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一种书店叫“卓尔不凡” 文/小童编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8 10:2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的书店出了名的多。除了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第三极书局等全品种综合性书店外,万圣书园、风入松书店、单向街图书馆、国林风图书中心、798东八时区书店、涵芬楼、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三味书屋、光合作用等人文书店更是书店中的一绝,她们以小而不肯流俗的独特气质牢牢吸引住了京城里的一批读者,静静地向人们阐释着什么叫做“卓尔不凡”。    京城里,“读书人”不去这类特色书店是很丢人的一件事情,甚至有人把去特色书店的频率作为衡量自己Fashion指数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两周不去一次,那可就有落伍的危险了。
    聊特色书店,绕不开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创办于1988年,她的开业被普遍认为是民营书店的破冰之举。20世纪80年代之前,新华书店牢牢垄断着图书销售市场。与其他零售系统一样,那时候新华书店经营方式死板,并没有开架售书一说。读者买书,只能站在柜台前指着图书喊一下书名让营业员拿过来,如果不满意让营业员再拿别的书,营业员很可能就会给你脸色看。三味书屋的创办人对新华书店的不足有充分的认识,他们不仅采取开架售书的方式,让读者随便看随便挑,给读者创造了愉悦的购书环境,而且选书眼光一流,书店里的图书多是人文类图书的精品。据说书店开业不久便成了北京的一处著名的文化坐标,那里经常举办与书有关的活动,不仅吸引着大批的普通读者,而且各界名流及国外政要也频频光顾,书店一时间声名鹊起。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进行,新华书店逐渐恢复了生机,后来附近出现了西单图书大厦等大型综合性图书卖场,由于图书品种相对单一,在大型书店的强势竞争下,三味书屋渐渐地走向了寂寞。
    三味书屋坐落在北京最繁华的长安街边上,是一座两层铅灰色旧楼,典型的老北京风格建筑,面积不大,但很有味道。书店门前长着几株槐树,绿荫掩映着窗楹和门楣,遮住了市井中的喧嚣。书店内部布局简洁典雅,一层正厅是书店,仿古特色的书柜上摆列着各种图书;正厅四周有个回型的长廊,长廊里经常摆挂着不同作者的艺术作品,供读者自由观看;正厅的对面靠书店大门的地方有一个单独的隔间,有茶几,有沙发,有各样的杂志,里面可以沏泡茶叶、冲饮咖啡,也有各色的果汁,读者累了,可以躺在沙发里,漫不经心地边品茗边翻看杂志,颇有几分古典意味的小资情调。书店的二楼是个小礼堂,里面一排排地摆放着八仙桌和老式木椅,墙上挂着古意很浓的中国画,古色古香。这里每周都会举办与图书有关的活动,活动期间,服务人员会及时地给客人斟上茶水,很有些茶馆的格调。三味书屋所请的讲座人员一般名头都很大,而且大多不是书店里销售的图书的作者,这样更使她的活动多了一层公益的色彩,这一点很是难得。
    与三味书屋的茶馆风格不同,风入松书店的“重心”在书上。风入松书店坐落在北京大学南门旁边,门脸开在一楼,但书店却在地下一层。特色书店由于图书品种相对单一,一般利润微薄,在北大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把书店开在地下室里,也许是个无奈之举。风入松于1995年10月开业,创办人是北大老师,属于典型的由文人学者创办的现代学术书店。鉴于学术书店的经营定位,风入松的经营人员没有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打造购书环境上,而是对书店的布局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区域划分,他们的图书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管理、法律、教育、古籍等多种类别应有尽有,而且排列有序,很方便查找。也许是地下室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宁静和清幽,也许是书店里鳞次栉比的学术书籍有一种潜在的催化作用,每每行走在风入松的书架之间,我都会莫名地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紧迫感:学海无涯,这么多的学问,我掌握的才多少啊?
    风入松书店也会不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如学术研讨会、名家讲座、书评会等,据说杨振宁、季羡林、汪道涵、厉以宁、柏杨、白先勇、史铁生、周国平、余秋雨、朱德庸等都亲临风入松或应邀参加相关活动。
    最能给人带来阅丰富读体验的非单向街图书馆莫属。单向街图书馆由著名文化人许知远创办,坐落在圆明园东门内。据说许知远曾经梦想着开一家干净明亮的书店,每天可以在那里坐台,早上喝咖啡,傍晚喝啤酒,周末约上几个艺术家、作家、诗人围在一起谈天论地,顺便与愿意听的人一同分享。后来他与自己的几个朋友意外地在圆明园公园内租到了一条长廊,长廊围有长长的篱笆墙,墙上爬满了青藤,院内长满了树,树荫下的场地里铺满了大小不等的碎石子,长廊的旁边还有个叫“左右间咖啡”的邻居,这正好给他们提供了绝佳的实现梦想的机会。于是他们就在长廊的墙上打上长长的书架,书架里放上不同种类的书,然后从本雅明的作品中找到了一个叫“单向街”的词语,给他们的书店起了个“单向街图书馆”的名号,就这样,一处新的文化地标就在这处皇家园林里诞生了。
    单向街图书馆有一种自然、随意的状态。在室内的西头,他们摆放了几排沙发,只要读者愿意,他们可以随时从书架上抽取一本书,然后或坐或依或躺或卧在沙发上,听着清幽的音乐,慵懒地翻开几页书,或者仰望天花板,或者斜睨着墙上的抽象画,或者透过屋子落地的长条状的玻璃窗对着院子里洒落在地上的稀疏的阳光发呆,再或者,穿着拖鞋走到院子里躺在绿荫下的睡椅上边听着头顶树梢上鸟鸣边用脚指头点击着脚下的碎石,整个人完全溶解在书与自然的和谐意境里,不可谓不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京城里特色书店遍地开花,每一个书店都在有意无意地打造着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么多让人流连忘返的书店等着我们,这下可忙坏了我们这些“书虫”,只好分期分批地逛喽?嗨,读书人的事,累呀!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0:37:11 | 只看该作者
投稿小窍门  文/小童编辑

  

经常接到作者的投稿,时间长了,有一些体会,下面站在编辑的角度,聊一下编辑喜欢的投稿方式。
首先,投稿前,作者可以粗略了解一下该出版社(单位)的大致出版方向和出版特色,这样能大概保证您的稿件“适销对路”。这不难理解,比如您的稿件是儿童文学作品,投给以出版儿童文读物为主的出版社显然要好些,这不光初步保证了投稿命中率,而且,作品一旦出版,推广起来往往也要好些。
其次,建议作者以电子稿的形式投稿,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到出版社亲自投稿。现在的编辑往往有大量的案头工作和其他工作需要处理,上班时间往往比较“忙”,所以,如果经常有作者到单位投稿,往往会打乱他们的工作节奏,让他们为难。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出版工作有了新的依托形式。相对于手稿和打印稿,编辑往往更欢迎电子稿,因为他们加工起来更快捷方便。一般编辑约稿都会给作者留下电子邮箱地址,作者把稿件发到电子邮箱里,既快捷,又省心,对双方都有益,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投稿信最好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选题策划书或市场分析书、作者简介、稿件目录或大纲、内容简介、部分样稿。这几个部分是作者向编辑全面展示自己稿件的重要元素,也是编辑申报选题时需要获得的必要信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编辑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稿件,他们要在大量的来稿中进行“海选”,从而发现自己需要的稿子。如果作者投来的都是原稿,你想,他们要想了解你的书稿,至少要通读一遍吧?这个时间是很长的,时间长了,往往让他们厌烦,很可能本来很好的书稿就白白地被他们“浪费”掉,实在可惜。相反,如果你的投稿信简捷而又条理分明,编辑往往只用几分钟就能对它做大致的判断,效率高了,效果也会好些。另外,编辑看了书稿后,往往需要填一份选题申报表,向领导申报选题,只有选题通过了,编辑才能确定你的作品的出版。选题申报表上有很多项需要填,你的投稿信上包含了上述信息,编辑操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实际上,编辑也是普通人,他们往往也有“懒”的时候,当你(作者)不是很知名的时候,尽可能多地为“懒人”着想,不失为明智之举。
再有,投稿信上最好注明您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这样便于编辑在需要的时候很容易地找到你。电子邮件投稿最好用附件的形式把投稿信发到编辑的信箱中,上述信息最好包含在投稿信中,作为投稿信的组成部分,而不要仅仅写在邮件的面板中。因为,接到作者的稿件,编辑一般都会把附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然后再打开信件。有时甚至要放上一段时间才能来得及看。如果作者的联系信息不在附件里,编辑需要联系作者时,就只好再打开信箱,去找作者的原始电子邮件,费时而又麻烦。万一编辑不小心删除了作者的投稿邮件,可能就更麻烦了。所以,尽可能明显地给编辑提供您的联系信息,也很必要。
还有,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最好能有一个大致的宣传运作方案。因为对作品最了解的人就是作者,作品有什么样的特色,适合什么样的读者群,用哪些营销手段能够更好地宣传作品等,作者最好自己先有个大致想法,这样和编辑沟通、配合起来更方便。有时一个好的营销方案甚至是让编辑下决心出你的书的关键因素,可不要小瞧它哦?
另外,和编辑多进行沟通也很必要。编辑的电脑里往往存有很多的稿件,有些稿件往往不能及时让编辑关注,甚至有时有些稿件一直呆在电脑的“冷宫”里。这时,如果作者能在适当的时候给编辑一个适当的提醒(比如在适当的时候给编辑办公室打个电话、发个催促邮件什么的),你的稿件就有可能被他们优先看到。
当然,有些时候,特别是作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稿件的质量或者市场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编辑有可能会给作者提些诸如合作出版等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生气,因为这不一定是编辑缺乏职业道德。因为编辑也有自己的苦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往往承受着一定的任务指标。如果你的书卖得很差或者干脆压在库中,编辑的工资可能就会有问题。这种情况下,编辑的那些建议往往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有些时候,对于不知名作者来说,宣传自己的一种途径也许就在编辑的那些好像不合理的建议中。
看到这里,相信有的网友可能鼻子都气歪了:怎么你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对作者的要求啊?如果作者什么都做好了,要编辑干啥?编辑和作者的关系太不平等了!哈,先别急,这些只是我站在编辑的角度对作者提高投稿命中率提的一些小建议,是要求作者“最好”怎么做的,如果我的文章是对编辑提的建议,是要求编辑该怎么做的,相信有的编辑看了,同样会气歪鼻子,哈!毕竟,在作者知名度不高或者作品市场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作者处于被选择的地位,这一点您必须承认。当然,随着出版机制的变革和信息技术手段的进步,这种不对等的情况会有所转变。这是一个美好的期望。
上面我聊的,只是一些肤浅的体会,没有理论价值,说出来,供大家一乐,不可当真哦?哈~~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0:35:49 | 只看该作者
           我该写什么样的博客[文/小童编辑]

  

写了一个来星期的博客,承蒙网友的关照,有了一千多的点击率,也有了不少留言和评论,很是兴奋和感动。
写这个博客的目的,只是想站在一个出版从业者的角度,以自己的视野,把工作中的故事、感想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和大家交流。这样,如果有出版同仁看到它,比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会有几分亲切和共鸣。如果有写书人看到它,比照自己以往与编辑们的交流与合作,能会对编辑们多几分理解和信任。如果有读者看到它,比照自己看过的或买过的某些书,想到它们原来是这样或那样出来的,能会多几分快乐或忧伤。
写文字是一种享受。因为,当你把文字写出来,你已经把所有人当成了朋友。
读文字是一种享受。因为,当你把文字读一遍,你已经成了写字人的朋友。
看自己的文字被别人读是一种享受。因为,当你知道有人在读自己,你已经没有了孤独。
工作累了,打开博客,看到点击率一点点地上升,很是舒坦,那是一种满足。
看到自己的有些文字引起了网友的共鸣,我才真实地感受到,原来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有着类似的工作和生活,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有着类似的体验和感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正体味着生活的欢乐和忧愁。生活如此真实。
跟网友交流、回答网友的提问,总是带着真诚。人与人需要交流,交流需要真诚。缺少了真诚,沟通便不再有意义。那是一种浪费,时间、物质,还有感情。
点击率给我带来了满足,我满足的却不会仅是点击率。
以前在某博客网上开过博客。我是学传媒的,知道什么样的东西对读者有诱惑力。那时候,为了让自己的文章能够被编辑推荐,往往在文章的题目上做文章。本来一个挺学术的文章,起了一个挺性感的名字,很快就被推荐了出来。接连几次这样的操作后,博客的点击率很快上升,我也很是兴奋了一把。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没什么实在意义,除了让网站赚了一把流量外,我得到的,只是一次次空洞的兴奋。记得李敖说他的书,自己不出名的时候没人买,为了把书卖出去,只好把封面上印上性感女郎。所以,他说看他书的人多是些色情狂,没有几个是冲着他的思想去的。追求浮躁的点击率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真的交流,点击率再高也只能带来空洞的兴奋。
当前的一些博客,充斥着叫骂和偏激,一些网友甚至以能说出几句哗众取宠般的所谓另类观点而喜不自禁。这样的博客,堆砌着浮躁,不写也罢。
很愿意做一个安静的写字者,也很愿意做一个安静的读字者。这便是我写博客的真性情。
我想一直这样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39 , Processed in 0.0767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