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读书生活 文/沧浪之水[本土网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1 02:4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读书生活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看报,积累知识。记得童年时代,由于出身农家,基本上没有什么书籍供我来选择。所以,那这个时候,我为了阅读,往往会将家里的化肥袋子变卖换成钱(好像一个袋子是5分),然后积攒起来之后就会利用上街的机会,到镇上唯一的一个供销社去买几本连环画,记得第一次看的连环画是《纸上谈兵》,写的是赵括被白起所灭的事。

       那个时侯的农村,很少有电,即使后来条件好了,用上电了,但是一旦到晚上7点左右,农村的电就给停了,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再次送电,但是这个时候的乡村已经都进入梦乡了。那个时候,(我记得好像自己读三年级)我发现,我们很多人家用的日历有很多小知识,都写在日历背面。所以,每天放学后,我往往在油灯下,开始对日历上的知识进行分类誊写。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这个收集知识的方法,让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中国的三山五岳、奇花异草、名人掌故、稗官野史等等,以至于后来我在小学五年级时候可以代表学校参加了镇上的小学生知识竞赛活动,居然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现在,回想起来,应该说那时候,我感到了知识确实让我很有成就感,知识很有力量。

        随着年岁的增长,从小学到中学。记得我读云梦一中的时候,那是1996年,学校周围经常有很多人去卖书。记得当时对我影响最大两本书是司马迁的《史记》和一本《中国可以说不》。这两本书,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首先,《史记》让我的文言文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对古文的语感和领悟能力的形成起到了诱导和奠基的作用,所以在我高三时候,任何的古文阅读文章的解答都能在文科班级较之于同学略胜一筹,而沾沾自喜。再一本《中国可以说不》是第一次让我知道了中国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知道了什么是“新左派”、“鹰派”,知道了什么是国家命运。可以说,这两本书是我年少初期人文历史观念、国家政治观念的萌芽,让我知道了家国命运、民族大义、名士风流、知道了历史上王朝更迭、人物命运起伏。那时候,我感到了阅读带给我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家国忧患意识。

        读到大学时候,我纠缠于自己没有进入名校而内心自卑和纠结。一进校就开始阅读自己刚发的教材。应该说,整个大学时期对我影响很大的书应该是没有,反正现在回想不起来。应该说,我的大学过得很失败。如果一定要说读书的话,那个时候对我影响很大的应该是和一个书店和一个讲座有关。

        首先说书店,那个书店是2000年在学校旁边开的,第一次进入是由于书店名字,后来我阅读了书店中一部分旧书,表明这个书店的主人十分关注人的内心。综合那些书的内容,能看到这些书带有一种“病态”,一种某些方面有欠缺的人,希望自我的一种心灵救赎和补偿。后来,当我见到了书店的老板时候,我的这种内心的臆想竟然得到了证实。当我和他进行随后的交流时候,我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十分惊讶和崇拜,以至后来,我成了这个书店的常客,并开始从读书到读人,因为这个人读书之勤奋和读书的领悟能力,让我吃惊。一直到如今,我和书店主人都是很好的朋友。随着岁月流逝,从不知衣食的学生,走进生活之中,逐渐感到书店主人也开始陷入俗世红尘之中,这个让我开始在内心深入又一次纠结,我看到了一个我曾经敬畏的惊为天人的偶像倒塌了。

       再说这个讲座,那是我很有幸听到了杨叔子和章开沅两位教授的讲座。第一次让我在在个没有名师和大师的学校,第一次聆听到了知识和智慧,感悟到了学问和道德,从而激发了我意欲从事学问追求大道的激情。时至今日,由于生活的种种艰难,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常遇到挫折,但是我知道,大道既存,自己只需努力,无须过多的追问和诘难。可以说,人生的发展道路本来不是平坦的,我的人生风光定在那高高的险峰之嵿。

        毕业之后,初登三尺讲台,执掌教鞭,一袭白衣,向着一群学生讲述历史。在历史的课程讲述中,我立足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将教书和育人结合。在课余,我发愤读书,当然此时更多的是服务工作。记得对我有些影响的书籍当推《全球通史》和山东大学齐涛教授主编的一部历史教材。这些书开始颠覆了我十多年来形成的历史编写的体例。我知道了历史的教学之中,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是多么的重要。如此不久,我开始接受了新课程的历史教学,开始了专题式的历史讲座,我习惯把我的历史讲课叫做讲座,我力求让学生能形成一个历史的全貌。

        再如今,由于领导的信任和个人的一点才干,我到局机关从事公文写作,成为一个所谓搞材料的笔杆子。我开始又一次的对我的阅读进行调整。我知道了这个中国行政层面的很多东西,知道了我的领导们在这条路上的辛苦和付出。看到了我身边很多公文写作一流的高人,受益匪浅。当然这些文章,因为姓“公”,难免言不由衷。所以,这两年的读书多半是围绕目前的工作、服务工作,我侧重三个方面:(一)政策理论。从中央到本级单位的所有的政策和文件、领导讲话、各类通报、各类专业杂志、党报党刊都是自己必须进行阅读的,有些还要进行笔记。(二)专业理论书籍。政治、经济、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理论、管理、领导科学、公文写作之类的书籍都要一一阅读,当然有的可能只是涉猎,没有深究。(三)人生修养智慧书籍。诸子百家、人文讲座、名人传记等等都摆在自己案头。我知道这个世界,人要有一手好文章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好头脑,人要有一个好前途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好品牌;好头脑来自学习和思考,好品牌来自的才干和道德。我的周围很多人精明非凡,智商高过我许多。但是,我却发现,一个人的精明和智商,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道德作为支撑,也就是那种能取信于人的厚道,这是很重要的,正如《易经》所说“地势坤厚德载物”,简言之,个人的成功在于才干,更重要的是这个才干必须是值得信任和认可的才干。与此一来,人务须守拙,无须弄巧。

        回想读书之中的点点滴滴,心绪自然久久难平,儿子的笑声和窗外的灯火阑珊,让我回到现实之中。罢了、罢了,未完之事,再择机叙叙吧。

                                                                                                                                                                                           二0一0年教师节
4#
发表于 2010-9-14 05:34:54 | 只看该作者
[沧浪之水]是谁?请告知实名。。。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3:15:45 | 只看该作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0:27:4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读书生活续1


在几天看稻盛和夫的《活法》,稻盛和夫先生谈到他对命运的认识,人生之路由命运和因果交织而成。

所以我翻出来我自己以前写的一篇小文,也是谈命运的。





人有命运吗?你相信命运吗?

一直以来,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

命运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这段时间的生命轨迹。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学习马哲唯物史观的那一套理论,

为此,我以为命运是唯心主义的东西,

或者说是人无法解释自己的生活现象,

或者说是自己在生命的低谷时对自己的一种臆想。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我是一个命运否定论者。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

当自己结束了自己的青葱岁月,步入而立之年,

携妻将子,闯荡人间岁月的时候。

却发现,命运其实一直离我不远处看着我。

我的人生岁月,轨迹十分单一。

一个农家孩子,凭着自己的努力,

在从小被灌输了考大学,走出农门的这么一种传统的思想所笼罩,

所以今天一路走来,至如今。

回想自己知事以来的路,

觉得,

命运这个东西,其实真没必要去那么干脆的否定,

或者说不要去自我盘问是否是一个命运的信奉者,不要被这个词所执着。

而是,跳开命运去认识自己。

首先,我想命运就是交错在自己人生路上的一系列的“变数”与“常数”。

例如说,出生、读书、婚姻、子女、事业、死去。

诸如此类,我们都可视作我们生命中的“常数”。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一个生活在社会主流中的正常人所必须经历的,

具有一般性。

但是就是在这些“常数”(或者说“一般性”)中确有很多“变数”在左右着我们命运的实际走向。

例如,出生是个常数,但是出生地、时间、家庭背景确实你无法抉择的“变数”;

例如,婚姻是个常数,但是结婚对象、结婚时间、婚姻的长短确是“变数”

那么,我们怎么去解决好我们命运中的“变数”和“常数”呢?

我觉得,最重要是对自我的认识和“持经达变,顺势而为”。

自我的认识,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本我”,你自己的内心的真实的想法,你自己对自己的真实的评价。

一是别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他我”,别人对你的一般性的认识和评价,抛却恭维和贬斥的言论。

然后自己综合来看待自己的言行、自己的选择。

只要是符合自己的选择,没有危害他人,就无可厚非,坚持做好自己。

“持经达变,顺势而为”——这是一个基本态度。

就是说,怎样去面对生命中的“变数”和“常数”。

持经达变,就是对于一般性的东西,要步步到位,努力把持,不要错过,这就是“持经”;

而对于命运中的变数,要保持一种“通达”的智慧和“豁达”的胸怀。

通达的智慧就是要求我们在行事之前,对结果要有所预见,对后果有所顾忌,而不能为非作歹,胡作非为。

豁达的胸怀就是说对于一些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变数,确实要有豁达的胸怀加以接受。

譬如,灾难性的无法接受的事实、你身边不喜欢的事情和人物、糟糕的结局等等。

“顺势而为”,就是说做事想问题要顺应规律,尊重形势。

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认清形势,

在很多事情非人力可及时,要看清走势,

并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顺势而为,以求一个好的结局,

当以上种种的最后综合,最后落脚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

我想这就是这个人的命运吧。

至于命运如何改变,我想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在自己。

最后,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知道能否注解这个问题?

我想,关键是要相信另外一句话“事在人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3:49 , Processed in 0.1249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