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中国诗词的实与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9 16:2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中国诗词的实与虚
    作者:因习山


      谈起中国的诗词不免让人想起一位诗人的评估,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于曾细细品读过中国诗词的人而言,大概是很有这种体味和共鸣吧。
      然而倘要追本溯源地去探讨这“意无穷”的关键,我们不能不把“实与虚”作为其中的要素了。正是这“实”与“虚”的相互催生才有了这绵绵无绝期的千味诗意。
      从手法的角度,关于“虚”与“实”的相似相容,也对应着不同的艺术手法。若从大的方面可较概括的分为“以实写虚”,“化虚为实”,“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以虚写实”。
      “以实写虚”也就是用实体写虚体,用现实写所向。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里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登高望远的生活常识用间接烘托诗意,引起联想,进而升华主旨——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再如唐代僧人贾岛在游山时写下的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一词用得多么巧妙啊!它既点明了“不知处”的原因,又使人遥想远怅。终于我们在偶然与必然中得到了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玄妙。“云深”不正是指人生吗?而“不知”到恰切地写出了人生的迷茫,可是诗人并没有因为迷茫而放弃探求真理。而是以“此山中”作为了对这种迷茫的回答。多么巧!多么妙!以实的写虚的,至此整首诗的意境就愈加深远。
      其次则应谈及“化虚为实”。这种手法实质上是把抽象的情感与现实的生活作比,或者进行修辞的转化。例如李煜与李清照都分别有写愁的千古名句,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两句都通过“春水”,“舟”作为载体,写出了愁之多,之重,之苦。这种虚体的具体化,给人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共鸣。再如贺铸的“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直接用“一川”,“满城”,“雨”来苦诉愁之几许,虚情实景,恰到好处。写叶用嫩,绘艳选红,一种曲笔将虚转化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可谓奇笔。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一般又称为“情景交融”。在我们品唐诗的时候,不难发现情与景的互相辉映比比皆是。而且在宋词元曲中也有极佳之作,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是把这种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罢惘然,孤苦之情尽于其中。
      最后,我们简谈一下“以实写虚”的少见的手法。仅以宋朝一位诗人的几句诗为例,“轻似梦,细如愁”诗人化具像为虚像,把雨之形态朦胧的勾勒了出来,给人一种新鲜之感,难怪梁启超先生称之为“天下奇文”了。可见这种罕见的手法也实属难得啊!
      以实写虚,是一种引申;化虚为实,是一种通俗。前者从实际出发表现虚,后者逆道行之尽于写实。情景交融亦为通法。以虚写实,历代鲜有,堪为奇葩。此多种法则,虽有百虑,殊途同归。尽有千言,终归于一。中国诗词之魅力不尽于此,然若窥豹一斑,兴许也有一叶知秋之感。实虚本相生,能用到如此之境,可见中国诗词之深之博之美。
2#
发表于 2010-12-23 09:59:4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2-18 12:42 , Processed in 0.0694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