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乾明教授与网友讨论“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整理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7 20: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问:请问“作文的功能”是什么?答:“作文的功能”是:立人。其内在功能是满足作文主体生计与心灵的需要,外在功能是与人勾通,影响他人与社会。具体的分析可以看我的〈作文功能〉这篇论文。 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您如何理解“人文性”?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凸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答:在作文教学中,人文性就是在言语表达的训练中培养学生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特征。讨论的话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具体包括作文本体、作文课程教材、作文规律、作文功能、作文教学规律、作文素养、作文技能、国外作文教学、作文教学的文体意识、高考作文、作文教学理论家等讨论内容。 问:对比日本的生活作文,您如何看待作文生活化?答:作文生活化有两层含义:第一,学生接触生活、感悟人生、积累生活感性材料;第二,把生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也就是说作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积累。当然,读书也是作文生活化的内容之一。 问: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与我们之前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吗?答:语文课程改革之后的作文教学继承了以前作文教学中的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新课改不是对传统的抛弃,而是扬弃。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发生了三个根本的改变:第一,作文教学价值趋向方面强调由作文技能转向作文素养的培养,而这种作文素养不是靠教师灌输作文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而是在对话中生成的。第二,在作文教学内容方面,由凌空蹈虚转向作文的真情实感和个性化的表达。第三,作文命题走向了多元化。 问:关于“语文素养”许多人都有说法,您认为一个语文素养好的人该具备哪些特征?如何养成?您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能从哪些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答: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参照钟启泉教授和日本的一个教授的讨论,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之上,也可以看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初中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作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内容之一,着重包括两个方面的素养:一是胸有成竹的素养,即学生感悟生活、积累意象的素养;二是得心应手的素养,即用恰当的语言符号和表现手法传达心中所想的内容。问:请问怎么理解王尚文老师提出的作文对话教学这种观点?答:王尚文提出过语文教学对话论的观点是强调师生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思想碰撞形成语文素养,他对于作文对话教学没有专题讨论过。在我看来,作文对话教学是区别于以前单甬道传递作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法,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民主讨论中展开作文教学的过程,包括在生活的观察、命题的审视、作文的构思、作文的评改、作文的讲评等方面,强调师生对经验的共享。 问:老师怎么看待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无病呻吟现象?答:学生作文的无病呻吟的产生在于:第一,教师的作文命题与学生的生活积累没有形成平衡关系,学生只能代老师立言写小大人的文章;第二,学生的生活积累不够,没有什么可写的;第三,学生以为写崇高的主题才是作文,而自己的生活琐事、某些想法不是作文的内容。 问:梁启超说,“国内白话文做得最好的几个人,哪一个不是文言文功底用得很深的?”那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否一定要自经典始?答:学生的作文应该从文言文那里学习古人先进的作文方法,借用美妙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我们不提倡学生用文言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否则就是历史的退却。个别学生用文言来写作文而且写得比较好,比如《狡兔之死》之类,我们当成是个性化的东西,不适合作为普遍的作文教学价值追求。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学习文言文的“神”,而不是“形”。 问:你好!请问如何看待当前学生作文中流行用语泛滥的情况?答:作文用语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而且要受到技术条件的影响。学生的流行语只要用之恰当,不影响自己的思想表达,别人也能够接受,我们就不应该反对,因为这有助于学生作文语言的丰富多彩。我们反对追求形式不顾内容的使用还没有约定俗成的流行语。 问:李老师您好!有一个问题请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在学生作文之前吗?这会不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呢? 问:中学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重视范文的功能,让学生由模仿到创作,进而懂得各类文体写作的特点和规律,这真的能让学生少走弯路吗?答:第一,学习范文是创新的基础,很多写作能力高的人都离不开学习别人的东西;第二,学习范文要学习他的表达思想的方法,而不是照抄范文,一定要化用别人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思想;好比是练字,临摹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 问:我发现现在有一种作文写作软件,学生只需要输入一些基本信息,一篇完整的作文就ok了。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学生习作特别是考场作文的内容谋篇布局都大同小异,如同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一样。李教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答:这种方法我们是反对的。手工作坊式的作文教学只会制造出千篇一律的产品,不会写出表达真情实感的,个性化的作文。 问:目前在我国有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文本来规范当前的作文教学?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我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主编的《作文》课本,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年级一册,但要结合实际运用。 问:老师觉得高考的话题作文是否会一直延续下去?现在写的作文好像都是“以……为话题”写问,文体不限,会一直下去吗?答:我反对一直延续下去。应该创造新的作文命题形式,这有利于推动考试科学的发展和引导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最近两年不少地方也没有用话题作文。 问:我国语文作文教学非常忽视学生修改文章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答:我在《作文教学规律的信息论阐释》这篇论文里提供了一些建议,核心思想是反对“全收全改,精批细改”,在老师示范、合作修改、网络修改、范围引路中去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 问:我是小学语文一线老师,最头痛的就是作文教学,在平时语文教学中,面临着读与写分离的尴尬局面,真想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切入口与方法呀。答:可以看看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法。 问:请问李教授,对话作文是否可以看作是“作文生成”的最佳策略?如何理解作文的生成性?答:对话只是方法中的一种。我所说的生成性是指:反对机械的灌输作文知识和作文技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境中、生动的例子中学生体验作文的方法。问:我也曾经是一位不算失败的中学语文教师,但是一提到作文教学,我还是觉得乏善可陈。为了一堂比较完美的作文专题课,我经常要提前准备两三天,学生的反响也不错,但我还是觉得和理想中的效果有差距,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由于你的追求过高。你可以借用别人的作文教学方法以便脑袋里面有多种方案,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杂取种种,合取一个”,也许效果会好些。 问:能不能请李老师介绍一下您对作文技能的研究?答:作文技能的研究,你可以参照“三级训练法”、“快速作文法”等作文教学的经验。我一向提倡作文教学要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观察社会、感悟人生;二是多读书、读好书。 问:多角度立意是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学生却是一大难点,学生没有开阔的视野,求异思维能力也比较弱,难以写出"人人身边有,他人笔下无"的东西。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好像应该牵涉许多方面,我也觉得无从下手,想请教李教授!答:这一事实上运用多元解读法原材料的方法,就可以发现出多侧面的立意的角度。 问:李教授是否感觉到“文体学理论”的不足(或陈旧),已经对中小学作文教学产生了影响?您是如何看待目前语文课程理论上使用的一些很迷糊的“文体概念”问题的?有良策么?答:一是可以看看我的一篇论文——《文章训练与文学训练要并重》,核心思想是文体意识不能淡化;二是可以看看有关文体研究方面的专著,然后移用到作文教学中来,如童庆炳的《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一书(云南出版社2000年)。 答:我的看法是作文前的指导不要在作文的思路方面下功夫,而要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读书方面去下功夫。 问:新课程下的作文注重实效性及情感,但因为目前中考、高考的导向,多数学校只教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种样式,至于信息化社会所需的说明文、杂感、散文及一些实用文,几乎是无人问津,面对这种情况,作文教学应如何走下去?答:作文训练应该文章与文学的训练并重:文章是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文体,这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文学是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的文体,它强调语言表达的创新。 问:美国以生活需要为主题组织单元教学造成学生作文水平降低,我国目前也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母语教学,那么我国作文教学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现象?答:美国是一个非常强调实用的国家,实用主义是他们的作文教育哲学思想。用生活单元来组织作文教学这只是一个安排作文课程的形式而已,并不就证明作文教学的水平就下降了。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合理的方式结合我们的学生的实际,安排作文教学,只不过把观察、思维、语言作为作文教学的最重要的三个内容。 问:请问李老师:新课程下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大体的方向是什么呢?答:我的看法是:第一,反对作文教学的随意性,提倡作文教学的科学精神;第二,反对作文的伪神圣,提倡作文童心的回归;第三,把观察、思维、语言作为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三大训练内容;第四,文章与文学训练并举,第五,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作文教学方法,例如为学习而写作、观察作文、合作式作文教学、生活作文、研究性论文等方法。


李乾明教授与网友讨论“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整理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17 , Processed in 0.0642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