅下降,两家web2.0的印客网站,印客网和快印速因此火了起来,逐渐受到网络写手、博客爱好者的欢迎。
这些印客网站称,印书一本起订,一本100页十来万字的书仅需28~50元。其中,印客网还提供傻瓜式的“inker”排版软件给网友自由下载,而超印速则与小说阅读网等网站合作,发起“印一本,送一本”活动,大力推动网络写手把文字变成铅字。这使得很多写了几年文字又未能出书的网友怦然心动。
网友ikat说,出书一直是他的梦想,然而一直投稿都未能得到赏识。现在以自己可以承受的价格把自己的文字印成一本书,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在天涯社区、在和讯博客、在榕树下文学网站,则发起了印客活动。不少网友以当印客为荣,他们自己排版,收集插图印刷自己编著的书籍。有些博客爱好者亦把自己的博客内容编辑印制成书。他们骄傲地捧着变成铅字的书,在网上向网友展示。更有甚者,明码标价向网友出售自己的“书”。
图书出版面临变革
长期以来,由于书号发放的限制、出版社不甚灵活的挑选机制以及出书必须数千册起印导致的高费用,使得部分优秀的写作者无缘进入公众的视野。在2000年左右,互联网诞生的平民写作,没有门槛,谁都拥有发表自己作品的权利,成就了数十名寂寂无名的写作者。台湾痞子蔡的爱情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因为发表在网上走红而得到出版社的关注,顺利出书。内地当时毫无名气的写作者今何在、宁财神、安妮宝贝、慕容雪村也是因为网络写作一举成名。当时榕树下、红袖添香、天涯等文学网站红红火火,几乎成为互联网的主流。
随着国外印客模式进入中国,写作者们发觉出书的门槛也几乎为零了。再加上很多网友持有这种心态,把自己所写、所拍或者摘录的东西排版印刷成书,可以满足自己的作家梦,可以作为自己永久的珍藏,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留作纪念。使得印客群体急速增加。目前,仅正式运营四个月的超印速网站每月印书量超过上千本,印客网则透露,一年来有数百人通过该站印书。
超印速网站的负责人之一龚经理称:“图书业有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种类越来越多,但单本的印刷量越来越少,越来越适合按需印刷。”他还说,之所以开办网站是认同“按需印刷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QQ印客群网友“糯米团”说,图书市场现在很乱,什么书都有,让人很难确定哪些是真实的精神食粮。他表示,如果印客有好书,他依旧会买。正准备出书的印客“魁胆王禹”则认为,印客不会对图书市场造成影响,它进入市场还需要很多东西,比如书号问题。印客只是可以满足个人的一种愿望。
印客产业喜忧参半
印客群体的出现,让印刷业者兴奋地找到印刷业发展的又一条出路。除了BBS的网络写手,时下越来越多的博客用户也是印客的潜在用户。随着知道印客的人越来越多,有可能出现更多有趣的书。八月份的时候,印客网开设栏目尝试与写作者分成售卖印客的书,当时卖出了31本。印客“Brave”说,印客网这种售书模式的好处在于没有积压,网友确定购买时,他们才按需印刷。和传统的售书网站相比,他们没有库存的压力。他们目前给作者提成的比例是80%,自己赚取印刷服务费以及20%的销售利润。这无疑为网站开辟了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有媒体质疑,印客网站印刷网友收集的他人作品成书是否侵犯版权?一旦网友出售自己的书给其他网友又存在没有书号的问题,而目前,没有书号的书就意味非法出版。超印速网站称,超印速提供的作品不印刷书号和售价,不进入发行领域,不是出版物,仅仅是作为印刷品,因此超印速印书是合法的。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任律师认为,“书”没有书号,就不能算作可以流通的合法出版物,不能用来发行。个人或者单位用这种“书”来进行销售或者向不特定人群的赠予属于发行行为,都是不合法的。如果作者只是向亲戚朋友等这样的特定人群赠送,则属于合法。新闻出版总署相关人士称,没有书号的出版物是非法的,即便是用作纪念用途的类图书印刷品,一旦销售赢利也将被视为非法发行。
目前,关于印客出书的这一争论仍在进行中。它是否会成为图书业发展的新趋势,还是会因涉及非法出版的障碍而止步,还有待观察。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1:56:38 | 只看该作者
28元把一切搞定 网络出书:当梦想照进现实
2006年 12月 07日     深圳新闻网
    在网络上写作、连载,引起网民的追捧,获得点击率和人气,出版成书并一夜成名,网络上轰轰烈 烈的出书热潮似乎告诉我们,梦想对于现实,有时也并非遥不可及。
    网络出书:当梦想照进现实
“走下”网络的畅销书。
    有朝一日能够手捧一本自己写的书,或许是每个在网络上写作的人的梦想,有人甚至把它当成了目标。在网络上写作、连载,引起网民的追捧,获得较高的点击率和人气,继而受到出版商青睐,便能将自己的文字出版成书,进而借此一夜成名—网络上轰轰烈烈的出书热潮仿佛在告诉我们,梦想对于现实,有时也并未显得遥不可及,尤其是当这梦想是根植于网络这样一个以创造奇迹、放飞梦想为己任的平台上。
    1.5亿点击率:赵赶驴的奇遇
    最近的奇迹发生在一个自称“驴娃”的家伙身上。一头“驴子”不经意间写下的文字,搅动得整个网络世界热气蒸腾。
    “记得那天是星期三,一个不痛不痒不好不赖的日子。我依旧是最晚一个下班的衰人。办完所有的事情以后已经十点多了,外面的世界早已经黑了下来。我从拓展部所在的八楼坐电梯往楼下去。电梯开到五楼的时候停了下来,然后门开,有人往里面进……”
    这是赵赶驴小说开头的一段话。赵赶驴,原名聂海洋,27岁,湖北襄樊人,公司白领。今年4月,他突发奇想,在猫扑网上开始连载一篇名为《赵赶驴电梯奇遇记》的小说,很快成为猫扑历史上最热的帖子。3个月下来,他的小说连载仅在猫扑上的总点击率就达到惊人的1.5亿。
    《赵赶驴电梯奇遇记》讲述了一个叫“赵赶驴”的年轻人,在一次夜晚加班后,因为电梯故障,和一个美女同事被困了一夜。从此,一段浪漫而搞笑的爱情故事开始了。赵赶驴千方百计把自己混进了那个美女同事的同一部门,然而,就在上班的第一天,自己却一不小心把一个黄色短消息错发到了自己新女上司的手机里……
    今年7月底,没写完的连载突然停止了,赵赶驴一夜之间不见踪影,他遭遇了罕见的炮轰,愤怒的网友怒斥赵赶驴为“太监”,甚至要发起“网络追杀”以封杀让他们食不甘味的这头驴。不久,赵赶驴出现了并发了“赵赶驴致网友的一封信”,交代了自己失踪的原因:一是因为意外收获了爱情,二是《赵赶驴电梯奇遇记》要出版了,“之所以没有及时更新,也是因为要出版了,出于版权保护”。随后,网络演绎的奇迹再次出现。今年9月份,赵赶驴的新书顺利出版。书出版后还伴随着一系列活动,猫扑上的首发式,然后是全国各地签售的活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赵赶驴所到之处受到不少“驴友”的追捧。
    一名原本默默无闻的普通白领的人生就此被改变,赵赶驴也打算把工作辞掉开始专心在家写作。当被记者问及“什么样的
    人能从网络中出来”时,他答道:“能让大家感到娱乐的人,就能从网络中脱颖而出。娱乐也许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最不坏的。”
    其实,在网络世界里,关于文字的奇迹从来就未曾缺乏过。从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正式出版纸质图书并风靡华人世界,到《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一拨拨的网民出书热方兴未艾。李寻欢、俞白眉、邢育森、雷立刚网络写手下的作品也“走下”了网络,被醒目地印成了传统纸质出版物,出现在更大范围的读者面前。时至今日,“网络出书”已经不再是网民的“单打独斗”,而是发展到网站、BBS、博客“全方位出书”阶段。一批新作者通过网络而被一些出版社发现并一举成名,网络成为出版社发现新作者的一个重要渠道。如《草样年华》、《那小子真帅》、《点一支烟燃烧孤独》、《大四了,我可以牵你的手吗》等作品,都是网络文学的代表。博客出书也同样不甘落后,被称为“中国内地最受关注的女博客”的“北京女病人”就将个人博客汇集成《病忘书》出版且销量可观。
    梦想绚烂 现实冰冷
    网络出书如此热闹,成就了一批有才华的草根写手,同时,也引发了无数绚烂的梦想。但对于何止千万心怀梦想在网络上笔耕不辍的写手们来说,通向梦想的道路如同一座独木桥,能被幸运女神眷顾而到达幸福彼岸的人毕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的结果可能是,投入了全部,收获着荒芜。
    在网络这个世界里,写作的门槛很低,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只要会打字,只要会写一些东西,就能在网上自由地写作,于是,不少网络写手就把网络作为踏入文坛的一条捷径。作家陈村曾经说过,网上绝大多数的长篇写作,目标是在网下出书。而对出版社来说,在筛选可供出版的网络作品时,往往是锁定网上点击率高、能够吸引人一口气看下去的作品。很显然,这些作品有网民的兴趣作为支撑,所承担的出版风险就会相应降低。
    基于此,原本是纯粹兴趣爱好使然的网络写作就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网上写手们为了提高点击率、跟帖率和转载率,挖空心思在作品中添加“猛料”来吸引读者的眼球。网络文学不可避免地上演着“枕头加拳头”的情节,暴力、色情成了吸引眼球的调料。功利性写作,导致网络文学出现低俗化的倾向。而写手们在追求点击率的时候,或许忘记了网络文学的本质依然是文学,它只是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加以传播。而当网络写作进入传统出版渠道之后,就成了一种公共精神财富,而不再是私人化的写作。因此,当网络文学“走下”网络变身为传统出版物时,就多了更多的过滤程序,并不是所有网上的东西都可以变成印刷文字的。所以,当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冰冷且残酷的现实是梦想难以逾越的。
    网友“石中之玉”剖析了网络写作的一些缺陷,他认为,网络出书的黄金周期已经过去了。随着读者对网络越来越熟悉,加上以往某些劣质的网络丛书倒了读者的胃口,出版社已经不会再蜂拥而来,出各种各样的所谓网络丛书了。而不少网络写手生活阅历不够,与时代脱节,作品的题材有限,写作质量不高,还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整改,这使他们出书的梦想很可能只是一个泡影。
    自娱自乐:28元,人人能出书
    毫无疑问,网络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但绝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梦想成真。当网络出书的梦想照进现实,又渐渐在现实面前褪色后,网络惯常具有的娱乐精神又开始粉墨登场。
    一本起印,按需增加,自己排版自己设计,没有书号但可交流——时下正在走红的“印客”的出现给了孜孜不倦“码字”的网络写手们另外的安慰,而以满足这种需求为主营的“印客网”也应运而生。这些被称为“印客”的网民们把自己所写、所画、所拍或者摘录的东西通过印客网排版成“书”,可以作为自己永久的珍藏,也可送给亲朋好友留作纪念。
    “因为忘,所以美。因为没有,所以可能一生相惜。终有一天,当我们再次相遇,会因为曾经忘却而庆幸。这里记录了杏色玻璃的精彩文字,有作者自己画的图,拍的照,和她爱过的人,以及去过的地方。”这是印客网的推荐作品《不爱之爱》的内容简介。
    在印客网的作品交流区内,几十本最热网友作品的作者们颇为自豪地写下他们为何要出书、自己的作品想要表达什么等等内容,像这样拥有一本自己写的书变成了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通过印客网印书,一本100页的标准平装版文集,价格是28元,200页的要43元。小说文集、个人传记、旅行日记、博客文集、管理心得、宝宝日记、家庭菜谱等等,都可以印刷成品。从外形上看,和市场上销售的书籍没什么区别,A5的纸张,经过覆膜、无线胶装、压痕等道道工序制作而成。
    除价格外,印客网“一本起印,随需随印”的服务对于普通人来说也颇具吸引力。一位姓李的印客在论坛里发帖称:“喜欢写作的人,都有一个出书梦。现在尽管有自费出书的服务,但收费很高,审稿、排版、书号等费用加起来,没有一万元,想都不要想。有些自费出版的朋友,家里堆满了推销不出去的书,反而是累赘,更让人难堪。出书和出版,只有一字之差。有了印客网,出书可以随时实现,孤芳自赏也不错啊。出版是需要时机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书稿,寄给出版社的编辑,一旦遇到能赏识自己的伯乐,那出版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这‘出书’既是一种预演,也是一种铺垫,让我们距离真正的出版,更近一步。”
    在印客网的作品交流区内,记者看到网站为每个作品都提供了一个点击的工具条“向某某要这本书”,点击后会出现作者为该书定的价格等信息,双方可以互相留言。或许,对于不少印客来说,自娱自乐之外,在现实跳动的心里仍然怀着向出版延伸的梦想。(吴向阳 实习生 陈丹蓉)

(来源: 深圳特区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1:54:25 | 只看该作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1:53:29 | 只看该作者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1:51:50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1:50:16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1:45:48 | 只看该作者
印客的发展前景
   


  印客是互联网上十大网客之一,但是一直没有威客、博客、播客、创意客、拍客等红火,但笔者以为印客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所谓印客是指以互联网为沟通、联系渠道,把网民所写的、画的、摘录的任何文字和图片变成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个性化印刷品,印客和传统行业相结合的网上商城深得消费者喜欢。
    让我们先看看包含印客概念的应用型网站有哪些?
    以相册、画册印刷为主的网站,如印客网www.inker.com.cn
    以博客印书、个性出书并且协助销售网站的如超印速www.mrprint.cn
    以手绘名牌搞笑内裤为主的网站如鸟裤网www.niaoku.com
    以文化衫、广告衫为主的网站如合肥印客网www.inker.cc
    以手绘鞋为主的网站如特之特手绘鞋www.tztnet.com
    从这几个网站我们可以看到,印客网站大都是选择与日常生活息相关的行业但是印客网站行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还存在着太多的空白市场机遇。如diy名片、diy信封、diy礼品、diy宠物服装、diy窗帘、diy沙发套、diy床单、被罩、枕巾、diy毛巾、手帕、diy挎包、diy围巾、diy手套等等。
    笔者以为凡是消费者需要个性化、diy、手绘、搞笑并且便于通过网络在线选择与设计、在线配送的产品领域都可以诞生各种印客网。随着物流行业、网络的蓬勃发展和网上购物的普及,印客网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1:44:20 | 只看该作者
对此,“印客”网站表示,将严格遵守规定,不再从事个人文集等图书方面的印刷。有印客网站的工作人员说,网站印的“书”都只是小规模的“读物”,并且网站只提供印刷服务,供网友留做纪念或者赠送亲友,利润并不高。“目前网站正处于推广阶段,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现在我们已经转向一些茶杯和T恤衫的个性化印刷。”原来以印书为主业的“印客”网站,正在转型印制纪念品。
“印客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人性化满足的同时,也在颠覆传统印刷出版模式,挑战着既有法律法规的底线。如何有效监管和规范网络出版经营活动,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以研究。”专家表示。  
延伸阅读:9月30日前印客类网站须办理许可证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日前联合信息产业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颁布了旨在整顿印客网站的《关于规范利用互联网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今后印客类网站在从事出版物印刷经营活动时,不得接受无出版单位、书号、刊号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号的个人小说、文集、博客书等业务,禁止印刷非法出版物。
通知指出,印客类网站直接提供经营性排版、制版、印刷和装订服务的,属于印刷经营活动,应事先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所有印客类网站应于9月30日以前办理《印刷经营许可证》,逾期未办理、从事违法印刷经营活动的,将依法予以取缔,并进行行政处罚。此外,“印客”类网站将个人小说、文集等数字化作品登载在网站上,提供在线浏览、阅读或下载服务的,须取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该类网站须在经营场所和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公示《印刷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有法律专家表示,通知的发布,必然带来印客类网站的“大洗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1 19:12 , Processed in 0.0744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