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伯义:从报告文学到“非虚构文学”
青年学者梁鸿的作品《中国在梁庄》在《人民文学》推出,《人民文学》辟出“非虚构文学”专栏刊发此文,引起热议。梁庄就是梁鸿的家乡,她深入自己的家乡调查,记录下这里生动的人与事,写出30年间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呈现的现实危机。
有意思的是,《人民文学》辟出的这个“非虚构文学”专栏,使我们想起产生于上世纪初的报告文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出现了一种新闻体裁——reportage,译成中文即为“报告”,因其大量运用文学手法处理新闻事件,后被称为“报告文学”。如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十月革命期间所写的《震撼世界的十天》、高尔基的《一月九日》等。这种文体传入中国则有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新史》,夏衍的《包身工》等。报告文学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又出现生机,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钢的《亚洲大陆的新崛起》、理由的《扬眉剑出鞘》等名噪文坛。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通讯中脱胎出来,逐渐演化,最后独立文坛的。这类文体是时代的产物,最初与革命运动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如1871年巴黎公社之后即出现了《1871年公社史》,十月革命后即出现了《震撼世界的十天》等。
1966年,美国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发表了《冷血》一书,在书上他加了一个副题“非小说文学作品”。这部书写的是轰动美国社会的真实的凶杀案,它既不是小说,也不像新闻报道,而是两者的混合体。《纽约客》周刊编辑威廉·肖恩指出:“卡波特赋予他的作品以小说的形式,却又十分拘泥于事实,书中的引语都是有案可稽的,或者是别人亲口告诉他的。”从此以后,不少作家纷纷仿效卡波特的写作手法。于是,“非小说文学作品”便大量问世。美籍日本女作家角谷美智子研究了这类作品,称之为“混血儿式的作品”。她将美国出现的这些作品分为三类:一、人物是真实的,细节是虚构的;二、近乎真人真事的小说;三、描写性的非小说作品。
报告文学是文学的报告,与新闻血缘关系较近,真实性是其前提,新闻时效性和文学性是其特色。
“非小说文学作品”,强调了文学特质,又标明“非小说”,文学性是其前提,同时强调忠于事实,但对于细节的虚构没有严格要求。
“非虚构文学”在中国最正统的文学期刊上亮相,值得关注。文学是可以虚构的,非虚构文学强调真实,却依附于文学之下。之所以不列入报告文学这已有体裁的旗下,大概是欲与新闻脱开干系,能更大视角地关注社会、人生,正如读者评论所说的,是“真实”与“人文”的结合,不让活生生的生活被理念遮蔽。梁鸿对记者说:“梁庄只是一种展示,而非判断或结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之一,并无特殊之处。”在写这篇东西时,她使用的方法是社会调查、口述实录、访谈座谈等,而载体则是一部文学化的农村变迁史。
文学体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演进变化,由报告文学而到“非小说文学作品”,又出现了今天的“非虚构文学”。“非虚构”,将是一个广阔的文学艺术领域。 |
|