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阳县楹联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0 13:5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朝阳县楹联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朝阳县楹联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五年来,在中国楹联学会、辽宁省楹联学会特别是朝阳市楹联家协会的关怀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楹联界、全县社会各界的积极协助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朝阳县的楹联文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县楹联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广大楹联家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出色的艺术劳动,热情讴歌朝阳县人民的伟大实践,朝阳县联坛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广大楹联人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2005年3月,朝阳县的“楹联之县”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楹联之乡”,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经国家级组织正式命名的全国楹联之乡。

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县楹联家协会始终把组织建设当成大事来抓。五年内,先后增补副主席3名,理事2名,一批有能力、有热情、有干劲的会员成为协会组织的骨干,推动了协会工作的开展。

在县楹联家协会的积极推动下,基层楹联组织不断发展。继2002年12月瓦房子镇中学成立了全市首家中学生楹联组织——小凌河楹联社后,2005年4月,古山子乡琼林楹联社在朝阳成立。这个以小学师生为主要成员的楹联社,与瓦房子中学以中学师生为成员的小凌河楹联社一道,成为在师生中弘扬楹联文化的重要力量。

2006年5月,囊括了农民、干部、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的七道岭风雅诗联社成立。辐射周边乡镇、带动整个朝阳县东片楹联事业前进成了这个楹联组织的发展方向。

2007年9月,朝阳县楹联家协会尚志分会在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故里诞生。这是朝阳县楹联家协会的第一个基层分会。它的成立必将成为带动朝阳县南片楹联艺术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力量。至此,朝阳县已在东部、南部和北部有了三支弘扬楹联文化的方面军。

五年来,朝阳县楹联家协会的工作不断受到县文联和上级楹联组织的肯定。在2005年5月召开的县文联三代会上,县楹联家协会有5人当选为县文联委员,占委员总数的25%;协会顾问李连峰、主席雷凤祥当选为县文联副主席(不驻会),占副主席总数的1/3。在朝阳市楹联家协会二届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本会会员雷凤祥、王化东、孙龙祥、辛国君等先后被增补为市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或理事。2007年4月,本会常务副主席倪烈忱被增补为朝阳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在2007年7月召开朝阳市楹联家协会三代会上,本会有16人当选市协会理事、6人当选为常务理事,有2人被聘为市协会顾问,4人被确定为名誉理事,雷凤祥当选为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本会现有中国楹联学会会员6人,辽宁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1人,名誉理事1人,理事4人。

人才建设卓有成效。对青年骨干作者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一批青年楹联家被推举到重要工作岗位,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老同志关心照顾,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余热,特别是对有特殊贡献的老同志大力褒扬。倪烈忱老人是县楹联家协会的“灵魂人物”,是朝阳县楹联事业的一面旗帜。2005年2月倪老八十华诞,县楹联家协会在县政府招待所隆重举行庆祝活动,充分肯定他为朝阳县楹联艺术事业的繁荣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次为楹联家祝寿活动,体现了协会对会员的人文关怀,也进一步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

在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县楹联家协会的阵地建设也有新的突破。2007年9月,市、县楹联家协会多次举办创作笔会的云蒙山被确定为朝阳市楹联创作基地;今年4月,作为县楹联家协会创新宣传载体尝试的“云蒙山楹联博报”在新浪博客中开通,并已产生了较好反响。

楹联活动丰富多彩

五年来,县楹联家协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争取赵尚志将军颅骨回乡安葬、为服务朝阳县的“三个文明”建设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征联,这是县楹联家协会最传统的楹联活动之一,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2001年,县楹联家协会与县党校和市楹联家协会举办的“尚志杯”征联活动,全国应者云集,开了以楹联形式宣传赵尚志将军事迹、弘扬尚志精神的先河。自此,用楹联文化弘扬尚志精神成了朝阳县乃至朝阳市联坛一道独特的风景。近五年来,县楹联家协会与中华之魂组委会、赵尚志研究会和市楹联家协会等联合,先后举办了“纪念赵尚志将军头骨发现一周年海内外征联”、“尚文杯”征联和“一门忠烈”征联等系列征联活动和楹联书法展。赵尚志将军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将军胞妹赵尚文老人奉老至孝、情系故乡的高尚人格风范,赵家一门忠烈的光荣事迹和“爱国、气节、团结、奋斗、奉献”光荣家风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熟知,所敬仰,尚志精神激发了越来越多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朝阳人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现在,赵尚志将军的颅骨已在尚志乡将军山安葬,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楹联人为此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用楹联服务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县楹联家协会一贯的做法。五年来,县楹联家协会先后举办了“大枣节”征联、“重大项目报告制”征联等活动。其中,2003年9月的“朝阳县首届大枣节”征联活动尤其可圈可点。县委常务副书记张志军亲自督促工作、亲自改联,时任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戴小梅为大会审联,时任宣传部副部长、县报总编李志英为大会选联。首届大枣节活动现场,数十副楹联高挂,气氛热烈,场面非常壮观,真是一派“锦天绣地”的景象。这次活动,让朝阳县广大楹联家看到了县领导对楹联事业的亲切关怀,看到了楹联大有用武之地,干劲高涨,信心倍增。过去五年,朝阳县楹联事业飞速发展,应当说大枣节征联活动开了个好头。

五年中,县楹联家协会还与关工委、教育局和老干部局联合举办了以“回忆长征路、追忆抗战史、争做好少年”为主题的征联活动,与瓦房子镇中学举办了“凌河杯”征联活动。这些征联活动,对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开展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基层楹联组织也积极开展征联活动。瓦房子中学小凌河楹联社、古山子中心小学琼林楹联社每学年举办1-2次校园征联活动,这些活动针对师生的特点确定主题,对开展素质教育、培育楹联新人发挥了积极作用。七道岭乡风雅诗联社也以宣传当地抗日英雄为主题开展了征联活动。

组织楹联笔会,是过去五年县楹联家协会的一项创新之举。这一举措,对普及楹联知识、提高楹联创作质量、发现楹联人才都产生了很大作用,深受广大楹联作者和爱好者欢迎。从2003年10月在瓦房子镇举办首届楹联创作笔会开始,县楹联家协会先后在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云蒙山等地举办笔会活动5次,与万华集团举办迎春笔会3次。参加笔会的作者500人次,创作诗联作品千余首(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基层,瓦房子、古山子两校还开展了评选撰联能手、楹联知识竞赛等活动。

楹联教育深入开展

五年来,县楹联家协会立足楹联文化“从娃娃抓起”,抓住楹联进入高考试卷和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积极推动楹联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工作,朝阳县的楹联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瓦房子镇中学、古山子乡二道中心小学两个突出典型。

进入本世纪以来,瓦房子镇中学和古山子乡头道、二道小学积极开展楹联教育活动,办小报、搞征联、研究楹联教育理论,佳绩不断。县楹联家协会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与教育局联合,对两校以楹联教育为龙头带动素质教育开展的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于2004年7月编辑出版了两本校本课程探索专刊《校园联正红》和《联蕾争芳》,发至全县各校,并在县内外楹联界广泛交流,深受好评。

乘新课改东风,瓦房子、古山子两校积极推动楹联进课堂工作,分别编写、出版了《中学楹联》、《小学生学对联》校本教材。2004年和2005年,两校的楹联校本课程正式进入课堂,成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

两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楹联教育活动,镌刻悬挂了永久性的楹联,楹联小报不断出版。2004年9月,两校的楹联小报《小凌河》和《少年联报》还写进了中国楹联学会五代会工作报告。

两校的楹联教育工作得到了朝阳县委县政府、各级楹联组织和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两校的楹联教育工作经验先后在县内外、市内外和省内外交流,古山子二道小学的楹联教育工作被省文明办评为素质教育最佳案例,其工作经验还在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上交流。2004年9月,两校分别被朝阳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联和市楹联家协会联合命名为“楹联之校”,2006年在朝阳县文联三代会上,两校的楹联组织——小凌河楹联社和琼林楹联社分别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2007年,两社又被辽宁省楹联学会命名为先进楹联组织。2006年7月,两校同时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一县拥有两个国家级的楹联教育基地,这不仅在“中国楹联第一市”朝阳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编辑出版成果显著

五年来,朝阳县的楹联出版工作,数量上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同时,在出版物的质量上进一步提高,在品种上也进一步丰富了。

五年间,我县共出版楹联书籍近20本。其中由县楹联家协会组织的征联活动结集5种,分别是纪念赵尚志将军头骨发现一周年海内外征联作品集《中华之魂》、首届大枣节征联作品集《枣红辽西》、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和抗战胜利60周年楹联集《铁血唤红日》、“公民道德建设”征联优秀作品集《德治锦联》以及“健康杯”征联优秀作品集《杏林之秀》。出版了楹联笔会作品集3种,分别是:瓦房子笔会作品集《金风联韵》、努鲁儿虎笔会作品集《劈山揽胜》和万华集团“迎新春”笔会集《万华赞歌》。

2005年初,县楹联家协会启动了“朝阳县楹联家丛书”出版工程,开了朝阳县楹联家出版个人作品集的先河。这套丛书拟出版12本,包括个人作品集10本。目前已出版5本,包括:孙龙祥的《龙吟集》、高宏奇的《微声集》、许弘臻的《萤光集》、马占云的《秋耘联选》和花墅繁的《杏花村拾韵》。此外,王化东编著的协会十年回顾集《凯歌岁月》,倪烈忱、马占云编选的《十年楹联集锦》,雷凤祥的《清修集》、王化东的《柏山联稿》等也已付梓待印。

此外,会员马庆文出版了《行草诗联》楹联书法集,黄宝钧的《对联入门、创作及欣赏》再版,会员王化东、辛明芬还出版了散文集、诗集,等等。

除征联选集、个人作品集而外,五年间,我县还出版了楹联教育专刊2本,楹联校本教材3本。基层楹联组织编辑出版楹联小报《小凌河》楹联报、《少年联报》和《风雅诗联》报3种。

理论研究生机无限

进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县的楹联理论研究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部分骨干楹联家在楹联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写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楹联理论文章,在《中国楹联报》、《对联》杂志及地方楹联媒体发表后引起了积极反响。

我县的楹联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王化东、孙龙祥特别注重对楹联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反过来再指导楹联教育的实践活动。王化东关于开展校园楹联教育意义、校园楹联教育定位、对课课型及其教法、“话题对联”教学、编辑楹联小报和中考楹联题型等10余个专题的论述已初步形成系列,这些理论成果陆续被《中国楹联报》和《对联》杂志发表,推向全国。孙龙祥关于楹联德育、楹联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楹联活动等方面的论文也先后被以上两报和《辽宁楹联》报发表。

黄宝钧在出版了对联知识普及读物《对联入门、创作及欣赏》后,潜心研究楹联格律和网络楹联,写出了《试论对联的标准句式与标准韵律》、《网络对联调查报告》等一批有影响的理论文章。

王化东对“组联”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创作发表了大量的组联作品的同时,先后写出《组联创作的实践与初步思考》、《组联创作的意义初探》两篇论文,在《中国楹联报》和《对联》杂志发表后引起全国联界积极反响。现在,在这两份拥有广泛读者群的楹联报刊上,“组联”一词和组联作品经常出现,成为楹联家们用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近日,王化东关于“家庭楹联教育”的论文又在《对联》杂志下半月刊发表。

此外,马占云、花墅繁等楹联家也有楹联理论成果问世。

楹联成果日益显著

五年来,县楹联家协会会员积极创作楹联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朝阳市内外全国性楹联征集、笔会活动。在朝阳县楹联界,呈现出老中青少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以倪烈忱、马占云、花墅繁等为代表的老楹联家笔耕不辍,佳绩不断;以李连峰、雷凤祥、许弘臻、王化东、高宏奇、孙龙祥等为代表的中青年楹联家佳作纷呈,频频获奖;以瓦房子、古山子两个乡镇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积极写作,作品先后登上对联杂志等联界名刊。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仅在朝阳市组织的全国性楹联大赛活动中,朝阳县作者获得等次奖的就多达50余人次。雷凤祥、倪烈忱、王化东、孙龙祥、许弘臻、高宏奇等还多次获奖。在外地征联活动中,马占云在上海茶文化征联中荣获三等奖,王化东在吉林查干湖、大连步云山征联活动中获得了优秀奖,许弘臻在《中国楹联报》“永青杯”楹联擂台活动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十佳攻擂手”。

五年间,会员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及其他相关文章,据粗略统计,会员在各级楹联报刊和地方党报上发表楹联理论文章和其他相关文章近30篇。

五年来,县楹联家协会、基层楹联组织和骨干楹联家多次受到表彰。在2006年县文联三代会上,县楹联家协会和小凌河楹联社、琼林楹联社同时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艺工作先进单位”,占获奖单位总数的43%;2007年5月,这三个楹联组织先后被省楹联学会命名为“优秀楹联组织”;7月,又同时被市楹联家协会命名为“联坛十佳(单位)”。今年6月,古山子中心小学被命名为朝阳市楹联教育特色校,成为全市首批13所特色校之一。

在2004年11月中国楹联学会20周年庆祝大会上,倪烈忱被授予全国“弘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称号,王化东、孙龙祥被授予“全国模范楹联教师”称号。“弘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全国仅评101人,“楹联模范教师”全国仅评13人。这是很高的荣誉,为朝阳县赢得了光荣。2006年上半年,倪烈忱以其在楹联文化工作中的杰出贡献,被评为辽宁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在2003年底召开的市文联三代会上,李连峰、雷凤祥、倪烈忱、王化东、孙龙祥等5人受到表彰;在2006年5月县文联三代会上,倪烈忱、王化东、孙龙祥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德艺双馨标兵”,占获奖总人数的3/10,雷凤祥、李连峰、高宏奇、许弘臻、花墅繁、刘广廷、马占云、马庆文等8人被命名为“优秀文艺工作者”,占获奖总人数的1/4。

在2007年省楹联学会的表彰名单中,倪烈忱被授予“元老楹联艺术家”称号,李连峰被授予“杰出楹联艺术家”称号,雷凤祥、孙龙祥、王化东被授予“优秀楹联艺术家”称号。

在2007年市楹联家协会三代会上,朝阳县楹联家协会又有多名会员受到表彰。倪烈忱、马占云入选“联坛十老”,李连峰、雷凤祥入选“联坛十杰”,王化东、孙龙祥、高宏奇入选“联坛十秀”,张国军、王晓霞被命名为“联坛十友”。

2003年12月,朝阳县楹联以专节载入《朝阳县志》“文化”篇。倪烈忱“楹联之家”以及杜广权、李连峰等12人楹联作品首次载入朝阳县史册。此外,朝阳县楹联家协会以“彩页”的形式收入该志。

宣传交流不断加强

五年来,县楹联家协会加大了楹联文化宣传和交流的力度。朝阳县的楹联活动经常见诸《中国楹联报》、《对联》杂志、《辽宁楹联》报和《朝阳日报》、《燕都晨报》、朝阳人民广播电台、朝阳电视台和原《朝阳县报》等媒体,提高了朝阳县“楹联之县”、“中国楹联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5年10月,辽宁电视台报道了古山子小学楹联教育工作。2006年8月,孙龙祥出席了《对联》杂志下半月刊首届夏令营活动;11月,古山子乡二道小学师生照片登上了《对联》杂志下半月刊封面,展示了朝阳县教育界师生的崭新风貌。孙龙祥还多次参与朝阳人民广播电台楹联讲座等节目。

马占云、王化东、孙龙祥、周怡宏等楹联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宣传朝阳楹联文化新成果,在县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马占云被我市楹联界誉为“楹联宣传家”。据粗略统计,五年来,有关朝阳县楹联工作的消息和人物通讯等文章累计在各级楹联报刊和地方媒体发表至少40篇左右。

五年来,县楹联家协会进一步增强了与朝阳市楹联家协会、与中国楹联学会的互动。多次与市协会联合举办征联、笔会、出版等项活动。逢市协会有会议、活动、工作,我县楹联作者积极参与,我县有楹联活动,市协会主席李建军、副主席孙超等积极给予指导、帮助。2005年1月,中国楹联学会孟繁锦会长亲临朝阳县视察朝阳县“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国楹联之乡)创建工作,给予具体指导;同年6月,名誉会长常江和刘太品又亲临我县,出席“纪念赵尚志将军头骨发现一周年海内外征联”启动仪式并作学术报告。

五年来,我县的楹联工作还得到了包括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马萧萧、副会长谷向阳,中国楹联学会办公室主任叶子彤和《中国楹联报》副总编郏云海、《对联》杂志下半月执行主编薛宗汉等的亲切关怀,得到了朝阳市内各县(市)区特别是建平县楹联界朋友们以及部分网络楹联朋友们的无私帮助。

服务社会成绩喜人

在积极参加楹联活动的过程中,从县楹联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到普通会员,我县广大楹联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仅为我县楹联艺术事业的发展尽了力,也为服务朝阳县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在争取赵尚志颅骨回乡安葬的过程中,广大楹联家不仅积极撰写优秀的楹联作品,还亲身投入到争取头骨回乡的活动中。2005以来,我县楹联家多次参加在朝阳市区内组织的纪念赵尚志将军的活动,并几次深入英雄故里尚志乡,参加有关活动。

朝阳县首届大枣节,会场内外悬挂大量的楹联作品,不仅渲染了气氛,给与会客商带来了美好的精神盛宴,也宣传了朝阳县的优质产品,提升了朝阳县的文化品位。

部分楹联家积极为朝阳县党代会和人大、政协两会等大型会议撰写宣传用联,张玉、辛向民、马庆文、刘喜鹏等楹联家利用自身长于书法的优势,主动参与送春联下乡活动,王化东、孙龙祥等积极参与市楹联家协会服务社会宣传活动,为朝阳精品钢项目、感动朝阳人物评选、机场复航和赵尚志头颅安葬、纪念馆开馆撰联,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56 , Processed in 0.06693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