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豪华落尽见真纯——听于永正老师上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7 09:2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6



笔者一贯喜欢进课堂听课,特别是没有经过刻意雕琢的正常状态下的原生态的课。前一段时间笔者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真是极大的享受,叹为听止!


在听后的好长时间里,我都抑制不住听课的那种激动与兴奋,总想与人分享这种激动与幸福。也许这就是本文产生的原因吧?


时隔好久,我竟然找不到恰切的词语来形容于老师的课。于老师的课给我的所有感觉在我的脑海里汇聚成了这样的概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豪华落尽见真纯。它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也使我懂得了该怎样上语文课。

“能看见吗?”

“能看见吗”是于老师板书课题时间学生的话。于老师板书课题不像我们许多教师一样侧着身子,更不像我们有的老师那样连身子也不侧将整个板书挡得严严实实,而是将身子蹲下将手举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这样他还不放心,还要问:“能看到吗?”然后让学生跟着数笔顺,一边写一边提示如何起笔、如何收笔,笔画的位置、笔画的走势等等。看似一个细节,却反映了于老师心里时时装着学生,始终想着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为了完成板书课题的教学任务,更不是只图自己方便和舒服。这就是尊重学生,这就是为了学生。于老师用自己的教育行为、用自己的教学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一切为了学生”。我们应该像于老师那样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和操作。

“你想知道什么?”
许多老师上课往往一开始就提出一大串问题,似乎这就是“牵牛鼻子”,这样一来就能直达目标。尽管这些问题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但却不一定就是学生的问题,更不一定是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这样做的立足点显然还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能是尊重学生吗?于老师上课却不是这样,于老师先问学生:“看了题目之后,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体会、思考,从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一篇课文首先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教师的“教”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来进行,因此必须首先了解学情,然后施教。否则,只按老师的意愿、按老师的预设组织实施教学,学生不是完全成了附庸了吗?尊重学生又在哪里呢?
“请你停下来。”

当学生读书读得节奏不准、语气不好、感情没有读出时,于老师就对学生说:“请你停下来。”及时地给以具体的指导,自己示范,让学生跟读,有时是三遍五遍的重复,直到学生读对了读好了,再让学生继续往下读。就是这样,在读书的过程中于老师一点点地教会学生读书要有停顿,停顿是为了留下思考的余地,读书要“思考”要“想象”,学习古人用两只眼睛读书——“煮书”,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品味词语的语境含义,学会体会句子的纸背意义,学会联系课文前后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于老师以课文为例子,将学法指导贯穿其中,教会学生读懂文章,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而我们许多老师却是急于分析,急于讲解,急于把课文的微言大义告诉学生,急于让学生记住分析的结论;或者只给学生指出不足,而不给学生改正的机会,放弃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而不是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读书。从“请你停下来”这里,我们要学习于老师切切实实地做一个“引导者”,在学生需要引导时给以及时的示范引导、鼓励和点拨,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进步,而不做一个指出不足、提出要求就万事大吉的“评判者”。

“为捺鼓掌!”

在课文学习结束之后,于老师找了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分别写本课的生字“仰”“越”“疚”(本课生字中最难写的三个字),结果“仰”“疚”两个字写得很好,于老师要大家把掌声分别送给优秀者和成功者。“越”字整体结构把握不好,可是“走”字底下的那一捺写得好,于老师就抓住这一捺,要大家:“为捺鼓掌!”好一个“为捺鼓掌”!于老师不但看到了优秀者,更看到了非优秀者的“优秀之处”,看到了非成功者的“成功之处”,并给以鼓舞,给以激励!试想如果不这样处理,而以“看人家写得多好,你要向人家学习啊”来做笼统的评判和要求,这第三个学生的心里将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到此并没有完,于老师又亲身示范,教给学生“越”字怎样才能写好,注意笔画的部位,笔画的走势,并组织大家一同训练。于老师多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取之处啊!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与学习吗?于老师在上课时从不吝惜表扬,在于老师的课上时时会听到对学生的肯定、表扬与激励。千万不要以为于老师的表扬是廉价的,恰恰相反,于老师的每次表扬都是针对具体情况的,都是有特定的作用的,而不是泛泛的、笼统的。不恰当的表扬是绝对起不到正面作用的。

“还请你来读。”

通常情况下,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准确、朗读不标准,老师都会让这个学生坐下,而另找其他同学来完成同一个任务,有时会一连叫好几位同学,直到学生的回答使老师满意为止,而对那些回答不好的学生则不管不问。而于老师却恰恰相反,他从不放弃对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指导,从不放弃给需要指导的学生以指导,不但让这个学生“停下来”,给以具体的指导,而且始终关注着“他”的进步。因此,到后来,于老师对那个学生说:“还请你来读。”看他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是否有了进步,而当于老师发现这个学生有了进步时是一定要让其他同学将掌声送给“进步者”的。谁需要教师的教?恰恰是那些表现不好或者不够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我们恰恰放弃的就是他们!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而我们的老师只关注少部分学习好的,而将大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和学习差的弃置不顾,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变成了“差生”,何以能够实现“让所有的孩子都进步”?因材而施教,教为学所需,这也是我们应该好好向于老师学习的地方。

“于老师读了七八遍。”

于老师在给学生读课文时说:“备课时,于老师将课文读了七八遍。”这使得笔者深有感触。据笔者了解,我们多数老师备课时是很少将课文读到七八遍的,有的甚至没有出声地读上一遍。总是急着去看《教师用书》,急着去看参考资料,急着去看名家教案,急着去写教案。将备课简单地等同于写教案,以为教案写好了课就备好了。教案是一定要写的,但写教案绝对不等于备课!于老师认为备课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写教案是显性备课,而钻研教材、朗读课文、思考教法等是隐性备课,“隐性备课最重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在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能够声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读出来,然后才是写教案(写教案只不过是备课的最后一环)。文章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都没有将课文读懂,又怎么能引导学生去读懂呢?在这方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向于老师好好地学学呢?

“请用话筒。”

我们很多老师上课尤其是那些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真是“十八般武艺”大荟萃:录音、配乐、画面、录像、实物、课件、多媒体,样样不落,用“使尽浑身解数”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教学环节设计也是花样迭出:什么激情导入、情境创设、整体感知、深入探究等等,机械生硬地将这些概念展示出来,把本来自然的、有机的课堂人为地割裂成若干个组合模块,似乎不把这些名堂叫出来别人就不知道下一个环节要干什么似的。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变成了教师教学设计的完美演绎的流程。教师手忙脚乱,成了课件的放映员;学生“兴趣盎然”,成了课件的观赏客。就是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阻隔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阻隔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受体会理解与感悟。一堂课下来,学生甚至都没有完整地读上一遍课文。无怪乎有的老师纳闷:“这些内容我都讲了,也要求学生记了背了,也强调重要了,怎么一到考试还是不会呢?”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你的理解甚至是教师用书的理解,根本不是学生的理解,拿自己(或教师用书)的理解当作学生的理解,在这两者之间硬性地刻意地画上等号,能有好结果吗?


而于老师一支粉笔一方黑板,足矣!为了让大家都能够听得清楚,最多不过自己用话筒,让学生“请用话筒”,仅此而已。将一切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全部抛弃,正本清源,返璞归真,还语文课以本来面目。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根据学情施教,为学生的需要而教,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训练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将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将课堂教学真正变成了生成性课堂,真正变成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课堂!

    文章来源:孔庆河《山东教育》2006(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8:20 , Processed in 0.0972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