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的规律提升教学品质
魏星策划
策划人语:教学是一门行为科学,更是一门行为艺术。艺术,展示的就是一种美。我们听一些教师上课,感到赏心悦目,甚至于回味无穷,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美的力量。优秀的教师上课,都有意识、无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以审美为中介来提升教学品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情感为本、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的现代课程特征。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的“功利主义”“应试教育”依然广泛存在,教学成了“异化的劳动”,不是向上提升,而是向下压抑孩子的全面发展。集中地讨论教学中审美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美的规律是什么?课堂教学应该有怎样的美学追求?怎样用美的规律提升教学品质?我们通过本专题的策划,以期让大家有所思考,有所行动,走向美的教学境界。
●前沿视线
什么是美的规律
杨九俊
什么是美的规律?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
美的规律,最早是马克思提出的。在我国无论哪个美学家讨论审美和美的规律,都要引用到马克思年轻时候写的一部书——《l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这个手稿不是讨论美学问题的,但是他提到审美规律,提到美学的问题:“动物只是按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今天美学界很多的讨论,都是从这样一个理论的原点出发的。马克思这部著作中,关于美、关于审美,我们今天不去引述,他说的这些话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学术界有很多说法,因为“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现象是并存的。但据我个人来看,什么是美的规律呢,按照马克思的意思,大概有这样几条是相互联系的:
美的规律是与自由的创造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强调创造美的劳动不应该是异化的,不应该有非常难受的功利目的。所谓异化劳动,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劳动者感觉不到劳动的亲切和愉快。也许大家都看过著名演员卓别林参加演出的电影《摩登时代》,在影片中,人与机器完全一样,人也是整个机器的一部分,人的身体进入机器,随机器的转动而转动,人已经成为非人这虽然是个喜剧,里面有许多夸张,但夸张的背后是生活的真实。“工业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就是人的“断片化”。
所以,美的第一条规律,就是这种劳动不是异化的,它包含着一种自由的创造,如果没有这种自由的创造空间,美是不会生长的。比如一定要强迫你把今天这节课上好,还能期望你在这节课去创造美吗?比如说,你总是考虑马上要有考试,考试的结果将会影响到奖金。有的孩子学习不是为理想,不是为明天,甚至不是为自己,我听到有的孩子讲,快要中考了,他在家跟父母发火:“你们要注意啊,我不是为我自己学的,纯粹是你们要面子,要我考高分的。”这样的孩子,他的学习中还能有很多美吗?我想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中来体会这个意思。
美的规律一定要和我们内在的精神需求联系在一起。我这种工作、我这种学习是我自己认定的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比如有的老师非常喜欢做老师,离开课堂他就非常难受,这种精神需求,包括孩子的学习,如果成了他主动的、积极的、内在的精神需求,那么他和美的规律就靠得更近一些。
美的规律和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相联系。我们有精神的或者情意的需求,比如文艺创作找到一个合适的意象,这个时候,美就产生了。
美的规律很难说清楚,但是根据马克思的思想:第一,不是异化的劳动;第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第三,是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能够达到一种内在的统一。但是不等于说这就是美的规律,我只是说它们与美的规律相联系。
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能碰到很多,比如过去的样板戏,很难说它有什么美的规律;比如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与学。在文艺创作中,这样的例子更多,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李清照的一首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最后三句是非常有名的。当她把这首词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的时候,赵明诚觉得这首词写得很好,非常有味道,于是他不辞劳苦,连夜写了50首《醉花阴》,并把李清照的这首也放进去,然后“匿名”处理,把51首词拿去给别人看,评价哪一首最好。他的朋友看来看去,认为只有一首写得最好,这一首恰好就是李清照的。这里面有很多问题,第一个是真情实感的问题,因为赵明诚是“玩”文学的,他夫人在词中寄托的是一种思念,是精神内在体验的表达。赵明诚故意想看看自己的词作有没有达到夫人的水平,这时候他已经不是一种自由的创造,而是一种异化的劳动。而李清照呢,她是一种自由的创作,她有一种精神的需求,同时她的精神找到了最能表达她情感的意象。比如最后,看到菊花时顾影自怜,人与菊花融为一体了,把这种感情写到了极致。所以,用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美的这三条规律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内在的统一。
怎样用美的规律塑造课堂?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理解来追求。
比如,强调“创造”这个因素,课堂就要向四面八方打开。南帆先生有篇评论叫《散文向四面八方打开》。他说的意思是,散文是一个最自由的文体,但我们看到的文章,都有很多的束缚,创造很少,散文仍然是封闭的,其实你打开了去创作,它仍然是散文。在教学中,教学主体打开了,教学关系打开了,教学资源打开了,教学评价打开了,才能释放孩子的创造力。又如,强调“精神”因素,课堂要弥漫一种温暖的气息。就是让教学行为带有一种情感温度,润泽的课堂才会产生。这种情感的温度不仅仅指爱学生,这个温暖首先强调一种博爱、一种情怀、一种面向所有鲜活的个体,走进课堂时不是一个班的学生在等我,而是一个一个的张小军、李小明在等我,我知道他们大概有什么样的情感和知识需求。其实教学的东西从根本上还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所以杜威说,知识是情感汪洋中的一杯水。我们讲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讲“情”。王国维说,美学即情学。再如,强调“统一”因素,我们就要追求课堂的融通之美。
让我们有意识地运用美的规律,让孩子们在美的课堂里能得到很好的成长。
●教学实践
“和”而生美
盛新凤
[关键词]融通与美的生成
语文本来是美的:美的词藻、美的音韵、美的意境、美的意蕴。语文教学也应是美的:美的朗读、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好的语文课如画、如诗、如歌,给人以审美享受。怎样按照美的规律来教呢?追求“对立统一”的“两极融通之和”是其关键。
所谓“和”,是指相安、协调,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中华民族“尚中”、“贵和”思想由来已久。博学善辩的西周太史史伯早于孔子两百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和同”论,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自然界各种事物都是相互补充、相互克制的。所谓“以他平他”之“和”,是相异事物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使对立的事物达到统一与和谐。“和”在生物过程中具有平衡矛盾、协调关系的作用。
综观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极化现象非常严重:教与学,师与生,讲与练,内容与形式,言语与情意,乃至工具与人文,等等,总是在孰轻孰重、或多或少中令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难以准确把握,以至于无所适从。语文教学一直行进在“一分为二”、“对立斗争”的崎岖小路上,在发现了某一方面问题而需要作些纠正的时候,往往只看到它的不好,予以彻底否定,这就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结果便出现另一种新偏向。总之,语文教学有了太多的“对立斗争”的认识误区,而缺失“对立统一”的“两极融通之和”,不和则不美,要努力追求“和”的境界,课堂因“和”而“美”。语文教学“求和生美”是理想的境界追求。中国传统美学追求适度之美与协调之美,笔者窃以为语文课堂只有坚持“适度原则”与“协调原则”,才能克服极化矛盾,达致和美之境。
“融通”可以化解“极化矛盾”,在极化反应中生成新质。“两极融通”指两极融合流通、贯通,相互渗透,生成新质。从大的方面讲,我们要追求雅俗共赏的优课观、显隐结合的学习观、主客相生的师生观、言意相谐的性质观。这“共赏、结合、相生、相谐”之境,便是“两极融通”之果。
不同体裁的课文的教学,我们也可以用“融通之和”的思想达到美的课境,比如:
写人文章——表里融通。阅读写人文章,关键是透过人物外貌探究人物内心,使人物形象在读者的视野中“表里融合”。我们可以从描写人物外表的语言切入,通过朗读、感悟不断在头脑中“塑像”,塑有形的外在形象之像和无形的内在精神之像。如《番茄太阳》一课,主人公明明乐观、开朗、善良、纯真的美好形象如何能在读者脑海中形神兼备?还是得抓重点语段,从“表”入手。“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意味深长,可作为串联全课的主线。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研读,体会明明的笑容之“美”,笑意之“纯”“真”,从而感受双目失明的残疾女孩明明笑容的纯真、美好。当明明天使般的纯真笑容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的时候,再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文章的结尾,从明明的话中(长大了要把自己的腿给“我”)感受她的心灵之“善”。至此,明明的外表美和内在美合而为一。明明的形象能在读者心中“表里融合”,关键是那句“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叙事文章——事理融通。叙事文章,情、理往往蕴涵在事件中,教学抓手在哪儿?应紧紧抓住事件中耐人寻味的细节,品味其背后的“情”与“理”。教《老人与海鸥》一课,可锁定几个细节展开教学,如老人喂海鸥的细节:老人在喂海鸥时,“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我们可以想象,老人走,海鸥起,老人放,海鸥落,海鸥顺着老人的节奏起起落落,组成一幅动态的白色画面,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立体乐谱。看似海鸥顺着老人的节奏起落,其实是老人顺着海鸥的节奏在放食。当海鸥落时,老人放,海鸥起时,老人走,老人和海鸥配合得是多么默契!这份默契来源于老人对海鸥天长日久的呵护和照料。老人和海鸥一起奏出了一首美妙的乐曲。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图画啊!这画面的背景是“爱”,是人与鸟之间真挚的“情”。
诗词文章——语言与意境融通。诗词类文章,体会意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在外显的语言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找到巧妙的融通点。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快乐的少女郊宴图,整首词只有33个字。但“无一字不精,无一字不妙”。“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美丽的大自然图卷:太阳快下山了,一轮红日挂在天边,远山、近水、小亭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余晖中。一群醉而忘归的少女,“误入藕花深处”,在“争渡,争渡”的慌乱与兴奋中,“惊起一滩鸥鹭”。寥寥数语,意味无穷!教学中,可先把文本“读胖”,读成三幅生动、美丽的画面;再归纳、分析,把词“读瘦”,读出“词眼”(“暮”“醉”“误”“惊”“记”等);最后品出“景醉”中的“人醉”“心醉”,“鸟惊”(惊飞)中的“人惊”(惊喜)。
由此可见,融通之和可以优化教学的品质,让课堂呈现和谐婉转的圆润之美,流动变化的圆转之美,含蓄蕴藉的圆融之美。
(作者系浙江湖州吴兴区研训中心,特级教师)
拯救童言之美
管建刚
[关键词]主体需求与美的生成
美与自由的心灵连在一起的。美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纯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
学校有位音乐老师,温柔又好看,有个小朋友喜欢得不得了。一天,小朋友一本正经地问老师:“老师,你有男朋友吗?”听老师说没有男朋友,小朋友高兴地说:“那我把你介绍给我爸爸吧!”你别以为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没有,好着呢。小朋友觉得音乐老师好,只有嫁给爸爸才能天天见到音乐老师,童真的话,有趣味的话。
儿童写作就应该和小朋友要音乐老师嫁给她老爸一样,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儿童的精彩,我所理解的作文之美,儿童之美,儿童作文之美。这种美,和要求没有关系,和训练没有关系,和作文技巧没有关系,和所谓的好词好句没有关系。拿起笔来就失去了那颗丰润、饱满的童心的写作,那不叫作文,那最多叫作业。丧失了心灵的自由,没有了孩子的感觉,也就丧失了美感的原动力。
人学会了说话,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一件很自然、很顺手的事。学生认了字,用文字来“说话”,也是一件很自然、很顺手的事。学生却觉得用“文字”说话,不自然、不顺手。为什么?学生说的不是自己的话,不是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不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说话。学生要说老师认同、成人认同、试卷认同的话。老师不认同,成人不认同,试卷不认同,你说得再起劲,也白搭。
真儿童的写作是撕掉面具的写作。你想让学生不觉得作文累,不觉得作文可恶,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说真心话。说真话比说假话轻松;写真话的作文,比写假话的作文轻松。这个道理一点也不高深。要让学生说真话,说自己内心里沸腾的话,本真的话。说大实话、大白话,就得允许学生说不正确的话,允许学生说不健康的话,哪怕,不是这个年龄该想的事,不是这个年龄该问的事,只要是他认为重要的话,就让他写吧,写出来,表露出来,这本身就是健康的标志,是走向“真健康”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要让学生一天到晚琢磨你喜欢听什么,这不叫作文,这叫作孽。有没有人对折磨自己的事感兴趣呢?有,变态的人。要是你的学生写作文,满口假话、套话、空话,民意调查,还在“我喜欢写作”一栏上打上漂亮的勾,你麻烦了,你教出了一个变态。这个人读了名牌大学,做了高官,你麻烦更大了,你或许会成为千古罪人的幕后制造者!
说真话的写作和说假话的写作,一个是良性循环,一个是恶性循环。良性循环所要的“功”,不比“恶性循环”的功多。钟表顺时针走、逆时针走,“功”的大小一个样。真话的写作比假话的写作来得轻松,那是人做“功”带情感。真话写作是“正”情感,假话写作是“负”情感。
有一位男生,写文章批评某同学。我对他说:“你把文章输入电脑,发给我。我把它发‘班级作文周报’上。”迟迟不见他把电子稿传过来。家长不同意,说发表“周报”上,会得罪人,人缘不好。另一位女生,写文章批评老师。录用了,她发电子稿给我时留言:“管老师,我真怕老师看到了骂我。”写真话,“不好听”的真话,要勇气,大勇气,我打心眼里认同鲁迅是一名勇士、斗士。学生写文章批评老师,和鲁迅写文章批评当局,他们的勇气一样叫人钦佩。
学生写了“不好听的真话”,家长以“成人的优势”反对。这“反对”,如凉水泼在刚燃起的火堆上,扑哧,灭了孩子写“不好听的真话”的苗。很多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有“健康癖”“高尚癖”,你是否也泼过类似的水?写“不好听的真话”习以为常了,写“好听的真话”自然得心应手,写“错误的真话”也会毫不犹豫。好习惯教一百次,不一定能形成,坏习惯看一眼,便学得形神皆备,人,真有点“性本恶”的骨子。人,似乎天生的、能滔滔不绝地说不好听的话。“官场说套话,明星说胡话,富人说狂话,穷人说气话”,咱“穷老百姓”,就有那么多的气话要说。“气话”不一定正确,“气话”往往不好听,“气话”大都不吐不快,“气话”与写作的内在品质,息息相通。不勇敢的人,不敢说真话、气话的人,从来享受不到写作酣畅淋漓的美感。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气话”也多,他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看老师不顺眼,看父母不顺眼。他有那么多的“气话”,你却非逼他说“谁的恩情比海深”,他说得出来嘛?要说也只能说些“假话、空话、套话”。一次,我受邀做评委,征文主题“我和我的祖国”。筷子长的孩子,国家对他们不过是个抽象的概念,有多少话呢?能写“我和我的妈妈”,已经很不错了。我看得头晕眼花,心烦意乱,差点吐血而亡。气死了,人家也不给咱评烈士,也就活过来了。“气”在哪里,不是为学生说了“气话”而“气”,而是为那千篇一律、空洞无力的“豪言壮语”而“气”。
儿童的趣味与精彩往往儿童的率真。儿童的语言的精彩来自“无忌”,“童言”只有“无忌”,才会精彩。作文教学要是给了学生一个个的“忌”,“童言有忌”,“童言多忌”,“精彩”只能靠边站去。“美的规律”和“真”联系在一起,和、孩子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和主体的需求联系在一起。
(作者系吴江市爱华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