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宗铎先生自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7 19: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宗铎先生自传】


    先王父海門公諱獻庚譜名禮文,世居黃梅胡家洲,家素饒於財,壯年常遊江西閩浙間,研討姚江之學,然遭太平軍之難,失亡多,後則教授潯陽。先君調陽公,諱智燮,本先王父之學,躬親質行,年二十,起承家事,整理荒蔓,但六十三壽慶時,曾自題影照有「少失恃,老無為,蓬廬息影非明夷。」之語,亦可見有恨望矣。

   (余)幼侍先人讀,稍長入邑小學。宣統三年春,攻讀九江,暑期赴鄂垣,志在肄業文普通學堂。適武昌首義,得濫竽其間,旋入將校補充團學員班肄業。南北和議告成,入陸軍中學及陸軍第二預備軍官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民國六年冬,完成業,適荊沙獨立,遂前往參加;事敗即由漢滬轉粵,時在民國七年夏也。初任職駐粵滇軍第三師,旋轉任廣東護國第一軍軍官教練所教官,及第三獨立旅參謀長。時事變遷,隨軍入桂,先後任廣西第六路軍參謀長兼教導總隊隊長,救桂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兼第一路縱隊司令官等职。

    民國十一年陸榮廷再起,自任廣西善後總辦,駐龍州。其時鐸之原屬長官唐總司令紹慧電陸,主張與廣東合作,再圖北伐,孰知竟觸其忌,乃假召開軍事會議共商大計為名,速唐公赴龍。唐愛國愛鄉,熱誠坦白,即由駐地之天保靖西,輕騎經越南,至水口,入龍州,陸忽嗾使妻舅譚浩清剌死唐公於龍州附近之羅維。時鐸既領偏師,又長幕府,唐之主張,即鐸之主張,公情私誼,痛憤交迫,不得已,乃激勵士氣,自任廣西左右兩江討賊軍總指揮,進討龍州之陸氏。十一月卅日通電有云:「雖是蹈死亡之地身當劍戢之衝所不忍辭,然老賊不去,正義不伸,八挂疆域將獸蹄而鳥跡矣」。十二月,因團長潘紹武率部突變,遂退駐左右兩江上游,接近滇境。唐蓂賡(繼堯)電約入滇,比將部隊交副總指揮黃華新統率,隨帶參謀唐國璋等三人由防地經安南之牧馬河内轉昆明。行至雲南之河口,其時唐之妹婿高向樁同學任該處邊防督辦,招待甚殷,兩日傾談,始告陸賊之代表李子儀,正在昆明與唐接洽,並悉唐之志別有所圖,不能與粵合作,恐有未便。即於夜色中轉入安南之老街,乘車轉港入粵,謁大元帥,殊不知正黃季寬(紹竑)兄在梧州就廣西討賊軍總指揮職之時也。白健生(崇禧)兄任參謀長,忽於旅底(邸)間,廣西駐粵辦事處主任陳雄持季、健兩兄約赴梧州之電來訪,始悉故人情重。數日之間,郵電交馳,又派代表廖百芳催促上道,忽轉入桂。老友見面,事事開誠,聆其志在先統一廣西,再圖北伐。所願既合,許共馳驅,受任總參議及廣西左右兩江討賊軍指揮官之職,內參末議,外騁疆場。原在兩江上游部隊,仍由黃華新以副指揮官名義統率奮鬥。唯鐸到梧與季、健兩兄晤面之時,討賊軍僅有梧州及戎墟之狹小地區,赤水以上,均係敵人盤據,然名目繁雜,各不相下,吾人本遠交近攻之義,先取赤水、次取籐縣、岑溪濛江等地,該處乃自稱省長蒙仁潛佔據,再次取平南及大湟江口,原據該處之蔡振雲,率部二仟餘人,退據洪楊起義地之金田鵬化一帶,地區險要,可威脅吾人沿大河進取之路。蔡係陸、譚舊將,與鐸相識,遂與俞作柏單騎往訪,志在說其投降,加入革命戰線。其人頭腦簡單,聞我等到其陣營,甚為驚異,比即出迎,立談之間,情意甚洽,願即歸降。隨報黃總指揮委為討賊軍第四縱隊司令。隨即與鬱林之廣西陸軍第五獨立旅長李宗仁,切取聯絡,協同攻佔陸雲高所據之桂平、貴縣一帶,奠定與李合作之基。然李應付當時環境,仍受廣西省府委之潯鬱鎮守使之職。

    至十二年冬,吾人已略定昭平、武宣、貴縣之線。廣西各大河流之精華,已入掌握。

    十三年春,李、白兩兄及鐸共同商定,約李合力進取省會南寧,完全消滅陸之根據,先後由健兄及鐸往返桂平,求取李之同意,幾經折衝,始得李之決心,改稱定桂軍總指揮。五月中旬,兩軍開始集中貴縣,健生兄則以兼指揮官名義,率何武、俞作柏兩縱隊,取道賓陽,向南寧進迫,季寬兄因事留鎮梧州,鐸則代討賊軍總指揮職務,率伍廷颺、蔡振雲兩縱隊,及黃超武團,李總指揮率鍾祖培縱隊及黃飛虎支隊,於六月二日協同佔領南寧。此時陸已經柳桂入湘而北投矣,其替身之廣西總司令林俊廷,及陸福祥等,則竄武鳴、上林一帶。省長張其鍠原與李有舊,又係桂林小同鄉,頗有戀棧之意,據其政務廳長鄧育德代表來謁,謂已得李之允許,繼續為鄉服務。此人與鐸有舊,經鐸說明討賊軍與定桂軍之意義不同,片言嚇走矣。

    省會既定,百端待決,一切重要事務,均須雙方簽署而行。唯定桂自以敬恭桑梓為職志,討賊須實行主義,求國家之統一,於兩軍之於廣西戡亂救民之志則一也。然此同中有異,合中有離,有求指挥之统一,必有不堪設想之時。

    十餘日後,季、健兩兄先後到省,而俞作柏縱隊司令忽對季、健兩兄及鐸表示,有責難定桂軍之議,比即與健兄分別商承季兄,先謀兩軍指揮之統一,以季兄名義於南寧陳炳焜之别墅「江城如畫」,宴請李總指揮及兩軍高級將領,即席提議推任聯軍總指揮,而李以事出偶然,極力謙辭。後由健兄及鐸相發言,申述於國家與廣西均有此必要,遂定議。旋即分途略定江、來賓、武鳴、上林諸郡,百色劉日福旅長率部歸降。忽沈鴻英有由柳江下攻武宣之叛,即轉旆討沈,李、白由潯州溯柳州上,季兄由梧州循撫河進,粵軍第一師第二旅陳濟棠則協攻賀縣,鐸則以代行聯軍總指揮職務負防守南寧之責。當武宣小挫之時,李之參謀長石化龍由桂平行營電話,傳達李之命令,囑鐸放棄南寧東下,比囑石轉報,有謂戰場局部勝敗不足顧慮,省會乃政治中心,關係重大,暫不遵行。是日下午援軍到達,反守為攻,敵人潰敗。遂向柳州進軍,而佔領之,此路係健兄指揮也。

    沈事既平,李德鄰受大元帥之命,任廣西綏靖督辦,黃季寬任會辦兼民政長,健兄任指揮官,負肅清柳桂三江一帶陸、沈兩部餘孽之重責。鐸受任廣西鎮南各屬善後處長兼邊防督辦,由南寧率軍西上,負責平定邊防,肅清陸之殘餘武力,與原駐上游左右兩江討賊軍之部隊,上下夾擊,一千七百里長之邊疆,不兩月而全境戡定。

    十四年二月滇唐入寇,志在圖粵,唐繼虞、吳學顯兩軍,由黔犯柳時,龍雲一軍,分由左右兩江進犯南寧,因柳州敵之兵力較大,李、黃、白均集該方面督剿,鐸則先於十三年六月奉命由龍率部回鎮南寧,代行督會辦職務,負掩護梧州柳州之責。未久,原陸之殘部林俊廷與滇唐聯合,志在先滇軍奪取南寧,激戰兩日夜,即分途擊退,潰不成軍。十四年二月下旬,滇寇逼近南寧,奉令率部經崑崙關向、遷江撤退,以一部退永淳轉賓陽、遷江,誘敵深入,冀與由梧西上之駐粵滇軍范石生部,收夾擊之功。先戰於崑崙關,再戰於賓陽以北之老虎渡,旋退遷江,而滇唐之軍亦不敢進。

    先是十二年秋,鐸代表廣西討賊軍赴粵謁大元帥,便訪范石生,得悉老友李宗黃任范軍之參謀長,漸知范與滇唐有殺父之仇,欲報情急,無由回滇,將來頗有假道之意,有此因緣,范遂與吾人日益親善,並先後派李至梧州南寧連絡,迨滇唐侵入廣西,范即表示合作討唐,並請准中央率軍西上。

    十四年三月間范軍已到賓陽,即約定於日出賓陽之大橋墟,南行繞出崑崙關之東側,側擊敵人,鐸則率部由遷江向該關北面之仁和墟急進,計欲牽制敵軍之盧漢、陳鐸兩旅於八九塘一带,而殲滅之。窮一日之力,強行營壹百四十餘里,乘夜佔領九唐北端一帶之山地,與敵接觸。及天明,方知敵我對峙之兩山夾一谷,相距僅四、五百米達,所有隨從之參副人員及衛士等近百名,黃斜布軍服整齊,目標顯著,敵之機槍步槍密集發射,頗有傷亡,鐸亦受傷,殊不知范軍行動緩慢,先頭部隊之旅長田鍾穀又老邁昏庸,迷失方向,功敗垂成。而敵與我激戰後,亦受創頗钜,乘大雨之際,向南寧逃竄,閉城而守,我軍尾敵追擊,范軍亦出四塘與我會合協同攻城,范攻北門及迤西一帶,我攻東南兩門至江邊一帶。忽滇敵胡若愚到達,范軍旅長楊珉陣亡,致使范軍全部撤退,遂相共同退至蒲廟。一星期後,復圍南寧,滇敵從此僅守城垣,未敢再越出一步。待柳州之敵已解決,李黃均南來,又值總理大行之後,鐸即奉令赴粵醫傷,並代表廣西向政府報告實況。及南寧之敵逃竄,鐸則以原職兼廣西援滇軍總司令,再定邊防,並追敵至滇邊,以雲南局勢變化,仍回龍州。

    十四年冬,陳逆炯明進犯廣州,其黨鄧本殷及原陸部退駐欽廉之林俊廷、申保藩兩部,聯合進佔廣東高雷、陽江一帶,並逼近江門,廣州深感威脅。廣西即四路出兵,鐸則由龍州向林進擊,佔欽州防城,威脅敵之後方,兼防其潰敗而西竄。十二初一日,行至上思,應乎情況,即分向防城、欽州進發,至欽屬之貴堂,與敵接觸,一戰而勝,收繳甚多,並收降宋慶積、黃玉書、楊騰輝、張瑞貴四個旅之眾。是月七日,即佔領欽防兩屬。南路軍事,即告敉平。東江之陳逆,瓊崖之鄧逆,各殘部,均由中央肅清。

    十五年二月,鐸奉令率楊、宋兩旅回桂,張、黃兩旅交俞作柏副指揮統率。鐸抵南寧,適唐生智代表葉琪亦到,立談之間,悉唐與趙(恆惕)爭持省政,兩不相下,大有參加革命之志。惟慮力有未足,商請必要時實力援助,一度商酌之後,廣西同仁,一致應允,葉則滿意而去。鐸則回龍,席未及煖,湘事已發,鐸即奉命回邕,共商援湘之計畫。乃決定廣西陸軍分編為兩路,健兄任第一路指揮官,鐸任第二路指揮官,健兄與李則先後赴粵,促中央決定北伐大計,鐸兼任廣西北伐籌備處長,主持動員,調動軍隊,向桂林集中。未幾唐來電求援,先派原駐桂林之第八旅長鍾祖培,率該旅十五團尹承綱部入湘作戰,旋調救湘東之急,待第四軍到達,始歸還建制。十六團周祖晃部,繼續跟進。此時唐已由長沙退衡州,軍心不固,幾不能守,適周團先頭之王贊斌營到達,王即大喊我們廣西軍隊已到,不可再退,王部奮勇進擊,始將已履漣水南岸之敵擊退,而湘軍之士氣始轉壯盛。五月初,鐸到桂林,部隊已逐漸集中完畢,奉出師令,廣西陸軍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任軍長,原第一、第二兩路及各旅名義則仍舊,鐸以指揮官兼代軍長職權,率全軍入湘,六月中到永州,部隊亦陸續到達寶慶、祁陽之線。
唐於鐸到永州之後,即派其參謀處長晏勳甫代表迎赴衡州,商討攻擊長沙之計畫。計畫擬定,兩軍即按照施行,鐸與唐七月四日下午同到永豐,十日克長沙,鐸十一日由長沙電粵告捷,部隊分向汨羅江之線追擊,旋奉中央令止於此線,以待廣東各軍之集中。八月十九日始渡汨羅江,攻擊前進,吳佩孚軍敗後,再守汀泗橋,又敗,吳則於廿九日親率北來之主力、扼守賀勝橋至王本立之線,一戰之後,直追至武昌城,旋漢陽漢口因劉佐龍部之参加革命,唐軍不戰而佔領之。由賀勝橋敗退之敵固守武昌,鐸率鍾祖培、李明瑞兩旅及第十四團協同陳銘樞、張發奎、劉峙各師,圍攻城垣,李偕夏威率第一旅及陸受祺、胡天樂兩團及特務團、炮兵營等進駐鄂城,警戒江面。未幾,江西我軍情勢不利,七軍奉令由武昌集中陽新、荻田橋,轉趨贛北,一戰而殲滅孫傳芳之生力軍謝鴻勳全部,於武寧之箬溪,檢查司令部調軍之文,始悉敵軍盧香亭部已向萍鄉追擊,為挽回我革命軍之頹勢,日即進擊德安,大戰將一日,克之,我入贛各軍始轉為攻勢,江西漸平。
    迨中樞遷漢,共黨潛謀益急。十六年二月,鐸在漢小住,一日,董必武、詹大悲持反黨之宣傳大綱到寓,商請簽署,比婉拒之,旋即回潯,令部隊準備渡江。三月初旬,至皖宿松諸郡,直達合肥,未久,忽奉令率部回蕪湖,以固南京,清反側之部隊,建反共之首都。其時鐸任江左軍第二路指揮官,局勢既定,再渡江北伐,擊無為,進克巢縣、柘皐,擊潰東山口至梁園之線一帶山地之敵軍,解合肥之圍,長驅而克定遠、蚌埠,奉令駐蚌。兼指揮第廿七軍王普部,卅七軍代軍長張克瑤部,防守淮河,倏然長江上游事急變,武漢共黨利用之唐生智部,有東下之報,奉令回京,時鐸任第三路第三縱隊指揮官,八月間協同第七軍第一軍滅孫傳芳部於龍潭一帶,此時鐸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軍長。

    雙十節後,武漢唐軍已佔領皖南之蕪湖、當塗,皖北已佔安慶、廬江、含山、和縣等處,國府決定西征。鐸奉令率部兼指揮第七軍,第四十四軍,第卅七軍兩個師及海軍李鼎田艦隊,循長江北岸西上征討,自含山作戰起,沿途如秋風掃葉,克登山、巢縣、廬江、桐城、潛山、太湖各縣,第七軍克安慶,會於潛山,第四十四軍、卅七軍隨後跟進,雖係零星小戰,而斬獲甚多。十九軍追至武穴、廣濟之線,敵之何健、劉興等殘部,据山設防,希圖頑抗,比乘其未固,迅速攻擊,數小時後,敵大潰敗,追至圻水、蘭溪之線,敵之援軍第八軍,已先在該處設防,冀圖反攻,又一戰而俘獲甚多,嗣後即無戰鬥,而於十一月十四日佔領武漢三鎮矣。遂將留駐武漢之湖北省防軍兩個師及零星之部隊,彭振國、蔣世傑等部,共編一個師,合共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委陶鈞為軍長,鐸旋即奉命兼武漢衛戍司令,並統十八軍。唐之殘部,則退竄湖南。而隨同西征之程潛第六軍,陳嘉佑第十四軍,葉開鑫第四十四軍,於兩星期後始陸續到漢。魯滌平之第二軍尚滯留鄂西宜昌一帶,程潛等湘籍各軍,不遵照預定計畫,跟蹤向湖南進擊,致令唐之殘部,又在汨羅江之線集結設防。十七年元月中旬,除以所屬第十八軍留守武漢外,親率第十九軍協同第七軍助湘籍各軍入湘,程率湘籍各軍在右翼,健兄率第七軍在中路,鐸率十九軍在左翼。當除夕之日,葉開鑫忽叛變附敵,程則倉惶通電退守崇陽、蒲圻之線,白亦電知謂敵軍廖磊部之卅六軍,已在平江西側之楊梅江北渡汨羅,向第七軍攻擊,囑照程電退守等語,此時正除夕之夜,比即認定退則不可收拾,即下令十九軍,全部拂曉前,徒涉渡河,先擊破當面之敵,再橫掃汨羅江南岸之敵軍。天將明,當面敵人之熊印奎、蔣春湖、周繼寅、李雲杰各師,完全被我軍擊潰,除以一部跟蹤向瀏陽方向追擊外,自率大部及砲兵橫掃而西,沿岸潰敗之敵,則分途向湘西長沙各方面逃竄,已不成軍。白率第七軍追至寶慶,鐸率十九軍退至衡州,轉寶慶至新化城,至唐軍全部投降受編為止,西征軍事始告結束。

    四月初回鄂任湖北全省清鄉督辦、武漢政治分會委員,督率省市政府,省市黨部先後成立。五月初,清剿鄂北各屬之匪軍,繳各色槍械三萬餘支,委派鄂境東南西中及施鶴各路清鄉司令,七月全境治安始得恢復。

    查鄂自黎公北上後,連年兵禍匪禍,民不聊生,而尤以十五、六年共匪柄政時期為甚。房竹均鄖及施鶴一帶,政令不通,通阻塞者十餘年,至十七年夏秋之交,四境安謐,水陸各路暢無阻,為懲治貪污,曾槍斃承審員及縣長各一名,稅收大增。據財政廳長張難先對督署年終報告,自黎至吾人接收時止,財廳收入每月不足卅萬元,至十七年終,旺月收貳百四十餘萬,淡月亦可收壹百餘萬元,田賦不計在內,每月連同增加公教人員薪金,合計共需九十五萬餘元,各項建設逐漸開始。而珞珈山之武漢大學新址,亦定於此時。第四集團軍經費,則由財政委員會於两湖所轄中央稅款收入項下統收統支。當十七年秋,鄂境秩序已定,湖南亦無股匪,其時江西共匪竄聚蓮花縣之井崗山,曾電商朱主席願出兵助其清剿,未承允諾,其時匪槍不過三、四千枝,斷絕根株,輕而易舉,及今思之,餘痛何極。



    附注:胡宗铎(1892~1962年),字今予。湖北省黄梅县新开镇六家咀人。国民党陆军中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后入桂军,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七旅旅长、第二师师长、第三路军第三纵队指挥、第十九军军长等职。1928年1月,任两湖(湖南、湖北)清乡督办,屠杀了无数革命志士。1931年任孙科、古应芬等组成的广州国民政府委员。1932年后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参、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2:13 , Processed in 0.06185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