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意迭出——听陈钟梁先生评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5 07:5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意迭出——听陈钟梁先生评课


李震


“一个社会GDP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人都会患上一种多动症和浮躁症。在欧美国家,大概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人们开始变得浮躁起来。美国有个嬉皮士运动,法国有个荒诞剧高潮。法国有位作家叫尤尼斯库,他写过两个剧本,一个是《秃头歌女》,写的是在一辆列车的一个豪华包间里,住着两个人,一个秃头,一个歌女。男的秃头,满脸红光,一看就知道是个大款。另一个是个歌女,尽管年龄三十开外了,但穿着适时,仍然那么的光彩。由于无聊,两个人就开始聊起来,结果是越谈越投机,越谈越亲密。最后发现两个人原来是到同一个省份,到同一个都市,到同一个街坊,到同一幢大楼,到同一个层面,到同一个房间,到同一张床上。哎哟,原来两个人是夫妻!但是这个秃头整天忙于在外面操作,歌女忙于走穴,所以夫妻相见不相识。这个荒诞剧在功利主义趋势下人性的丢失。”
上面这段话是陈钟梁先生于2003年9月20日在连云港作语文报告中的一段话,那天他报告的题目是:《读书
作文 做人》。他讲语文教学改革,不是单纯地就语文教学谈语文教学,而是先勾划背景。他说: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有很多背景,理论背景有:建构主义、多元智慧等,但是,我们也有一个人性丢失的背景——烦躁与尴尬,人人都摆脱不了的“烦躁”与“尴尬”。用上海一位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的话就是“多动症”与“浮肿病”。他这样讲,既显得非常大气,又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因此,报告新意叠出,气氛活跃。

我初识先生是在1995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中语会第六次年会上,先生当选为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那次会议规模很大,先生会务缠身,我也没有拜访先生。以前虽然没有见面,但常在语文报刊上读到先生的文章,1987年在《语文学习》第8期上发表了《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受到大家的关注,这是语文教育界首先提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概念,并从哲学角度上进行思考,从此,拉开了语文教育界长达十多年的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也知道1989年11月30日,上海市中语会举行了第二届会员大会暨年会,大会进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先生当选为会长;1991年7月又当选为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
1997年10月1日,全国青语会和《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在北京联合举办“素质教育与作文教学研讨会”,会议期间,全国青语会还召开了“21世纪青年语文教师发展战略座谈会”,会议邀请了顾明远、章熊、钱梦龙、张鸿苓、陈金明、顾德希、吴心田等专家参加座谈,陈钟梁先生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因为参加座谈会的专家不多,总共不足二十人,所以有机会和钟梁先生零距离接触。先生穿长方格长袖外套,内衬为深灰色高领衫,打一绛紫色印有暗花的领带;戴一副白边眼镜,宽阔的额,头发茂密,虽然身材比较瘦小,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讲话声音洪亮;他的发言,总会新颖生动而又妙趣横生,让青年人有如坐春风之感。先生主要讲创新问题,他说:“中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闪光点就是创新,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既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没有个性的土壤,也就没有创造力。每个人成功的秘诀都是从记性到灵性到悟性。”休息的时候,我和他聊了几句,谈到了成都会议,谈到了青语会的活动设想,先生特别提到年轻人要学会读书。他说:“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确立了‘阅读社会’的概念,倡导全社会人人读书。”他神情地说:“不读书啊,人就会变得浮躁。”我望着他那宽阔的富有智慧的头脑,领悟到智慧来自学习,来自读书。应我的邀请,在会议室合影留念。
199981,由江苏省青语会承办的“全国青语会第三届年会”在南京召开,上午开幕式后,陈钟梁先生作学术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走向21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学与青年教师》,这是我在元月26日通话时约定的;同时,我们还准备请余秋雨先生来宁作报告,也委托陈先生出面请,陈先生告诉我“余秋雨很难找,没有联系上。”后来,我把余秋雨的请柬也寄给陈钟梁先生,请他再做出努力,但终于没有请到。陈先生的报告高瞻远瞩,他总喜欢阐述一些语文教育思想前沿的东西,描绘出一道思想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20067911日,应全国中语会邀请,在扬州担任全国中语会和语文报社召开的“全国主体发展——活动教学”高峰论坛课堂教学评委,并在大会上和钟梁先生一起作了现场评课。我评的是山东济宁师专附中朱则光老师的课《我用残存的手掌》;先生评的是高中的课。此时的我,真是诚惶诚恐。先生善于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来和执教教师的设计作比较,因此深入细致;他总是非常熟悉课文,有些段落和句子,他能一字不漏地背上来,并随机作出分析,因此显得十分生动,听课的老师在静默中聆听着先生思想的涛声,到了心领神会的精彩之处,会场上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200682631日,被全国中语会和语文报社聘为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活动高中组专家评委,共听了18节赛课。先生是大赛评委组组长,我记得先生评《美腿与丑腿》时,说过这样的话:“这几年已经很少能看到语文课堂上有句子或者句群的教学了。其实,句子很重要,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单位,它下联词语,上联篇章,是必不可少的枢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精辟地提出了‘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的观点,如果脱离了‘字’和‘句’,社会意义、人文精神就只能飘浮在空中,无处着落。”先生这一席话,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他又说:“语文教学需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但千万不能让‘拓展’‘迁移’‘相关链接’掩饰了自身对文本理解的肤浅。”这些话都有着针砭时弊、端正中学语文教学方向的作用。这次评课期间应《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主编徐永平先生之约,他写了一篇《肤浅,不属于我们的新一代——课堂教学大赛之听课漫笔》,我写了一篇《细节使课堂精彩》,都刊发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6年第9期上。
会议期间,我和镇西一同陪先生游沈阳世博园。先生此时已经七十岁的老人了,他身着一件暗白色的短袖衫,显得有点宽大,给人“衣带渐宽”的感觉;戴一副紫黑边的深度近视镜,额头上飘逸着几绺银发;手提一矿泉水瓶,和我们边走边聊,他那富有智慧的话语,使我们不时地发出会心的微笑。在我们看到世博园中有:朝鲜园、俄罗斯园、意大利园、尼泊尔园等各国风情园时,先生由此谈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问题。
2007102023日,在南京一中参加全国中语会和《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联合召开的“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专题组第二届年会”和首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大赛会议,我和陈钟梁先生、苏立康教授、张良杰教授(新疆师大)等担任赛课评委。先生在大会上对开课作了分析。
我记得先生评课总是在不经意处经意,语文的味道十足。他强调人文教育不能空泛,一定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解读。他说:“《回乡偶书》这个题目,最精彩的是哪个字?‘偶’字。‘偶’是什么意思?偶然的意思,这里的偶然有豁然开朗的含义。在诗歌创作的过程里,是一种灵感的闪现,你写不出来,贺知章写出来了。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偶’字人文精神是如何传递的呢?《回乡偶书》不能写为《回家偶书》,什么道理?‘乡’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一种彻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向往的理想是功成名就、衣锦回乡。‘家’是一个人、一个人组成的家,‘乡’是一个家一个家组成的乡。他衣锦还乡,不仅要在妻子面前显示出自己的成功,还要在同一个族、同一个宗里显示出荣耀,所以才有李白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刘邦的‘威加海内兮思故乡’,余光中他也是《乡愁》而不是《家愁》。”先生一番话语,把一个“偶”字,把一个“乡”字,解读得非常精到,举一反三,旁征博引,思路开阔。人文思想渗透其中,听来真如醍醐灌顶。
先生总是喜欢对语文教学作前沿性思考。他在2003年9月的语文教学报告中谈到研究性学习时讲到:
我们的教育要融入世界的潮流,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学生当中,特别是高中生当中倡导研究性学习。但是,我们要考虑,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到底是什么关系?接受性学习当中到底有没有研究性因素?研究性学习里面有没有接受性知识?我个人认为,中国教育有两大特点,一个它是“吃三个馒头” 长大的。小时候奶奶给我们说:“有个人肚子饿了,要吃馒头,吃了第一个还没有饱,吃了第二个还没有饱,吃第三个饱了,后悔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吃第三个馒头就可以了。”这就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三个馒头”的故事。中国教育就是重视一个与一个馒头之间的铺垫与过渡。美国教育家苏曼说:“我非常欣赏中国‘三个馒头’的故事,它背后隐藏着非常好的教育哲理。可惜美国人是不吃馒头的。”在创新能力方面,中国远不如西方,但在基础知识方面,西方的学生远不如东方。现在我们双方要交融,互相学习,互相磋商。但是中国不可能变成美国,美国也不可能变成中国,因为文化传统不一样。原子能之父,世界顶级的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奥本·海默这个人,从他的发型、衣着打扮,根本不像一个原子能的科学家,他的说话、动作,都非常张扬的,活像一个歌星。另一个是中国的原子之父邓稼先。邓稼先就像一个农民伯伯,老实巴交的样子,根本看不出是一个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说起话里慢条斯理,处理事情谨小慎微。但是文化大革命当中,他的研究所两派争夺十分激烈,军宣队、工宣队都解决不了问题,而邓稼先这个“糟老头”居然能让双方坐下来,和这个谈谈心,和那个讲讲话,两派居然联合起来。奥本·海默不可能成为邓稼先,邓稼先也不可能成为奥本·海默。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不同传统文化、不同思想理念来实施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否则又变成热热闹闹走过场,一定要从我们的深层思考下面来看怎么推进语文学科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先生这段话非常透辟精警,深刻独到,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和富有前沿性的思考。四年多过去了,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才刚刚步入实施阶段,透过热热闹闹的表象来看,实质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今天重读先生这段话,仍然有着指导意义。先生还有诸如《模糊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网络时代语文教学断想》等,无不是对中学语文作出的前沿性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邮编:22200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8:06:46 | 只看该作者
听陈钟樑老师讲课(二)
    接着进入第二篇的修改。同样先看文章,找出文章的优点。
记住这一天(二)
  ①雨虽然停了,但漆黑的乌云仍布满天空。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里,就是不肯露面。课上的那张数学测验卷在忽明忽暗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不及格三个大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②出于自尊,我把卷子翻了过来,希望给自己挽留一些面子。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在分析卷子的时候,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我。虽然没有刺耳的讥笑声,但同学向我投来的幸灾乐祸的目光,让我的心情愈加沉重。毕竟,这是我第一次不及格啊。
  ③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在熟悉的回家路上,心里想着回到家里如何向父母解释。数学成绩之所以会不及格,那就表明了我的成绩在下滑,是什么原因呢?千万种的假设在我脑中呈现。
  ④此时,不知道谁点了点我那如石膏般的手。我回头一看,是坐在我后排的同学小明。“干什么?”我冷冷地问了一句。小明说:“没什么,听说你这次的考试不及格,还是第一次?”我生气的说:“那又怎么样?你也不是不及格吗?”小明的眉头皱紧了:“我也是第一次不及格。”
  ⑤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像说了不该说的话。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我又何必出口伤人呢?想到这,我愧疚地向他道歉。不过,他立刻笑呵呵地对我说:“其实考了个不及格也不一定是坏事啊。”我不解地问;“不及格不是坏事,那什么是坏事?”小明说:“成功是离不开挫折的。你想,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了吴国;司马迁身受腐刑之苦,却写出了《史记》。我们这一次的不及格,能让我们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啊!一起努力吧!”
  ⑥是啊,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不该被失败打到。我豁然开朗,心情变得轻松了。此时,我发现天空中的乌云不见了,太阳再次从云层中钻了出来。
  ⑦虽然回到家,我还是被父母批评了一顿,但是我知道,这是我再次起航去寻找胜利的一天,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陈老师说,此文的优点在于首尾呼应。开头写景抒情,结尾也写景抒情。
此文最大的优点是有对话,并且写出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第4段是写两个人的对话,这段是全文的亮点。但是,这段还可以写得更好。如果试着把对话改为分行写,效果会怎样呢?陈老师让学生们试着分行:
  此时,不知道谁点了点我那如石膏般的手。
  我回头一看,是坐在我后排的同学小明。
  “干什么?”我冷冷地问了一句。
  小明说:“没什么,听说你这次的考试不及格,还是第一次?”
  “那又怎么样?”我生气的说,“你也不是不及格吗?”注:这句的句式作了小小的调整。)
  小明的眉头皱紧了:“我也是第一次不及格。”
  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体会到分行写的效果在于文章显得清晰、活跃。
  (点评:这样的改动,与第一篇文章强调分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改动,学生易于接受,易于应用。在不经意中,学生的写作素养就向前迈了小小的一步。)
  接着,陈老师又引导同学对文章进行了三处修改。
  一处在第二段。陈老师提示同学可以在哪一句上加上一个词语,就能写活一个小小的细节。同学们很快就达成共识——把“我把卷子翻了过来”改为“我把卷子悄悄地翻了过来”。
  重点修改的一处在第五段。原文的第五段中小明举了两个古代的例子,藉以说明成功是离不开挫折的。但是这两个例子举得硬生生的,有矫揉造作之感。陈老师说:抒真情何必要引经据典?如果一定要引经据典,那么建议去掉司马迁,保留勾践。勾践的那个例子可以这么改:“历史课上老师不是讲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这是一个“软着陆”,比起原文中硬生生的写法要舒服多了,因为这样的写法贴近我们学生的真实生活。
  (点评:这一处的改写让学生们认识到作文中需要说理时尽量“软处理”,根据行文的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写,就能更好地写出真情实感。)
  陈老师还提出文中有两个地方的关联词没有用好,需要修改。一是“数学成绩之所以会不及格,那就表明了我的成绩在下滑”,关联词是“之所以”,前后句应该是因果关系,但是文中的这句复句没有构成因果关系,要作修改。二是最后一段中用了“虽然……但是”,“虽然回到家,我还是被父母批评了一顿,但是我知道,这是我再次起航去寻找胜利的一天”应改为“回到家,我虽然还是被父母批评了一顿,但是我知道,这是我再次起航去寻找胜利的一天”。改到此处,陈老师又让同学们研究,这里的父母放好还是不放好?大家一致认为不放为好。大家觉得这一段有点“画蛇添足”,前面的苦恼不已经让小明的一番话给解决了吗?此处父母的水平还不及小明呢!因此这段删去为好。
  (点评:作文中关联词的准确运用是一个人思路清晰的表征,关联词语的混乱,就是思路的混乱。因此,要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关联词语。)

  改完两篇之后,陈老师又让同学们欣赏了《难忘的初三动员大会》。短文如下:
  ①2007年8月29日,早晨,天空中,雨还在没完没了地下,我们扛着椅子,狼狈地从教室转移到临时会场。雨滴落在脸上、身上,凉凉的。我想起秋瑾的诗:“秋风秋雨愁煞人”,不禁叹了口气,初三,怎么这么快就来临了呢?
  ②进入会场,雪白的墙壁上方张贴着红色的标语:“初三”、“拼搏”、“责任”几个字眼分明地跃入眼帘,进场前还有些嘈杂的队伍渐渐安静了下来。
  ③动员大会开始了,照例是老师和同学代表发言,但初三让这些发言多了一份庄严和激情。平日里亲切随和的范老师今天像换了个人,发言时一脸严肃,动作的幅度大了许多。平日里不急不缓的语速也快了一倍。和范老师的慷慨激昂不同,夏老师的话像一阵和熙的风拂过,她说:“无论初三有多辛苦,有多累,老师都会一直陪你们走到底。”刘老师谈起她以前的学生,话语中满是得意和欣慰。最让大家激动的,当然是状元学姐的发言了。面对台下的我们,她侃侃而谈,那份自信和从容让我们望尘莫及。
  ④凝神倾听中,15分钟飞快地过去了。走出会场,外面仍是细雨霏霏,但我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太阳燃烧般的光芒。初三,已在眼前;我的心,已沸腾;我,该出发了!
  这篇短文主要欣赏其两点:
  一是排比用得好。在排比句前,一般要有总写(又可谓“提笔”),本文的第3段首句便是总写。接着四个排比句,第一句较为详细,写范老师,写得很好,不过,“动作的幅度大了许多”尚可以写得具体一些,如改为“偶尔还挥动了两下拳头”就十分形象。第二、三句比较简洁。第四句是高潮,学姐的“侃侃而谈”还可以展开些,譬如可以用些流行歌曲中的歌词,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等等。
  二是文中的短语用得很好。富有节奏感。
  当然这篇短文也有个别词语用得不够恰当,如“张贴着红色的标语”可以改为“张贴着红色的大字”;“初三”、“拼搏”、“责任”三个词语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几个字眼”要去掉“眼”,改为“几个字”等。

  赏过短文后,陈老师布置了三项作业:
  1.     学习第3段排比的写法,自己写一段排比。
  2.     学习运用短语,写一段节奏感强烈的文字。
  3.     建议读读舒婷的《在那颗星子下》,看看如何写好初中生活的回忆文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8:06:17 | 只看该作者
听陈钟樑老师讲课转载


    今天的教研活动,我们有幸请来了前辈——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樑先生。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陈老师给虹教附中的初三学生上了一堂作文修改课,给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讲了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的讲座。
    一、作文修改指导课
    学生手上拿着的是陈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两篇2007年中考作文。
    陈老师要求学生先看一篇字数为710字的佳作。文章如下:
记住这一天
   ①这一天,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亲爱的爷爷离开了我们,去了另一个世界。
   ②早晨,天空中飘着细雨,整个城市湿漉漉的。车上,大人们在小声地交谈着,我呆呆地坐在爸爸身边,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个关心我,疼爱我,伴我走过童年,总是笑眯眯的爷爷走了?我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和他讲,他怎么就走了呢?
   ③八点钟,我们来到了殡仪馆,走进了爷爷的灵堂。白得刺眼的墙壁上,挂着爷爷的黑色照片:熟悉的圆脸,熟悉的笑容,熟悉的皱纹。可这熟悉的一切,从今天起就要离我而去了,“爷爷,你走了,我怎么办?再也没有人和我一起下棋、一起耍赖了;再也没有人会绘声绘色地给我讲当年了;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去哪里找你的笑脸呢?”泪水,肆无忌惮地爬满了我的脸。
   ④告别仪式开始了,先是爸爸致悼词。爸爸嘶哑的声音在灵堂里回荡着,刺痛了每个人的心。“父亲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这些孩子,我们却没能好好孝敬他……”好几次,爸爸停住了,哽咽着说不出话。亲戚朋友们的哭声也越来越响。
   ⑤哀乐响起,大家要和爷爷做最后的告别了。亲戚朋友们有的用鲜花送别爷爷,有的把元宝放到他的身边,我流着泪给爷爷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心里说着:爷爷,您走好。虽然我们分开了,但您在另一个世界还是要笑口常开啊!
   ⑥慢慢地,棺木盖上了,爷爷,被送上了车,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奶奶伤心得站不住了。爸爸跪下了,哭得像个孩子。
   ⑦回家的路上,雨越下越大,好像老天也在哭泣。那天晚上,迷迷糊糊中我做了一个梦。梦里,爷爷又在棋桌前叫起来了:“这盘不算,再来!”“爷爷,您又耍赖!”我一急,睁开眼,哪有爷爷的影子?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⑧爷爷,天堂里有人和你一起下棋吗?
    看完后,陈老师首先肯定了这是一篇一类卷的中考佳作,最大的优点是有八个自然段。
    为了强调分段多的优势,陈老师举了个例子。以“快乐作文”著称的李白坚先生在让学生修改作文《我心中的乐事》时,只是让学生把自然段改得多一些而已。接着陈老师风趣地借用了赵薇的广告词——想吃,你就多~~吃点;自然段也是这样——想分,你就多~~分点。
  (听课点评:自然段一多,从卷面上看,文章有模有样了;从学生的写作过程看,他必定要思考哪里分段,为什么分段。提出多分几个自然段的要求,对学生来说是容易做到的,其中却“不动声色”地提高了安排文章层次结构的能力。)
    陈老师提出这篇作文还是有修改的必要。
    修改之一,第一段中的一句话。
    陈老师问学生,作者要记住的这一天是爷爷去世的这一天呢还是开追悼会的这一天?同学们说,应该是开追悼会的一天。
    是啊!那文章的第一段中“因为在这一天,亲爱的爷爷离开了我们,去了另一个世界”就要修改了,可以改为“因为在这一天,我们送别亲爱的爷爷到很远很远的另一个世界去了”。
    修改之二,第五段中一句话的挪位。
   陈老师提出,文章写得很有感情。其中有一句表明“我”对爷爷的情感的一句话如果挪动一下位置会更好。
  学生们找到了第五段中的一句话:“虽然我们分开了,但您在另一个世界还是要笑口常开啊!”认为如果能挪动到文章的结尾效果更好。
    修改之三,细节没有写足。
    陈老师说,文中的爸爸写得很好,但有一个地方,第六段中“爸爸跪下了”还不够成一个细节,没有写足。要修改的话可以加上个拟声词——“噗”或“通”,改为“爸爸突然‘通’地一声跪下了”。
   (听课点评:虽然只加了个拟声词,但这一小小的改动能令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还有,“我”也没有写足,可以再写写足。哪里呢?第五段。“亲戚朋友们有的用鲜花送别爷爷,有的把元宝放到他的身边”可以改为“亲戚朋友们有的用鲜花、有的用元宝送别爷爷”,把“放到他身边”留给“我”。那么“我”把什么东西“放到”爷爷的身边呢?从全文看,最适合的莫过于棋子了。于是,可以改为“我把一副棋子——经常与爷爷下棋,用旧了的那副棋子——放到他的身边”。
    修改之四,标点符号。
    陈老师提出,写作文时,要留出2、3分钟的时间来修改标点。修改标点的任务有二:一是“整容”,顾名思义,要把标点写写好,句号不能写成点,省略号规规矩矩地点六点……二是“修正”,看看哪些标点不够合适、不够准确,将其修正一下。
    以第三段为例,可以改为:
  ③八点钟,我们来到了殡仪馆,走进了爷爷的灵堂。白得刺眼的墙壁上,挂着爷爷的黑色照片:熟悉的圆脸,熟悉的笑容,熟悉的皱纹。(改1:短语换序)可这熟悉的一切,从今天起就要离我而去了……(改2:逗号改为省略号)爷爷,你走了,我怎么办?再也没有人和我一起下棋、一起耍赖了;再也没有人会绘声绘色地给我讲“当年”了;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去哪里找你的笑脸呢?(改3:因为是“我”的心理独白,不是与爷爷的对话,因此不必要用引号。)(改4:“当年”是特指,加上引号。)泪水,肆无忌惮地爬满了我的脸。
    陈老师小结道:不要小看标点,标点会说话,标点是为文增色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8:03:59 | 只看该作者
> 自身特有的人生体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昆曲艺术的挚爱与娴熟,边说边唱,边拍板,边落泪。凡聆听过梁 生讲课的莘莘学子无不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再达到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境界了。但是,曾经多少人倾倒、痴迷的昆曲艺术中的典雅,古诗词中的含蓄、细腻,以及根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些难道不是当代语文教育应当汲取的营养吗?

    一般人教《哀江南》,很少注意词曲前的一段宾白。党绪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真是个有心人。这段宾白写得太精彩了。苏昆生是李香君的 师,从他把明孝陵说成是“宝城”“享殿”,便足见这位老艺人--唱曲名家的职业修养。对于苏昆生南京一行的叙述,老赞礼与柳敬亭由于身份、遭遇、性格的不同, 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当苏昆生讲到“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之时,老赞礼暗自“ 泪”,叹道“不料光景如此”;而大胡子柳敬亭则不然,原是个说书人,闯江湖,走码头的,听苏昆生说“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剩了一堆瓦砾”,禁不住“胸”直喊:“恸死俺也!”两人表达自己内心苦痛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三个老人就是这样栩栩如生地活跃在我们的眼前。
苏昆生一直在江南秦淮河一带教曲,为什么要编一套北曲呢?因为南曲一般比较委婉、缠绵,而北曲慷慨、苍凉。这套沉郁、悲怆的北曲 好唱出了《哀江南》的主题。开 之前,苏昆生有句叫白“俺樵夫啊”,道出了自己如今只落得退隐山林,以砍柴为生的尴尬处境一种无奈与自嘲。渔樵(柳敬亭做了樵夫)对话本是散淡的、远离尘世的,但面对现实的巨变,怎能掩饰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怨恨呢?这就是昆曲艺术的细腻处,它很少有费笔,有多余的笔墨。我还想补充一点 苏昆生大段吟唱前还交代了一个动作--击板,因为昆曲的演唱是没有过门的。板声一起,器乐演奏与演员演唱是同时开始的。著名学者赵景深概括昆曲表演的特点,用了八个字:“同起同落,载歌载舞”。在苏昆生放声悲歌时 三人都有非常美妙的舞蹈动作,苏昆生的稳重、老赞礼的儒雅、柳敬亭的粗犷,构成一幅叫人赞叹不绝的动人画景。

    孔尚任说:“凡胸中情不可说,眼前景不能见,都借词曲 咏之。又一事再叙,前已有说白者,此则以词曲代之。”作者在这里提醒读者要关注曲词与宾白的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的观照下,怎样教好《哀江南》,我非常同意党绪的见解:紧紧抓住“辨析”与“诵读 两个环节,以促进师生互动,共同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梁启超说:《哀江南》是哭声泪痕之书。语文课应该通过辨“词”析“字”, 隐含在曲词中的“哭声”与“泪痕”揭示出来。首曲中“猛抬头秣陵重到”一个“猛”字,陡然一转,写出了苏昆生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 佛看到他突然发现秣陵重到的情态。而一个“重”字,则起到了提领全篇的作用,表明南明灭亡、事态变化今昔之时间界限,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的基调。课堂上,党绪示范性地重点分析了一曲,余下的曲子交由学生自己钻研,细细品读后全班交流。非常高兴的是,我 到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也在那里逐字逐句地揣摩。谈到一个“剩”字时,一个学生说:“剩”表示原来是有的,而如今只残存一片废墟了。这个字贴切地表达了故国情怀。我想,读这篇《哀江南》,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细腻,大而 之,又怎能感悟它的精髓呢?

    诵读的指导重在节奏与情 的准确把握。郭沫若先生说:“节奏是力与时间的组成。”它不是纯粹的技巧,同样建筑在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上。不少学生,包括有些青年教师在读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时,一句比一句响,一句比一句快,一句比一句激烈,这显然 符合苏昆生此时抒发的“哀”与“悲”之情。同样,整套曲的结尾“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读这个“诌”字,要读出苏昆生在两位老友前的“自谦”与“自侃”。诵读“放悲声唱到老”六个字,声音要略带沙哑与苦涩,一字一字地有力地吐出来,声断气不断;特别是最后一个“老”字,第三声,首腹尾都要读清楚,要表达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沧桑。这样才能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可以有一二分钟的静场,让学生在沉思中结束一节课的教 。

    我不太赞成把《哀江南》的教学纳入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轨道上;也不太赞成整理出一条苏昆生到南京的行走路线图,概括出一个“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可能我的观念老化了,我总觉得现今有些语文课有点像数学课 把课文演绎成一个公式,印证某个概念或某个术语的材料。语文课的语文味全没了。复旦大学学者王德锋教授在一次上海的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说,语文教学更多的是性灵的启发,而不是理性的思考。语文课怎能只重结论,而轻感受呢? 这个意义上,用点精力在对《哀江南》《长亭送别》《游园惊梦》这些经典篇目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8:03:32 | 只看该作者

多地了解明朝,写法也与一般的历史著作有很大不同,可读性强。这些读物可以帮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历史。建议一读。下课。

    说课

    在语文教学上,我一直将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韵味和文化的视野作为我追求的三要素。

    语 课无论怎样翻新,无论怎样百花齐放,语言都是这门课的核心要素。如果放弃了语言这一核心要素,不管教学过程有多么花哨,教学手段多么先进,课堂氛围多么热烈,它都有可能异化成空中楼阁。我听人讲《逍遥游》,整堂课不涉庄子《逍遥游》,却大谈特谈诸如自 、逍遥、绝对的自由与相对的自由,等等,不仅远离文本,也远离了庄子命题的历史文化背景。语文的人文价值是由语言来负载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我在设计《哀江南》的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语言因素。我认为,能够引领学生体悟 课文言约意丰、精美雅致的语 魅力,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诵,通过朗诵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和理解来把握课文表达的历史沧桑感。繁琐的语言分析总让人厌倦,而静心的体味却能让人陶醉,精当的点拨更能 人启迪。《哀江南》是戏剧中的登峰造极之作,它的语言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宾白,虽然寥寥几句,却把人物 其身份、心态表露无遗。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苏昆生的儒雅、柳敬亭的粗犷和老赞礼的持重。作为民间艺术家,柳敬亭关注长桥旧院、秦淮粉黛,而老赞礼则更为关心皇城。柳敬亭的反应是捶胸顿足,而老赞礼的反应却是一句深沉的感叹。如此的语言表现功力,不能不令人惊叹。七支曲子语言优雅,表现力更是非同凡响,通过对明孝陵、明故宫和秦淮一带的荒凉萧瑟的渲染,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印迹,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
着眼于语言这个根基,文学的韵味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哀江南》本来是一部文学经典,而不是历史文献。所以,以欣赏的姿态面对文本,以主体的情思占有文本,是阅读必须的。我个人的体会,教学中最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活动,一旦学生的情感体验被激发,想象空间被扩展,教学就能走进文本,走进作品人物。《哀江南》字字看来都是血,每一处景致都渗透着亡国之痛,家国之悲。我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时,从历史文化名城开始,从沈阳的“一宫两陵”开始,进而谈到“九一八”,谈到《松花江上》,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历史沉思与想象的状态;中间播放的古埙曲《哀郢》也是希望营造一种体验的氛围。从课堂实效来看,这些铺垫对于激发学生有效的情思活动是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场”,要引导学生走进这个“场”,全身心地沉迷于这个“场”。进了这个“场”,他的情思活动就能直接指向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率由此就产生了。本课将曲词品鉴作为教学目标,虽然也有重点字句的反复品味与分析,但对于课文里出现的修辞手法、表现方法、字句的锤炼,还是作了淡化处理。我想,只要学生理解了历史兴亡感这一主旨,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语言技巧服务于表达的需要,离开了表达,语言技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许因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太重视技巧层面的分析,学生心生厌倦,反而不去思考这些技巧的表现作用,经常是大而化之地敷衍了事。说到“比喻”的好处,总是形象啊生动啊更有表现力啊之类的套话,学生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见比喻就将这一套术语搬出来了。语言分析必须服务于内容的表达,文学的追求要求我们少一些匠人的气息,多一些艺术的特质,多一些整体把握,少一些零敲碎打。

    语文教学还应该追求丰厚的文化底蕴。语言背后站立的是文化,汉语的背后站立的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一个词语就是一部经典,一个诗句就是一部历史。我希望语文课有更多的文化色彩。我将《西厢记》与《桃花扇》作比较,是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中形成总结、归纳和比较的思维习惯。我将“渔樵对话”“埙”“明朝的宫廷礼仪”“帝王的陵寝”“秦淮河的开凿”等问题做了介绍,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我介绍朱明王朝的宫廷礼仪制度,就是为了将当年的帝王威仪与后来的破败对比,显示王朝破落的历史必然性。残酷的剥夺、严密的控制、森严的等级、滴水不露的教化,都难以改变其破落的命运。王朝更迭,历史盛衰,任何专制统治都难逃这个历史的命数。

    专家评课

    大气实在的一堂课 陈钟樑

    《哀 南》一课,党绪上得很大气,有板有眼的,不花俏,不张扬,很实在,也很成功。文本的内与外、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讨论、 师 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之间的关系都处理得比较好,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诵读课文。

    《哀江南》选自孔尚任《桃花扇》第40回“余韵”。三百年前,新编历史剧《桃花扇》的诞生 曾轰动了整个北京城,王公贵族争相传诵,连康熙皇帝也派人找来观看。读后连声骂道:“弘光皇帝太可恶!太可恶!”整部《桃花扇》的演出,很少带“余韵”。“余韵”常以传统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哀江南》文学欣赏价值极高。它生动地抒发 我国古代文人沉重 亡国之痛和社会变迁中的那份沧桑感。因此,它往往能够超越时代,拨动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弦,激起深深的共鸣。

    谁教《哀江南》教得最好?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在风云变幻的动荡时代,梁启超<V:SHAPE</V:SHAPE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8:03:07 | 只看该作者

,很恐怖,很阴森。前后对比,叫人感慨。

    师:两位同学的分析很到位,让我们心里很有感触,我们再来读一遍吧。

    (生齐读)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前六段,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做一个分工。每个人选取自己最欣赏的一段来谈谈,作者是怎样表达那个“哀”“恸”与“伤心”的?

    (学生读书。思考。组织表达语言。)

    生10:我特别欣赏《驻马听》这支曲子。古代社会地位最尊贵的是皇帝,皇帝最尊重的人是他的父亲,是他父亲的父亲,是他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可是现在,埋葬明 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却成了牧场,山羊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吃草。其中一个“群”字说明了不是一只偶尔来此,而是经常有许多羊来,可见这里荒无人烟啊。“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中的“抛”,说明鸟儿根本没有忌讳,胆子很 ,没人照看。还有“罩”字,说明枯枝败叶积聚得很厚。

    师:说得真好。最后一句“牧儿打碎龙碑帽”其实也同样很精妙。这位同学很注意 达技巧。他特别强调了明孝陵墓主的身份:皇帝。他的话揭示了宗法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宗法社会,就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与价值的社会。中国人非常敬重死去的先人,不要说皇帝,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是这样。有句俗话,说“好像被人挖了祖坟似的”。大家知道的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和盛宣怀,不就因为主张修铁路电报而遭人咒骂么?因为修铁路排电缆,要动地脉要挖人家的祖坟啊!十三陵,沈阳 福陵、昭陵,那么大的规模,那么大的气派,也可想见当年也一定把守森严!可是如今明孝陵却成了牧场。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变化啊!

    生11:我特别欣赏《沉醉东风》一段,写明故宫的。这里 强烈的对比。墙倒塌了,玉柱也倒塌了。以前皇帝和大臣议论军国大事的地方,现在却“舞丹墀燕雀 朝”。我觉得这话里似乎有讽刺的意思。

    师:何谓“讽刺”?

    生11:以前这是大臣朝见皇帝 地方,可是现在皇帝没影了,大臣们也不见了,只有燕雀在这里朝拜。其实,燕雀只是在这里游戏觅食而已。

    师:好。我也想告诉大家,别看朱元璋是个乞丐出身的人,可是做起 帝来,还真像个皇帝。明朝是个君主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宫廷礼仪很森严。朱元璋很注重自己的威仪,大臣上朝时必须跪着回答皇帝的问话,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宣读皇帝诏书时总是以“奉天承运”开始,这也始自朱元璋。朱元璋认为自己是天下的皇帝,也就是全天下人的父亲,把君父的权力推向 端,实行极其严酷的刑法和廷杖制度,打首辅大臣如同打自家孩子。可以想见,皇帝上朝的时候,宫廷里该是多么威严肃穆,大臣们多么肃静庄重!可是如今,却只有鸟雀在这里玩耍了。借助于权力、暴政来实现万世不衰的梦想,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靠啊!
生12:我最欣赏《折桂令》一节。我喜欢这里的对比。“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秦淮河曾经盛极一时,勾栏瓦肆,富商云集。可是现在到哪里找他们啊?人说“物是人非”,我说是“物非人也非”啊!

    师:总结得很精妙。

    生12:还有“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说的是现在生意没法做了,当年逢年过节的喜庆活动也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以前的秦淮河,一定是热闹非凡。我把这句话改成“灯船端阳闹,酒旗重九飘”,就是以前繁华时的景象了。

    师:精彩!这样灵活地化用文章中的词句,很有表现力。尤其是这个“飘”字用得好!

    生13:还有《太平令》一节。“不怕小犬”一句,没有狗叫了,说明这里没有人烟了。还有“枯井颓巢”,说明旧院一带没了人气,荒凉冷落了。

    师:好的,今天我们的曲词鉴赏先到这里。快下课了,我想我们再回到我们开头说的“兴亡感”。南明王朝匆促间起来,眨眼间消亡。改朝换代,尤其是频繁的改朝换代,赵钱孙李,你方唱罢我登场,周吴郑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给社会生产、百姓生活、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多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也给社会心理带来许多阴影,人们好像总是生活在末世之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人,在这个潮流中常常有一种无能为力和难以把握命运的渺茫感。这不能不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慨。所以,《哀江南》虽然表达的是对南明王朝的思考,是对三百年大明江山的思考,但传达的却是一种能够超越时空的历史领悟。

    (投影3)

    师:想当年,据说秦始皇来到南京,看到这个地方虎踞龙盘,颇有帝王之气。于是便下令开凿秦淮河,以泄去金陵王气。他以为这样就没人可以和他争夺江山。可是修建秦淮河并没有能保住他的一统江山。朱元璋加强专制,统治严酷,控制森严,同样没能摆脱灭亡的命运。历史总是在兴亡盛衰的循环中转圈子。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包括我们现代人,包括我们中学生。

    师: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课外阅读书。

    (投影4)

    师:《华丽家族》是华东师大教授萧华荣先生写的一本反映六朝时王谢家族兴衰的书;《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反映明朝政治的书,其中写到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李贽、戚继光等人物,可以帮助我们更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8:02:40 | 只看该作者
影2)

    师:就是这句话叫两个痴情男女幡然醒悟。原来,正当侯李二人双双沦落的时候,清兵南下,南京岌岌可危。阉党和他们的主子仓皇逃亡。国家 亡的时候,侯李二人却大团圆了。从爱情的角度来看,他们终于修成正果,但是孔尚任却让这一对男女双双入道,可见作者另有寄托。这就是“课文导读”里提到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戏剧表现的重点是“兴亡之感”。

    师:知道了故事梗概,我们就来看课文。课文由宾白与曲词两部分构成。中国古典戏曲以唱为主,所以“白”叫做“宾白”,“宾”就把“ ”的作用讲得很清楚。这与西方尤其是古希腊戏剧不同。古希腊戏剧以“白”为主,而“唱”(合唱队)往往作 背景而出现。但是,“宾白”是戏剧的有机部分,读曲品曲必须注意宾白。我们来读这段宾白。我想请三位同学来诵读这段宾白。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声音比较适合朗读这段宾白?

    众生:沧桑的/悲伤的/低沉的/成熟的……

    师:是啊,虽然我们都还不够成熟,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沧桑,但我们可以揣摩人物的心态,体验人物的情感。情感的体验是可以超越时空和年龄的。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支配乐,名字叫“哀郢” 这是根据一首同名诗谱写的曲子。这是谁的诗作?

    生2:屈原。“郢”是楚国的故都。这是屈原在秦国灭亡了楚国后因怀念祖国而写的诗歌。

    师:这个同学知识面很广。 曲子表达的也是深沉的亡国之悲。曲子用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埙”演奏。当代作家贾平凹说过“埙”能表现旷古的悲凉与沧桑。现在我们就在配乐朗诵中体验这旷古的悲哀和绝世的伤感。



生分角色朗诵)

    师:在朗诵中我们可以体验出人物的心情。读宾白,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这段对白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

    生3:苏昆生,樵夫;柳敬亭,渔翁。还有一个老赞礼。

    师:要注意“渔樵”二字的组合。你们在哪篇文章里见到过这种组合?

    生4:《赤壁赋》。“渔樵于江渚 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师:对,“渔樵”在汉语里本来就有隐逸的意味。推荐一支古曲《渔樵对话》,也是表达逍遥、遁世、 逸的。值得一听。

    师:第二个问题:苏昆生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在南京究竟 过哪些地方?

    生5:明孝陵,明故宫,长桥、旧院等秦淮河一带。

    师:他的 情是什么样的?

    生6:哀,恸,还有伤心。

    师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来读以下七支曲词,看看下面这些曲子是怎样与宾白的这些信息对应的,又是怎样表现这种“哀”“恸”与“伤心”的?我们先来一起朗读,读的时候思考一下,这七支曲子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

    (齐读七支曲词)

    生7:前六支曲子是间接抒情 是寓情于景,第七支则是直抒胸臆,所谓“放悲声唱到老”,也就说明了抒情时不加掩饰,痛快淋漓。

    师:很好。既然是“放悲声唱到老”,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放声朗读第七支曲子,如何?

    (生齐声再读第七支曲词)

    师:这段里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

    生8:“ 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师:这是“谁”在“看”?

    生8:苏昆生。

    师:好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人。他以这样一个局外人的语气来表达,说明他对南明王朝的极端 恨和失望。

    生8:统治者忙着醉生梦死,忙着大兴土木,忙着穷奢极欲,挥霍享乐,也正是这些忙碌,决定了他们必然灭亡,讽刺了南明这个短命王朝的必然命运。排比句给人一种很急促的感觉,好像历史盛衰在一瞬间发生。

    生9:“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最让我感慨。我想起了刘禹锡的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物是人非。莫愁湖是那时南京的繁华市区,现在却了无人烟,晚上只有鬼哭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8:02:07 | 只看该作者
桃花扇底系兴亡——《哀江南》教学实录、说课(评课 陈钟樑)
    文/余党绪    
    2005年6月15日,我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中学上了一节《哀江南》的研究课。下面是课堂实录和说课。

    实录

    师:沈阳 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著名的沈阳故宫,有福陵与昭陵, 葬着清王朝的两个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许多东北人民流落关内,有一支著名的歌曲就唱出了当年东北人民国破家 之痛,流离失所之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哀江南》也涉及了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一支同样反映亡国之悲的曲子,这座名城是南京,而这支曲子就是《哀江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关于《哀江南》的介绍。《哀江南》选自《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这个“余韵”相当于现代戏剧或小说里的“尾声”。既然课文选自“尾声”,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全剧 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到,《桃花扇》这个名字里的“桃花扇”象征着爱情。《桃花扇》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我们刚刚学过《长亭送别》,现在就来比较一下《桃花扇》与《西厢记》在故事情节上的异同。我们一起来看投影。
(投影1)

    师:古典戏剧在爱情题材上基本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故事情节模式。第一步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西厢记》里的张生与崔莺莺是这样,《桃花扇》里的侯方域与李香君也是如此。侯方 是明末名士、复社文人,在文化界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影响。李香君是秦淮河边的名妓,色艺双全,才艺俱佳,两人果然是一见钟情。第二步是“风云突变,节外生枝”。美好的爱情注定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侯李二人生不逢时。明末崇祯皇帝即位后着力整顿朝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代中兴之主。他清除魏忠贤,魏忠贤余孽四处流 。有一个流窜到南京来的阮大铖,如丧家之犬,急着要与以复社文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修复关系。明末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他抓住侯李成婚的机会,给侯方域送了一份厚礼,但是却遭到李香君的拒绝。 句古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这话用在李香君身上就很不公平,李香君是个很有气节和见识的女子。李香君的拒绝在侯李与阉党余孽之间埋下了矛盾的伏笔。正在这个时候,李自成入京,崇祯皇帝带着他的后妃女眷自尽了。作为陪都的南京,就上演了一出立新主子的闹剧,结果阮大铖这些阉党占了上风。他们成 了一个偏安朝廷。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都是偏安朝廷,毕竟还做了一些 复国土的努力。这南明王朝却只顾窝里斗,只顾争权夺利,醉生梦死。于是,侯李的苦难也就开始了。侯方域被逼逃亡,李香君先是被逼改嫁他人,不从,以死相拼,血洒宫扇。这扇子便是侯方域送给李香君的定情之物。有人稍加点染,勾勒成“桃花”样子,这便是“桃花扇”的来历。这就是第三个阶段,我把它叫做“一波三折,苦苦相争”。侯李二人对爱情忠贞不屈,苦苦相思,与张生崔莺莺无二。

    师:大家知道,张生与崔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就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大团圆”结局。那么,《桃花扇》是这 吗?

    生1:不是。侯方域与李香君最后虽然相见,最后却又分手,两个人双双入道了。

    教师:知道为什么吗?

    生1:好像是国家灭亡了。有一个世外高人指点他们,他们意识到连国家都没有了,爱情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醒悟了,就出家了。

    师:是啊。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个高人是怎样点拨这一对男女的。
    (投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8:00:43 | 只看该作者
我眼中的陈钟樑老师
[日期:2008-9-1]来源:金苹果学校 作者:黄静文
受《中国教师报》上海站、井冈山教育局委托,我来到了革命老区井冈山支教,为井冈山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班主任进行为期2天的培训。接到任务,尽管我的暑假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想到能够为老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力,我欣然同意;可是当我随后得知同行的还有陈钟樑老师,不由得暗暗打起了退堂鼓---这压力也太大了!不过善于自我安慰的我转念一想,以前只能对这位教育界的泰斗远观,今日得以近距离接触,如此良机怎能错过?于是有了这次的井冈山之行,有了近观陈老师的机会。
一、平易近人
陈钟樑,特级教师,上海市名师工程导师。曾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现为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华中师大、四川师大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以前只是在媒体或者演讲台前远远地见过他,到底陈老师的性格脾气如何?是否有着一般“名人”的架子和高傲?这不长不短的井冈山6日行我能和他说上话吗?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我会忐忑不安、不知所措吗?带着这样的“悬念”我踏上了旅途,然而见到陈老师的第一眼我的顾虑马上能够打消得一干二净,以至于相对于他的其它头衔---主任、教授,我更愿意称呼他为陈老师。
只见陈老师小小的个儿不高,像许多学富五车的学者一样聪明“绝顶”---他的头发也比较稀疏,软软地趴在脑门上;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宽宽的蓝边眼镜,镜片后的双眼依然明亮、依然睿智;说话的声音清晰,语速缓慢;脸色非常的清朗红润,使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清爽健康的老者;走起路来慢悠悠,但是每一步都迈得坚实、稳妥。如果不是他的双眼透露着他丰富的阅历和丰厚的底蕴,看起来他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家老人。他非常能讲,开起口来彬彬有礼、不急不徐、滔滔不绝。他为人低调,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年龄而要人提供特别的照顾,对于主人的请求或需要,他总是随和地表示没问题。面对着他、聆听他的讲话,使我感觉仿佛已经认识了他很久很久,我不禁想到这样一种想象:大凡学问越高深、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往往越低调、越平易近人。陈钟樑老师也一样,他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在人们的心目中他的形象也愈发高大。
二、博学多才
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两次静静地聆听了陈钟樑老师的讲座。其实我们这次培训的主题是一样的,只是为了方便井冈山市的班主任们而把他们分成了两批,然而出乎我的意料,陈老师的讲座的大框架相同,论述的内容是不同的。他对我讲:“一线的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他们对于一、二、三、四这样条条杠杠的理论不感兴趣,他们希望获得一些关于教育、关于教改的新鲜资讯。”的确,陈老师的讲课从头至尾没有一、二、三、四,他把许多深刻的教育哲理通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或让人开怀,或让人震撼,或让人动容,或让人深思。在私下的交谈中陈老师同样是谈兴很浓、谈资丰厚,他对戏曲(特别是昆曲)的精通,对历史的熟知,对政治的敏感,都让人折服。令我时常惊诧于陈老师丰富而开阔的知识面,他怎么能懂得那么多?面对着他,就仿佛面对着一本厚厚的、精彩纷呈的、永远打开的百科全书!
其实从我们刚上火车起,我就发现了陈老师的与众不同。他的行囊非常简单,坐定后他从随身携带的红色旅行袋中掏出厚厚一沓报纸,有《文汇报》、《新民晚报》、《读者周刊》。。。。。。我刚想赞叹,没想到他动手撕起了报纸,一边撕,一边说:“根据卫生健康的标准,在晃动的车厢中是不能看书的。但是我可以撕报纸!”哦,原来如此!陈老师可真能抓紧时间啊,在摇摇晃晃中他竟然完成了对报纸的分类----留下需要的,去除无用的,等到了他的阅读时间可以再把留下的报纸细细品读一番;我没能看到陈老师做札记,但是听他的讲座他是没有讲稿的,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他基本上都是脱口而出的,只有当需要一些资料的时候他会打开预先准备好的几本读书笔记,我在台下远远地看到他的读书笔记记录得整洁而工整,于是答案也就寻找到了。陈老师有着一颗孩童般好奇、探求、敏锐的赤子之心,他在不断的求索中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同时也带给他人以良好的听觉享受。


三、风趣幽默
在陈老师的表情中看不到大喜大悲,永远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稳当。但从他的嘴里会时不时地蹦出一串串妙语连珠般的“陈式”幽默,每当这个时候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因为我此行正好和金苹果学校所属的亚龙集团每月对中层干部培训的“亚龙讲堂”的上课时间冲突,所以我请井冈山市教育局的王局长委托进修学校的冯校长为我开具一张证明,以便回上海之后补假,一旁的陈老师安安静静地说:“开两张吧,我也拿一张回去,交给我爱人。”一群人愣了23秒,然后回过神来,哄堂大笑;在去井冈山中学(江西省重点中学)讲课的路上,陈老师说起他在延安讲学失声的经历。为怕给主办方带来麻烦,他瞒着大家一个人悄悄地去医院挂吊针。第二天坐上讲台真的能开讲了,只把他乐得第一句话高呼:“毛主席万岁!”为何?陈老师说:“千年老树要开花,聋子哑巴也说话。到底是在红色延安啊!” 回程时由于陈老师行李较多,我就陪同他一块儿回家,走到家门口掏出钥匙,他又说道:“为了表示对主人的尊重,还是按门铃吧!”于是又按动了门铃,闻声应门的师母一看是陈老师不禁会心一笑,想来几十年共同生活的经历中陈老师已经给了她太多的惊喜和快乐!
这一路的路途比较辛苦,井冈山多的是盘山公路,饮食比较辛辣,特别是我刚从遥远的新疆回来,体力尚未恢复,整个人还适应不过来。但是有了陈老师,就有了欢乐,6天的时间显得短暂而充实。
我看到的陈钟樑老师,睿智、博学;和蔼、低调;诙谐、真实,这些特质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他是一位声名卓著的学者,他又是一位心静如水的老人,他还是一位纯真俏皮的老顽童,正是因为如此,开放的眼界、广阔的胸怀,关怀广大的人生追求,他让人高高敬仰又使人深深喜爱,我眼中可敬、可亲、可爱的陈钟樑老师!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7:59:39 | 只看该作者
听陈钟樑老师讲《卖油翁》
江南梦忆
【江南梦忆】陈钟樑老师来深圳了,来到南山前海中学讲课与评课。这一次,陈老师亲自登台讲授初中语文《卖油翁》。听陈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享受教语文的乐趣,讲语文的风趣。学习大师的最好方式就是牢记他的言行,看他怎么处理教学内容,怎么讲授课文内容,怎么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读书方法等等。于是,笨拙的我像复印机一样,尽可能把陈老师的讲课笔录如下,记录或有失当之处,请陈老师不要怪罪,也望高明之士给予匡正。
    讲课时间:2010年1月7日,讲课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前海中学。笔录:王爱娣。

一、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卖油翁》。读课题。作者欧阳修。随着年级的增长,我们还会学到很多欧阳修的文章。
    二、解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遇到困难的地方就去看看文后的注释。
    朗读完之后,正字音:杓 zháo  酌 zhuó
    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射箭和酌油。
    故事牵涉到两个人,哪两个人?一是康肃,谥号,尧咨,是他的名。读的时候注意断句:康肃公 \ 尧咨。另一个人是卖油翁。
    康肃公很有本事,文章用了什么词来写他?
    学生:当世无双。
    老师:这个词可以改为什么词?
    学生:绝世无双
          举世无双
          盖世无双。
    老师:这里的“举”和“盖”都是”整个的“意思。他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文中用了什么字?
    学生:矜。
    老师:这个字要板书一下——矜,可以组成“矜持不苟”。这个字有褒、贬两种意义,从贬义的角度解释为自夸、自傲,从褒义的角度,它是谨慎、小心的意思。此处是贬义。将来你会读到方志敏的《清贫》这篇课文,里面用了“矜持不苟”这个词。
    有一次,康肃公遇到一个人——卖油翁,看到他射箭以后,卖油翁是如何表示的?
    学生:睨之。
    老师:睨,读nì。(板书)睨是斜着眼睛看,然后想你没什么了不起,“但微颔之”。这个“颔”的偏旁是“页”,这个“页”不是书页的页,它往往与人体的哪个部位有关?
    学生:头部。
    老师:但微颔之,只是微微点点头。学律诗的时候,会遇到这个字:律诗共几句?八句,第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在哪里?(摸摸下巴)这里也属于头部。
    所有的矛盾从这里开始。文章写康肃公只有三句话,找出来。
    第一句直问,汝亦知射乎?
    第二句反问,吾射不亦精乎?
    第三句责问,尔安敢轻吾射?
    这里的三个“射”字,意思一样吗?
    学生:第一句是射箭,第二句是箭术,第三句是箭法。
    老师:这三个字的从射箭到箭法,意思一层进一层。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老师示读,要求读出人物的身份、地位,读出以此为矜、自夸、自傲的感情。
    学生表演朗读。
    学生读得真好。
    老师:康肃公如此,卖油翁怎么说?
    学生:无他,但手熟尔。以吾酌油知之。
    学生齐读: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老师:你们用笔圈出这些句子里的一系列动词。
    学生:取,置,覆,酌,湿。
    老师:“湿”字怎么解释?全国中考有几套卷子考到这个字,解释为“潮湿”,得不到全分。这里应该解释为“沾湿”,使它湿,带有被动、使动的意味。解释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认识字,就轻易下结论,要在思考上下功夫。
    老师:文章最后落在康肃公的身上,写它“笑而遣之”,打发他走。讨论一下,这个笑是什么笑?
    学生:苦笑。
    老师:苦笑中有无奈,有对卖油翁的肯定,但不好意思说,挥挥手,你走吧。这个结尾耐人寻味,值得探讨。
    齐读课文。
    再个别朗读无标点文本:先读横排版,学生看屏幕朗读。再读竖排版文本。
    老师:你们以后读古书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排版。
    学生读得非常好。
    老师:康肃笑而遣之,他没有说话,你们替他写一句话,用文言写。
    学生续写。
    老师:你还没有发言,你说说。
    学生:汝去吧,吾甘拜下风。
          汝酌亦精,去!
          今日才知吾射雕虫小技也!
    老师:写得真好!但此时此刻他不会与卖油翁对话,他的身份、地位、年龄、技法决定了他不可与卖油翁对话,只能是笑着打发他卖油翁走。这是最妥当的结尾。
    如果结尾落在卖油翁身上,该怎么写?这个好写,五六个字就可以写得很好。你们写写看。
    学生:翁笑便荷担而去。
    老师:翁笑而去之。这是我们共同的结果,还可以加进一个字:翁亦笑而去之。
    老师:这个结尾好不好?好,但是,很容易忘记一样东西——“担”,刚才是“释担而立”,所以,这个女生很细心,说“荷担而去”。
    老师板书“释”“荷”。
    老师:《愚公移山》里有“荷担者三夫”,这个“荷”还可以用在书信的结尾,深圳毗邻港澳台,这些地方写信的结尾至今还在使用“此致为荷”,类似于我们的“此致敬礼”。
    这个“荷”还可以用什么字来表示?
    学生:负。
    老师:负者行于途,歌者休于树。所以,或者用负,或者用荷,都可以。
    此文结尾没有落在卖油翁身上。文章写于宋代,表明什么用意?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启发。
    尝试背诵课文。
    齐声背诵全文。
    下面布置作业。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课文,用A4大小的纸张,横写竖写都可以,只是要注意排版一下。
    3、准备一个文言实词整理本,这个本子以后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用,将来会是你的财富。
   谢谢同学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40 , Processed in 0.1085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