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作是一个相对完整但又封闭的世界,进入其中需要独到的眼光
进入名作的“微观世界”
顾名思义,名作之所以称得上是名作,是因为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它承载着人类共同的精神情感。我们今天要不要读经典,需不需要读名作早已成了一个伪命题。至于怎样读出名作的“味”来、怎么保持经典的原貌似乎又在检验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对世界文化的传承力度。说实话,在这方面我们似乎做得很不够。
毫不夸张地说,阅读经验的贫乏是除阅读量少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导致了阅读质量的下降,甚至在语文教育中经常出现误读的情形。
可喜的是语文教育家孙绍振先生凭着多年的阅读经验与大学课堂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将深厚的理论根基与创作实践融合,为今天的名作阅读拓开了一条道路。
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一书中,孙先生刻意回避了理论的艰涩,将传统审美与西方最新的理论成果进行了二度诠释。细心的读者仍能从中读到理论的影子,只不过这些理论不是生吞活剥地搬来搬去。
全书共七章,解读了85篇经典作品,文体覆盖了诗歌、散文、杂文、小品、小说,甚至还有报告文学、纪实类等非虚构作品;作家囊括古今、中西;理论涉及中国古典美学、结构学、叙事学、现象学、接受学、阐释学、陌生化、心理分析等等,真正体现了跨学科多纬度的文化分析的特征。前六章基本上以“人”为核心,从作家与受众、语言与修辞、文化心理与人文关怀诸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将理论的力量与人心的温润结合起来,给作品以足够多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社会、个体生命放置在同一高度来度量,充分显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博大与一贯持有的对文化的宽容。同时体现出一个语文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景仰,对人类高尚情操的肯定与畅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先生在把握住人类对崇高的追求这个基本精义之外,也对人类在精神领域中的探求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可以说全书都散发着这样的人性光辉,起到烛照心灵的作用。
最后一章通过对小说理论的解读,将艺术审美与小说技术一起讲解,我认为没有创作体会的人是写不好这些的。孙先生既要站在鉴赏者的位置上,又要顾及作家的创作实际,避免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抽象空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味。从文艺理论方面来说,这其中虽有理论的影子,但鲜见晦涩的名词,作者将理论平坦地放了下来,从而使文章少了学院的陈腐气与书生气,多了民间性与通俗性,读来轻松自然,妙趣横生。这里面体现了孙先生深厚的学养与扎实的理论根基,唯有融会贯通方能如此纵横于文内和文外,实实在在地为初入门者提供了进入名作的精神准备和知识贮备,为广大语文教师进行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在保持启发性和原创性的基础上,为专业文学研究者开辟了一个新的专业方向,这一点更是弥足珍贵的。
孙先生除了诗人、文论家等文化身份外,还是个幽默家,他的语言有着一种张力。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孙先生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让抽象演绎的理论回到丰富的经验中去,同时又能将阅读经验回到理论里去,避免了经验主义世界观的局限,又不至于流于日常的俗套与平庸。经验与理论二者都呼应着个人的情感体验,真正将文学还原到情感和审美上来。
正如孙老师自己在其《序》中所说:“在对宏观理论有了普遍性的、规律性的把握以后,进行广泛的、大量的个案分析。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发展理论。办法比较艰苦,但它的基础比较雄厚。其可靠性和可行性都比较可观。”毋庸置疑,这本书的诞生是对当下在工具理性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是一种彻底的颠覆,就像当年的“读本热”一样,激发了相当一批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无愧于这样一种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又是宏观意义上的“细读法”。相信孙先生的抛砖引玉定能将民族阅读引向一个更高层次的峰巅。(吴长青)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孙绍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0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