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雄聚义,只为独立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4 17:1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雄聚义,只为独立阅读
      2009-8-21 来源: 南都周刊 

    09年8月,《独立阅读》已经做了整整两年。过去两年里,它和《纵横周刊》、《读品》、《凯迪周刊》、《季风书讯》等网络杂志一起,撑起了畅销书和纯学术著作之外的阅读天空。他们始终是非商业的,人文气息浓厚的,最重要的是,那洋溢在虚拟世界中真实的自由而独立的气氛,令“独立阅读”成为时下读书人最喜爱的读书方式。


目前,苏小和是《独立阅读》唯一的投资人。


  09年8月,《独立阅读》已经做了整整两年。过去两年里,它和《纵横周刊》、《读品》、《凯迪周刊》、《季风书讯》等网络杂志一起,撑起了畅销书和纯学术著作之外的阅读天空。他们始终是非商业的,人文气息浓厚的,最重要的是,那洋溢在虚拟世界中真实的自由而独立的气氛,令“独立阅读”成为时下读书人最喜爱的读书方式。


  南都周刊记者·孙骁骥


  在网络上,很多人正在进行一些严肃而个人化的阅读。那些并非畅销书爱好者的资深网友,多半会不时踏进“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版,他们的收藏夹里经常会有一些“豆瓣”读书小组。他们还通过一些网站和电子杂志,形成了自己的交流平台,定期把一些书评拿出来与公众分享,有人将这些独立于畅销书和严格的学术著作之外的阅读方式称为“独立阅读”。随着网络的普及,这种“独立阅读”开始凝聚起越来越多的人。


  实际上,《独立阅读》是创办于2007年的一份电子书评杂志,迄今刚好两周年。但如今,以它为代表的网络独立杂志开始有了对未来越来越多的愿想与计划,一方面想吸引更多的小众,另一方面也想从小众中突围,走向公益,从一个“圈子”转变为一个“项目”,当然,这需要包括来自读者、作者以及资金的诸多条件支持。包括《独立阅读》、《纵横周刊》在内的部分网络杂志,近期都计划将过去的文章集结成书,形成“网上网下”两个并行的读者群,其2007,2008年的结集,也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底出书。


  “独立阅读”诞生记


  建国门外SOHO的星巴克里,苏小和谈兴正酣。他聊到京城财经媒体圈的旧人故事,回忆因读书而相识的诸位知交,以及自己当年初到北京时的生活。湖南人的率性与健谈,在他身上体现得很充分。不过,谈话却并非漫无边际,因为任何一个话题,谈到最后往往都会落脚到《独立阅读》这份电子杂志上。


  “一开始来北京时我其实就是个文青,什么也不懂。”苏小和说,2001年前后他从长沙来到了北京,当时两眼一抹黑的他和朋友一起在长椿街附近租了一间便宜的房子。


  出于“生计”的需要,喜欢写诗的苏小和后来并没有成为一位职业诗人,而是通过努力进入了财经媒体,与知名企业家打起了交道。21世纪头几年,中国大陆正处于博客尚未火爆、互联网论坛占据网络舆论空间的时期。他在一个诗歌论坛里结识了上海青年学者王晓渔,两人一见如故,常通过网络进行一些有关阅读、社会的讨论。王晓渔当时在书评领域已小有名气,撮合苏小和与《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的编辑认识。


  从此,苏小和开始了从读书到写书评的转变。在邀请之下,他随即写了一篇关于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书评。那篇书评刊出之后,迅速被各个网站转载,激起一番热烈的讨论。苏小和说,这是他写的第一篇书评。


  进入书评领域让他的个人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苏小和阅读哲学、文学领域的著作较多,思考的多半是形而上的抽象问题。通过阅读,特别是经济学的阅读,他开始意识到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结识了包括汪伟、王晓渔、成庆等等在内的读书人。2005年前后,同为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门下弟子的成庆和王晓渔,有了建立一个纯公益性的读书杂志的构想。他们将办《独立阅读》的想法告诉了苏小和,他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在2007年7月,当时全名叫“中国独立阅读报告”的《独立阅读》正式发刊,读者通过邮件订阅。苏小和作为王晓渔、成庆共同的朋友,与北京的羽良和广州戴新伟一起成为了独立阅读最初的撰稿人之一,撰写的内容依旧是他的“本行”—经济学。


  不问出身,无为而治


  每期《独立阅读》首页都有一个细则,说明杂志宗旨。“阅读报告力求独立但不宣称中立,撰写过程谢绝图书作者、出版者、发行者介入,观点尊重个人趣味,不求客观统一”。虽然字面上宣称“独立”,但用“聚义”来形容它更为恰当。这一点,可以从它每期不断增加的作者名单中看出来。


  就像《水浒》里的梁山一百单八将,虽然各个背景经历不同,但英雄聚义“不问出身”。几无门槛的《独立阅读》也由于这个原因从不缺乏作者。例如,杂志创办之后,成庆邀请了熟识的朋友、在香港城市大学做研究的学者严飞参与写作。在复旦和牛津接受教育的严飞对香港文化极有兴趣,同时也是嗜书之人,立刻答应下来。严飞又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把《独立阅读》介绍给自己在香港、美国的朋友,而朋友的朋友又会再一次将杂志的信息相传……它的读者通过“口耳相传”,像滚雪球一样逐渐扩大起来,同时,作者的队伍也会相应增加,因为加入《独立阅读》的规则十分简单:给杂志的编辑写一封邮件并附上自己的书评。至今,它的作者有数十人,豆瓣网上独立阅读小组的成员,已达数千人。


  对于这种“同人”的杂志模式,今天已经是一家战略咨询公司老板的苏小和看来却觉得有趣。他说,多年来,自己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一直与个人阅读无关,“之前的阅读经历很狭窄”。苏小和读到的第一本书是《柴油机原理》,当时他还在上小学,将父亲的这本图例很多的工具书当小人书看。“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鹰击长空》,我忘记了作者的名字,认真看完了,满书形容词,笔法很激动,符合我当时的口味,我甚至把书里面的优美词语一个个抄录下来,然后想办法用在我的作文里。”在他眼里,阅读始终是一件私人的事。但如何将个人的“私事”做成一个公益项目,是如今他关注的所在。


  王晓渔也赞同这种观点,“要是我想了解一个人思想的来源,我只需要追溯他这三五年来都看了些什么书。”所谓的独立阅读,也就是建立在不受任何功利的干扰而阅读、将各自的见解共同分享的基础上。但对于独立阅读今后的发展,无论是王晓渔还是成庆,以及杂志的大多数成员,都采取一种“无为而治”的策略。这可以说与苏小和的想法大相径庭,他笑着解释说,这是纯知识分子和商业人士在思考问题上的区别,“一般的作者会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缺少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我则会把个人理想和实际操作的层面分开来看。”


  相对于别人,苏小和几乎承担了《独立阅读》包括网站在内的运营费用,他还计划利用自己在企业界的各种关系,拉一些资金。确保网站正常运营的同时也加入一个中型规模的网上书店,内容以人文、社科为主。此外,他最大的一个愿望是,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近期把《独立阅读》办成一个每年能够在京、沪、穗三地举办一些文化沙龙的“文化标志”。对于长期的目标,苏小和用一种自信的口吻说,是想把《独立阅读》做成一个文化的NGO。当然,他也承认,要实现这个愿望,目前来看还有点遥远。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沙龙


  实际上,《独立阅读》这一类的网络杂志,如今人们能看到的并不在少数。例如《读品》、《纵横周刊》、《凯迪周刊》、《人文阅读》、《季风书讯》,以及借历史调侃现实的《三国周刊》等等,从时事政治到人文阅读,关注点虽大相径庭,但大致归纳有几个共同点:杂志多由媒体圈相关的专业领域人士撰稿;杂志均无稿酬,具有公益性质;对作者,几乎不设限,加入与退出都是来去自由。


  办一份兼具专业性和口碑的非盈利网络杂志,是很多媒体人的理想,《纵横周刊》的发行人安替在谈到创刊的原因时就说,“与其在博客世界不假思索地说,不如认真地和一群哥们读书研究,沉稳地去表达。”但是,对于原本作为三五朋友之间交流用的“内刊”,经过几年时间积累了一定的读者之后,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主要的问题是,谁在读这些杂志,这些免费杂志的内容对读者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香港文化人梁文道对于《独立阅读》在内的网络杂志,“每期都会翻一翻”,并认为内容不错。但是他对于“网络杂志”的概念,却存有疑问。“这是一个每个人在写作,每个人都想要说话、想要表达的时代。”梁文道说,网络写作和发表的门槛几乎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写作,可以说话,却没有耐心看别人的东西。网络争论中的很多跟帖评论者,就是在对事情缺乏深刻了解时就匆匆发表言论。“揍人不能取代辩论。”网络阅读看似开放,但其实同样缺乏互动交流。总之,在他看来,“网络带给人最多的,是急于表达的激昂心态,而不是沉下心来的认真阅读。”


  同时,这些和学院、媒体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青年知识分子,办杂志的立场也都标榜独立和自由思考。就这一点,《独立阅读》的发行人成庆透露说,目前杂志四千名左右的订户中,有不少是企业白领和大学教师,港台的读者也有不少。据一位在豆瓣网“潜水”多年的豆友透露,一位台湾的电影爱好者在查阅一部早期的波兰电影时,曾通过豆瓣网链接到了知名的“电影字幕小组”,惊异于信息相对闭塞的大陆居然有连台湾都不具备的如此专业的电影讨论空间,并且参与者众多。


  《读品》、《独立阅读》、《季风书讯》的读者和作者大多是豆瓣网、天涯社区等深具人文气息的网站的用户,他们或许从来没有见过彼此,但交流深度却堪比生活中最熟稔的朋友。那位台湾的电影爱好者,后来通过投稿成为一份电影类杂志的作者,但他还觉得意犹未尽,在去年直接从台湾来到北京电影学院,正式成为电影专业的研究生。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的战略研究员邱静认为,豆瓣网作为一个平台,在小众聚合方面,作出的贡献不容小觑,通过用户自己写作和分享的内容,形成了无数个具有共同话题的小圈子,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好友社区。而在面对消费者日益增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时,提供用户产品的一方也会更加细分,形成小众化、个体化的市场。


  但关于这种趋势是否能对传统的阅读形成挑战,文艺类媒体副主编陆梅对记者说,“只能说,读者的对象与年龄层愈加细分和明确。传统阅读有‘传统’的读者,电子阅读有新的拥趸。”她表示,各类的电子杂志,可以认为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新贵”们在网上发起的文化沙龙。这种网络文化沙龙的产生,也是新的传播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以《独立阅读》为代表的小众杂志,或许在这一轮市场的分流中能一举成为网络杂志的新贵。


  今天的读书人看什么?


  《读品》  上海读书人梁捷、李华芳在2006年创办的一个书评类公益项目,起初是半月刊,中间一段时间由于网站整理而暂停了几期的发行,自创办起,每年都会将作者的文章集结出书,如今,日益壮大的作者群和与商业媒体过分“亲密”的接触,让它成为草根读者进入主流媒体的“跳板”。http://www.dpjournal.org


  《三国周报》  取材于日本的《三国志新闻》,隶属于盛大文学文化频道。每周出版一次,阅读完全免费。内容为编辑和网友联合完成。以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内容,用以调侃和讽刺现实。例如最近一期“民生版”的头条标题是,“董府管家诬孩童偷鹅,为证清白母亲杀儿验胃”。http://cul.qidian.com/paper/3guo/index.html


  《纵横周刊》  由北京的资深媒体人安替在2006年创立,是每周发行的国际时评类刊物,文章以国别分类,邀请相关领域的观察员和学者撰写千余字的分析报告。在京城的媒体圈和时政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http://www.fawjournal.com


  《人文阅读》  读书人罗豫、陈远等人在豆瓣网上发起的文化读书小组,以帖子为单位,发表人文、书评类的文章和讨论。在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均有“分舵”。“欢迎参加,不欢迎灌水”是他们的宗旨。http://www.douban.com/group/44719


  《凯迪周刊》  是凯迪网络咨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份免费刊物,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的时政和社会问题,其中的“猫眼看人”被媒体人士评说为今天最为敢言的时评类栏目。与闾丘露薇创办的聚合类网站“一五一十部落”有诸多合作。http://ebook.cat898.com


  《季风书讯》  原是上海季风书苑为读者提供新书信息的“内刊”,以邮件形式发给订户,后来由于上面刊载的信息不限于书讯,还包括不少高质量的书评和可读性,逐渐成为知识分子和图书爱好者们的必读杂志。http://www.jifengshuyuan.com/Pub_Download.aspx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7:25:56 | 只看该作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7:22: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独立阅读报告》免费赠阅启事

                                             细则:
      1、阅读报告力求独立但不宣称中立,撰写过程谢绝图书作者、出版者、发行者介入,观点尊重个人趣味,不求客观统一。
      2、自2007年7月1日起,阅读报告执行编辑谢绝出版机构赠书,赠书将自动排除出推荐行列。师友赠书将注明图书来源,对于相关部分,读者可以抱十倍怀疑之态度。
      3、阅读报告欢迎读者提出不同意见,将选登部分批评类读者来信,但谢绝只有观点没有论证过程的批评。
      4、阅读报告观察员欢迎申请加入,但谢绝出版从业人员参与,来信烦请告知专长领域并附上阅读报告一份。
      5、阅读报告欢迎订阅,凡订阅者将成为阅读报告的定向发行对象,在第一时间与阅读报告小组共享阅读成果。
      6、读者来信、作者申请以及订阅事宜,烦请发信至shrbooks@gmail.com
执行编辑 苏小和、王晓渔、成庆
观察员 写作:戴新伟(广州)
   经济:苏小和(北京)
   思想:成庆(上海)
   文史:王晓渔(上海)
书评人 羽良(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6:02 , Processed in 0.06258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