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讲台笔记 文/朱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4 18:4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讲台笔记
2006年9月1日星期五
学生的思路
又开学了。还是教原来的班级,教室换了一下。或许是朝向的关系,教室里热得出奇,一节课下来,衬衫湿透。
今天上第一课《老师领进门》,老课文。范读之后请学生交流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学生有的说那时学习条件不好,有的说那时语文叫做国文,有的说作者很感激老师,有的说老师上课时喜欢编故事。我将学生的体会择要写在黑板上。然后据此重点学习编故事和感激老师的部分。两个部分都采用先朗读,再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编故事——培养想像力——成为作家——感激老师”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请学生质疑、答疑。
学生的发言不是很积极,除了天热的关系,主要还是读得不够。

2006年9月4日星期一
有点松
《热流》讲的是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指出老师朗读中的一个错误,后来老师勇敢地承认并向学生表示感谢的故事。我先请学生找出文章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组织教学。原想学生也许会说到“愕然一惊”,便可再请学生划出描写教师神态的句子。但是学生没有说。
描写教师神情变化的几句句子主要通过“划句子、朗读、回答问题”来理解。我把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据此归纳出教师的心情变化过程,并指导了心理活动方法。课后想一想,这里还可以放一个想象扩句练习。讲练结合,效果会更好一点。请学生猜测当时教师内心的想法。教师的神情变化是一根明线。理解之后,我再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作者心理活动的变化。学生发言踊跃,提炼出“陶醉、忍不住、后悔、激动”的变化过程。最后讨论课题与课文的联系。
课文中有不少句子,词简意深,请学生体会。学生说得很不错。
整堂课节奏有点松,效果还可以,但是对过程还不满意。

2006年9月5日星期二
谁的责任
今天下午去浦东少年宫参加现代教师素养和精神恳谈会。活动由社会发展局主办,借此庆祝教师节。每位与会者获赠一套刚出版的《现代教师丛书》。我应邀作为小学教师代表发言。会上,王栋生老师的发言最精彩。他上来就说,对中国教育已经绝望。中国教师目前的人文素养是历史上最低的。他说,日本明治维新时推行义务教育法,结果很多教育官员因为完不成任务而自杀谢罪。而在中国从来没有听到过类似的事情。他举了不少叫人心碎实例,会场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商老师的发言也很好。他说,教师目前的生态和心态都不好,因为教师的价值是被考分左右的。
一些专家提出,为什么教育的问题这么严重,到底谁来负责任,说不清。在我看,责任应该谁来负,是很清楚的。一边在宣传科教兴国很重要,一边却是教育经费的投入比非洲穷国索马里都不如。一边在宣传自主创新,一边却连自由言说都变成难事。一位老教育家觉得中国的教育成就是大的,因为只用了那么少的钱,很自豪。这话,我怎么想怎么别扭。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而是让基层学校、一线教师承担了许许多多不应该承担的责任。政府应该放手的事情,却牢牢抓在手里。这正常吗?这有什么可以骄傲自豪的。
教师节要到了,人们都在祝愿教师节日愉快。可是很多教师却丝毫不觉得幸福。罗素说,竞争与妒忌是不幸福的根源。我看这话在当今的中国要改一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才是不幸福的根源。
王老师的绝望是可以理解的。这绝望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还将继续。

2006年9月6日星期三
两种准备
今天教《餐桌上的大学》。备课时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从课题入手,分别理解餐桌和大学,找出两者的区别。然后寻找“餐桌上的大学”和普通大学的相似之处。其间训练语言,理解主题。二是由学生质疑切入。上课时还是用了第二种。学生问什么叫“正中下怀”。讨论词义之后,再请学生讨论父亲问母亲的原因,问了之后的情况。配以朗读,就将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了。最后让学生们说说读了这个故事的体会。王越说,文章中的父亲很有心,平时我们吃完饭就去玩了,可他还让大家学习。陆叶说,她觉得父亲很注意学习方法。我表扬了她。虽然文章中最后总结是“父亲教会我们不断学习”,但是我觉得从故事内容看,还是归纳成讲究学习方法比较好。
昨天在小练习中设计了一道题:根据第一第二课内容或为田老师写一份简介,或写一份报告分析一下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主要是想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现有材料组织文章。事先做了一些格式上的要求。今天收上来一看,虽然语句简单,还有些不通顺,但是练习的效果达到了。
作业一:
田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四十人。田老师17岁就开始教书了。他教学方法是先把要教的诗念一遍,再串讲一遍,最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作业二:
田老师,男,在关帝庙的后殿教书。一共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共有四十人。田老师每教一首小诗,就会娓娓动听地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听了之后好像已经身临其境。大家都喜欢他。四十年后他还对别人说,这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作业三:
甄老师很喜欢他的学生。因为课文第一节里写道,甄老师下课不是和男生掷飞碟就是和女生跳橡皮筋。甄老师敢于向同学们承认错误。上课时刘东东指出她读错了字,结果甄老师也没有生气。学生也喜欢甄老师,作者在第一小节里写道“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
第三份作业是田曼奇的。难得的是在谈论师生关系时,她能从师与生两个角度来写。

2006年9月7日星期四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在小冷的博客里看见他引了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他说过去读的时候很感动,现在读来很绝望。张晓风是我喜欢的台湾作家,这篇文章真好。抄在下面。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这几天孩子们都在排演节目,准备开一次庆祝教师节的队会。一些孩子还送来鲜花贺卡。而我们可以给他们什么呢?
昨天与一位前辈聊天,他说上海的新教材是教育界的大跃进共产风的结果。特别是语文教材,违背汉语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加重学生的负担。对这套试验教材批评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想组织人员进行大幅度的修订,可是无人敢应承下来。真是贻害无穷。说到后来,前辈激动起来,拍着桌子叫道,这些人应该拉出去枪毙!
听说目前关于课程改革国内已经出现两个派别,彼此斗争很激烈。还听说前段时间,总理特地邀请了部分教师代表谈教育改革的事情。派别斗争,背后必定有利益驱使。最高当局要抓教改,必定一抓就死。
在这样的环境里,家长,你交给我一个孩子,也交给我一份我无力承受的责任。

2006年9月8日星期五
不通的结尾
第四课自己觉得上课最好的是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学生,读完课文,是否发现问题。汤城说,最后一句话好像读不通。于是一起讨论。我启发学生,“不仅”经常和什么词连在一起用。大家一下子明白了。问题出在关联词没有写完整。接下来临时生成了以下几个环节:
1、        给“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画。”补充后半部分。
2、        “这道理”具体指什么?(归纳出课文中心——做事要实事求是。)
3、        将“实事求是”或者“做事不要想当然”放入句子中,再来补充句子。
4、        为什么作者不把句子写完整。
这个单元的课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些含有意味的句子。教学这些句子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主要还是由我来解释分析。蔡兄说,三流的交流和一流的灌输,他选后者。这很对。读书的门径单靠自己摸索常会事倍功半,总是要先教会了方法,指点清楚再放开才行。特别是面对不理想的课文和混乱不堪的世界的时候。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8:47:05 | 只看该作者
2006年10月13日
开头与结尾的迷惑
今天上《明月与清风》。这是篇香港小学生的习作。先与冯诗韵、徐圆缘分角色读课文,再让学生自由读。随后讨论读懂了什么。学生们依次说:小男孩要搬家了。小男孩很想与小女孩保持联络。小男孩想了解小女孩。接着再问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赵东润说,课文是写小男孩给一个小女孩写信,为什么课文不直接写出这封信,而要加上“我是月亮”这样的开头和让“清风送信”这样的结尾?课题为什么要叫《明月与清风》?这个问题问得好,我顺势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        我听了大家的意见,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小男孩为什么要想了解小女孩?小女孩是个怎么样的人?(由学生的问题引出教师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有关句子自己体会。)
第二,        阅读小男孩的信,找出描写小女孩做的事情,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且概括她的品质。学生概括出“勤劳、勤奋、乐于助人”。
第三,        将概括出来的“勤劳、勤奋、乐于助人”归纳成两个字。陈麒安用“美德”来概括。我将两字写在黑板上,并用连线将其与原来的板书“开头与结尾?”连接起来。学生一看,立刻明白——有的说,作者在开头把自己比作月亮,使文章很美。有的说,这样写增加了悬念。有的说,这是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说法不尽统一,意思却是一样——开头与结尾使课文变得很别致。
    通过读懂与读不懂的讨论来生成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已经用了几次。基本上每次都成功了。准备再试几次后,简单小结一下其中的规律。
第三单元编得比较乱,看不出什么主题。有三篇革命传统教育的老课文。这些文章经过多年的打磨,文字规整。《狼牙山五壮士》最后有两句口号,我发现每当学生读到这里情绪就会激动起来,真可怕,所以没敢让他们多读。其中缘由可以写成一篇大文章,这里不必说。我把这几篇课文当作指导学生练习概括段意的材料,效果不错。

2006年10月16日星期一
上课之难
下午到外校听课,是四年级的《家乡的桥》。几年前我听过这位老师的这一课,今天上的是修改版。
课后,一些专家评课,“和风细雨”式的,对执教者勇于挑战自己给予肯定。会场里遇见市教科院的周卫老师,问我感觉如何,我实话实说,不太好。
教师想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但“牵”、“灌”得太厉害。最后,由思乡之情引出爱国之情,更是不适合。教师的语言素养很好,配上优美的音乐,反复引导渲染,可学生就是无法进入情境,甚至连课文都读不整齐。原因何在?很简单——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要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孩子去理解一个远离故土的成人的怀乡情愫,是不可能的。整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隔”。教师与学生有隔膜,学生与文本有隔膜,教师与文本也有隔膜。有个环节,教师问学生喜欢单拱桥还是过户桥,学生还没有怎么发言,教师就自言自语说,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单拱桥。类似的情况在课堂中时有出现。以学生为本,说说方便,真要做到,不容易的。
看见坐在主席台上的李静艳和徐根荣老师,头发都已花白。回想起来,初识他们是在十余年前了。岁月如梭,感慨系之。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8:46:29 | 只看该作者
2006年9月11日星期一
教师的标准
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是篇长文章,前几天引用的只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文章的第二部分讲作者给自己喜欢动植物的儿子找了个生物老师做家教,之前她还拟了一份腹稿,以做找老师之用。我把这段文字输入电脑,因为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家长的张晓风在交出儿子时,对儿子的老师和儿子的未来的期许。
我们要为我们的小男孩寻找一位生物老师。
他七岁,对万物的神奇兴奋到发昏的程度,他一直想知道,这一切“为什么是这样的?”
我们想为他找的不单是一位授课的老师,也是一位启示他生命的奇奥和繁富的人。
他不是天才,他只是一个好奇而且喜欢早点知道答案的孩子。我们尊重他的好奇,珍惜他兴奋易感的心,我们不是富有的家庭,但我们愿意好好为他请一位老师,告诉他花如何开?果如何结?蜜蜂如何住在六角形的屋子里?蚯蚓如何在泥土中走路吃饭……他只有一度童年,我们急于让他早点享受到“知道”的权力。
有的时候,也请带他到山上到树下去上课,他喜欢知道蕨类怎样成长,杜鹃怎样红遍山头,以及小蜥蜴如何藏身在草丛里的奇观……
有谁愿意做我们小男孩的生物老师?
作者期待的教师应该是懂得尊重、启发孩子,能够依据孩子的学习心理和规律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真正的启蒙者。

2006年9月12日星期二
拍照
上次看见学生们在教室里拍照片,就指导他们写日记,要求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作业收上来后,发现不少孩子写得很好。抄几篇在下面。
拍照
冯思韵
   那天,老师让我们第二天带好照相机,说是要拍和自己喜欢的老师在一起的照片,作为十分钟队会的一个部分内容。妈妈不同意,我只好和王宜轩合用。
第二天,当我把合用的事同王宜轩说了以后,她不仅没有拒绝,还很大方地说:“没问题,我们合用吧!”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朱老师一下子就被声势浩大的拍照大军给包围了。估计是想自救,看见3班的班主任李老师走过,朱老师不顾一切叫道:“李老师是个大美女,去拍她呀!”当时我说了一句“大美女比不上大帅哥”,不知您听到了没有?
拍完朱老师之后,我们又与许多其他老师合了影。
我真得很开心啊!

带照相机
赵一霖
教师节快到了,学校组织了一个“我和老师合个影的活动”。老师让我们每人带照相机。
下课了,“粉丝们”拿着自己的照相机把朱老师转得水泄不通。“给我拍!给我拍!头转过来!头转过来!”朱老师恨不得可以像孙悟空一样,有分身术,分成三十九个朱老师,每人分一个,自己回到办公室休息。
虽然我没有带照相机,但是我变成了明星,陈佳怡、赵东润不拍老师,却拍起我来了。我东躲西藏,先躲在桌子下面,然后躲在人群中,甚至躲在二楼。可是,最后我还是被他们拍到了一张大头照。
一天下来大家都有收获,同学们收获了和老师的合影照片,我收获的是快乐。

合影
赵东润
啊,马上就是教师节啦!殷老师叫我们每人带一台照相机来,和自己喜欢的老师合一张影。我想:哇,太好了,我可以和我的“偶像”语文老师朱老师合影啦!
第二天,我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都在炫耀自己的照相机。第一节是语文课,真是天助我也,我打算一下课就去跟朱老师合影。“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似乎跟我有同样的想法,大家纷纷拿出照相机,争先恐后地要跟朱老师合影。我叫倪晨杰帮我和朱老师合影。“哇,我终于拍到喽!”我说。
这节是自然课,老师一来,陆寒涛趁韩老师不注意,“咔嚓”,把韩老师拍下来了。我把抱怨的目光投向陆寒涛,他急忙把照相机收起来。在和每个老师合影时,我都要叮嘱给我们拍照的人:“只要拍半身……”
那是因为我的脚骨折了,绑了一层厚厚的石膏,拍进去很不好看。所以,只让他们拍上半身。
在这里我祝福山外国语小学全校老师教师节快乐!

追记
陆叶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拥向讲台,原来教师节马上要到了,学校搞了一个与老师合影的活动。同学们各自拿着照相机拍了起来。
同学们像追星族一样跟着老师,竟从教室跟到了办公室。直到老师答应和我们拍照才罢休。有的和老师紧贴在一起照相,有的拿起照相机对镜头,还有的则笑得像朵花。
只见孙崇石在讲台前的人堆里张牙舞爪地挣扎着。原来他太矮小了,怎么挤也挤不到第一个。他使出吃奶的劲儿,但是仍然一步未进。他的脸涨得通红,像一只刚煮熟的大虾。
已经拍好的同学,三五成群站在一块儿对着照片评头论足。拍得不好的,则重新挤进人堆拍起来。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回了座位。追星风波也总算平静了下来。

照相
缪涵
星期三,老师让我们大家明天都把照相机带来,我心想:或许是教师节快到了,老师想增进同学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吧!
第二天一到校同学们便议论纷纷,有的说:“我先和殷老师,再和朱老师,最后和顾老师拍。”有的说:“我先和同学拍,再和老师拍。”有的说……我虽然没带照相机,但心情和带了照相机的同学一样。下了课,我迫不及待跟着同学们去看热闹了。大家互相配合,你瞧,张新尧跟赵东润配合得多么默契呀!赵东润“茄子”话音刚落,张新尧马上准确无误地按下快门,他那神情简直就像一位摄影师。我一回头,猛地发现顾老师在和陈麒安照相,她没有平时那么严肃了,笑得像朵花似的,就像邻家的大姐姐一样亲切。
通过这次摄影活动,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老师不再那么“凶”了,变得和蔼可亲,同学们心贴得更近了,四(1)班就像一个幸福快乐的大家庭。作为当中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
教小学生写作文第一步是使他们学会叙事。在叙事的同时,能够自然地流露真实的想法。看上去是很简单的任务,要真的做好却不容易。有些孩子直到小学毕业也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看到、听到或者经历过的事情。学生练习叙事的第一步是让他们知道可写的素材很多,而且就在身边。要完成好这个第一步,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不断发现孩子生活中热点,不断捕捉训练的切入点。

2006年9月13日
时间的无奈
《留住今天的太阳》讲的是珍惜时间的道理。文中有一些句子学生不容易理解,比如:尽管明天还会旭日东升,但永远不会是今天的太阳。再如:我知道,尽管人不可能永远留住太阳,但人可以比太阳走得快一步,甚至两步、三步。
时间,这个概念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太抽象了。其实对于部分成人而言也是抽象的。透过学生的眼神,我看到了迷惑。
小时候经常听沪剧传统折子戏《阿必大回娘家》,其中有段台词是这样的。
婆母:必大啊?
婆母:必大啊?
婆母:死货色!
必大:哎,婆阿妈。
婆母:叫伊必大必大嘛,勿响。叫伊死货色嘛,婆阿妈。我自家勒拉骂自家呀……
那时我一直不明白,剧中的婆母为什么要说是自己在骂自己。稍大一点,有一天我又看这出戏,听到这里忽然豁然开朗——把婆母和必大的话连在一起理解不就是——死货色婆阿妈吗!这等于是婆母自己在说自己是“死货色”。
回头再看上面两句句子,我实在不应该在它们身上花那么多时间的。时候没到,说得再多,也没有用。

2006年9月14日星期四
意外的台词
《意外的台词》讲一个不聪明但是很认真的小学生华林在表演话剧时完全进入角色,没有按剧本的要求说台词——把一个穷工匠赶走,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把穷工匠留下来。这篇课文看似简单,如果真要挖掘,是很值得琢磨的。
第一个问题,课文后面有道习题,说,你认为华林的表扬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表演的角度看,是失败的,但是从人性的角度看却是成功的。因为当华林完全沉浸在表演中时,他本身具有的善良品质一下子显现出来了。两者有无高下之分呢?我以为后者更好。在非洲大饥荒时,凯文•卡特拍下了照片——一个挣扎在去救济站路上的非洲小女孩,她的头已经无力支撑了,眼看就不行了,一只秃鹫正虎视眈眈地停在她身后,等待着小女孩死去。这幅照片让全世界的目光开始关注非洲难民,也让凯文•卡特一夜成名,成为普利策奖得主。然而,获奖的喜悦无法消除卡特所承受的巨大双重压力。他事后说:“我拍下这张照片后,上前赶走了秃鹫,然后坐在树下,点起一枝烟,呼喊着上帝的名字大哭起来。”他的同事事后回忆说,卡特反复念叨着,要抱抱自己的女儿。让卡特更加难以承受的是,他还要面对来自各方的批评与质疑,甚至他的朋友问他当时为什么不去帮帮那个小女孩。卡特陷入了两难境地:“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两个月后,33岁的卡特在汽车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见专业精神与普适的人性相比,后者更需要宣扬。教师借着这个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保持人性中的善。
第二个问题,课文一上来就说“华林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的功课不算出色,平时说话、做事都很迟缓。”可见这是一个资质平平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却有着一股韧劲。由此,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认识别人的方法。这对现在的小学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再来设计教学环节,效果一定会更好。

2006年9月18日
关于评价的联想
下午到督导室开中英合作的学校自主发展评估项目会。主持人说,下星期英方将派出专家到中国对全体项目组成员进行辅导。帮助大家提高制定评价标准的水平。
会议上,一些初中校长纷纷叹苦经。大致意思是在中考的压力下,学校做自主评价几乎没有什么空间。而且很多评价指标,相关的上级部门已经制定好了,不可能不用。所以对这个项目的前景不是很乐观。
这些话,初听有点道理,细细想来,又觉得有问题。要研究评价,要建立更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评价指标,这说明原来的指标不合适。既然发现不合适,而且私底下有多有抱怨,那么为什么不能胆子大一点,自己摸索一些新东西出来呢?现在每当遇到不合理的制度时,人们总是习惯地说,这是在中国,我们的背景不同。言下之意很清楚,由于政治制度不同,所以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做。如果都这么想,这个国家若干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四九年前,一个中学校长应该是很受人尊敬的吧。在普通人眼里,那是大知识分子了,是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而现在呢?知识分子一旦做了官,就变成了巨大的官僚机器中的一个小螺丝。他们战战兢兢,唯唯诺诺,人格猥琐,全无骨头。

2006年9月20日
读懂之后
《守信》是篇很简单的文章。于是就采用简单的办法来教。先问学生哪些读懂了?学生说,读了课文知道了“范式是个守信用的人。”“张劭是个信任朋友的人。”其他就没有了。再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只有赵东润问什么是“太学”。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这样设计:
划出描写范式的句子。
范式是个(      )的人。(      具体说明                             )。
张劭是个(      )的人。(具体说明                                  )。
通过句式练习,请学生将课文内容联系起来。随后再出句式:
范式临出家门时,他的父亲说(               )。范式则说(             )。
这个练习主要训练学生开展合理想象的能力。课文中只提到张劭与他的母亲的对话,由此我想到了范式其实也可以有与家人的对话,通过想象范式的话,可以看出学生对范式信守承诺的理解程度。

2006年9月25日星期一
“想”和“要”
今天上《我要踢球》。先把课题改成“我想踢球”,请学生比较,他们说,用“要”字程度更深一点。更说明小男孩想踢球的急切心情。随后请学生划出描写“要踢球”的句子,其间练习朗读,理解词句。最后句式练习:小男孩很想踢球。(                  )。请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或者内容来具体说明小男孩想踢球的心情。学生们说得很不错。有的用课文中的句子,有的用自己的话将课文内容串联起来。很出乎我的意料。接着,我又出示一个句式:当(         )的时候,(      )高兴(兴奋)得(                 )。前一个句式练习复述课文内容,后一个则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帮助学生体会“高兴”与“兴奋”的不同。
整个教学环节效果不错,只是时间少了几分钟,否则让学生把句式写下来,效果会更好。

2006年9月27日星期三
继续训练
今天上《“病人”》。主要环节是分别划出描写主人公装病得到的好处与坏处的句子,并加以概括。这个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然后通过句式:装病人可以(       )。但是(                   )。来串联两个方面的内容。练习的时候是先分再合,效果不错。学生再反复读过课文之后,依据提示,很好地把自己的话课文中的句子结合起来。有些孩子还能加以合理的想象。
这种用句式训练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很有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0:08 , Processed in 0.0607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