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中原:欧阳中石独领风骚还是垂垂老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0 15: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中原:欧阳中石独领风骚还是垂垂老矣?



   

  (欧阳中石先生)

   在中国尚在世的老一辈书家中,欧阳中石先生恐怕应该是资历最深、威望最高、影响最大、年龄也最老的书法家吧。或许,人们现在记得、以后并将长期记得欧阳中石先生的,恐怕主要不是他的书法,而是他的书法教育。或许,他的书法将随着他的德行而永远传下去,或许,他的书法将随着他形体的消逝而永远消失。

   客观地说,欧阳中石先生是中国除沈尹默、沙孟海、胡公石等过世的老一辈书家之外,第一个在高校开设书法硕士、博士课程并招收书法博士和博士后的书法教育者。这所有的一切,也构成了欧阳中石先生在当代中国书法界及书法教育界的坚实地位,甚至也可以这样说,欧阳中石先生乃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第一人,是他,填补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空白。当中国书法教育还处于民间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创作班的景象的时候,中国的美术教育却拥有着中国美院、中央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以及各类美术学院、美术系等教学研究机构。实际上,中国美术教育自王国维始,就已经踏上了其现代化之旅,如果说王国维乃中国现代美学、现代美术教育之鼻祖的话,那么,沈尹默则为中国现代书法教育之鼻祖,而之后的沙孟海、胡小石、欧阳中石等则为沈尹默之衣钵继承者。从这个角度说,欧阳中石先生在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去年即已作古的启功先生虽同为书法大家,同为教育大家,但是启功先生主要是作为文字教育家和语言学家而存在的,其在书法教育方面不及欧阳中石,而欧阳中石先生虽逻辑学史出身,但后来则是搞地地道道的书法教育。从首师大走出来的书法硕士生、博士生及书法教师在全国的水平也还算不错,如叶培贵、刘守安、张同印、甘中流等都成为了当今中国书法教育的中坚力量。



   但是,以上所有的一切,都还不足以让我们将欧阳老称为书法教育家甚至是书法教育大家,也不能将其称为书法大师。因为,尽管欧阳中石开创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尤其是书法博士生教育的先河,但是,就其本身的书法教育水准和学术水准而言,离书法教育家似乎尚有一段距离。所谓教育家,不但要在某一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在此一领域具有着精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甚至还要在教育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而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是以其本人所拥有的学术水准来衡量和决定的,光靠资历、德行和年龄是够不上“大家”这个称谓的。

   翻遍欧阳中石先生所有的关于书法及书法教育的著作和文章,我们都很难看到那种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教育精髓,多为技法类丛书。看看其学术成就:欧阳中石在逻辑、音韵、戏剧、书学、语文教育等领域均有涉猎,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出版《中国逻辑史》、《中国逻辑思想史》、《书法与中国文化》、《艺术概论》、《中国书法史鉴》、《书法教程》及《参考资料》、《中国的书法》、《章草便检》、《学书津梁丛书》等著作50多部。这些著作当中,除去《中国逻辑史》、《中国逻辑思想史》是逻辑学领域的之外,其余的大都是书法领域的著作,应该说,无论是从跨越的领域还是从绝对的数量来说,欧阳先生的著作在国内书法界都应该是排在前面的。起码与被称为学者型书家的沈鹏相比较,欧阳先生的著作数目是堪与之相比较的。但是,著作数量的多并不等于就代表质量好,事实上,翻看这些著作,大部分属于技法类书籍,学术性和专业性都尚差一截。而且,这些著作中,除了《书法与中国文化》反响较好、较为人所知之外,其余皆少有人提及。技法虽重要,但仅仅是技法著作就能构成支撑其作为一个书法教育家和书法学者的全部条件吗?如果我们将写有几本电脑操作技巧的教师就称为电脑教育家的话,那岂不是太可笑了吗?甚至,如果我们将写有几本绘画技法的教师就成为美术教育家的话,那岂不是也同样太可笑了吗?

   若论教育思想及教育成果,欧阳中石上不及沙孟海、沈尹默,下不及陈振濂、曹宝麟、黄惇、丛文俊,若论教育专著,他自然无法与陈振濂比肩,若论教育思想,他自然赶不上沙孟海、胡公石。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将其地位拔得这么高呢?我以为有几点原因:一是其对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开拓性贡献,这个功劳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抹杀掉的,而这个功劳却被很多人当作了奠定其教育大家地位的依据,这是值得商榷的;第二是在在世的书法教育工作者中,他恐怕年龄最大。在中国,除了资历、威望、地位以外,年龄或许是个最大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政治是老人政治,中国的艺术也是老人艺术,即使是老人再不行,那也是老人的天下,在一般人看来,年龄越大,资历越深,威望越高,对艺术的造诣也就越深,然而,恰恰是这一点,遮蔽了艺术的最本质的真实。通常我们都说“人书俱老”,其实,这是针对于在年轻时候就对艺术造诣精深的人来说的,而对于本来就对艺术造诣很肤浅的人来说,恐怕应该是“人书俱废”吧。而且,以我的观察,当代书法界,基本上是年龄越大的人,写的字越差,年轻人一般都比老年人写得好,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其实,就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出现了书法与文化的断代历史,而这一部分经历过战争年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人,他们年轻的时候对书法几乎都是空白,大部分是半路出家,而对于一个学书的人来说,半路出家一般很容易走偏,年龄越大,越学不好书法。可能很多老一辈书法家队我这个说法很不服气,但这绝对是事实。我这样说,也绝无存心贬低他们之意。只是说,书坛朋友不要被某些表面的现象所蒙蔽。艺术就是艺术,它并不以年龄为衡量标志。第三是德行的因素。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德行、重人品修为的国度,为人为艺都要以德为本,以德为归宿。欧阳中石之所以能得到如此之尊重,恐怕除了其年龄之大、资历之深之外,自身的人品与学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没有与欧阳老直接接触过,但书坛的反应是,他为人真诚、谦和,不摆架子,对人和气,不倚老卖老,这比其他一些年龄大、人品书品都差的老年人可贵多了。单就这一点来说,肯定他的人品道德不等于就要拔高他的教育功绩。



   一个教育家,不但要以德育人,更重要的是,要以著作文章立世。举凡书坛之有实力的学者、教育者,大都是以各自的研究领域名世的,一般来说,在高校任教的书法学者,大都是研究什么就教什么,而没有特别研究领域的教师,一般也教不出什么东西来,最多只是传授传授点技法而已,如饶宗颐之于敦煌学研究,李学勤之于先秦古史研究,刘正成之于苏轼、王铎及黄道周研究,丛文俊之于先秦甲骨、文字研究,白谦慎之于明末史及傅山研究,曹宝麟之于米芾研究,陈振濂之于书法美学研究,潘良祯之于明清书法研究,邱振中、朱青生之于现代书法研究,等等,这些学者各自的研究领域,几乎都得到了学术界及书法界的认可,而且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他们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在从事各自领域的教学与创作,如果说对自己的领域没有一个系统的学术区分的话,那么,又如何来构建自己的教育体系和学术体系呢?很显然,从这个层面来说,欧阳中石显然是不具备这些因素的,客观地说,他缺少严格的专门化的书法学术训练,当然,这本身或许不是他的过错,这是时代造就的,也是时代成就了他。因为,当代书法高等教育无人,而欧阳一出,遂独领天下。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在他这里得到了很好地契合。

   以上,仅仅是从书法教育角度来说的。再从书法创作角度来看,整体观之,欧阳中石的书法水准并不差,但也不高,处于专业书法水平,比起那些还在业余线上打转的书法老人来,欧阳先生的书法水平已经算是高的了,其学书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举国专。欧阳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祝点法。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可以说,平和、沉稳、不激不励是其总体风格,但其作字往往以偏锋入之,略带碑味和隶意,斜中取正,其对笔墨和线条的驾驭都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也形成了自己稳定的风格,然而,其书整体风格板滞、僵化,无论是从纵向发展上看,还是从横向布局来看,其书正如炳森隶一样,状如算子,缺少变化,缺少美学内涵,虽笔法熟练,但格调不高,偏于俗气,还是属于俗体字一路,当然,欧阳书比炳森隶或许格调要稍高一些,但是仍然不够。那种稳定的风格似乎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气,这种习气一旦形成,就难以更改和突围,对于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要想向齐白石那样,衰年变法,何其难哉!

   应该说,欧阳中石属于传统一路,他是个杂家,书法、诗词、戏剧、绘画,等等,都比较精通,但是杂家不等于通才,这种杂,应该是传统中国文人都兼具的一种复合型的艺术资质,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欧阳老是一个传统型的艺术家,他的传统的底子很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书法的造诣就达到了一个很深的境界。或许,恰恰是他的这种多元的艺术资质,抵消了他对书法艺术更深入的才情。这是一个悖论。他可能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然而毕竟年岁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应酬繁多,所以字难有变化。学书法,最忌讳的是对传统一知半解,或者完全抛弃传统,自辟新路。没有无传统的创新,也没有无创新的传统。这一点,欧阳老比较让人欣慰。但是遗憾的是,沈尹默把传统写活了,欧阳老却把传统写死了。他和刚刚死去的刘炳森、内蒙的康庄一样,都是走的传统路子,但是对传统吃得都不深,刘炳森把隶书写俗了,大康把欧阳询写死了,而欧阳中石则把魏碑写甜腻了。这实在是一种悲哀。然而,就是这些俗气的字,却易于为大众和市场所追捧和接受,在当代中国,写隶影响能如炳森者,写楷影响能如大康者,写碑影响能如欧阳者,寥寥无几,而恰恰是这些比较俗气的艺术,却受到了市场和大众的亲睐和追捧,不能不说是一种怪现象。究其原因,全在于一个大众和市场欣赏与接受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3:15 , Processed in 0.05900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