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长在名家的激励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8 15:4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长在名家的激励下

常熟市实验小学 吕月琴

  
  “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名言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太熟悉不过了,我们常常将其用之于自己的日常教学,看着一个个在自己的激励下成长的孩子,老师们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其实作为成人的我们,作为育人的我们也需要教学激励,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在我的教学成长道路了,就遇到过各种各样激励我成长的人,其中两位教育名家对我的影响特别大。翻开我的教学日记,过去的一幕幕近在眼前,我就是在这一声声、一次次的激励声中长大的……


一张名片


  20031211日,我经过前两个月的常熟市小学艺术课赛课选拔,参加了苏州市的“小学艺术评优课”。比赛进行了四天,紧张而又激励。每半天3节或4节课比,每半天比完课后,教研员沈南强老师都要让当时在场的主评委《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艺术》教材主编杨立梅教授作现场点评。27节参赛课,8个评委是睁大了眼睛、挤着耳朵听,仔细地分辨着每一节课的得失与好坏。而杨老师,60多岁的人了,当时因为不适应江南的冬天,正在重感冒,不仅要听,还要评。先说听,杨老师一会儿露出笑脸,一会儿皱紧双眉,随着课堂气氛不停地变化着自己的情绪;再说记,每听一个环节,杨老师就在选手的教案上记下随想;最后说评,那可真像外科手术医生诊治病人一样,刀刀开在患处,句句治在要害。好,好在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始终围绕着“你这节课下来倒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这个目标来评课。我的课排在了最后一天的上午。上午四节课比好后,杨老师首先对我的课作了评价:“吕老师的课上得非常好,教师的设计教育功底扎实。学生在积极参与,创设了去钟表店的情景,让孩子成为设计师,人文精神结合得自然,与生活、与文化都有了联系。课中也有知识与技能,用订货会的方式评价,形式新,但……总之,吕老师的这堂课是艺术享受的一堂课。”这么高度的评价,当时我听后真的有点晕了。评课完后,当教室里只有我和杨老师时,她走上来双手捧着名片递给我:“这是我的名片,能认识吕老师非常荣幸,是我这次来的一大收获,希望你要把这节课重新修改,拍成录像,参加全国的比赛。”多么鼓舞人心的话语,我双手捧着杨老师的名片,内心无比的幸福与激动。当时,兴奋得我两夜失眠,我为我自己在这一次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所有评委打出的最高分)而高兴。激动与兴奋之余我又在反思我的课,并且写了1500多字的新课程理念在此课中的运用以及教后感受,从而使《我的小钟表》案例有了理论支撑。2003年第6期的《艺术课程与教学》上,在杨老师的文章《与实验区老师关于新课程的对话(之四)》上,她就介绍了我的这节课,这又是一次对我教学的激励。12月底,我的这节课又专门录了像,连同改好的5000多字的教学设计一起参加了全国首届艺术评优课。
一个电话


  200442017点零8分,我正在食堂用餐,我的小灵通响起,电话那头传来了杨老师的亲切话语:“我是杨立梅,你参加的课《我的小钟表》非常好,得了全国一等奖,祝贺你!”。全国一等奖,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现在在深圳,作一个讲座。过几天,我还要到安徽作讲座,到时,想请你去上一节课。”什么?杨老师带我出去上课,真像在做梦,我激动地说:“是不是还上《我的小钟表》?”“《我的小钟表》对于安徽的孩子可能有点难,你随便找一册,选一课上吧。”“什么时候?”我赶紧问。“星期六,24号。”“啊,只有三天了。” 我当时就吐口而出,重新上一课,只有三天时间,哪能行。杨老师听出了我的语气:“别急,你先想想,想好了给我打电话。”我匆匆地吃完了饭,跑回办公室翻起了教材。第2册第二单元《春天在哪里》我一个月前上了实践课,但课还不是很成熟,而且这课安徽那边可能已经上过了。去上吧,一次多好的机会,又可以让杨老师作指导,可是这么短的时间,哪里有把握,万一上砸了,那可怎么办?正在我举棋不定的时候,电话铃又响起:“刚才可能太突然了,给你增加了压力。这样吧,我就带你的录像课《我的小钟表》去放吧。对了,《小钟表》的录像拍摄技术不是很好,学生的好多精彩的发言镜头没拍到,我希望你重新录制。以后,一定要每一册设计好其中一个单元,我会随时叫你出来上课的。”杨老师的电话虽然让我卸下了重负,但心中不免有了几分遗憾,于是我下定决心照着杨老师的话去做。后来,我努力上好每次的实践课,写出了6篇高质量的艺术课案例,还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杨老师也因为那次我的录像课在安徽的培训会上播放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她更加喜欢了我的这节课了。以后,她随便在哪里的培训会上都有介绍我的课,播放我的课。寄去的光盘放坏了,她还让我重新刻了2张用特快寄给了她。去年暑假在北京的艺术课程研讨会上,杨老师又一次地口头向与会代表介绍我的课,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她都记得清晰,我当时听了好感动好感动。不过,也一直为没能重录制而内疚。如今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被挂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新思考网’艺术课程网” http://art.cersp.com/Channel03/alsp/Index.html)上,全国首届艺术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奖名单刊登于各大刊物。在《艺术新课程的精彩》(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我的这篇案例后,还有杨老师精彩的点评。

一本教材


  200512月底,我收到了李力加(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小学常务副主编、全国十大儿童美术教育家,现任绍兴文理学美术学院教授,绍兴文理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老师寄给我的一本大学本科教材。书名《小学艺术课程与教学》,主编修海林、李力加由教育部师范司审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教材第九章“艺术教师与艺术课程”P273281上,刊登了我的5000多字的《我的小钟表》教学案例,作为教材上所收录的唯一的一篇较为完整的、美术学科背景的教师教授的艺术课案例。虽然我已在省级、全国级刊物上发表文章80多篇,但能在大学的本科教材上发表文章,是我从没想过的,这一特荣又成为我工作的一个新起点。李老师给我寄来的这本29万字的教材,不仅是一本本科生的教材,也是一本中小学艺术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教材,读着它让我爱不释手,是它让我有了更为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是它指导着我的艺术教学。
 
一封邮件


  20051214日,李力加老师给我发了一份有趣的邮件,说最近他在让美术学本科生作案例剖析,他选的剖析课例是我发表在《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2期上的《我设计的桥》,是让学生作课程学上的分析。巧的是,他们学校的教育学教授也选了我的这篇案例,让学生作教育学上的分析。《我设计的桥》是四年前我的一节公开课,当时的教学效果很好(现在再看,就觉得有许多不足了),特别是学生创作的一些作品,很有趣,于是,我就整理成文,向《中国美术教育》杂志投稿,没想到一个月后就发表啦,当时我特别高兴,虽然2002年也在《中国美术教育》上发表过一篇近5000字的单元教学设计,但那是寄去9个月后才发表的。如今,四年后,我的这篇案例,让两位教授不约而同地用于教学,作为剖析对象,真是太有意思,一定有它的价值所在。这封有意思的邮件又一次激励着我前行。

一篇剖析


  200648日,我拿到《少儿美术》第4期,粗粗浏览了一下,P67页上李力加老师写的《美术教师的课程意识由吕月琴老师的教学设计“奔腾的骏马”谈起》一下子映入了我的眼帘。一口气读完,甚感欣慰。文中不仅将我介绍给了全国的读者,而且还用了大量的笔墨与篇幅来理论验证“常熟市实验小学吕月琴老师的‘策马扬鞭 驰骋原野-《奔腾的骏马》教学设计’是一篇非常有指导和借鉴学习意义的好案例。”李老师分别从“人文主题统领下的广泛融合”、“教学的多样可能”、“美术教师的课程意识”三方面来阐述,从而使我发表在《少儿美术》第2期上的《“奔腾的骏马”教学设计》更为丰满了,更具可读性了。李老师长达数千多字对我的案例的理论分析,也为我们今后的课程研究指明了方向。
看了李老师的文章,我不仅写了读后感,还给他发了一封感谢的邮件,很快地他就给我回复了:“关于你的案例,我是收到了《少儿美术》后激情下写成,我自己也感到非常的有创意。给了张耀老师,他非常激动,感觉太有意思了,立刻将其他稿子撤下来,用了这篇。这篇文章主要是你启发了我的思路。这几年来,你的教学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我实在是感觉太好了,同时,为你写文章的时,也是我向你学习的时机,这正如多尔先生给我的话‘要记住,当一个小孩子在向你咨询的时候,就是你在向他学习的时候。’何况你现在的发展水平,也更应该向你学习了。”越是学问高深的人越是谦虚,李老师说得这么谦虚,让我愧不敢当,同时也给了我新的力量。

  正是这两位让我敬仰与佩服的名家对我的不断激励,让我时时找准前行的方向,让我将一次次的成功作为了一次次新的起点和前行的无穷动力,几年来,通过刻苦钻研,辛勤耕耘,终于换来累累硕果,让我在全国小学艺术实验区和少儿美术教育范围内有了小小的知名度,去年还被破格被为中学高级教师,当然这些又将是我前行的新动力。
人的成长需要激励,同样教师博客的成长也需要激励,让我们做相互之间激励人的吧,让我们走近彼此,读懂心灵;让我们的博客人气更旺;让我们的课改加快步伐;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成熟。

[ 本帖最后由 吕月琴 于 2008-8-28 15:51 编辑 ]
6#
发表于 2008-8-28 17:02:42 | 只看该作者

常熟网友再讲个段子......

与李力加老师喝茶

今天下午,忽然接到吕的一个电话,说李力加老师利用在苏州开会的机会顺路来到了常熟,而且是昨天就来了。当时我是又喜又恼,喜的是,自从8月赤峰一别,能再次谋面,怎能不让我喜出望外?恼的是,她居然到现在才告诉我。不多想了,赶紧跟吕说,晚饭我来请他吃大闸蟹。吕说,别吃了,因为他中午已经吃过了。于是,我们仨就来到了“来雅咖啡”。

咖啡厅优雅的环境加上轻柔的音乐,这样悠闲的氛围当然很适合聊天交流。吕是位以勤勉出名而又善于学习的人,她出来的时候还带着手提电脑、几本教材和一些教案,在我看来,她就犹如一块干燥的等待吸水的海绵,摆开阵势决意要从李老师那儿“榨”出一些东西来的。而在我的印象中,李老师又是位博学而又健谈的人,如果一旦来了兴致,文思如泉涌,出口成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情势如此,看来,每日在事务堆中忙碌的我,应该又有机会洗洗脑子了。

思想只有在自由的碰撞中才会不时闪现着智慧的火花。我们品茗畅谈,无拘无束,“火花”也不时从李老师的激情讲述中迸出。他从当前艺术课程的发展现状,说到艺术教材的使用,说到艺术教师的良心与责任,说到艺术教育的哲学本质,说到人性的弱点。围绕吕老师讨教的一节课如何上的问题,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四五个别致的课例来启发我们,他是希望我们在他的循循善诱之下,激活思维,出现灵光一现的“顿悟”。先哲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菲不发”,作为课程专家的李老师,太明白这种“愤”与“菲”的关系了,他也正是在利用教育规律在启发我们啊。他总结到,其实艺术课,包括美术课,如果我们的教师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能更多地关注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的关联,如果能更多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我们就会找到更多更合适的教学方法的。

记得,以前我曾跟王展鹏聊天,说到李老师在做讲座时有个习惯,就是如果身体不自觉在直往上“拱”的时候,那是他“倾诉欲望”最强烈的时候,也是他最能闪现智慧光芒的时候,幸运的是,今天,他曾几次在说得兴起时,都下意识地游离于座椅,立起身子,手舞足蹈,音调也随即高出了几个分贝。

下午5点到10点半,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时至深夜,倦意尚无。
5#
发表于 2008-8-28 16:49:46 | 只看该作者

再看看刘杨笔下的力加吧.........

李力加印象  (一)
             ——  一个普通人
初见李力加完全在不经意间,当我提前半个小时进入会议室刚找到个座位坐下的时候,进来一个高个,提一个摄像机的包,虽然先前特意去百渡看过李力加教授的一些文章和照片。可当这么一个穿着灰色夹克,提着摄像机包的人匆匆出现在我眼前时,虽然脑海中一闪而过可能他就是李力加教授,但我依然固执的以为这个其貌不扬的人是来拍录像的。因为会议室还只三三两两两个人,于是便和这个摄像的人相视微微一笑,算是两个都有点过早来的人的简单招呼!于是他在那安静的摆弄相机和电脑,我看着……
当来听讲座的老师陆陆续续进门,喊这个人“李老师”并握手的时候,我才听到这个高个子说一口浓厚的山东普通话,这时候才想到把“李力加”这三个字和他联系起来。
原来他就是李力加,从他的脸上、举止中看不出年岁,看不出响当当的头衔,看不出成绩、荣耀和骄傲,眼前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不经让我想起大学时代的一些教授,其貌不扬、朴实无华,甚至常能在讲座现场看他忙着搬椅子、安排座位、倒水、搞卫生,可当他往主讲台上一坐,主持人说这是著名的某某教授的时候,思维往往会来个急转弯,尽管迅速调整自己脑中的印象,但还是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见过多位大师、专家,很多次有这样的感觉,可其实名人也是普通人,往往因为仰慕而产生的对名人的高期待和漫无天际的的想象,会使人以为名人应该有名人的模样,可名人也就是普通人,你无法从外在去判断。
当沉浸在名人的博学、专业、探索中,感受着他的精神、力量,听着他的观点、论述、实践、成效的时候,那种期待,那种仰慕又油然而生了。
李力加印象(二)
             ——发现美的眼睛
听李力加教授的讲座,会感觉心潮澎湃。李教授强调艺术的重要性,希望在学校美术教育和校外美术教育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解决美术教育“飘”的现状。他呼吁大家关注艺术、感受艺术。李教授从被斯坦福大学提前录取的李昂的经历讲起,紧贴生活,逐步展开艺术与艺术家的话题。他认为艺术就是独特新颖的形式,就是象征性意义的思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对不满的宣泄、对生活的提升都是通过艺术来实现的。孩子也往往容易通过艺术来表现他们的心理,表现他们的世界。艺术需要跳出生活,以独特的方式方法去发现、去创造。
谈到艺术的创造,李教授说,重复不是艺术,艺术家都是有创造才华和能力的人,艺术更需要一种“傻傻”的执著,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

每个人都有“两”双眼睛,一双是普通生活能力的眼睛,另一双就是审美的眼睛,秋天的叶、冬天的树、路边的石头---美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就要从身边做起,从平常事出发去发现艺术的存在,习惯是艺术,敏感是艺术,有选择的敏感,这就是审美。
李教授在讲座中特别提到,一定要将自己的生活艺术化,通过艺术化的学习和成长,去开启自己的潜能,改变自身的处境。

李力加印象(三)
——教学活动的个性魅力
12月11日上午听李力加老师上课。天气有点冷,下着零星的雨,从小班赶过去进入教室的时候,课已经开始了。气氛已经有点热,不知道先前做了些什么,当我坐下的时候孩子们正在看PPT上的一些菱叶的照片,当李老师和孩子们谈了谈一些照片的色,形,整体,局部后,就让孩子们来讲一讲自己可能会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重现这些菱叶,几个看起来有点像“领袖型”的孩子滔滔不绝得讲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示范,然后每个孩子拿出自己准备得材料来表现。当时间过得差不多的时候,李老师又请几个特别有特色和创意的孩子来展示作品和交流作品构思。最后在这堂美术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李老师还是给孩子们展示了用PHOTOSHAOP处理过的一系列菱叶的图片以拓宽孩子们的思维和增加具体形象经验。

虽然李老师在后来讲,仅这样一次随机而发的教学活动是缺乏实效性的,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是喜欢的,他们那么兴致高昂的讨论、回答、创作、展示,这样的课堂活动是富有生命力的。

李老师上课充分展现着他的个性魅力,很是与众不同,平易近人,态度和蔼随机应变又不乏幽默和风趣。

最后他告诉孩子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用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世界,来表现自己。




4#
发表于 2008-8-28 16:45:34 | 只看该作者

力加兄总是笑容可掬...........

            

     李力加,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美术(艺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美术史论。
3#
发表于 2008-8-28 16:19:25 | 只看该作者

细读此文,想起许多往事..............

想起在北师大研修时杨老师的鼓励..想起随杨老师赴济南修订[艺术]教材的经历...想起受湖美社委托电邀力加兄来汉讲学的旧事...想起在鲁与力加兄对饮的情形....想起在京时与沈南强老师一起改稿的日子,,,,,,,,,,,,谢谢月琴老师的文字.//有好长时间没与杨立梅老师联系了,很想再和杨老师对座聊天.
2#
发表于 2008-8-28 15:55:5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29 , Processed in 0.0706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