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以善小而不为——我的教研视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30 16:5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莫以善小而不为——我的教研视点

无尘123

新学期开学了,在第一次全乡校长会上,又听到了重复了千万次的总结套话:“上学期在全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的教育教学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教学研究工作如一朵艳丽的奇葩,盛开在教育的百花园中。”说句实在话,教育教学质量是否真正得到了提升,不是从一两次考试就能看出来的,而教学研究工作是否真有那么艳丽,笔者的确不怎么苟同。
笔者在农村乡镇中心学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对于农村教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比较熟悉。总结几年来的教研“成果”,无非是听了几节课,开展了几次公开教学,撰写了几篇教学论文,举行了几次优质课比赛,进行了几次学生竞赛活动,如此而已。仅凭这么些“几次”,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面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无异于痴人说梦。
那么,作为农村中小学教研机构,应如何激活教研思维,增强教学效果,稳步推进教育发展呢?我想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教研工作“莫以善小而不为”。这个“善小”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如果从经济角度来考量办学行为,教学研究的确不能算是学校发展的支柱产业,因而也不能算是生产力,而是一个小到几乎可以无视其存在的微粒和元素。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角色,却决定学校发展的方向,关乎学校的生死存亡。如果说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那么一个不重视教学研究的学校将是一所毫无希望的学校。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连接这个生命线的发端就是教学研究。因此,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工作,不能将其与经济指标等同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领导“莫以善小而不为”。
其二,听课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最基本的形式,对于听课,许多老师都不屑一顾,年长的老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经验足不愿听课,中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理论知识丰富不想听课,校领导认为听课是小得再不能小的教研形式,要来就来一次轰轰烈烈的专题研究,或者教学工作论坛什么的,如此小事,不足挂齿。在此思想指导下,一些学校忽视了日常听课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至于教师之间的听课活动也就束之高阁了。到头来,大的教研成果没出来,就连最基本的听评课记录也无从寻觅。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一件理论和实践联系得相当紧密的工作,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教学工作没有科学施教的依据,如果没有实践的土壤,教学工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经验再丰富的老师也要多听听其他的老师的课,并在听课后及时总结和反思,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反过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否则,你也只能算是经验丰富的教书匠而已。而教学理论丰富的老师也要多听其他老师的课,通过听评课活动,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否则再深厚的教学理论你也只能是空谈家。纵观无数教育专家的成长历程,从苏联平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到中国的教育家陶行知,从教育专家魏书生到教育博士李镇西,哪一个不是来自教学实践呢?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就是说,教师要想在教学领域很快地成长起来必须走实践之路,走反思之路。
其三,从听评课的过程来分析,如果每个老师和学校领导都认真对待,那么要想把课评到点子上,听课者除了认真听课外,还得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恰到好处的评课又能促进授课者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应该说,听评课活动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教研活动,所有老师都是通过它的“小”成就了自己的“大”。
由此看来,听课可不算是一件小事,听课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愿喝不想喝也要拼却的一醉”,全体教育工作者“莫以善小而不为”。
20108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5:55 , Processed in 0.06734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