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教育机构与管理 (一)市(县)教育行政机构
1.市(县)教育局(教委)机构沿革
1985年11月,县政府撤销汉川县教育局,成立汉川县教育委员会。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汉川县撤县建市。是年,汉川县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汉川市教育委员会。2002年4月,根据《中共孝感市委、孝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川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孝文[2001]18号)和《中共汉川市委、汉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川市市直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发[2001]10号)的精神,汉川市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汉川市教育局。
2.市(县)教育局(教委)工作职能 (1)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省、市有关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组织、指导、协调汉川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2)研究拟订汉川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各项实施工作。 (3)综合管理汉川市的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依法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检查和评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主管全市教师工作。指导全市各级各类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的建设;按管理权限负责教育系统人事调配工作;负责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师资格的认定、高中教师资格的申报和教师职务评聘的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指导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负责管理教师的表彰和奖惩工作;负责教育系统离退休教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 (5)综合管理教育系统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监督、检查学校的校园治安管理工作,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措施;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联防工作和查办骚扰、破坏学校正常秩序和侵犯师生正当权利的案件;综合管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6)负责提出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预算方案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投资的政策和规章,负责统筹管理市财政下拨给教育系统的教育经费。负责和指导全市学校布局调整、条件改善、信息化建设、校办产业、后勤基建和教育资产管理工作。负责所属单位教育经费和预算外收入的审计和监督工作。 (7)主管汉川市初等教育招生和汉川市中等教育招生及普通高中高考的组织领导和招生工作。 (8)指导、协调汉川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管理学校的德育、体育、卫生、文化艺术和国防教育等工作。 (9)组织制订教育科研工作规划,统筹指导教育科研工作。 (l0)负责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负责全市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负责汉川市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管理工作,办理社会力量办学有关审批、申报等工作。 3.市(县)教育局(教委)领导更迭 汉川县教育委员会(1985年11月~1989年1月)
主 任 王国显(兼) 1985.11~1989.1
副主任 罗慰慈(兼) 1985.11~1989.1 常务副主任 邓衍浩 1985.11~1989.1 副主任 林承贤 1985.11~1989.1 副主任 陈自超 1985.11~1989.1 副主任 洪 涛 1985.11~1989.1 副主任 李朝诚 1985.11~1989.1 汉川县教育委员会(1989年1月~1995年1月)
主 任 张重芬 1989.1~1995.1 副主任 邓衍浩 1989.1~1995.1 副主任 陈自超 1989.1~1995.1 副主任 李朝诚 1989.1~1991.3 副主任 林承贤 1989.1~1989.7 副主任 洪 涛 1989.1~1989.7 纪检书记、组长、监察室主任 傅义植 1989.11~1996.2 副主任 刘振权 1991.1~1995.1 副主任 邹雪仿 1991.7~1995.1 汉川县(市)教育委员会(1995年1月~1999年11月)
主 任 鲁文栋 1995.1~1999.11 副主任 邓衍浩 1995.1~1999.8 副主任 刘振汉 1995.1~1999.8 副主任 陈自超 1995.1~1996.2 副主任 邹雪仿 1995.1~1997.8 副主任 朱克登 1996.5~1999.11 副主任 张标华 1996.2~1999.11 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 朱克登(兼) 1996.5~1996.11 纪检组长 李华祥 1996.11~1999.8 副主任 张开元 1997.6~1999.8 副主任 陈银成 1999.8~1999.11 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 严爱桃 1999.8~1999.11 副主任 张建安 1999.8~1999.11 汉川市教育委员会(局)(1999年11月~2008年4月)
主 任(局 长) 钱继斌 1999.11~2008.2 副主任(副局长) 朱克登 1999.11~2001.8 副主任(副局长) 张标华 1999.11-2002.11 副主任(副局长) 陈银成 1999.11~2008.4 副主任(副局长) 张建安 1999.11~2008.4 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 严爱桃 1999.11~2008.4 副主任(副局长) 张开元 2001.8~2008.4 副主任(副局长) 汪望明 2001.11~2008.4 4.教育局(教委)内设机构变更
1985年11月,县教委机关内设股室有秘书股、人事股、普通教育股、计划财务股、业余教育股和纪检组6个股室。
1988年6月,增设师训股。1989年7月,增设保卫股。1990年2月,增设审计股和老干部工作股;同时撤销业余教育股,改设职业技术教育股和成人教育股。1992年2月,增设教育督导办公室。1996年2月,撤销职业技术教育股和成人教育股,改设职成教育股。1999年10月,撤销保卫股。2002年6月,撤销师训股和审计股;老干部工作股更名为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2006年1月,增设干部职工档案室。
2006年底,市教育局机关内设股室9个,分别是秘书股、人事股、基础教育股、计财务股、教育督导办公室、职成教育股、纪检监察室、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干部职工档案室。
(二)市(县)教育局(教委)二级单位
1、市教研室、教科所
1986年~1990年,汉川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设在县实验小学,有正副主任5人、专职教研员21人。教研室内设机构由原来的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变为小学、初中、高中和教辅4个组。
1993年,教研室自筹资金60万元,在实验小学校园内建起一栋教研综合楼,初步改善了教研员的办公和住宿条件。
1998年6月,汉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挂牌成立,增设教科组,与教研室合署办公,形成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教研科研一肩挑、两手抓的工作格局;教研室主任兼任教科所所长,教科所配备副所长一名,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同时补充高中政治教研员和素质教育研究员各1人。
1996年以前,县教研室的主要职能是“研究、指导、管理”, 1996年~1999年,市教研室、教科所的主要职能则是“研究、指导、服务”。即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研究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特殊教育和中小学职业技术教育规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及教法学法;指导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和提高施教水平;协助教育局相关股室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配合孝感市教研室做好高中学段的教育教学研究、视导、统考工作。
2、市教育技术装备站
1982年,经汉川县编制委员会批准, “汉川县电教仪器管理室” 成立。1994年5月,“汉川县电教仪器管理室”搬迁至六合一路电教大楼。1995年,“汉川县电教仪器管理室”撤销,成立“汉川县教育技术装备站”、“汉川县电化教育馆”,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1997年11月,更名为“汉川市教育技术装备站”、“汉川市电化教育馆”,内设发行、装备、电教、综合4个组。
市教育技术装备站主要工作职能包括:制订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电化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订全市中小学实验用房、配套设施、仪器设备、图书馆(室)及图书资料的建设和配备标准,并负责检查落实;负责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招标、质量验收等工作,制订装备管理规范;提出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人员、图书管理人员及电教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意见,组织业务培训;指导和督促学校运用教育技术装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和推广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开展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研究;组织全市初中毕业生实验技能考试。
3、市教育考试中心
1985年11月,汉川县招生委员会在县教委设置办公室(以下简称“招办”),隶属于县教委。2002年4月,汉川市机构改革,招办独立设置,为市教育局二级单位。2004年,招办更名为汉川市教育考试中心。
汉川是教育考试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负责全市中等专业教育的招生工作;负责全市普通高等教育的招考工作;(3)负责全市成人高(中)等教育的考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组织工作;1999年起,负责全市剑桥少儿英语班的管理工作。
4、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
1985年11月,汉川县勤工俭学服务公司成立。1990年11月,经汉川县编委批准,县教委内部设置“汉川县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 1993年5月,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经县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 “湖北省汉川县勤工俭学总公司” 成立。
1993年8月,县教委将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从机关内分离出来,与勤工俭学总公司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
2006年,勤工俭学总公司因企业改制而被注销。与此同时,成立“汉川市教育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联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汉川客户部”,归属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管理。
2003年起,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包括: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发展勤工俭学事业;负责全市中小学教材、教辅资料的发行、管理工作;负责抓好全市中小学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和安全工作;负责全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和“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负责全市中小学学生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工作。
(三)乡(镇、场、办)教育机构
从1984年1月开始,汉川县各区(镇、场)都配有行政编制的文教助理员1人,同时配事业编制的专职或兼职的文教干部和财会人员各1人。1987年10月,全市8个区撤销,设置28个乡(镇、场)。每个乡(镇、场)各设置一个教育辅导组。乡(镇、场)文教助理领导教育辅导组的工作。同时配备事业编制的组长(兼管人事)、普教辅导员、职成教辅导员、会计、出纳各1人。从1991年秋始,文教助理不再直接管理教育辅导组日常事务。教育辅导组由组长主持日常工作,另配备人事、普教、政教、计财、勤办、职成教干事和教育督导员各1人。2001年8月,汉川市人民政府撤销了丁集乡(并入马口镇)、杨水湖乡(并入刘家隔镇)和民乐乡(并入新河镇)。是年,全市共设25个教育辅导组。
2002年8月,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8]28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撤销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的通知》(鄂政办发[2002]50号)精神,汉川市人民政府撤销了各乡(镇、场、办)教育辅导组。
乡(镇、场)教育辅导组撤销后,原教育辅导组工作人员编制一律下到该地中小学校。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场)直接负责。
2002年8月,以乡(镇、场、办)为单位设学区。学区以各乡(镇、场、办)中心初中为依托,负责协助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区配主任1名,教育干事2-3名(仙女山街道办事处、新河、刘家隔、马口、城隍、分水为3名,三星垸农场设中心学校校长1人,其余乡(镇、场为2名),其编制在乡镇中心初中。学区主任、教育干事由教育局组织考核征求各地政府意见后任免;学区主任兼任乡(镇、场、办)中心初中校长,中心初中原校长经考核合格后任中心初中常务副校长,负责学校的日常工作。原教育组其余人员全部安排到教学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到2005年8月,乡(镇、场、办)教育管理模式又一次改革:改学区管理为中心初中管理,原学区主任任中心初中校长,其2—3名干事均任中心初中副校长,其管理职能与原学区基本相同。
(注:2004年9月,中洲农场移交汉川市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