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样的教育最有竞争力?
许锡良
当今世界,最有竞争力的教育就是美国式的教育,因为那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的教育,更不是奴才的教育。凡围绕人的天性,尊重人的天性的教育,都是好的教育,都是最有竞争力的,一切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对人的生命个性的尊重。教育是慢的艺术,动辄谈教育的竞争力似乎有点急功近利,心态太过于浮躁了。如果抛开眼下近利,从长期来看,教育其实也是存在竞争力的。其实,一句话,教育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地方正在于长远效应。此所谓是百年大计的深远意义所在。
最有竞争力的教育就是真正树人的教育,所谓树人,就是顺应人之本性的教育,也就是保护儿童天性,尊重并且培养儿童个性的教育,使每个儿童的自然天性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成为他最好的自己。如果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真的话,那么,保护好了每个人的自然天性,就是保护了造物主给予他的最美好的东西。这个时候,教育的结果就是以人完整的生命形态出现,而不是以知识、技能的方式出现,更不以分数的形式出现。任何考试对人的生命的检测都是极片面,极偏颇,极狭隘的。那些在学校里取得高分的孩子,在走出校门后,常常与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极不相称,其实这并不奇怪的,因为学校对学生的评判,常常只是借用简单的分数,而分数的来源又常常只是一点靠记忆与背诵的死知识,而这些东西,不但不能够说明一个人的潜能与发展前途,有时甚至是一个人学业失败的明证。凡违背人的自然天性的教育,其用力越大,执行得越到位,对孩子的成长也就损害越大。做好教育的一切前提是教育的理念要正确,而教育理念的正确,就是尊重造物主对于不同人赋予的特性保持敬畏,而不是随意践踏。
钱学森临终前的追问其实有一个小小的失误,他追问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其实,学校就是不能够培养杰出人才的,学校的功能本身就不是成才,而只是成人。学校能够做的也就是这个。成才不成才,有许多综合因素决定,非单纯地为学校所决定。成才的问题,很复杂,个人的天赋,社会制度,文化价值取向,社会选拔人才的方式,以及对人才标准的认定等等,都会影响到人才的呈现方式。如果一个社会以奴才为标准来提拔人,那么这个社会自然就是奴才辈出,群奴荟萃,而不会有其他可能性。中国唐代的时候,诗人群体,才华卓越,绝妙诗文,如星空闪烁,为什么?因为那时会写诗的人很有尊严,很有成就感,整个国家上下教育充满了诗文的氛围,而且科举考试最重要的一科就是诗词赋,诗人岂能不灿若群星的?
学校的存在,其实就是通过知识,利用知识作为媒介,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以及批判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只要有了这些能力,将来一个人会从事什么职业,要过什么生活,需要什么专业知识与技能,那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学校也不可能将一个人一生的知识与技能教给他。能够教的就是最基础的生存与发展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一个学生将来会做什么,能够做成什么,不是学校所能够决定的。一些学校打着市场的旗号,天天围绕着专业的冷热来转,其实当今,一个专业的冷热,只有五年左右的时间,而且将来周期还会越来越短,你是根本跟不上的,学校真正对学生负责,就是要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好基础,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基础,奠定好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奠定好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有了这些,今后学生脱离学校之后仍然能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在今天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人,随时都有可能被信息所淹没,因此,学会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学会分析这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提升创造能力,这才是当务之急。一间学校是把要考试的知识本身当成目标,还是把学生的成长当成目标,其实是区分一间学校是不是富有竞争力的分水岭。围绕考试,让学生学知识,有时也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分数,但是,那些知识大多是靠反复训练,死记硬背而来的,学生考完,取得好分数,第二天就立即忘记了,即使没有忘记的,也大多只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死知识,将这些知识搬到纸上可能没有问题,但是,要搬到生活中,搬到工作中,搬到生命中,可能就难了。这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原因很简单,学校的考试,几乎都是纸上的考试,而纸上的东西之所以浅,是因为纸上的知识的获取,主要是运用人的短时记忆力,但就人的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生命而言,短时记忆,只是一个极小的能力,而且这个能力在人的整体素质中,所占的份量是很轻的。人一生利用这种能力的时候并不多,尤其在工作中与生活中。我们有许多考试,在考场上忘记,走出考场,就自然想起,在考场上不会做,偷看一下笔记就会做,这样的考试根本就不可能考出人的真正能力,不可能真正检测出人的素质高低。人的生命,在现实中根本就不是这样来生活的,更不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展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
因此,学校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知识,让学生学会思考,特别是学会批判。在越来越多的信息中,学会甄别信息,学会取舍,一切知识信息,只有在作为个体生命取得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批判的精神之后,才会有用的。知识本身很难说有什么用,假如用知识的人还没有出现的话。死知识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知识被作为独立存在对象而被崇拜,而活知识,一定是要附着在人的生命主体性上才会有的。为应付考试而背知识就是死知识,在生活情境中创造性地用知识,就是活知识。让知识变成人的工具,而不是把人训练成为知识的奴隶。
所以,唯一有效的教育,只能够是生命化教育。舍此便是无效的伪教育,任何教育,如果剥离人活生生的生命感受与切身体验,那都将是无效的。因此,学校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养成主体性的生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学会独立地思考,而不是会背诵记忆一大堆死东西的留声机式的人。中国科举制度中,那种顺背如流,又倒背如流的做派,其实是一种损害人之天性的残忍做法,不但不人道,而且也是极其低效的。中国科举制度1390年,所有的科举成功人士中,没有一个状元有过一个像样的发明,没有一个状元有过一本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奠基之作。中国“四大发明”中,没有一个发明人是科举考试中取得过那怕是秀才这样最低功名的人。原因很简单,那种教育原本就是要将以消灭人的自然天性为目标,要消灭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发明创造能力为已任。其所作所为,一切的一切,都是要培训听话服从驯服的奴才与书呆子为终极目标。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收购这些学得的死知识与伪知识是帝王家,帝王家收购的目的,就是要想办法剥夺人的心智,以便于统治驾驭方便,因此,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便是帝王家的死敌。在中国古代,每每只有天下大乱,国家危难的时候,才需要真正安邦治国的良才,才需要有点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所谓乱世出英雄的原本意义就在这里。在太平年月,济济一堂的总是奴才。
世界在今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村,全球化,知识信息、经济人才,都是世界范围内流动竞争,以往的奴才王国,在世界上已经没有竞争力了。但是,学校按照传统的惯性,仍然在不折不扣地为社会培养奴才,因此,那些为培训奴才的规训法,被操弄得炉火纯青,许多掌握奴才规训法的人成为一代名师,大江南北,名声赫赫,呼风唤雨,一统江山,所做的事情,却是残害人性,荼毒生灵的伟业。
因此,中国,目前学校的竞争力,从国内来看,那些最能够培养奴才的学校,最为成功,也最有竞争力,常常被定为重点,获得许多优越的政策与资源。就世界范围来看,在市场上真正拥有竞争力的是那些能够真正培养独立人格,学会了思考的人的学校及教师,但是这样的学校与教师,在国内却处于边缘化地位,他们承受着个人失败的命运。中国现在的教育,正处于这样的矛盾焦点上。何去何从,已经是一个十分急迫的问题。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脚投票,唾弃这种落后而丑陋,甚至颇为邪恶的教育。有经济基础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没有经济基础的人选择打工,让社会提前锻造自己。学校的存在,因为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成为人的天性的异化力量,越来越处境尴尬,一个由行政权力主导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以市场为主导,以人性化为主导的教育需要的挑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定位有错,则一切皆错,甚至万劫不复。
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