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天30年科研记录发表:周学军、刘海燕 | 来自:一刀中文网
卫星海上测控部——战风斗浪追星赶月
■周学军 刘海燕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成立于1978年10月,主要通过“远望号”船对卫星、飞船等航天器进行海上测控。成立30年来,该部在海水涌动、船舶震动、天线摆动、目标移动等复杂动态环境下,完成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海上标校、船姿数据处理与航天器轨道确定、航天器控制的技术突破,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从运载火箭测量到卫星测量、从国内卫星发射测量到国外卫星发射测量、从单一测量到综合测控、从卫星测控到载人航天测控、从航天器地球轨道测控到月球轨道测控的六大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上测控之路。 1980年5月,“远望号”首航太平洋圆满完成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具有海上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该部相继攻克了测量船对飞船长时间、多航向、多圈次跟踪测控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创造出的《载人航天工程海上测控技术方案设计与实施》,在任务实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和效益,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07年11月,“远望”二号、“远望”三号船托举“嫦娥”成功奔月,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测宇宙奥秘的新时代。30年来,该部圆满完成了70次重大科研任务,总航程140余万海里,测控成功率达100%。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三垂一远”铸就天梯
■管懿王艳梅俞嘉 1980年5月,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塞北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直插南太平洋。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作出启动载人航天工程的决定。为了迅速掌握载人航天全新的试验模式和测发工艺流程,中心官兵一边参与发射场建设,一边组织人员学习掌握新技术,开展科研攻关。短短十几年内,中心自主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测试发射模式,具备了15天内连续发射的能力,并能适应后续工程建设需要;发射场自动化指挥监控系统集指挥控制、辅助决策、网络通信、信息显示等先进技术于一体,能对发射场数十个接口系统、数万个信息流量逐一进行分析、优化和处理;自主研发的煤油燃烧分解法废气处理系统,结束了航天发射环境污染的历史;航天发射一体化仿真训练系统,实现了针对性训练由分系统、单台设备、分散型向全系统、一体化、综合型的转变;开发的“东风中心应用软件”,成功实现了对飞船、火箭的跟踪测量与控制;多贮箱、多管路的液体推进剂自动加注技术,在7次飞船发射2000多吨推进剂加注过程中,确保了推进剂一滴未漏……如今,中心已获得国家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713项。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编织“天网”九天牵星
■王朝社 承担着我国航天器测量、控制、回收与在轨长期管理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自1967年组建以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创造出100%的测控成功率,实现了航天测控技术“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飞船回收、多星管理”五大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力开展前瞻性技术项目攻关,在返回升力控制、多星并行精密轨道确定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大量突破性进展。近年来,该中心以创建世界一流航天测控中心为目标,不断完善航天测控网布局及航天测控模式,航天测控网格局日臻完善,已经具备了向不同轨道、种类的国内外卫星提供测控与管理支持服务的能力,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从卫星到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 现今,中心航天测控技术逐步走向世界,先后为中国发射的所有“外星”提供了良好的测控支持;与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欧洲空间局等国际空间组织及美、法、俄等十多个国家航天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和平开发利用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徐贞宇 30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先后将50颗国内外卫星送往浩瀚太空。中心所处的大凉山腹地,也从当年偏僻的小山沟成为享誉世界的“东方休斯敦”。 1984年4月8日,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这是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低温火箭”发射技术的国家。 1986年2月1日,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从此中国人只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结束了。同年5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心对外开放,开始承揽国外商务卫星发射。我国航天发射市场自此向世界敞开了大门。1990年4月7日,“亚洲一号”卫星,在中心成功被送入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中国航天的首次对外商业发射,便以精彩亮相震惊全球。1997年以来,中心创造了连续32次发射成功的辉煌。 目前,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自动化程度较高、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以我国唯一能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优势,不断谱写着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